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纪录片观后感800字五篇
出路这部纪录片大家都有看过吧,是不是有很多感想呢,快写下来分享吧,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几篇关于出路纪录片观后感800字的优秀作文,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接下来就让小编带着大家去具体看看关于出路纪录片观后感800字作文吧!
出路纪录片观后感800字1
在我的记忆里,09年暑假我曾听到过“徐佳”这个名字(作为复读两届以上的“活化石”有很多,每年总有几个名字会被老师拎出来“鞭尸”),咸宁高中早期还有复读五年等来自己的同窗好友毕业了回来站在讲台上的例子,我并不认识隔壁班叫徐佳的这个人,但提到同一届复读生的故事前就不得不提到我自己复读的故事......
我在2009年17岁那年参加了人生第一次高考,很不幸,距离重点线32分的差距让我只得接受复读的安排,咸宁高中有一套对复读生奖励的规则:分数在二本二(当年在第一批次重点线以下还有本科第二批次一,二类之分)线以上的复读费从免学费到奖励八千不等,在三本线以下的甚至要交一万元的复读费(我亲眼看见有个农村孩子的爸爸掏出一沓单张面额二十元的皱巴巴纸币来凑几千元的复读费)
电影里面里从03:50开始收钱的那个背影就是我当年的生物老师,电脑excel里面出现了我的好几个好友的名字。我在09年七月份的尾巴也没有等来那所二本外国语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一个大雨后的下午被分配到了高三21班,这里我提一下那一年复读部的规模:应届班有十八个班,复读部有七个班,分别是两个文科班(19-20班),五个理科班(21-25班)。徐佳所在的就是23班,他的班主任是我的英语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了。
复读部的开课比应届班早一个多月,我记得那段时间就是老师各种心理轰炸,讲了那些人从三本水平摇身一变进入了重点大学的各种成功案例,也暗示我们收心投入到新一轮的复习中去。我的班主任老师是个六十岁的老头儿 和和气气的,姓潘,他也负责23班的数学课,我本人其实数学基础并不差,但是由于各种心理问题作祟,数学一直考不好,那次复读后数学依旧失利了,也是大大的惨败,但英语考出了人生第二高分,也为我后来留学埋下了伏笔,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复读的岁月是其实也算百无聊赖,很多人的荷尔蒙壮志在过了几个月后就渐渐消沉了,我认识了很多同学,城市里的 农村里的, 大家时不时把你的周杰伦借给我分享一下,我的篮球杂志给你看一下,中午就趴在桌上打个盹,我格外怀念那段脑中只有学习没有任何杂念的单纯校园岁月,这是在我毕业八年后一直苦苦寻找但再也找不回的东西,偶尔闲暇之余在青春荷尔蒙的驱使下我会YY:我熬过了这一段,我上了大学,会有一个长得像张韶涵般的可爱女生在阳光和树影下等着我......
那年的秋天是国庆60周年大阅兵,冬天中国GDP就要超越日本了,我们很多人在课余看完《参考消息》后,唾弃了一番美帝,然后又一丝不苟讨论某道物理题,转眼就到了元旦,每年都有晚会,我就放几张照片吧,大家可以对照一下电影里面出现的走廊和教室
走廊教室
(我估计是不会有人知道我是谁的,因为曾经的这帮人99%都在努力干活,不会有人闲得无聊来破豆瓣上面逛逛的)
这部片子给我最大的冲击力就在于使我清醒地看到了我和徐佳的背景差异:他要骑着自行车半个小时才能回家吃口难以下咽的农家饭(抱歉不是歧视,我们那边乡下的饭真的没那么好吃,又油又腻);我直接步行五分钟到家,热菜热汤两荤两素全是我爱吃的,都是干干净净的瓷碗盛上来的;他的家庭背景也不是富裕,可能放假了还要回家干农活,我则是两手一摊宅在家里偷偷上一些不能言状的网站。
我的同桌换了一批又一批,印象最深刻的也是一个来自乡下的,他数学很好,好到平常解题都带有一股傲慢在里面,但有些时候找我借钱买晚饭,我也没管他要钱,闲得无聊就讨论武侠,讨论金庸里面十大武功,最后变成我听他一个人侃侃而谈......高考填报志愿那天,我最后一次看见他,他无奈得说:今年不是很理想,只有去武汉科技大学了,我和我爸从我老家赶早坐班车加走了半个小时才赶过来,下午还要去看看助学金的事儿。最后他看着我上了老爹开的车,我能明显从他的眼神中读取出:为什么你不担心一年几万的学费,而我家里一年却拿不出四千元供我上大学。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
后来我读完了本科,出国读研,认识了一大帮不缺钱的主儿,关键是人家又有钱学习也比你好,英语比你好,我似乎又体会到了当年同桌眼神的深层含义:你也有今天,呵呵呵!很多时候,我脑海里飞回到了那个高中,飞回到了我曾坐过的角落,再听听整齐的晨读声,和某个贫困同学换了个人生,没有了可口的荤菜,我现在拥有的一切也都不存在了吧!
出路纪录片观后感800字2
十月长假后,连续几场秋雨,北京在倏忽之间就进入了秋冬的灰度带。从师妹兰洁的朋友圈里看到活动信息。10月13日,在前门朱家胡同7号Berry Beans咖啡店的露天院子里观看了纪录片《出路》。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观影活动,也是第一次写影评。我不懂拍电影,我只能从一个观众的角度去理解这部电影。
导演用了六年时间,跟踪拍摄了三位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青少年从学校步入社会的故事。三个主角分别是甘肃会宁大山深处的小女孩马百娟、湖北咸宁高三复读生徐佳以及北京都市里的退学女孩袁晗寒。
三个角色六年里的变化及其对比,正代表了当前中国的三个层次:乡土中国、城镇中国和国际化都市中国中年轻人的生活状态,生活在这三个层次的人是彼此隔离的,各有各的目标,各有各的困境。
马百娟是乡土中国的代表。一定程度上还以满足马斯洛提到的生存需求为生活目标。因此,年幼的马百娟把“考上大学、每月能赚1000元、给家里买面”作为愿景。她在一个多子女家庭中是将要“泼出的水”。
而徐佳则是城镇中国的代表。他把考上大学当成唯一的出路,作为家里的长子和学子,他身上兼负着完成父亲遗愿、光宗耀祖、出人头地,通过高考改变家庭社会阶层与地位的重任。从他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科举制带来的社会心理遗存。他是家庭甚至是家族的希望。他生活在马斯洛第三、第四层的社会需求层。
而袁晗寒是生活在首都北京这个国际化都市的退学高中生。她不用为生存担心,也不存在社会阶层认可的需求。她应该是马百娟和徐佳眼中生在终点线的孩子。优渥的家庭条件让她出生时就已经跨过了物质需求阶段。即便高中退学,在国内上大学已毫无可能,但丝毫不影响她选择到国外读大学、读硕士。因此,对她而言,更多的是情感、自我的需求,即如何在生活中寻找自我及其价值。即便在国外,她因为丢了钱包,也会为生活费担心,但那种担心更像是一种有意的选择来证明自已的独立。她是家庭中的自己。
影片纪录了三个相互隔离的年轻人的生活差异,这构成了这部片子的一条明线,也是当下中国地域、阶层分异的缩影。在明线之下,还有一条从电影镜头与话语背后表现出来的暗线。这条暗线与导演自身密切相关。
三个相互隔离的人代表了导演所经历过了三个人生阶段。与其说,这电影在描述三个不同的人,还不如说通过这三个人,导演完成了对自身经历、自我发现、确认及实现过程的一种回顾、整理、总结、反思与超越。因此,导演才会说:“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我自己”。明线上三个相互隔离的人,她们融合于导演的自身经历及创作意图表达,而具有整体性。
如果说,“出路”是这部片子明线上的共同主题。那么,“自我”,就构成了暗线的一个关键词。而”自我“,又是通过“我”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认知中来逐渐呈现的。
像马百娟那么大,还是一个小学生时,和所有孩子一样,天真透明,还谈不上自我意识。而到了徐佳的年龄,兄弟俩的凝聚力和奋斗动力,有很大一部分是想着日后要改善家里条件、为父母争光,完全是外向的名利之心,谈不上有自我的概念。反倒是在袁晗寒这样一种状况时,才会想“我是谁”这个超越物质名利的自我相关问题。
正如我们作为观影者,可以看到神马宣传片和保险公司培训的荒谬性。而当我们身处其中时就难以自觉。导演本人,因为经历了这三个阶段,我相信她是幸运的。自我的进化,就有如“水生——两栖——水鸟”的生物进化一样,只有离开水中,你才会发现水;只有飞到高空,你才能看见陆地一样。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更”高层。
那不只是生活历程,更是心路历程。如果不是“处境跃迁、省思自我”的人,很难感受其背后的逻辑。只有那些经历了温饱的——身体的/名利的——社会的/心灵的——真我的,这样的三个阶段,你才会有更多、更深的共鸣,你才会看到整个电影个人的、悲悯的基调和底色。底色悲凉,不是一开始才有的,是你站在繁华处,回头看见自己。自我探寻,也未必在名利巅峰就呈现,是你潜到深心处,直面审视自己。
《出路》里并没有特别强调三个人代表的城乡、阶层的对抗性。影片超越了对抗,让观众看到了城乡以及不同阶层各自有各自的困境。这个对抗的消弥,一方面源于三种生活的隔离,也是导演三种生活经历的自身整合与超越。
电影名字叫《出路》,我个人觉得,并不简单地在讨论高考是不是年轻人的出路问题。更展开地讲,对导演而言,出路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心灵的;出路不只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出路不只是社会的,更是自我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我觉得三个主角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出路。面对生存、家庭责任和自我的困境,马百娟的卑怯、徐佳的单调(我想不好哪个词更好,空洞?乏趣?)、袁晗寒的空虚,表明他们并没有找到那个让他们笃定平和的内在的支撑——那个我之所以为我的自知、自觉、自信与自足的出路。
最后,我讲一件自己的事。读书时和导师一起调研,感于厦门的风景,我信誓旦旦道:“以后等我上班赚钱了,一定要带父母来这里生活。”老家甘肃会宁农村,留学回国多年的导师却笑我。当时不懂。经过不断跳离、不断反思、越来越“文艺”,到了导师当年的年纪,我也明白了,在逐渐承认自己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之后,也要理解和尊重父母为独立的个体,顺应他们的生活与选择。这种认识也直接影响了我对两个孩子的教育,让我时刻提醒自己,我的孩子过的是他们各自的人生,他们要找到他们自我实现的出路。
出路纪录片观后感800字3
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片子,不管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一定是一个能引人思考的片子。我不知道别人看《出路》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对我来说,里面每一个主人公,都能让我想起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和事。刚开始,我最喜欢的是那个甘肃的小姑娘,听她念书,有一种唱歌的感觉。《三十二》里那个广西桂林的老奶奶,说的方言也像唱歌一样,很有韵律的感觉。不过这不是我喜欢那个小姑娘的最主要原因,我喜欢她,或者说喜欢她在片子最初给我的感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有一种无欲无求的感觉。或许当事人本身并不这么想,老爷爷最后也说了,穷怕了,不想回老家,一点也不惦记。可是那时小姑娘的脸上、眼睛里,感觉满满的都是幸福和希望。我不知道贫穷对她意味着什么,或者那时的她怎么看待自己的生活,可是那时候的她是充满希望的,也是给人以希望的。也或许,只有那个年纪的孩子,生活在那样一个封闭的地方的孩子,才会这么肆无忌惮地幻想未来。
徐佳的高考生涯让我觉得很压抑,跟我自己当年的高中生活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天不亮就起床,桌子上堆的是可以盖过一个人的书,教室里充斥着嘈杂的背书声。只不过,我是所谓的“尖子生”,成绩一直是年级一、二。我的家庭也没有那么困难,那么绝望地扒着高考那根“救命绳”。可是如果不高考,作为一个生长在小县城的普通孩子,我可能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出路。现在想想,那时的我对于高考有一种本能的抵触,一种近乎歇斯底里却被无限压抑的抵触。高考前我就对自己说,如果没考好,就算去三本,我也绝对不复读。结果真的没考好,高考的成绩我在年级可能要排在10名开外,甚至更低。我没敢报我想去的复旦,因为我知道复旦每年的分数线都是忽高忽低,如果我打着去不了复旦就复读的主意,我会去到我想去的大学。那一年,复旦的录取分数线比我的总成绩低了接近20分。我应该是无比痛恨高考的,那么多年的努力,最后决定我命运的却是一次考试的成绩。可是再想想,那些真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或许真的只有高考这一条路,才能让他们从社会最底层翻身。
袁寒晗,不用说,是个有钱人家的小孩。她很幸运,虽然退学了,却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仍能找到一条出路。她也是很有个性的小孩,有自己的想法,也不娇惯,也不清高,也不势力,也不贪婪。她可能是有抑郁症吧,可是她也很有才。像她这样的小孩,如果给她足够的空间和机会,她会闯出自己的一条路。只不过内心痛苦的时候,她只能一个人挺过来。别人看到的只是光鲜的外表,不知道有没有人能走进她的心里,去真正了解她的内心。
片子隔了两个三年。小姑娘一家有了自己的房子,生活似乎也好了很多;徐佳终于考上了大学,继续努力着;袁寒晗去了德国,去了自己向往的大学。马百娟家爷爷态度的反转,出人意料又似乎在意料之中。我会去猜,是因为钱改变了人吗?还是拍摄受到政府的“关注”了?徐佳找到了工作,结婚成家,妈妈注视着年轻夫妻俩远去的背影,脸上没有笑容,但也没有痛苦,我能感受到的是一点点的担忧。或许我从来没有去细想过这些事,可是看完片子后我才发现,徐佳的生活是我一直想竭力避免的。我不要这样的生活,绝对不要这样的生活。不是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不好,对很多人来说,平淡的生活可能就是幸福,结婚生子,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头顶上有遮风挡雨的地方,家里的每个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我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过着这样幸福的小日子,有时候我也会羡慕她,可是我知道,如果让我去过这样的生活,我可能坚持了不了多久。我也希望能像袁寒晗一样,不总是在一个地方待着,可以全世界各地跑,每个地方生活一段时间。可是我跟袁寒晗有本质上的不同,我没有她的才华,也没有她的家境,我能做的,就是像一头老黄牛一样,一点一点地往前拱。
最初给我希望的是马百娟那个小姑娘,看到她心里就一种莫名的舒坦,干净不掺杂任何杂质。可是到最后,给我希望的却是袁寒晗。三个人的结局只是片子里的结局。虽然观众可能会为小姑娘感到惋惜,可是如果她嫁给了片中的表哥,也未必会过得不幸福。不知道她还记不记得当年写的梦想。徐佳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挺好。袁寒晗以后会怎样,谁也不知道。
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我可能还想再看一眼当年那个只有几个孩子的小学,现在是什么样子?袁寒晗当年为什么会休学?那个咖啡店经营得怎么样?她的爸爸妈妈在想什么?
或许就是因为它让我想到了这么多,所以我很喜欢这个片子。不知道别人看后,会想到些什么……
出路纪录片观后感800字4
一周之前,我在修改暑假的调研报告,敲了一行字:此行也让我消解了此前对农村教育中重男轻女的问题的误解。其实并没有。一年以前,我从高三23班离开,走进大学。我以为之后一切都很容易,钱是天上掉的,衣服是树上长的。其实并没有。我以为如果能活的像画家女孩一样,我就不会迷茫不会消沉,世界就是一个可大可小的地方,我可以如我所愿地四海为家,生活里只有数不清的浪漫和幻想。其实并没有。就像那篇叫我的家乡真好的课文。窗外没有宽阔的操场,也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
想当然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贴标签也一样。我的世界里总是太多“我以为”和“竟然这样”,总是看到了一点现象就急于去定义本质,总是不经大脑地把亲眼所见的个例推而广之视为真实。其实并没有。
这部片子肯定不能和我的父亲看,我可以想象到他会在我表示惊奇和困惑的时候发出不屑的笑,对我说:“你以为呢?”
我又想到自己也曾带着一点若有若无的精英情节和中产阶级的视角,模仿着营销号的口吻去嘲讽一切,嘲笑那些早早结婚的农村女孩,嘲笑那些为就业奔波的非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嘲笑着那些找不到出路的人是因为自己实在不够努力,没有机会运气不好,那也是他们的错。我以为生活就应该是从一睁眼起就有了安排,一切都顺其自然,我会经历所有的事情,但都没有困难。我的出路是一开始就被决定的,不会更好,也不会更坏。
其实并没有。
我想起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我坐在后排,给我爸念着一片言辞刻薄的营销号文,批评着把钱看得太重的家庭,穷怕了的家庭,会有怎么样的悲剧。我爸说:
“其实不是这样的。你不明白。”
我也想起了一些故事。想到奶奶曾经说自己没办法再回到农村生活,因为习惯了城市多年。我也想起我高中的同桌对我说,她这次回家,看见初中时候的好朋友已经挺着大肚子很久了。她说:“你能想象吗?”这么久过去,我几乎遗忘了这个事实,直到今天才想起。很多事情忘了不代表不存在,构建了想象的环境不代表就应该理所当然的冷漠。
这电影和人生七年其实有一点类似,那就是给一个机会去看看更多的不同的生活,去理解社会的生态。那个世界之大,大到看不清全貌。
出路纪录片观后感800字5
偷闲去看了在人大图书馆展影的纪录片《出路》,看之前有抱有极大期待。首先出路这个片名就一下子就勾起自己的兴趣,再进一步了解到,导演跟拍了六年,聚焦了三个背景迥异的青年的成长,这些都是我特别喜欢的主题。只不过,对出路的探讨,对岁月的观察,对成长的理解,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要么太过于写实,容易失了的精气神儿,要么太过抽象,显得空洞。
整个片子看下来感觉特别压抑,好像成长是一件挺无奈,挺混沌,挺没意思的事。导演给我们展现了一种现实,一种可以刺痛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沉重。这种沉重表现在马百娟,一个甘肃农村山里的小女孩,从10岁的天真活泼,带着梦想,到最后16岁就嫁给了其表哥;表现在徐佳,一个小县城的孩子,复读两年才考上大学,在毕业时却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表现在袁晗涵,虽然出生在一个优渥的家庭,却找不到的一个明确人生方向,以致陷入孤独与迷茫。如果要横向比较,他们的处境,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阶层固化。毕竟马百娟和袁晗涵对比太过强烈,后者即使找不到出路,那也有家庭实力为其兜底,而不至于使她的生活跌入谷底。在现场和导演交流的过程中,很多人人表达了对马百娟的同情,以及对阶层固化的追问。我理解这种担忧,尤其是在北京这个地方,竞争太过于激烈,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总是赢家。一次失败,就有可能把原有的奋斗化为灰烬。特别是对于北漂来说,自己的原来的家庭,远不足以给自己的生活有一个保障。但令我惊讶的是,导演倒是站在一个很超然的视角,她或许对于马百娟这类人物命运已经见怪不怪了。有人会说,你当不了救世主,你的关切显得很无力,你改变不了任何人命运,你没有责任和权力去承担他人的命运。咋一听很有道理,但却让我感到很压抑。在你看来我的同情我的不忍,很廉价很矫情,但我却很珍视它。因为它是一颗种子,只不过在等机会成长而已。
徐佳在片中占了很大的一个部分,甚至是导演相当重视的一个部分,毕竟这也是她年少的一个记忆-母校、复读。但是现场提问的人,居然没有一个人谈到徐佳,这让我感到很诧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徐佳的经历,和在座的学生太过接近的缘故,以至于太熟悉了。高考的复习的场景依旧那么熟悉,只不过不愿再回忆,至于未来的就业,作为人大学生,似乎也没有太多理由过于担心。但是我感触的不是徐佳毕业就失业的困境,而是突然冒出的一种深深悲哀。这种悲哀来源于,在当下的教育体系里,留给个人发展的空间是那么的小,一旦错过了窗口期,人的选择是那么的局限。更加悲哀的是,人一旦被环境束缚住了,又没有探求的欲望,竟不知人生还存在其他的可能性。
最后说一说,看似自由的袁晗涵,高中辍学,开酒吧,出国,学艺术有着和大部分同龄人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她尝试了许多的可能性,但很可惜的是,少了对人生的深沉的反思。以至于她这种探索更像是在大型的游乐区,肆意的漫步游玩,看似丰富,实质却显得空洞。
人生的出路在哪里?不知道。甚至有没有一条出路,我都不敢肯定。自己可能会困在一个迷宫里,可能会走进某一条岔路,甚至走进一条死路,前面有着重重的高山....但那又怎么样呢?本是一场游戏,何必太执着。
以上就是查字典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出路纪录片观后感800字作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查字典作文网会一直为大家提供优质的作文,想要看更多优质作文请持续关注查字典作文网。
【出路纪录片观后感800字五篇】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