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字数作文 > 400字 >

半命题作文【通用4篇】

小编: 七号同学

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阅读的半命题作文【通用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半命题作文【通用4篇】

半命题作文【通用4篇】一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小时候,奶奶总会抱着我,唱着歌谣,哄我睡觉。那么慈爱,那么温柔地摸着我的头。上学后,奶奶依旧照顾我,早起晚睡,辅导我学习。可我小时候总是不听话,不懂事,总惹奶奶生气。现在每次想到这儿,我都仿佛看见奶奶那慈祥、苍老的脸。

下雨时,奶奶会备好伞,提醒我宝宝啊,天凉要多穿件衣服,要不会着凉的。“天热时,奶奶会备好水,告诉我”天气热,多喝水。“每天学习到很晚,奶奶总会陪着我,直到我睡下,帮我盖好被子才睡,轻声在我耳边说”好好睡觉,不要把手拿出来,晚上凉!“

现在自己独立生活了,每当天凉的时候,生病的时候,就会想起奶奶曾经在耳边的关怀。每当我遇到困难,徘徊的时候,总能想起奶奶在我耳边说的点点滴滴,心中总是无比的温暖,语言虽然简单,但却是最亲切的关怀,对孙女的爱!

人都是这样的,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假如能够回到从前,我一定会好好听奶奶的话。可惜,时光不能倒流。

奶奶是我的启蒙老师,是她教会了我人生第一课——关怀。关怀自己,关怀别人。关怀是一种声音,是无声的声音,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种声音,穿过爱,到达心中,在你疲惫,需要人帮助的时候。虽然它轻柔,不经意,但会使你心中盛满感动,每每想起,仿佛关怀一直在身边,从未离开过。就像奶奶的声音一样,伴我成长,伴我走过每一天。

记住身边关怀你的人,记住耳边关怀你的声音……

点评: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每吟诵起这首小诗,我们的内心总会激起感情的波澜,它会唤起我们内心一种无比温馨的回忆,那便是渗入我们骨血的亲情!亲情是奶奶的唠叨,妈妈的责骂,是爷爷慈爱的目光,爸爸悉心的呵护……本文所写的“声音”便是奶奶给予“我”的关爱之声。文末拓展开来,提哥大家:记住身边关怀你的人,记住耳边关怀你的声音。

半命题作文【通用4篇】二

暑假,我读了“感恩阅读书系”中的《感恩亲人》一书。书中那六十个感人至深的关于亲情的小故事,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落进我的心海荡起一层层涟漪。我读了这本书,心灵受到了震憾洗涤。特别是美国著名作家刘墉写的《爱吃鱼头》这个故事让我感动得泪流满面。

故事讲的是一位母亲,由于家境不好,为了让家里人多吃鱼肉,她一辈子假装爱吃鱼头。以至别人都误以为她只爱吃鱼头。直到临终,她才道出秘密,其实她根本不爱吃鱼头,她一辈子都盼着吃鱼肉。这是一个多么博大无私的母亲啊,这是一种多么刻骨铭心的亲情啊!天下的父母总是这样,从不考虑自己,只想着把最好的留给家人,留给孩子,凡是孩子爱吃的父母就“不爱吃”。父母的爱,如山般深沉凝重,如水般绵远柔长。每一个孩子,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付出了了多少个辛劳的日日夜夜啊!真是这种忘我的爱,幸福了无数的孩子;真是这种似海的亲情,构建成了无数个和谐美好的家庭。

天下的父母,给了孩子无尽的爱。可是天下的孩子呢?据报道,北京某中学的抽样调查显示:有近50%的学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还有一则更令人痛心的报导,说的是在山西有一位出租车司机,他每天赚了钱,只吃两个馒头、两根葱,但为了孩子,他一定会买根鸡腿回去给儿子吃。有一次,他生病了,妻子把儿子的鸡腿给他吃,儿子竟然打妻子一巴掌说:“这鸡腿是我的,为什么要给爸爸吃?”这种极端自私自利的孩子,当然只是少数,但我们身边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知索取,不懂感恩的行为,是随处可见的。

我们中华民族是有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的。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地这义,民之行也”,他认为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汉代黄香,是孝敬的典范,他“冬则温,夏则清”,年仅九岁的他,冬天用身体的温度给父亲暖被褥,夏天用扇子扇凉枕席。

作为新时代的孩子,面对情深似海,恩重如山的父母,我们要学会感恩报答。把感激的心化为孝敬的实际行动,为他们做上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他们下班时捧上一杯茶,在他们生日时送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劳累时捶捶背揉揉肩,在他们生病时多关心问候¨¨¨

半命题作文【通用4篇】三

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400字,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一整天,我都过得心惊胆战。事情的起因还得从昨天说起。

昨天是星期天,听说雨山湖公园正在举办菊花展,一向喜爱菊花的我,吃过早饭就奔公园去了。当我到达公园大门口时,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梅林,你也来看菊花呀?”

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同学杨芳。“是的,是的,你也来啦!”我连忙热情地回应道。

“太好了,我们一起去赏菊吧!”说着,杨芳大方地拉起我的手,又加了一句,“人多,不要把我弄丢了。”

就在我们一起手拉手挤在人群里高兴地赏菊时,我突然发现班主任汪老师也来了,此刻他正在欣赏由数十盆菊花构成的两个巨大的半圆形的桔瓣。我想拉杨芳闪过去,不料眼尖的汪老师还是发现了我们。汪老师“意味深长”地朝我们看了一眼,又礼节性地点点头,就又赏他的菊花去了。而我和杨芳却没了赏菊的兴致,因为汪老师在班上多次强调,男女同学要保持距离,以免分散精力,影响学习。现在我和杨芳手拉手一起来赏菊,算不算过分亲密呢?要是汪老师追究起来,我们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于是,又胡乱看了几个景点后,我们就分手回家了。

就这样,今天一到学校我就心惊胆战,生怕汪老师问起昨天的事。好在上午第四节课才是语文,汪老师代两个班的语文课,就是想问也没有时间。想到这儿,我的心才稍稍平静了一些。

第四节课的铃声响了,汪老师健步走进教室。

“今天我们继续欣赏朱自清的散文《春》。这篇课文上周我们就已讲过,现在有几个问题需要探究一下。在探究前,我想请同学背诵一下有关段落——背诵这篇课文的要求上周就已经告诉同学们了。”汪老师扫视了一下全班,最后把目光停留在我身上,“梅林,请你起来背诵‘春风图’这一段。”

完了,我的心惊胆战应验了。昨天回家后,课文我倒是背了,但只背熟了前几段,这一段却并没有背熟。在同桌的小声提示下,我勉强把这段课文背了出来。

“坐下吧,以后还要在学习上多下工夫,把心思都用在学习上。”听了汪老师的话,我更加心惊胆战,这不明摆着是批评我昨天和女生在一起的事吗?

没想到,中午吃饭的时候,爸爸忽然问了我一句话:“最近跟同学相处得怎么样啊?”听爸爸说话的语气,再看看他的神态,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是心虚地说:“还好呀,没和同学闹别扭。”“那就好!”我感觉爸爸话里有话,可一时又说不清他的话外音是什么。就这样,在心惊胆战中我只吃了个半饱,就放下碗筷去我的房间了,因为我怕万一爸爸再说出点什么来,我不好应付。

回到学校,一下午的时间,我都在心惊胆战中度过:生怕汪老师找我谈话,生怕同学们说我闲话,生怕杨芳会受到同学们的非议。

难道和女生拉一下手真有那么不可饶恕吗?在幼儿园时不是很提倡的吗?长大了,就应忌讳?

 哦,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小到中雪,你注意点,别弄感冒了。在学校不比在家,感冒了,也只有自己照顾着自己。”妈妈放下手中的东西叮嘱我道。

我忙点点头,不耐烦地看着母亲,嗔怪她的啰唆。妈妈显然意识到了,笑着摸摸我的脑袋,转过身,走下车去。车子正欲启动,妈妈忽然转过身来,慌慌张张地丢过一袋东西,便跌跌撞撞地走下车去。车开了,我回头一看,妈妈还站在原处,不停地朝我挥着手。外面的风非常大,妈妈那好看的发型此时已不成样子,头发随着狂风恣意地翻腾。我的心不禁猛地抽搐了一下。

我忙转过脸,默默地打开妈妈刚刚放下的东西。噢,是一条围巾,我翻了翻,还有一副手套。我拿起手套,竟从里面滑落出一张小纸条,妈妈那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天冷了,注意身体。

妈妈的这句话如那春日里的一道阳光,使我全身温暖无比。我捧着那手套,心中满是感动。

我抬起头,视线早已模糊,眼前又浮现出了与妈妈相处时的那一个场景:我坐在台灯下,写着作业,妈妈突然走过来,坐在我身边,抬起头,发现妈妈正满眼慈爱地望着我。沉默了一会儿,妈妈突然说:“你冷不冷,我给你拿个电暖器来吧!”我忙点点头。过了一会儿,妈妈来了,手中拿着个红色包裹,右手提个电暖器。我正欲脱掉鞋子,母亲却抢先了一步,小心翼翼地帮我脱下鞋子,又将它放到电暖器上,然后又将那包裹递给我:“拿着吧!为了你做作业拿着方便,我将热水袋缝在了里面。应该不冷了。”然后妈妈才满心欢喜地走开。

想起那一个场景,此时我已是热泪盈眶。

望着窗外,寒风疯狂地席卷着大地,路上的行人步履艰难。我戴上母亲编织的手套,全身暖洋洋的。因为有了母亲的爱,这个冬天我不再寒冷。

  白雪纷纷扬扬地下着,似玉蝴蝶在空中高傲地翻飞,又似柳絮在天空轻盈地飞舞,还好似梨花在用花瓣装点着这个美丽的冬季。

银装素裹,寒气逼人,窗里边喜气洋洋,热气腾腾。今天是春节,一想到这,老婆婆就开心地笑了,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欣喜与快乐。今天,终于能见到儿子、女儿了。外

一大早,老婆婆便忙里忙外,把这偌大而空旷的家装扮一新。门上挂着红灯笼,贴着红福字、红对联,让整个家充满了年味。桌上已准备好了饺子、红烧猪蹄、糖醋排骨……这些都是她的儿女们最爱吃的。

“丁零零……”,电话铃声响起,老婆婆赶忙跑过去,生怕错过儿子、女儿在回家路上的福音。“喂!”老婆婆急促地对着电话喊。“喂,妈,我今天要开会,没办法回去了,你自己吃吧!我五点的飞机,车在楼下等着,挂了啊。”老婆婆刚想说句什么,电话那头传来的已是忙音。

这是女儿小丽,一位从国外留学回来的著名服装设计师,在家跨国企业上班。自从五年前的寿宴上匆匆见过一面后就再也没见过了。

“丁零零……”,电话铃声又一次响起,老人急匆匆地从厨房里跑出来。“喂!”像刚才一样,她激动地对着话筒喊。“喂,妈!老板临时叫我去澳洲出差,我回不去了,晚饭,就让小丽陪你吃吧。”于是,电话里又一次传来了忙音。

老人放下电话,站起身来。电话铃第三次响起,老太太拿起电话,电话里传来孙子的声音:“奶奶,我和妈妈去外婆家过年,就不回去了。奶奶再见!”“忙!忙!忙点好啊!”老人轻轻地叹了口气,慢慢放下电话,坐到桌边,将围裙不紧不慢地解下来。

天凉了,菜凉了,老人的心也凉了。她披着一件旧棉衣坐在沙发上,抚摸着很多年前拍的全家福,一朵泪花在眼角绽开,好像在向黑夜诉说着什么。

突然,“丁零”,门铃响起……

半命题作文【通用4篇】四

半命题作文的形式有如下几种:前补,如“___给我带来了欢喜”。后补,“拥抱__”。补中间,如“在__影响下”。补两边,如“__里的__”。补中前,如“__让__更美丽”。补中后,如“我想让__更__”。但无论是哪一种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方式,都必须掌握一个诀窍,那就是: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好两个字“自由”。半命题作文的考题方式,是将一个完全命题,省去其中的某一局部,使之成为一个不完全命题,省去的某一局部由作者去增补。这种考题方式从本质上讲,只是规定了一个写作框架范畴,而把与立意选材、主题的自由,统统留给了作者。这类题在三个方面给作者以“自由”:一是重在让考生自由选材。如文题“我渴望__”、“__笑了”、“我爱我的__”等都是这样。做此类题,要在选材上仔细斟酌,以“易下笔、角度新”为原则,多次斟酌,筛选出自己最熟悉、最有意义、最简单好写的材料,补充好题目并实行写作。二是重在让考生自由立意。如文题“做人要__”、“这堂课真__”、“星期天给我带来的__”、“那天,我真__”等。做这些问题,要以“站得住、立得稳”为原则,认真思虑立意角度,写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三是既重自由选材,又重自由立意。如文题“当代科技带来的__”等。做此类题,要把它看成一篇自由拟题作文来写,把选材、立意、构思放在一起,统筹思考,合理安排结构,胸有成竹之后再落笔成文。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填补题目要注意主谓宾搭配巧妙而合理,半命题作文基本涵盖了一个单据的框架结构,只是有时主谓宾俱在,有时略去了主语或者宾语其中的一个,只要搭配不超出语法结构要求就是合理。二、补充部分角度不宜过大。比如“在__前”这一题目,有的考生写出了《在历史的大门前》,看似不错,但角度太大,弄不好就写成了一片历史的流水账。如改成《在圆明园的废墟前》,同样以历史为主题,切入点就变得具体而容易下笔了。三、补题要彰显涵盖主题与思想,不能信马由缰,漫无目的。否则,补足的题目看似绝妙,但却是蚂蚁吃西瓜,无处下手,只能给自己徒增烦恼。四、不能突破原题所给与的框架。半命题作文题只给考生一半的自由,也便是说,考生在完成命题时,还受到必定的要求。再有的文题也有一大段笔墨,但这段笔墨的作用只是提示而不是要求(它没有要求必定要写哪一方面的内容)。如下面一个文题:家庭给我的__(家庭给我们的有爱、有暖和、有教益,大概还会有烦恼和难过……)这样的题目且其面面俱到,那样反而会尾大不掉了,你在哪个方面感应最深,就从哪个方面下笔,专其一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