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志愿填报几个 如何正确填报

小编: 韩HY1

现在除了紧张的高考复习,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高考志愿填报,这是一项伟大而繁重的工程,一定要从长计议。那么下边就是小编收集的一些2022高考志愿填报几个 如何正确填报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志愿可以同时填报几个

1、可以填四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以填六个专业。

注意代码一定要填准确。如果你考上的是一本,填完了一本志愿之后,系统会出来二本的志愿填报,你可以继续填,也可以选择不填;如果你考上的是二本,填完了之后也可以继续填三本的。

填报学校的时候,注意第一个学校可以填的稍微高一点,就是比你高考成绩排名稍微高500名左右,第二个和第三个填和你的高考成绩排名差不多的,第四个可以填的稍微低一点,这样比较有保障。

2、平行志愿最多是六个

平行志愿即在普通类院校各录取批次分别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提前录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三所院校或ABCDE五所院校。专科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D、E五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六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3、每个学校后面都有六个空填专业,也就是说最多可以填六个专业志愿

每个志愿校的第一个专业志愿最重要,但万一你未能被第一个专业志愿录取,志愿校则会从你所填报的其他五个专业中考虑录取,为了增加录取机会,建议你六个专业志愿都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方法

一、《志愿指导》初选院校方法

1)平均分线差均值选择方法

《志愿指导》中平均分线差均值,是指平行志愿下近三年院校录取加权平均分减去批次分数线的平均值。

如兰州大学2015-2017年理科一本录取平均分分别为552、573、548,这一分值分别减去当年理科一本分数线即为:552-475=77、573-490=83、548-460=88,则其三年平均分线差均值为(77+83+88)÷3=83。

书中平均分线差均值表也就是分批次分科类院校录取排序表。这个排序表不是以“985”、“211”院校为依据,而是以近三年我省平行志愿下院校录取平均分线差均值从高到低的顺序为依据。

清楚院校排序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考生从大范围院校中选择出适合本人的若干目标院校,而不要一味着“985”、“211”不放。

每一位考生都可以在本人考生线差下找出与平均分线差均值相对应的院校,这个线差均值附近的院校即为稳妥院校,稳妥院校以下的院校为保底院校。考生根据本人对专业、地域等要求,可以从稳妥院校以下选出大于6所拟报院校数量的院校作为目标院校。

一般情况下,除高线差考生及低线差考生外,可供各批次中等线差考生选择的院校相对较多。实际操作中,不论普通类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也不论理科考生,还是文科考生,只要考生选择与本人考生线差相同的批次和科类,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对院校做出初步选择。

2)平均分位次选择方法

今年《志愿指导》中为考生提供了省内外分科类分批次院校最低分位次,但它只能作为考生选择院校的一个参考点,并不能像平均分线差均值那样作为选择院校的依据。因为考生选择院校的最低条件应该至少保证本人考生线差大于最低分位次,才有可能投档录取。

那么,考生位次≥最低分位次多少合适呢?《志愿指导》中没有给出结论。如兰州大学2017年投档线差72,录取分数扁平度为56。就是说该校当年录取最高分588至最低分532,具有56分的差距。这意味着此间有56个一分一段位次,显然考生难能做出合理判断。

为此建议考生使用平均分位次选择院校。如兰州大学2017年录取平均分为548分,对应的位次通过查阅第58页一分一段表为5423名。这个位次附近的院校可以作为考生选择的稳妥院校,而稳妥院校以下的所有院校则是该生可以选择的保底院校。

二、《志愿解读》选择院校及确定专业方法

从上一节讨论中大家可以看出,使用《志愿指导》初选院校的方法比较简单,家长及考生都容易操作。但这样大概选择出的院校,考生并不清楚冲高院校及保底院校选择的具体界线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只有通过量化标准进一步分析后,才能作为目标院校。

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词

1、分数线

即省控分数线,也叫志愿填报资格线,是指省(市)教育考试院根据招生计划总数按照120%的比例而划定的具有志愿填报资格的最低控制分数。

其特点:

(1)上线才有填报的资格,一般分批次划线,不同批次有不同的控制线;

(2)这个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多于录取人数的20%,必然有20%的考生落选;

(3)达不到这一控制分数线,无法填报得了。

2、投档线

投档线也叫提档线,是指省(市)教育考试院按照每所招生院校的招生计划的5%-20%的比例所划定的投递学生档案的最低控制分数。

其特点:

(1)达到投档线方能被投档(含压线);

(2)投档未必录取,因为还要看单科成绩、体检条件、专业报考人数的多少等;

(3)是否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当所报6个专业志愿都不满足录取条件时,填报服从则可以被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

3、投档比例

即投档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招生计划数)之比。为了便于高校择优选拔录取,往往投档人数多于实际录取人数。

其特点:

(1)平行志愿的投档比例一般为105%,即多余出5%;

(2)少数院校投档比例较高,分别为10%、15%、20%,极个别高达130%、150%;

(3)投档比例与录取概率成反比,即投档比例越高录取风险越高,投档比例越小录取风险越小。

4、招生计划

所谓招生计划,就是院校准备招收学生的人数。由院校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报请国家教育部审批备案,方可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每年5月底统一下达当年招生计划并向社会公布。高校招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根据招生计划,结合成绩排序和考生志愿,进行“一个计划对应录取一名考生”的过程。

招生计划分为两种类型:

(1)来源计划,就是按照省份分配、下达的招生专业及人数,又称分省计划;(2)预留计划,包括单独招生计划、自主招生计划以及少量的机动计划,录取时调剂之用。

5、级差分

级差分是指投档后在专业录取时,当第一志愿专业没有录取,后面的志愿专业要提高一定的分数录取,也就是从该考生总成绩里减掉一定的分数后,在按照分数进行排队从高到底进行录取。

其特点:

(1)一般级差分为4-3-2-1或3-2-1-0或5-3-1-0;

(2)第一专业志愿很重要,如果录取不了,后面的专业录取风险越来越大;

(3)尽量选择不实行“级差分”的院校报考。实行级差分制的院校约占40%,我们怎么知道某院校有没有级差分,《招生简章》里有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