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录取分数线

小编: admin

辛苦读书十数载,就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想要报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同学们注意了,小编整理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分数线,来看看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分数线

表格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江苏录取分数线,想了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省外录取分数线的同学请移步学校官网查看。

院系 专业 科类 考试类型 录取人数 省控线 最低成绩 最高成绩 平均成绩
  通信工程(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 理工 4加0 30 336 329 335 330
  网络工程(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 理工 4加0 30 336 330 337 333
  物流管理(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 文史 4加0 30 337 321 335 32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 理工 4加0 30 336 329 341 33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理工 统招 10 336 352 358 355
应用气象学院 生态学 理工 统招 5 336 354 359 355
应用气象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 理工 统招 5 336 354 358 355
大气物理学院 安全工程 理工 统招 15 336 351 359 353
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 理工 统招 20 336 351 353 351
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遥感科学与技术 理工 统招 29 336 353 359 355
传媒与艺术学院 动画 艺术 统招(艺术) 38   516 525 518
传媒与艺术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 统招(艺术) 35   520 528 521
传媒与艺术学院 艺术与科技 艺术 统招(艺术) 35   517 524 518
传媒与艺术学院 设计学类(中外合作办学)(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 统招(艺术) 30   496 522 503
自动化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理工 统招 33 336 351 357 351
自动化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理工 统招 132 336 351 359 353
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 理工 统招 72 336 351 361 353
自动化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嵌入式培养) 理工 统招 40 336 351 354 351
自动化学院 机器人工程 理工 统招 47 336 354 364 356
自动化学院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理工 统招 47 336 353 361 356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类 理工 统招 457 336 351 361 353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类 理工 地方专项 8 336 350 355 352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 理工 统招 10 336 351 352 351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理工 地方专项 4 336 349 351 349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理工 统招 25 336 353 359 356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理工 统招 10 336 351 355 352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软件工程) 理工 统招(中外合作) 30 336 350 365 354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计算机类 理工 地方专项 8 336 351 356 354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计算机类 理工 统招 496 336 351 365 355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工 统招 10 336 354 364 356
数学与统计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工 地方专项 6 336 349 353 350
数学与统计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工 统招 20 336 352 357 353
数学与统计学院 应用统计学 理工 地方专项 4 336 349 351 350
数学与统计学院 应用统计学 理工 统招 20 336 351 354 352
数学与统计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嵌入式培养) 理工 统招 20 336 351 358 353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材料物理 理工 统招 10 336 351 358 353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理工 统招 19 336 351 357 353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理工 地方专项 4 336 349 351 349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物理学 理工 统招 10 336 352 359 354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应用物理学 理工 统招 10 336 351 353 351
法政学院 法学 文史 地方专项 2 337 345 345 345
法政学院 法学 文史 统招 8 337 351 356 352
法政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文史 统招 10 337 347 351 348
法政学院 行政管理 文史 地方专项 2 337 345 345 345
法政学院 行政管理 文史 统招 18 337 347 351 348
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理工 统招 40 336 351 357 351
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文史 统招 38 337 347 353 348
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文史 地方专项 1 337 346 346 346
商学院 工商管理类 文史 地方专项 5 337 348 353 349
商学院 工商管理类 文史 统招 105 337 348 370 349
商学院 工商管理类 理工 统招 112 336 351 359 352
文学院 翻译 文史 统招 10 337 348 352 349
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文史 统招 10 337 348 356 349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文史 统招 10 337 349 360 353
文学院 日语 文史 统招 10 337 347 355 349
文学院 英语 文史 统招 10 337 349 357 350
海洋科学学院 海洋技术 理工 统招 13 336 351 357 352
海洋科学学院 海洋科学 理工 地方专项 2 336 349 349 349
海洋科学学院 海洋科学 理工 统招 11 336 353 358 355
雷丁学院 化学类(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化学) 理工 统招(中外合作) 11 336 347 351 350
雷丁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环境工程) 理工 统招(中外合作) 12 336 350 361 352
雷丁学院 经济与贸易类(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文史 统招(中外合作) 18 337 348 364 351
雷丁学院 经济与贸易类(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理工 统招(中外合作) 18 336 352 364 355
雷丁学院 数学类(中外合作办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工 统招(中外合作) 21 336 350 360 353
雷丁学院 大气科学类(中外合作办学)(大气科学) 理工 统招(中外合作) 14 336 353 375 360
雷丁学院 法学类(中外合作办学)(法学) 文史 统招(中外合作) 12 337 347 355 350
地理科学学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理工 统招 15 336 351 356 352
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 理工 统招 31 336 351 359 353
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 理工 地方专项 4 336 350 354 351
地理科学学院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理工 统招 33 336 351 358 353
管理工程学院 金融工程 文史 统招 40 337 348 369 349
管理工程学院 金融工程 理工 统招 40 336 351 359 353
管理工程学院 物流管理 文史 统招 22 337 347 352 348
管理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理工 统招 20 336 351 357 352
管理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文史 统招 25 337 347 354 349
管理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嵌入式培养) 理工 统招 20 336 351 357 351
管理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嵌入式培养) 文史 统招 20 337 347 359 349
长望学院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理工 国科大联合培养 10 336 354 358 355
长望学院 遥感科学与技术(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理工 国科大联合培养 10 336 356 369 359
长望学院 生态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理工 国科大联合培养 3 336 356 358 357
长望学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理工 国科大联合培养 10 336 354 358 356
长望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理工 国科大联合培养 3 336 354 357 356
长望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理工 国科大联合培养 27 336 356 364 358
长望学院 电子信息类(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理工 国科大联合培养 86 336 357 374 360
长望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理工 国科大联合培养 10 336 356 361 358
龙山书院 大气科学类 理工 统招 120 336 357 372 361

学校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应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