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话题作文 > 人物作文 > 外婆 >

作文提纲范例大全13篇【通用10篇】

小编: 北巷以北

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作文提纲范例大全13篇【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作文提纲范例大全13篇【通用10篇】

作文提纲范例大全13篇【通用10篇】一

悠扬的大提琴声飘扬在整个会场,是那么好听,全场都安静地倾听着这场音乐会。

这是2017年学期汇演。我穿着那件尾尖已被我多次表演弄脏的雪白的长裙。提着棕褐色大提琴优雅的“脖颈”。走上台去,每走一步都有一种恐惧在逼迫着我,拿着大提琴的手腕越抓越紧,提着裙子的手因害怕也拽得越来越紧——这是我最后一次拿着那弓子,拉响这梦幻般的大提琴!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业的繁重,我也在父母的劝说下不得已要放弃大提琴,就在这次汇演后!

忧伤的《alwayswithme》的曲调响着,每一个音符的拉出都仿佛那么艰难。四分之一弓、半弓、全弓……随着流水般的声音,我想起了与我怀中的大提琴的点滴往事……

“这一段的音是按中指!不是按食指!”老师生气地说。在按了n多遍错音后,你依然不恼,用那依旧闪亮的琴面安抚我,“没事的,我会陪你继续练下去!”就这样,下课后,我们一起练到晚上十点。而熟练优美的音乐就是对我俩最好的报答。

人们都说,感情是长久的陪伴所产生的,你我便是最好的例子。你陪伴了我整整四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为有你的存在而富有诗意。初见你时,你说你是所有乐器中最沉静的,最有仪式感的。可你放下了那冷淡与矜持,和我一起疯,一起哭,一起笑,倾听一个属于孩子天真的忧伤……爱,便在次次相拥中积累。

琴声嘎然而止,回忆也中断了。我木然地站起身,机械般对台下的听众弯了一下腰,走下台去。黑色的琴匣躺在椅子上,我慢慢地双手托起大提琴,慢慢地放下去,慢慢地拉上拉链……仿佛在进行一个庄重的仪式。黑色的拉链拉上了,我也看不见那棕色的身影了。有一滴泪缓缓从我的脸颊滑下……也许这就是命运。

忘记大提琴吧,忘记那优美的声音。大提琴,我怕忆起你,会心痛,会流泪。我要把对你的爱,转移到其它东西身上,你会原谅我吗?生活总有很多取舍,我想一直笑下去,你一定也是希望我开心的,对吗?你若安好,我便是晴天。

作文提纲范例大全13篇【通用10篇】二

有责任心的事例2篇

大臣的责任

春秋时,晏婴和穰苴是齐国的两位名臣,分别担任相国和大司马要职,主持政务和军务。一天,齐景公在宫中喝酒时忽感无聊,吩咐侍从拿着酒具,要到晏婴家去接着喝酒。

晏婴接到通报,马上穿着朝服,手拿笏牌站在门外,等候齐景公的到来。齐景公还未下车,晏婴就迎上去问道:“诸侯得无有故乎?国家得无有故乎?”当齐景公说明来意后,晏婴说:“安国家定诸侯的事,臣请谋之。至于陪您喝酒的事,您左右有的是人,臣不敢与闻。”齐景公讨了个没趣,只好吩咐改到穰苴家去。不料到门口一看,这位大司马穿盔戴甲,手执长矛,见面就问:“诸侯得无有兵乎?大臣得无有叛者乎?”当齐景公说只是想喝几杯时,被穰苴以与晏婴同样的理由拒绝了。

各国诸侯听说这件事后,各自警觉,绝不敢轻易与齐国为敌,因为他们知道齐国有两个擎天大柱。

白求恩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精神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他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贯穿于白求恩的每一个行动,甚至他的每一句话。

有一次,白求恩在病房里看到一个小护士给伤员换药,发现药瓶里装的药与药瓶上标签名称不一致,也就是说,药瓶里的药不是应该用的药,这怎么行呢?如果要用错了,会出问题的。白求恩严肃地批评了那个小护士,告诉她,做事这样马虎,会出人命的。

白求恩用小刀把瓶子上的标签刮掉,并说:“我们要对同志负责,以后不允许再出现这种情况。”

小护士挨了批评,脸涨得通红,眼泪都要流出来了。白求恩心里很生气,但他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说:“请你原谅我脾气不好,可是,做卫生工作不认真,不严格要求不行啊!”

事后,白求恩向政委提出,要加强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才能把工作做好。

白求恩不仅用高超的医术救治伤员,他还主动提出,要办一所模范医院,亲自编写教材,亲自制作医疗器械,亲自为八路军医生上课,为八路军培训了大批的医务人员。这也体现了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千方百计改进工作。

作文提纲范例大全13篇【通用10篇】三

暑假周记集锦

周记一

紧张的期考结束了,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暑假。在这一个长假里,我要每天完成作业,要进行三十分钟体育锻炼。我想每天看新闻,我还想每天做家务活。还要每天拉一小时小提琴。小愿望:在假期里,我能去泉州看爸爸,再让爸爸教我游泳。

在假期间,我会认认真真地完成好以上内容,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周记二

我最好的朋友哈哈要随父母转学到上海去了。这几天我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总觉得有很多心里话要说。我们还一起拍了许多照片留做纪念。上午,我一大早就起来去她家。在和她相拥告别的一瞬间,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看着小车慢慢开出校园,我忍不住失声痛哭。我泪眼模糊地看到哈哈在向我不停地招手,直到消失在视野中。我下决心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这样又可以和哈哈在一起了。

周记三

在炎热的夏天里,如果能一直泡在海水里该是一件多美好的事呀!这周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今天,爸爸带我到泉州石狮的黄金海岸游泳。刚一下水,海水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岸上气温很高,而海水却冷冰冰的。我连打了好几个哆嗦。就连游泳的感觉也和在游泳池里不一样。看似平静的海水却不停掀起一阵阵浪涛,我一不留神就呛了好几口海水,又咸又涩真难喝。就连脚下的海沙也和我过意不去,沙里夹杂的石块把我的脚底划了几道口子。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很快适应了。我的身子随着海浪一波一波地晃动,像在荡秋千。借用救身圈,我已经能游出好几米,还给初次下水的妈妈当教练。

上岸后,躺在沙滩上,看着远处海天相接处,颜色由浅变深,又从深变浅。一群小朋友在水里快乐地打着水战,他们的父母则在沙滩上悠闲地晒着日光浴。

太阳快要下山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海滩。

周记四

暑假,妈妈带我参观了泉州闽台缘博物馆,从中我了解了福建和台湾悠久的交流历史。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相距仅72海里,是大陆与台湾距离最近的省份。福建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台湾现有人口中祖籍在福建的占80%。最初,台湾岛和福建沿海岛屿连为一体,大约距今1万6千年左右,海平面上升,台湾与福建才被台湾海峡相隔至今。

自古以来闽台关系十分密切。从血缘上看,闽台人民有着同宗共祖的血缘关系。考古资料也表明,自19世纪以来,台湾各地陆续发现100多处新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大量遗物,与大陆东南沿海特别是福建省的原始文化属同一类型。从传统文化习俗上看,台湾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家乡祖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福建又有10多万军政公务人员随国民党去了台湾,他们在故乡的亲属多达80多万。福建目前还居住着1万多台籍同胞,是大陆台胞最多的省份,这些又为闽台人民增添了一份化不开的亲缘。

周记五

大家都知道杭州有个著名的西湖。你们都不知道吧,泉州也有一个西湖。为什么有这么多西湖呢?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凤凰有一块神奇的蓝宝石,他俩天天守着宝石。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连忙叫人去偷。第二天,侍卫趁着凤凰去散步时偷到了宝石。侍卫正要走时,凤凰回来了。他们发现宝石被盗连忙追上去,才发现是王母派人去偷的。凤凰就跟王母抢宝石,一不小心把宝石丢了下去,宝石的碎片洒遍了全国各地,也就变成了当今众多的西湖。

这周妈妈带我游玩了泉州西湖。我发现泉州西湖没有杭州的有名,也没有杭州的大,杭州西湖有许多传说。两个西湖共同的特点是有桥有水,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湖光里了。

周记六

在清源山游玩,最大的感受就是处处能看到飞翔的鸟儿,时时能听到优美的鸣叫声。

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已记录鸟类1289种,我省记录鸟类543种,泉州市记录鸟类261种,而清源山记录鸟类116种,占全市45%。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黑翅鸟、长耳鸮、中华鹧鸪、白鹤、褐翅鸦等19种。景区丰富的鸟类是清源山珍贵的自然资源和鲜活的风景线。清源山的鸟类以其飞翔时的轻盈身姿、绚丽多彩的羽饰和婉转动听的歌声,为景区增添了生机和诗情画意。步入林间,寻觅鸟儿或轻盈或矫健的身影,聆听鸟儿或呢喃或高亢或嘹亮的歌唱,顿觉心旷神怡,超凡脱俗。

鸟儿是大自然富有感情的精灵,是人类心灵相通的朋友。让我们用爱善待鸟类,让我们的地球村更和谐,更精彩。

周记七

妈妈去柘荣培训我也跟去了,趁妈妈培训期间我和一位宾馆的阿姨学剪纸。

剪纸是中国古老而传统的一种民间艺术,它朴实优美、风韵自然,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华,现在已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学剪纸的过程中,要通过构思确立题材,安排画面,用线条粗细疏密勾画出事物的整个轮廓,运用剪刀的熟练和技巧进行剪制。粗线剪轮廓,细线剪内部,曲直线剪物象,参入所需装饰纹样,随起止转向,在意念的作用下自然形成有节奏的变化,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阿姨的帮助下,我学会了三折花、四折花、五折花、六折花,还有十二生肖的小老鼠。虽然剪得不太好,但是到柘荣学会了剪纸,我真开心!

周记八

至今为止,我家里一共养了三只鸟。前两只养了两个月就死了。而现在这只到我家都快一年了。我正纳闷着,为什么喂养方式一样,第三只会存活这么久呢?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这只鸟特别爱运动,在一个小小的鸟笼里,它能尽量利用里面的设施做运动。它会做单杆、吊环、俯卧撑等。每天一大早,它都会引吭高歌,练练嗓子。它连睡觉也不闲着,都要单脚站着睡。原来,生命确实在于运动。我们从小就要积极锻炼身体,长大才会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周记九

暑假就要结束了,又要迎来新的一个学期。这个暑假我的收获可不小。去了一趟泉州,我充分领略了闽南文化,惠安女独特的装束,闽台缘博物馆悠久的闽台情,清源山的老君岩,古老的崇武真让我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回到福安,又和可爱的弟弟一起玩了。

这个暑假过得真有意义。下学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更上一层楼。

作文提纲范例大全13篇【通用10篇】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都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有人选择自保,有人选择携手互助。中国,一个屹立了五千年不倒,一个以和为贵的大国,在这一特殊时期展现着她的大国风范,自身腾飞,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随着前往荷兰的火车在义乌出发,随着巴基斯坦第一大港建成,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为西欧带去物美价廉的小商品,给中国带来各种欧洲的高端消费品,还拉动了沿线蒙古、中亚各国经济的发展。这条铁路不仅加快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去产能去库存,也满足了欧洲市场的需求,可谓一举两得。

相比于英国脱欧,美国修墙,中国反而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全球化浪潮中,帮助第三世界国家走出困境,帮助陷入死胡同的国家重回正轨。经历史验证,闭关自守不是出路,开放合作才能共赢,这也是深入中国人民内心的一个真理。

习主席说:“不建中国的后花园,而需建设世界各国的百花园。”中国的高铁技术领先于世界,甚至有外国人专程来中国感受,惊呼:“座位很宽敞舒适,速度快到我们感受不到!”中国高铁不仅速度快,服务好,环境舒适,最重要的是——平稳。

前段时间有外国人在中国高铁上作了个试验,将硬币立在车窗边,可以全程保持不倒,只是在列车进站减速时才有晃动。不服气的网友在日本高铁也做了同样的试验,结果硬币根本立不起来。可见中国高铁平稳度多高了。

但中国没有吝啬自己的技术,积极推动高技术“走出去”。不仅承包工程,还让美国的技术人员来华学习,开设专业课程专门培训,将中国的高铁标准推向世界,促进世界铁路的革新与升级。

除此之外,中国也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在联合国气候大会、G20杭州峰会上多次表态,倡议各国改善气候质量,在国内敢打敢抓,严控大气污染,致力于还人民“蓝天白云”,打响“蓝天保卫战”。

大国风范其实就是责任意识,中国在尽自己所能地谋求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致力于推动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构,处处彰显责任意识,展现大国风范。

作文提纲范例大全13篇【通用10篇】五

有没有一份爱,可以在遗失后被我们寻回;有没有一首歌,可以在过时后被我们唱起;有没有一个人,可以在迷路后被我们找回。

亲爱的,我喜欢那么叫你,因为我们曾共同生活在我们的届(1)班。那里曾是我们的家,在那里,我们可以依偎着彼此的肩,说那些未知的永远。曾经,在那里,我们大家是那么爱你,可是,你最终却选择了与我们背向而驰,留我们一群人傻傻的站在原地,呆呆的看着变得不可理喻的你。亲爱的,请问你要我们如何理解你翻天覆地的改变?是因为那让我们逐渐成长的时间,还是你心里那些无法言语的伤痛。

亲爱的,你还记得吗?还记得当年那个叱咤球场的你吗?如果你还记得,那你是否知道,那时的你是我们的骄傲,因为当年的那些球赛。你真的为我们(1)班赢得了太多奖状,太多赞扬,太多热烈的掌声,太多羡慕的眼神。你又是否记得,那时的你虽然只是我们班的第二名,但是老师却比喜欢第一名还要喜欢你,因为你不仅仅只是成绩优异,球技高超,重要的是,你没有第一名那种不屑一世的眼光,你总是那么虚心的听取老师的教导,总是以那么乖巧的形象赢得所有老师的赞赏,同学的表扬。亲爱,如果你把这些忘记了,那么,请你回来,我一直在原来的地方等你,我一直让记忆停留在过去,为你把你曾经的一切记在脑海里。

亲爱的,你还记得吗?还记得当年那个把蚊子和蜘蛛养在一个小瓶子里看他们会不会结成连理生出小baby的你吗?如果你还记得,那你是否知道,那时的你,在我们的眼中,真的幼稚到不可理喻,因为任谁都不会奇怪到去养蜘蛛和蚊子,就算养也不会把蜘蛛和蚊子样在一起,还天真的以为把他们放在一起可以有新的动物出生。可是你始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那大而明亮的眼睛里,装着的,一直都是那不谙世事的纯良。亲爱,如果你把这些忘记了,没有关系,只要你愿意回来,我们把我们替你记着的那些曾经关于你的一切都重新告诉你,让你重新做回那个单纯的你。

亲爱的,你还记得吗?还记得曾经把清华大学作为目标的你吗?还记得曾经那个重情重意的你吗?还记得那个曾经说会永远记得我们这些陪你走过你生命里最美年华的人的你吗?或许,你还记得,因为你说过,曾经的你活在你心里;不过或许,你连这句话都已忘记,因为现在的你,变成了和当初完全相反的模样,在网吧里泡着不归家的你,在学校打架抖殴的里,在酒吧里大醉伶仃的你,在学校差点因为考试成绩倒数第一而被退学的你,和曾经那个美好少年相比,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你?

亲爱的,未来的路还很长,可不可以请你不要因为一时兴起而迷失了自己。中考是一把利刃,将我们这一群小孩四分五裂,可是即使是这样,在大家听说你现在在你们学校发生那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所有人的心都为你疼痛了,包括那曾经对你关爱有佳的班主任老师,是啊,能不痛吗?自己曾经的得意门生变成了这般模样,有谁能不心痛呢?

但是亲爱的,我们这几个你曾经最好的朋友,始终相信,你的改变里,装着许多言不由衷,所以,我们会一直停留在原来的地方,等你,等你回来找我们倾诉你心里的苦衷,等你回来告诉我们,现在的你不是真正的你,你只是一时间迷了路,唐突的选择了那样的脚步,等你回来和我们一起,一起走完我们曾约定的旅途。

我最亲爱的朋友,如果你能听到,我只想告诉你:我们会一直等你,没有你,我们哪里都不去。

作文提纲范例大全13篇【通用10篇】六

知识,告诉学生一定要记住“六不准”和“四不要”。通过办板报、手抄报的形式加强学生的防范意识。

我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因溺水身亡,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规定去河里游泳,尽可能去自己熟悉的水域,尽量去浅的,水流缓的河道,当然,最好是不要去那些河道中游泳、玩耍,以免酿成不必要的损失和精神伤害。

预防溺水,珍爱生命。每个人的生命之哟一次,当你看到别人失去生命时,你就得警告自己要珍爱生命,不要轻易地去尝试那些伤害生命的东西,哪怕你对自己正在做的事非常有信心,那也是会出意外的。像游泳,要尽量去安全地带。

预防溺水,珍爱生命,从我做起,从大家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做起。

作文提纲范例大全13篇【通用10篇】七

村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提纲  为有效防治我村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编制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南平市、武夷山市的部署,结合××村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工作组:在乡镇政府防灾抢险指挥部的领导下,村成立应急工作组,组长由×××(村主任或村书记)担任,成员有×××…(村两委、各村民小组组长和国土资源协管员)。应急工作小组的职责是:向村民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基本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各项措施;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  职责分工:  (1)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本村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负责向村民公布本预案。  (2)民兵营长: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地质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抢险小分队由×××…组成。  (3)村国土资源协管员:负责发布本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监督监测点监测人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人做好监测和巡查工作;负责地质灾害点监测资料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资料的整理、汇总和上报工作。  (4)村民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地质灾害点监测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地质灾害灾情。  (5)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各村根据实际进行分工。  2、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基于民兵和受影响的村民分别组成村(组)级巡查小组。巡查范围见村(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表。  二、防灾抢险  1、汛期值班人员表  值班人姓名  电话  值班人姓名  电话  注:值班采取一人一班制,具体以当时安排为准。  2、地质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见附表一、二]。  3、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本村遇大雨以上强降雨和接上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密地质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特别是要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土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选点,确保安全。划定临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地质灾害点具体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作文提纲范例大全13篇【通用10篇】八

电视上报道7月22日会出现日全食,据说那可是五百年才会出现一次的奇观.

7月22日,这一天终于来临了.

那天我刚好去我外婆家也正好是九时到的,而且日全食也刚好是从今天上午九时开始到九时四十分结束.

激动人心的那一刻终于给我盼到了,我马上拿出准备已久的墨镜戴上朝着天上看.

起初,眼睛一时适应不了有点难受但慢慢的好了可以看的清楚了,只见在黑色的背影中有一轮火红的太阳,然后象是天狗食月一样的,太阳上有一个个被牙齿咬的裂痕,慢慢的那个口子也越来越大了,好象一个贪吃的小孩在偷吃饼干.太阳正在一点点的消失,当月亮在太阳的正中央时,太阳的四周就象镶了一条金链子一样,金光闪闪很是好看,就象晚上一样,在太阳不远处有一颗很亮的.星星。路灯照在马路上很亮,来往的车辆只能靠大灯行驶了.

这样过了4至5分钟,阳露出来一丝很强的光,像珍珠一样,天也逐渐亮了起来。十几秒后,太阳露出一丝弧形,天空大亮,光线也一点一点的变亮了.

慢慢的阳已经露出了四分之一,用墨镜看太阳像一轮倒悬的月牙,站在太阳下觉得凉凉的,不象是在夏天一样.后来太阳慢慢成变圆形,恢复了以前的样子.

这就是我看日全食的全过程.我觉的我运气真好能看到百年难见的日全食.

作文提纲范例大全13篇【通用10篇】九

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一份透露着新世界观萌芽的天才大纲。正是它的问世,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

全文由11条大纲构成,全都紧紧地围绕着“实践”这个中心,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马克思正是对费尔巴哈进行了扬弃,在提纲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观点: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现在大量被引用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雏形。

扼要的提纲勾画出这样一个有异于先前哲学家所确立的“人”:这个人与其周围的一切的联系都是一种东西——即是实践。这个实践是最广义的,它涵盖了“社会化了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自然人体对周围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对人的作用,以及人的思维。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实践本身就代表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人的一切活动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作为一个外在因素而作用于他人,而同时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特殊的感性和情感,因此,人的客观真理性仍然需要通过来实践证明。马克思很明确地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真理作为人的思维的经验性的东西是要靠实践来证明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可视为实践,实践乃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实践即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实践决不是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的夸夸其谈,并不是如青年黑格尔派在思辨哲学上的纠缠不清。因此,实践也就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有人径直地把马克思的哲学称为“实践主义”(Practicalism)。所谓“主义”(-ism),就是一种学说或信念;所谓“实践主义”,就是一种关于实践的哲学学说和对于实践的理论信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度自称他们的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但在今天,“实践唯物主义”实际上已成为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当中的一个特定流派的称谓。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被界定为有着“主观”、“能动”内涵的“人的感性活动”,亦即人的对象化活动。对象化意味着人的预期目的在其存在对象上的实现,即包含着人化的意味。实践既然有了人的对象化,也便有了主体性的意味,因而实践决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和思辨哲学上,更多的是社会性和人的主体活动当中。他不像费尔巴哈那样回避主体的人的活动与作用,而是使问题又回到主体的能动方面。他认识到,只有在主体感性的参与下,才有认识的发生,否则就不可能建构起任何认识论。为此,马克思把人的活动“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另一方面,马克思也决不是象黑格尔那样,把主体感性束缚在思想和观念所决定的范围,而是把主体的人的活动理解为感性的物质活动,即对象性的活动。他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样,按照马克思所提供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被赋予一身二任的品格,既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体性原则,同时也体现了认识活动的客体性原则,从而使主体感性在实践中获得了自身的完满统一。

这个广义的实践与“社会性”是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人的任何认识活动所面对的任何“客观对象”实际上都已经处在实践的“域内”,因而都总是已经有人的“主体能动性”参与其中了。我们确实可以在认识过程中尽量去排除不同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的干扰,努力争取“主观符合客观”,把握客观规律;但我们却无法将人的存在、为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从客体对象中排除,因为任何客体对象都只能是在人的自为存在背景上面呈现出来的。因此,当我们谈到任何一个客观对象时,它的所谓“客观性”,只是相对于我们“当下的”意识而言,即它是独立于“这一次”的意识,先于“这一次”的认识而存在的;但它仍然是在实践域内。而意识同样是实践的内在要素,因而客观对象仍在此前的.意识域内,即最终不可能独立于意识、外在于意识。于是无论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寻求的客观规律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实践的规律”甚至“意识本身的规律”的意义了。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的成员,所以个人的活动应该且必然社会化。从现实的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每个个体的活动都具有社会性,这是它的本质属性,虽然我们依然还有相对孤立的生活。作为单一个人,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接触的人和事,相对来说是比较局促狭小的,这样的生活如果没有着意去拓宽就会变得僵化,人身处于社会当中,活动却局限于社会的一个微小的角落,显然人只是这沧海一粟,晦朔相比于春秋。

在此,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分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因而作为“求是”对象的规律,也同样表现为本质特性、客观联系等等,也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这里的“本质”,是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特性;这里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人的活动内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中国哲学中有所谓“理在事中”,强调的就是规律乃是人之“实事”中的“理”。

为此,我们需要以高远的视野把宇宙浓缩,把活动放到更广阔的现实中去,这个活动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间接的方式是通过各种媒介获取海量的信息,直接的方式指亲身实践,尝尝梨子的滋味,前者主要是“读万卷书”,当然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止是是读书了,后者主要是“行万里路”,自然也不仅指行路一途,通过两种方式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可以使得我们的思维更加的全面、灵活、精深,使我们的实践活动更加合乎科学,更具革命性。

马克思在文中提到:实践是革命的。而最后一条纲要引起了我最大的共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它改造着自然界,改造着社会,改造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和人自身。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的进步和人自身的进步。

马克思的全部思考既是围绕“改变世界”——即“实践”而展开,而不是对思想史上某种问题作纯学理的逻辑推演,因此,一切认识与思考都必须围绕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实践而展开。“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很早就用这句话明确地表示了他对“离开实践的思维”不感兴趣。这是一个肩负“改变世界”使命的人自然而必然的思维倾向。

我认为我们的实践应该以“致用”为终极目标和最后归宿,即必须以能作用于原有的实践结果为目标,对现实的人生和全人类从物质或精神两个方面有益处为衡量标准,“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任何无助于现实生活向前、向上的改变不应看作有效的实践,比如“永动机”只是天才的幼稚的火花,终于会在现实面前破灭。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认识关系在改造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又作用于改造关系。我们从外界择取种种信息,先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认识、思维甚至理论,然后知道我们自身的行为实践,反馈、反作用于活生生的现实环境中。前者是自身思维、精神部分的革命,也就是“解释世界”,后者是非自身思维方面的现实行动,我把它理解为改变世界;只有把“主观能动性”和“现实操作性”两者结合,实践才可以说是完整的,具有真正改变现实的革命意义。

作文提纲范例大全13篇【通用10篇】一十零

《费尔巴哈提纲》 摘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发展过程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是从黑格尔出发,经过费尔巴哈而走向实践唯物主义的,而费尔巴哈的哲学有许多重大缺陷。实践内在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实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互换,以及人与物之间的物质和观念的转换。 关键词:实践;对象性;物质转换;观念转换 19世纪40年代前期,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实践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需要有一种科学的世界观。要想建立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就必须批判费尔巴哈哲学,清除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费尔巴哈提出了实践的一些问题,才让我们不断去修正完善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实践观是统一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客观的感性活动,标志着人对世界的实际把握,其基本特征是客观现实性的,自觉能动性的和社会历史性的,实践内在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实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互换,以及人与物之间的物质和观念的转换。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分析了以往哲学的主要缺陷,马克思指出:“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①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仅仅看到自然的优先性,客观性,把自然理解为和人的实践活动没有丝毫关系的纯客观东西,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旧唯物主义不懂实践,看不到感性世界是人的实践的产物,看不到自然,现实在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属人性,恰恰是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实践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不断创造,生产着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并使人的生命活动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从而使人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的统一。 人通过实践是自己成为一种主体性的存在,同时把人自身之外的存在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客体;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也正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就用实践的观点去分别分析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陷,实践是人类实现着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体现着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的一致性;实践过程是通过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而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过程,这实际上就是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主要环节。 实践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人类世界是人话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是社会的自然与自然地社会“二为一体”的世界;实践是人类世界得以形成,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实践活动构成了现实世界的基础。 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通过阐发有关实践的问题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析,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的定义是什么呢?实践概念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前就已经出现。主观唯心主义把实践归为纯粹主观,精神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解答了实践的本质问题,把实践定义为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这一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二是指实践具有的物质的,感性和形式。这一定义把实践同人的观念方式和把握客体的活动区分开来。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中运用时间的观点,阐发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将实践引入了历史观,解决了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产生以前,任何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只要涉及社会历史领域,就立刻陷于唯心主义。他们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实践,不知道、不理解实践也是历史观的基本范畴。和旧唯物主义相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明确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历史是人创造的,是人民群众活动的产物,因而,社会历史产生的基础就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之中。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首先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必然进行活动互换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实践过程又是物质与观念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人与自己意识的关系,所以,实践内在的包含了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及人与自身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在所有实践活动中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因此,物质实践生活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综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可以看出,马克思以实践的观点贯穿全文,从实践角度说明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人,即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运用于认识论、自然观和社会生活,第一次全面地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和抽象的人本主义,简要地阐发了新世界观包括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和核心观点,奠定了新世界的理论基础。同时,马克思还说明了哲学的性质和功能,初步赋予新世界观以实践性特征。让我们更加去了解了实践的含义,更好的去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聂耀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哲学概论》邬昆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黄枬森高等教育出版社. [4]西方哲学史新编》苗力田人民出版社. [5]宋明理学史》侯外庐张岂之人民出版社. 注释: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54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55页. 刘顿(1988—)男,汉族,陕西安康人,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11级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提纲》 马克思在1845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作。 《提纲》共十一条,一千多字。它告别了旧唯物主义,标志着新唯物主义的发展和实践唯物主义的诞生。这一新的哲学概念打开了更广阔的前景,体现了强大的社会功能。 在《提纲》中马克思着重提出了“实践”的观点。在第十条中说到,“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条被称为是提纲的结论性的一条。这里“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实践”是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出发点。 “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旧唯物主义也是通过对现实的认知来认识世界,但只是在直观的通过表征现象去理解食物,这样单纯感性直观的结果是片面孤立的,不能有效的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个人联系起来。这样的旧唯物主义理解方法容易导致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感性的现实被人为的分为了自然界和社会两部分,不是把现实世界看做人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有机的共同体。 马克思的新哲学体系出发点是实践精神,具有革命性和时代性的特征,从社会的人的感性活动,从主体和主观方面,从社会人的实践活动和自然事物的变化,从两者相互关系的方面去理解世界。在现实世界中,人的社会与自然之间是相互辩证关系,彼此共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变化和发展。 首先,在《提纲》的第一条中,指明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纯自然人、抽象人的认识基础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中社会人、现实人的认识基础。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态度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仅仅看做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旧唯物主义观点中没有实践在社会生活和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没用看到主体和客体以及人与自然该有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所以在旧唯物主义的观点中,认识脱离了社会关系的纯自然人和抽象人。而新唯物主义从人参加生产劳动和实践活动出发,承认人依赖于自然,并强调了自然的人化,自然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在这样的自然社会中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因为人会受一定的关系制约。 在《提纲》第六条中,马克思还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费尔巴哈强调认识脱离社会的、撇开历史进程的、彼此孤立的抽象个体。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是单个人的抽象物。马克思反对这样的理解,他从认识社会的,认识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出发,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提纲》第九条中,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市民社会的直观是左右单个人的原子结合体看,原子结合体中的原子是孤立的,彼此不发生关系的。《提纲》以实践为中轴,探索人和社会的关系。 在《提纲》第十条中提到,“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旧唯物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阶级立场是旧唯物主义产生的根源和基础。有的时候,会把市民社会直接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把市民等同于资产阶级。《提供》中的“市民”是指资产阶级,“市民”社会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事实上,“市民”是18世纪资产阶级学者使用的术语,用来表示当时的财产关系和经济关系。马克思借用了这一术语,说明“旧唯物主义哲学是一种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上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世界观。”《提纲》指出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思想中的人是单个的人,是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孤立的个体。旧唯物主义不是理解人是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人,而是简单的把社会看成由孤立的单个人相加组成。“市民”在旧唯物主义的观点里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同其他人没有关联,而只是自己活动的个体。《提纲》第十条中“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从阶级立场来看,新唯物主义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世界观。,马克思指出了人的社会联系,反驳了认为人是脱离社会,并不相互依赖的错误观点。人为人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 在《提纲》第十一条中说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容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体现了马克思的新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旧哲学只知道一味的解释世界,新哲学着重考虑人对世界的认识问题,要解决实际问题,光靠直观的理解是不行的,还要感性的改造性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正是“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在进行改造性实践活动时,必须具备充分的条件。首先要对改造的对象,这里包括自然事物和社会事务,要有正确的认识。其次,必须在正确或真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建构一个改造性实践的概念。马克思强调的实践是使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内在统一展现出来,正如马克思说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着是并合理的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里的“环境”不是仅仅指原生自然环境,还要包括社会自然,对这种环境的改变,首先是在人的思想观念中形成的。正是有了这样的前提,才有了人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务的改造性实践活动。“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这样的状态才得以存在。 实践观是《提纲》的核心和灵魂,实践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实践观从根本上划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提纲》全篇是以时间观点为核心,以人的问题为层面展开。在关于人的问题上,新旧唯物主义在对待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上有着根本分歧。 实践唯物主义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给出了现实批判的合法性,从理论上解决了改变世界的要求,这一点将唯物主义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参考文献: 周敦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的传统解说评析《广西大学学报》 刘国章马克思的新哲学观——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始《求索》 《费尔巴哈提纲》 写作背景: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同资产阶级展开了英勇斗争,大规模的工人运动不断涌现,著名的1831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开始的英国工人参加的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运动,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这个时期的工人运动还停留在早期的自发阶段。这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能够正确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当时的工人运动还没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结合起来。工人运动的这种已经开始组织起来,但还没有走上自觉道路的状况,就迫切要求社会提供一种能够指导工人运动的社会主义理论,以推动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当时社会上的社会主义理论不是反动的、保守的就是空想的、非科学的。就是当时最有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学说,也是脱离工人运动,因而也是不能指导工人运动的。 结构和段落大意: 1.在整个《提纲》中,第一条非常重要,因为它集中地、明确地阐述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以往一切唯物主义(主要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区别。马克思既坚持世界的物质客观性,又强调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把原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理论中的合理因素结合起来,阐述了实践概念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实践是“真正人的活动”,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是实践关系,对于我们面前的物质世界,应当把它当作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这表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以重视实践为特征,是实践唯物主义。. 2。关于第二条,通常认为它是讲真理标准,属于认识论。不过值得注意是,马克思这里说的是“思维的真理性”,而不是“认识的真理性”。“思维的真理性”这一提法显然与黑格尔哲学有关。黑格尔称:思维与存在有统一性,存在统一于思维,“真理即是客观性与概念相符合”。[1][1]按马克思的解释,“思维的真理性”即“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思维的此岸性。”[2][2]这里强调的是思维的现实性、力量、此岸性,可见,他的本意不在认识世界,而在改造世界。就是说,这一条是从一个侧面对实践问题的深入,说明只有实践才具有改造世界的能力。马克思之所以强调具有真理性的思维是能够通过实践成功地改造现实的思维,也是针对费尔巴哈的。费尔巴哈在认识、思维、真理等问题上完全不涉及实践,不涉及思维的现实性、力量和此岸性。他说:“跟类之本质相一致的,就是真的,跟类之本质相矛盾的,就是假的。真理就只有这样一条法则,除此以外便没有了。但是,对我来说,别人乃是类之代表,是别人们的代表,……所以,在我看来,别人的同意乃象征着我的思想是合乎规律的普遍的、真的。”[3][3]这与他不懂得实践活动的意义有关。《提纲》第一条结尾说:“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4][4]第二条就是接着这一句话说的。 3.第三条直接针对的不是费尔巴哈,而是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用环境及其变化解释人和人的发展,无疑是唯物主义,但他们不能唯物地解释环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因而最终未能克服唯心主义。马克思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人的实践改变了环境,被改变了的环境又反过来改变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是一致的。环境的变化和人的变化都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合理解释。以上思想的意义在于,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从宏观上、总体上揭示了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建立起一种科学的关于人的学说,实践人类学。马克思的论述也表明,他提出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旨趣,主要不在认识论,也不在“人化自然”,即人对环境的改变,而在人,在人的发展。讲环境,是为了讲人。这一条没有直接提到费尔巴哈,但由于在《提纲》一开始马克思就把费尔巴哈与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相提并论,所以这里所说的其实是费尔巴哈的事情。《提纲》第一条说费尔巴哈不懂实践的意义,第二条说因此他不懂实践可以证明思维的此岸性、现实性和力量,即可以改造世界。这一条进而指出,由于不懂得实践可以改造世界,因此看不到实践的人类学意义,看不到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又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最终只有用实践才能对人的存在与发展做出正确解释。 在整个《提纲》中,人们重视的主要是第一条,但实际上第三条与第一条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后面诸条只是这一条的展开而已。 第四、五、六、七、八条讲的是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哲学也是宗教,只不过以理性取代了上帝。批判宗教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中心内容,尤其是他写于1845年以前的著作的中心内容。他对宗教的批判,最主要的成就是用人的异化揭示了宗教的秘密,从而把宗教问题归结为人的问题。他说:“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了的、转化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这就是宗教之秘密。”[5][5]他又说:“人在宗教中将他自己的隐秘的本质对象化。这样就必然证明,上帝跟人的这种对立,分裂——这是宗教的起点——乃是人跟他自己的本质的分裂。”[6][6]这是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核心观点,贯穿在他对宗教的全部批判之中,自然也就成为马克思关注的重点。 马克思在《提纲》第四条中对费尔巴哈的上述思想作了肯定,但又把费尔巴哈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既然人是环境的产物,既然宗教起源于人跟自己的本质的分裂,那么就应该在人的环境中,在宗教的世俗基础中寻找造成人的本质异化的原因——“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裂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7][7]如果认识到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那么对宗教的批判否定就应当从通过实践活动克服世俗基础的分裂着手,也即“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8][8]世俗生活的分裂造成人的本质与人分裂。人通过实践使世俗生活得到革命性改造,被改造的世俗生活反作用于人,促进人的发展并最终使人的本质回到人自身。一方面,这将彻底铲除宗教的世俗基础,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人的解放,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宗教的问题实质上是人的问题,消灭宗教就是人的发展与解放。显而易见,这一条是第三条的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