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诗人杜甫作文【通用5篇】
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阅读的走近诗人杜甫作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近诗人杜甫作文【通用5篇】一
走近珊瑚
每年的假期,爸爸妈妈都要带我到省自然博物馆看展览。在那里,有各种各样丰富有趣的展示活动,有我喜欢的精美小巧的介绍说明,能享受精彩的视听大餐,这与平日收看电视科技频道相比,更有意思。今天我是和爸爸一道前往的,刚走进大厅,就立刻被珊瑚展厅吸引住了。
海底世界原来并不是漆黑一片,而是像一个巨大的童话,像我笔下经常画出的七彩空间,那里有太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房子,红的、黄的、蓝的、绿的、白的,你只要能形容出来的花,都能从珊瑚那里找出来。这里才是自然界的皇宫,难怪海龙王愿意永驻海底,那是因为这里有多么漂亮的珊瑚作为他的栖息之地!
沿着展厅布满了一溜的珊瑚图片,旁边还加了适当的文字,看起来形象生动,每隔几幅图文并茂的展板,加设一个电视彩频,配合介绍珊瑚的形成、特点、功能等等;再过去,就是巨大的立体造型,让人隔着玻璃,似乎看到蔚蓝的海洋里,各色珊瑚展现的美妙形态;展厅中间,摆放着两大块白色珊瑚,标签上写着的名字,与图片展上介绍的相互配合,增强了对珊瑚特色的印象,从展览效果上,又相映成趣;中间靠右是一排关于珊瑚的知识答题板,每一块题板正面是题目,推一推,转过来的题板上写着答案,设计独具匠心。我看到一个问题:珊瑚是动物还是植物?我想了想,珊瑚是海里越长越大的植物吧?看,多像海草,多象美丽的花朵?但是推开题板一看,我错了——答案正好相反。为何是动物?我迫不及待地往下看:珊瑚是一种名叫“珊瑚虫”上面分泌出来的外壳堆积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海生动物,生活在海底,以微小生物为食。看来,我的又一个错误认识在这个珊瑚世界里得到了纠正。
走到这里,让我感到这个珊瑚展有三个特点:珊瑚色彩丰富,数量繁多,种类庞大。来到红珊瑚展厅,我还了解到小株的红珊瑚,竟然能做成装饰品和雕刻品,有的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最后一个展板主题是:人类和珊瑚。现在珊瑚的数量在很快下降,人们以为是长棘冠海星大量吃珊瑚而造成的。但去年十月份,科学家们称珊瑚数量减少是因为人口增加和生产活动产生的化肥、各种含杀虫剂的排放物“杀死”了很多珊瑚。
你看,我们新一代的人,是不是更应该保护珊瑚,减少企业排放污水,纠正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
汇聚人类的力量,共建美好家园,也应该包含保护海底世界,保护珊瑚的生态,而这一切,需要每一个人共同参与,一起努力!
走近诗人杜甫作文【通用5篇】二
小时候,大海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和煦的阳光、温柔的海风、金黄的沙滩,湛蓝的海水只是在梦中才能见到。那时,我经常想着有一天能够踏着细软的沙滩,在大海边尽情喊叫和狂奔,然后,快乐地拾起一个个斑斓的红贝壳。这样一个湛蓝的梦,伴着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十二岁那年的暑假,我看海的愿意终于实现了,爸爸带着我,坐上了开往海滨度假村的旅游车。多年的梦想即将实现,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一个劲地问爸爸什么时候才会到啊。爸爸总是对我说,不急不急,很快就要到海边了。经过两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海边。一下车我顾不上放下行李就直奔海滩,向着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梦中的那可爱的大海奔去。眼前的大海,一望无际,却并不似我想像中的那般大,海水不是那种宝石般的湛蓝,却呈现出一种土黄色,显得浑浊不堪。沙滩的确是金黄色,却在金黄中夹杂着一些灰黑的颜色。心中那笼罩着的光环一下黯淡了许多。尽管这样,我依然十分开心。面对着大海,我能感受到它的博大,雄浑。这种感觉震撼着我的内心,幼小的我翻遍了大脑中匮乏的知识库,竟没头没脑地吟出了一句“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我在海滩上足足疯玩了一整天。在沙滩上堆沙丘,在乱石缝中找贝壳,捉螃蟹。当然,我还不忘品尝了一下海水的味道,咸咸的,带着一股苦涩的腥味。
第一次的大海之行在我的欢笑声中结束了,大海那博大的胸襟,雄浑的气势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尽管他不似心中那般完美无缺,但我依旧深爱着大海,渴望下一次再见到大海。
第二次与大海的“亲密接触”仍然是在一个暑假,也同样在那片海滩,但我却目睹了大海另一种风姿。
白天的玩闹自是不必说。到了夜晚,我突发奇想,想见识一下夜晚的大海。父母自是不同意的,他们忙着聊天,与别人打麻将,让我一个人去他们又不放心。去是一定要去的。我瞒着他们,悄悄溜出了旅社,来到了海边。夜里的大海是很安详的,波涛亲吻着海岸,发出轻微的“唰唰”声,白天那调皮的浪花早已不见,似乎早已安睡。此时的大海显得如此神秘,朦胧,仿佛一位蒙着面纱的少女。望着平静的海面,我的心也开始沉寂,完全陶醉在这夜色之中,竟不自觉地哼起了黄磊的《我想我是海》。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几艘渔船上的渔火在黑暗中明明灭灭。
第三次见到大海是在多年以后。高一暑假,我到琅岐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将近尾声之时,学校组织我们去了一趟海边。这一次大海之旅也许是我最为刻骨铭心的一次,因为我见到的不再是我熟悉的大海:海水固然和沙滩有着相着无几的颜色,却不是土黄和金黄,而是一种触目惊心的黑色。海风卷着一阵阵腥臭的气息呼啸而过。——这无疑又是人类的“杰作”。
我退却了,不敢触碰这样的海水,更不必说品尝了。心目中大海那美丽的身姿被击得粉碎。面对无边无际的大海,我第一次感到了窒息。从那片海滩归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闷闷不乐,我不明白人们怎么狠得下这样的心肠,难道金钱果真如此重要?
从那次之后,我再也没去过海边,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我不敢再面朝大海,只想把有关大海的美好回忆保留于心,直至终老。
走近诗人杜甫作文【通用5篇】三
杜甫,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位佼佼者。他的诗歌千古流传,至今为人民所喜爱,因而他曾居住很久的草堂,自然成为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中秋重游草堂,虽不如古人赞美草堂春色“一夕轻雷落万丝,雾光浮瓦碧参差”那样动人,却也有令人留恋之处。
进得草堂,只见游人寥寥,一派幽静·肃穆的气氛:古木参天,松柏森森,秀竹郁郁,芳草青青。一片绿的世界,绿的海洋。桂花香气四溢,使人沉醉。这绿的浪潮中,拥有一座古色天香的庭院建筑,这便是“工部祠”。进得一重门,迎面就是一座大殿,庄重而雄伟。殿门上方的门匾上,工工整整书写着三个篆字“工部祠”。门的左右有一副对联:“锦江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曰我归来。”进入祠内,就见堂中杜甫塑像身着锦衣,正襟危坐,双眼炯炯有神,显示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杜甫塑像左右,有黄庭坚和陆游的塑像陪衬。塑像两旁各有一块石碑,介绍杜甫的生平。工部祠外左右各有一个展览室,陈列着各朝杜诗的版本及许多国外译作。吟咏着这些杜甫名诗,感人肺腑。杜诗沉雄·雄浑,以真挚·深沉的感情,凝重·质朴的语言,反映了一个复杂而动荡的年代。杜甫的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深刻的再现了当时社会矛盾尖锐的真实情况。人民吧他的诗称为“诗史”,吧他称作“诗圣”诗很有道理的。
出了“工部祠”,过了“梅园”。便可见一座草亭。朱红的柱子,深黑的亭盖,古朴·自然而雅致。草亭中竖立着一块大碑,上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刚劲有力,它不仅是一件历史文物,更是一件难得的书法珍品。
离别草堂,回首眺望,令人无限遐想。杜甫草堂千百年来为世人称颂,游人如织,并不仅仅在于它景色宜人,真正的原因在于人们对这位“诗圣”有无限崇敬之情。
走近诗人杜甫作文【通用5篇】四
今天在画室袁老师的带领下,近距离的欣赏到了大师名家的作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传奇一样的人物,神一般的大师,让我沾了不少仙气。为了这个画展,昨晚突击了一下大师的资料,文森特.梵高,荷兰人。37岁就死了,真可惜。代表作有:《向日葵》《自画像》《柏树麦田》等,梵高最最有名的画是《星空》。 伴随着展厅内交响乐的衬托,我们一行几人慢慢的前行在神圣的殿堂。在一副自画像前我驻足观望,歪歪扭扭的肖像,线条扭曲,五官为什么要画得那么丑呢?还少了一只耳,完全可以用诡异,奇怪,难看来形容!但老师用她的专业告诉我,老师说,画画是一个人内心的读白。他想表达的东西,正是他心里真正的想法。虽然我还不太懂他想表达什么,但是,我能感受到这就是艺术。心情不好的时候,割了自己的耳朵,还为自己作画,梵高真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天才啊!除了《自画像》,他还喜欢画《向日葵》。红红的黄黄的,明亮的色彩勾画出动人的图案,让人神往。 最后,来到互动体验区,戴上VR眼镜,就会进入到梵高的咖啡馆,跟梵高坐在一起喝咖啡,和他握手。在“海底世界”,摆出指定动作,便会进入海底世界,和小鱼小虾们一起遨游海底。“追光者”真是太神奇了,站在指定位置舞动手臂,屏幕中会出现梵高的自画像,体验了一把亲手绘制梵高自画像。互动体验很棒,寓教于乐,其乐无穷。耶! 老师说:梵高的画作是燃烧的,《星空》是燃烧的,《向日葵》也是燃烧的。大师毕竟是大师呀,只是看场他的画展,我就已经是云里雾里,飘飘欲仙,一时间觉得自己也文艺了不少呢。通过这个画展让我得到了艺术熏陶。我也要用我的画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2016.12. 岳小雅
走近诗人杜甫作文【通用5篇】五
或许,他并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
忧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昨日祖国繁荣,而今日却破亡了,面对依旧的山河,试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爱国的诗人,他因“国破而忧,因国盛而乐”。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他“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他快乐,因收复“河南”、“河北”而快乐。他的快乐,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属于祖国的。这种纯粹的快乐,只是真心爱国的人才配拥有。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荣华利禄,杜甫快乐的根源,只是祖国的繁盛。
在杜甫生活的时代,是最黑暗的时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乱时,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各地官吏,残暴无情地压迫、剥削百姓。在这水生火热的时候,杜甫毅然选择站出来,用慧笔揭露出一桩桩事件,将同情、理解的思想灌输到每一句诗句中。《三吏》、《三别》正是他思想的表述。《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的冷酷让杜甫愤怒却无奈,自己无能为力,只能愁苦地“独与老翁别”。他也曾通过仕途改变现状,无奈,官场污浊,导致他屡遭贬谪。最终,他选择回到百姓中去,以笔作枪,抒发他对人民真挚的同情。他亲民,他愿意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似乎他并不是一位诗人,更不是一位本可以升官发财的“诗圣”。
今日,又一次翻看杜甫句句沉郁顿挫的诗句,对他的敬仰油然而生。敬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更敬仰他敢于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朽的无畏和正义。
若说千百年后诗作不一定会流传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今,人人居安思危于祖国,还恐祖国不盛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