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通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特别是其中的话题作文,更是常见,话题作文的主题不必从材料中提炼,而是从话题引发出来的,材料的作用在于阐发话题,启发学生作文思路,就材料本身而言,既可以运用到写作中,也可以不加采用。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人故事【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名人故事【通用6篇】一
我的名字叫刘馨蕊。你们想知道我名字的来历吗?且听我慢慢说给你听。
妈妈怀孕九个月时,他们都想生个女孩。爸爸说:“女孩就叫刘苗苗吧!”妈妈不同意:“不行,这样的话就读成苗苗,喵喵,刘喵喵多不好。”爸爸皱起来眉头,一直忙着翻书。两天后,爸爸说:“就叫刘馨蕊吧!”妈妈想了想高兴的说:“好哇,好哇!”爸爸给我起的这个名字的第一个字“馨”是指散布很远的花香,希望我像花香一样受人欢迎。“蕊”有二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草字头希望我在生活中像小草一样坚强。第二层意思是希望我有三颗心,第一颗心是希望我做什么事都要对自已有信心;第二颗心希望我对长辈要有孝心;第三颗心是对社会要有爱心。
这个名字也曾带给我烦恼。哥哥管我叫“流星锤”,别的小朋友也这么叫,我有点生气。算了,馨蕊肚里能撑船,我才不跟这些小屁孩一般见识。我去游乐场玩,看见一个流星锤,原来哥哥说我是“流星锤”是指这个流星锤。
不管别人怎么叫,反正我喜欢我的名字。对了,下次喊我名字别弄错哦!我叫刘馨蕊,不是“流星锤”。
名人故事【通用6篇】二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儿时的张衡天资聪明,态度谦虚,特别喜欢思考问题。他对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兴趣。早上带着露珠的花朵,中午高悬天空的太阳,晚上天空中皎洁的月亮、一闪一闪的星星都让他产生了无穷无尽的联想。他总是跟在父母身后问这问那。
有一次,他和母亲一起到田野中挖野菜。出去的时候,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红艳艳的,煞是可爱。他不经意间看见了自己的影子是那么长。他想,我要是长得像影子那样高大多好哇。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母亲挖了满满一篮子野菜。他跟在母亲后面,一蹦一跳地走着。“咦!影子哪里去了呢?”他惊奇地叫道。低头一看,影子缩成了一团,踩在脚底下。张衡赶忙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母亲说这是由于中午到了,太阳升得最高,影子就会变短缩成一团,到了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影子还会变长的。
回到家里,张衡一直关注着自己的影子的长度。他发现真的像母亲说的那样:傍晚时分,自己的影子又变得像早晨时那样长。他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一点新知识,高兴极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父母带着小张衡一起到打谷场上纳凉。这是人们一天当中最快乐的时光。大人们一边摇着扇子,一边海阔天空地聊天;孩子们则叽叽喳喳地玩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捉迷藏,一会儿过家家。只有张衡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呆在旁边,望着茫茫夜空,嘴里还小声默念着“一个,两个……”母亲以为他白天跟自己出去累着了,就说:“衡儿,你要是累了就自己回屋里歇着吧,不要愣在那里,丢了魂似的。”张衡好像没听见,依然站在那里,目不转睛地望着苍穹。
父母见他没吱声,也就不再管他。又过了好一会儿,大人们都困倦了,接二连三地回家睡觉了,他还在那里望着天空。这时,一个大点儿的孩子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咳!傻了,老瞅着天上干什么,那上边又不会掉金豆子。”张衡这才回过神来,揉一揉酸痛的脖子说:“谁指望天上掉金豆子了,我在数星星。”此语一出,大家都愣住了。“什么,什么,数星星,真新鲜,还有数星星的傻瓜。那我问你,数清了吗?”那位大哥哥问。“我还没有数完呢,不过现在己经数到一千多颗了。”
旁边的一位老爷爷插话道:“孩子呀,别数了,天上的星星是数不完的。这些星星无穷无尽,飘忽不定……”张衡却打断老爷爷的话:“才不是呢,那一片天空就只有一千多颗,只要我坚持数下去,肯定会数完的。”老爷爷被张衡的执着精神打动了,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
张衡的父亲赶紧过来打圆场:“不许这样跟老爷爷说话。”张衡意识到自己的不对,连忙向老爷爷道歉。但他回过头来,还是想跟父亲辩解一番。父亲早看出他的心思,就说:“衡儿,我知道你的想法,但你这样挨个数是不行的。天上的星星分布是有规律的,你要按照这些规律,把它们分成一个个星座。这样才会把它们弄清、记牢。”
小张衡点了点头,按照父亲说的去做,果然又认识了许多新的星星。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衡的求知欲越来越强烈。当时,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地发生,地震带来的灾难尤为严重。它来无影去无踪,一旦发生却极具破坏力。这引起了张衡的思考。他想,能不能制造一种在地震发生后准确测定其方位的仪器,以便及时调拨物资进行救援。定下目标以后,他查阅了大量关于地震的资料,并且多次实地勘测。
有时,张衡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亲自来到刚刚发生地震的地方,测量大地的震感。有一次,他把测震仪插入大地,刚要读取数据,一波剧烈的余震袭来,离他不远处的一道土墙轰然坍塌。幸亏他眼疾手快,往旁边一跳,才躲过一劫,不然肯定要被砸成肉泥。他拍拍身上的灰土,继续看仪器上的数据。远处的老百姓十分不理解他的做法,认为他简直是发疯了。但张衡不为所动,仍然夜以继日地研究地动仪。不久,地动仪成功问世了。
名人故事【通用6篇】三
你读过哪些名人的故事?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名人故事300字作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名人故事一天,列宁8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带列宁去姑妈家做客,那里的兄弟姐妹们都很盼望列宁和他们在家里玩捉迷藏了,这一次,列宁当抓的了,大家都藏得严严实实的,不让列宁看见自己,列宁找到了一个小朋友,他藏在了沙发后面,列宁继续找,又找到了一个,他藏在了柜子里面,柜子还有一点空,列宁从那里看见了这位小朋友,第三个小朋友藏在了哪里呢?列宁找啊找,终于在一个箱子里找到了他,他们正玩得开心的时候,一件事让他们没有了兴趣玩了,就是,不知道谁把花瓶碰到了地下,在厨房做饭的姑妈来到这里,姑妈着急的问:“都没有受伤吧!”他们说:“我们没有受伤姑妈,可是打了一个您心爱的花瓶!”没事,姑妈说。
我想问问是谁把花瓶打碎的?他们都低下头说:“不是我!”列宁也低下头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姑妈说:“以后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伙伴们和列宁都说:“我们记住了!”列宁回了家,躺在床上,妈妈走过来问他:“怎麽了,儿子?”列宁将这件事的经过告诉了妈妈。
妈妈说:“那你给姑妈写封信吧!”列宁写了封信,过了几天,姑妈回信了,信上写着:“列宁,你真是个诚实的孩子!”
名人故事珍惜时间——这是鲁迅给我的第一印象。
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做更多为革命为人民的事情。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的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写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珍惜自己的时间,还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
了解了珍惜时间的鲁迅,我感到十分惭愧 。
暑期我去上辅导班,约好了两个小伙伴一起去,可是我晚上没睡好,早上起晚了,让两个小伙伴白白等了我半个小时,差点迟到。
鲁迅珍惜时间与时间赛跑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
名人故事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在20年代,他首先发现了我国存在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李四光是湖北黄冈人,原名李仲揆。14岁那年,因他学业优秀,被保送去日本学习。在填写出国护照时,他把年龄“十四”误填入姓名栏里。怎么办?李仲揆灵机一动,把“十”加几笔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又太俗气了;又在后面加了一个“光”字。从此,他开始叫“李四光”。
李四光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7人,爷爷又卧床不起。父亲是教书先生,收入微薄,妈妈一人种田,日子很艰难。李四光排行老二,年岁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时看到妈妈一人干活,心里难过,就千方百计帮助妈妈干活。天刚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装得满满的;上山砍柴,总要挑得满满的才回家。
李四光从小爱动脑。他帮妈妈舂米,用脚踩踏板,人小踩不动,他动脑筋用绳子绑在石杵那一头的踏板上,当脚往下踩时,同时用手使劲拉绳子,这样石杵就动起来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采藕,小伙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闹取乐,半天只能采几节断藕带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干,他先顺叶踩到藕,再用脚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后依着它生长。
名人故事【通用6篇】四
我是一个“小书迷”,在我的书柜里堆放着大大小小的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那本讨人喜欢的《名人故事》。
这本书分别有:文学卷、艺术卷、还有经济卷。在“文学卷"中,有聪明机智的曹植,有听音断弦的蔡文姬,还有七岁咏鹅的骆宾王……“艺术卷”中,有书法之圣王献之,有擅长画虾的齐白石,还有苗家百灵宋祖英……在“经济卷”中,有积极乐观的玫琳凯,有小烹饪师哈兰山德士,还有赚一元钱的默多克……在这些名人故事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老舍的故事。老舍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他上学那年,姐姐给她做里一双新袜子,老舍为了不磨破袜子,便上学时穿,放学时脱掉,光着脚连蹦带跳地跑回家。老舍不但生活上节约,学习上也从不浪费时间。有一次,老舍跑回家看见妈妈还没做好饭,又跑回学校继续学习,后来成为了一名作家。看了这个故事,我觉得老舍生活在这么贫困的家庭里,还如饥似渴的学习知识,而我们生活在这美好的环境中,却不好好学习,真对不起父母和老师。所以,我们应该以老舍为榜样,学习他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永不放弃的精神,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吧!
我很爱《名人故事》这本书,它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懂得了许多道理。
名人故事【通用6篇】五
绍兴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巍巍稽山,泱泱鉴水,注定这是一方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的好地方。几千年来,在这里诞生了一批又一批志士仁人,英雄豪杰。从虞舜夏禹,越国君臣到近代辛亥群雄,现代文学精英,当代开国总理。他们的出现,如同煜煜星辰,辉耀了中国历史的长空,他们不仅是绍兴的光荣和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八十三位名人,擎起了绍兴历史和文化的丰碑。
八十八个故事,彰现着先贤的精神风范。
我们从幼儿园起,老师就给我们讲绍兴名人的故事,大了也经常看《绍兴名人故事》,看了一遍又一遍,但每看一遍就会有新的启迪。这些故事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王献之的《十八缸》。王献之是书圣王羲之的第7个儿子,他与父亲并称“二王”。王献之想与父亲学书法,问父亲有什么秘诀,而父亲却说:“只要把十八缸水练完了,就知道秘诀了。”王献之就决定模仿父亲的字,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没学像父亲的字。但王献之不灰心,认真地学,他的腕力有劲,终于也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书法家。
读了王献之这篇文章,我想到了爱迪生做灯泡,他试验了一次,两次,三次……通过自己的反复努力,试验了一千多次后,终于成功了,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想到了“水滴石穿”,水滴在一块石板上,滴啊滴,日积月累,终于将石板打出了一个个亮晶晶的小洞;想到了“铁棒磨成针”,铁棒是那么的粗,那么的大,可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却能磨成针。这些例子都在向我们说明一个道理:凡事只要通过努力,有恒心,有毅力,还有什么事能难到我们呢?
由此我又想到了我们有些同学在做作业时,总把不会的题目放着一边随它去,总是想明天老师会讲的,先空着在说吧,没有认真地去钻研,和王献之比起来,那真是天壤之别哪!我们做什么事情就应该要有恒心,坚持去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读书也是这样,虽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坚持多读,多练,多问,多想,总会有所收获。
《绍兴名人故事》真使我受益非浅,一个个小故事里揭示的却是一个个令人深受教育的大道理。我决心向这些名人学习,将来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名人故事【通用6篇】六
我的名字叫吴正浩。说起我的名字的由来,家里的几位长辈可谓动足了脑筋。妈妈给我取了一个“正”字,爷爷给我取了一个“浩”字,于是有了我的大名“正浩”,而我的小名就是“浩浩”。
关于“吴”这个姓,爸爸给我看了一本书《吾祖吾宗吴》。书里讲了“吴”姓是百家姓的第六位姓氏,意思是大声说话或者吵闹的意思。而说起“吴”这个姓,是十分古老的,几千年前就有了。爸爸还告诉我,从前有一个老爷爷告诉他,绍兴的吴姓家族,是从广东迁徙过来的,当时迁过来是两兄弟,其中一个定居在柯岩州山,一个定居在柯岩余渚。这时,我才想起来,我们老家就是余渚的。
说起“正”这个字,是因为爸爸妈妈希望我做事端正、做人正直,一身正气,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浩”字寄托了爷爷对我的殷切期望,他希望我有宽广浩瀚的男子汉气概,凡事不要斤斤计较,要像海洋里的水一样,浩浩荡荡、包罗万象。
这就是我的名字的由来,期待你和我分享你的名字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