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的议论文作文
导语:包容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是走向人群的第一步。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包容
包容是一种心态——山的情怀,水的规劝。
古言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的包容是山的情怀,智者的包容是水的规劝。
山永世屹立,狂风大浪而不动丝毫。那颗仁慈的心,囊括寰宇。他容纳参天的古木遮蔽他清秀的眉毛,他也容纳稗草枯萎腐化在他的心田。他不打搅虫豸的窃窃私语,也忍受夜幕野狼哀号袭来的阴风阵阵。他用仁者入怀,放鹤归去来;也任凭樵夫啧啧,不做青云之地。他看着潮起潮落,静待微星几点;也忍耐野火燎身,化作尘泥。他是创世纪时,上帝的身躯,有千年的坚忍和宽容。
水是智者的溪径,娴静时秋花照月,盛怒时又卷起千堆雪。水无源,水的胸怀更辽远无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天在他的怀中,鱼虾水草也他的怀中。湍急处,他载你奔流而行;平缓地,他帮你推开那些花条柳稍的迷惑,劝你快快向前。水也收留那些不安分的旅行者——落英或嫩芽,甘愿做他们的足,却给他们在漂流中烙下最深刻的一课:游历者将注定孤独,匆匆告别每个新的朋友,永远再无法上岸萌发一个安定的家。遂慷慨容纳他们一生,接受那腐烂的尸骸。他包容万物,也洗涤万物。他洁净老妪粘满黄土的衣裳,洗涤那些被污染的心。智者智者,他能容纳天霄之冰晶,汇聚万物之云露;更懂偶尔发发脾气,冲去那些罪恶的代价,给那些被玷污的心灵重新留下空白。水是上帝用眼睛幻化而来,有博大的视野,有洞悉和规戒的精魂。
山像那闭眼的老叟,倾听着,忍受着,宽容着并微笑着。水便是那博爱的长者,观看着,体味着,包容着并规戒着。山说:“你的胸怀不够开放,为什么包容万物却不接纳万物?”水笑:“你的态度太肆纵容,为什么甘愿做心灵的依靠,却不惊醒那些梦中之人?”山道:“我的包容永世永代,我愿为瀑布裂身,也愿作无助人类的大伞。而万物性本善,纳万物之心怎不可在梦里点醒梦中之人?”
水答:“我的包容,灵动而匪测,容万物却不纳万物之恶,我绕过盘石,愿温柔地留下一抹青苔,装饰他的顽固。”……
山水的对话将在六合中延绵,天地包容了他们长久打扰,听,他们还在窃窃私语。而人们将以怎么样的心来包容这片天地呢?
篇二:包容
大自然把一切揽入怀中,这就是包容。
包容,就如同“忍”一样,是一种品质,素质极高的人才拥有这样的品质。就算是长辈,有时候也无法做到事事包容,可是一位少女,她做到了。
每逢中秋佳节,我们三家人总是聚在一起吃饭,凑个热闹,今年是在小胡阿姨家。一进门,扑鼻的饭菜香味刺激着我的味蕾,但是阿姨和叔叔的脸色黑的吓人,我不禁觉得困惑。一了解,才得知原来是他们的女儿因为和他们置气而把饭菜倒在沙发上。瞥了一眼沙发上的污渍,我在心底冷笑,呵,那个小屁孩可不就是那副德行嘛!小小年纪耍什么脾气,搞得全世界都欠她钱似的,真是讨厌。
“阿姨,她在哪?我去看看她。”我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情问道。
“房间!”阿姨已经气得懒得多说一个字。
我推开房门,唉?姐姐也在里面?那个姐姐是另一家的女儿,我把她看似亲姐。她们在房间里还玩的很开心。要知道,那个小丫头可从来不理人,我把姐姐拉出来。
“姐,你怎么搞定她的?”
“哎呀,小孩子嘛!”也是,对于她来说那算是个小孩子。她把一只手搭在我肩膀上,“你不要跟妹妹计较,她还小,我们让她开心一点,说不定她就跟阿姨道歉了?这么大个人了,还跟一个三年级的小妹妹计较,丢人!”她笑眯眯的说罢,转身进屋了。
姐说的最后一句话,仍萦绕在我耳畔,仔细想来,脸不禁红了。是呀!为什么我不能包容她呢?她的那些恶习会不会渐渐改正呢?我倚在门上听着里面传来“咯咯咯”的笑声,释然了,原来,包容是一件这么简单的事情。
吃完饭,原本我不想陪丫头下楼玩的,姐给我使了一个眼色,我懂了,迈开步子跟上,看着她和姐脸上甜甜的笑容,我明白了,心里仿佛某处被点亮了。
在那之后,因为生活烦事我不止一次的感到心情烦躁,但是“包容”二字时刻提醒着我,无论是对自己,对朋友,对同学,对身边小事,都要保持一种包容的心态。虽然我知道,包容这个可贵的`品质不是那么容易炼成的,但我也知道,包容已成为我成长路上的一颗明珠。
篇三:包容
包容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英谚有云:“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对士子学人的包容,则迎来了继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高潮。包容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同样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包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佛经有言:“一念境转。”同是面对他人的过错,耿耿于怀,睚眦必报带来的是心灵的负累,真正仁者觉者会选择一份包容,一份泰然。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能够兴师复仇,一雪前耻。他可以忍受卧薪尝胆的苦楚,却在灭吴后下令诛尽吴国宗室。他懂得隐忍,却不懂得包容。齐王韩信未发迹时有过“胯下之辱”,但在统一之后,再见到当初侮辱自己的无赖儿郎,却能不记前嫌地任命他为巡城校尉。仅从这个角度来说,韩信的人格,要比勾践健全得多。
鲁迅先生的“一个都不宽恕”未免失之偏执,但那是在丧失了迂回的耐心后对黑暗现实的极端反抗。他还说过“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就是他包容的一面。他笔下的阿Q,听到人家说“疤”、“瘌”、“秃”、“光”就要和人拼命,到了后来甚至连“灯”字也不许别人提了。“天地本宽,鄙者自隘”,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必然是一个诸多忌讳、性情偏执的人;而一个连“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都无法容忍的社会,也注定是一个病态的社会。然而,包容不等于放任和纵容。人类社会是由潜在的规则加以维系的,无节制的纵容同样会造成社会的畸形。包容也不等于隐忍不发。“忍”是心上刀,是刻意的制怒和压抑,迟早有爆发的一天。包容则意味着不自知的恬静和淡然。包容更不等于沉默和忘却,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真正的包容,应该如伏尔泰对其政敌所说:“虽然不赞同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包容是海纳百川,包容是厚德载物,包容是淡泊明志,包容是宁静致远。康德告诉我们“只有两样事物能让我的内心深深震撼:一是我们头顶璀璨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如是我闻;当今世界、种族、宗教冲突不断,“只要人人都多一份包容,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是我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