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演讲稿 >

关于捏糖人的作文【通用8篇】

小编: 北海有鱼

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捏糖人的作文【通用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捏糖人的作文【通用8篇】

关于捏糖人的作文【通用8篇】一

一整天灰雨濛濛,因白天睡眠过足,今夜我无法入眠,于是坐于窗前,明知皎洁的月色不会若往昔垂挂夜梢,我却忍不住透过窗纱,望着漆黑的夜空,望着夜空下在灯光照映下的影子,让人浮想。

夜空下则泛着亮光的夜灯,在喧闹中为人照明;在寂静中,为冰冷的水泥路和路旁的行道树照耀,似乎生来就是一种点缀,在它昏暗的亮光中显得更加苍桑。

灯光下,是一旁静静地挺立了十几年的不知名的树,从我记事起,它似乎就挺立在这儿,在可怕的寂寞中,在寂寞的黑夜中,在黑夜的孤独中,它们永远都直直地立着,即使狂风暴雨,严寒酷暑,变化的也只有叶子的数量,不变的则是直入大地的根和不变的“心”。

我感到一丝丝凉意,望着一排排挺拔的行道树,不禁沉醉其中许久。当我再次抬头仰望夜空,夜空仍就没有点点星光,夜空的沉寂和深邃,一切都是那么的深不可知,只有时间宁静的流逝,在心里不经意划出一道痕迹,在漫无边际的夜空,我所有的智慧和想象都无法触及它的神秘和遥远,它用自己宁静的话语安抚大地上许多生灵。

我心中的幻想连着深邃无边的夜空,我想这也许是等人们去为它添上些什么吧!

关于捏糖人的作文【通用8篇】二

我喜欢的花,平时并不常听、常见,那就是曼陀罗。在我那充满诗情画意的故里,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见到它,是在深圳的奶奶家的小院儿里。那花有0.5米多高,叶子大片大片的像扇子一样,浓郁的绿色遮了一树,叶间还有一些倒悬的喇叭样的花,黑色的漂亮的花儿,实在是很有魅力,也似有些神秘。于是很自然地,我喜欢上了这种花。

因为喜欢,便经常去看。奶奶教我认花儿,告诉我这花儿叫曼陀罗。白天,奶奶总是陪着我,我们常常在花儿下聊天。曾有一次,我一个人在晚上偷偷地跑出来,站在院子里,突然闻到一阵幽香。仔细寻去,却到了曼陀罗前,这才知道原来这花在晚上飘香的。月光很柔和,轻轻地笼在上面,薄薄的花瓣被映得透明。一阵轻风吹过,那香漫了一院子,而眼前的花朵也像变成了一朵朵黑色的、美丽的百合,摇来摇去,我便在这风中陶醉了。只是一瞬间,我便想起了奶奶告诉我,曼陀罗有一个凄美的传说:

曾经有人说在西域有一种奇怪的花,那就是黑色曼陀罗,而每一盆黑色曼陀罗中都住着一个精灵,它们可以帮你实现你心中的愿望!但是这种花只能够用鲜血浇灌,因为他们热爱这热烈而又致命的感觉!同样也只有用心去培育的黑色曼陀罗才能够通灵,而它的花语是不可预告的爱。

就在后来,我离开了故里。在临走前,我在摘下了一朵最美丽的曼陀罗。

我爱曼陀罗,我爱那充满悬念的曼陀罗!

关于捏糖人的作文【通用8篇】三

今天上午,妈妈带我去花鸟市场,看到有好多人围在一起,我挤进去一看,原来是面塑大师高爷爷在“工作”。

在高爷爷的方形箱子上插满了各式各样的小面人,有机灵的福娃、五彩的鹦鹉、憨态可掬的猪八戒……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福娃。

正巧,一个小女孩也喜欢福娃,她妈妈给了高爷爷两元钱,要高爷爷现场做一个。只见高爷爷打开箱子,揪了一块粉色的彩泥搓成一个小圆球做福娃的头,又揪了一块黑色的彩泥捏成福娃的头发。接着高爷爷眯了眯眼,又揉了一大块红色的彩泥做成福娃头上的法冠和身体,还在福娃的身上印出了一个北京奥运会的标志。

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福娃在高爷爷的手上捏好了。高爷爷笑眯眯的说:“小朋友,你看我捏的福娃像吗?”我连忙说:“像!太像了!”

我喜欢捏面人,高爷爷,您的手艺真我佩服。

关于捏糖人的作文【通用8篇】四

在元宵节我的家乡几乎家家都做汤圆。宁波汤圆是出了名的。每逢有人问起我家乡有名的传统小吃是什么,我会自豪地说:“汤圆。”

汤圆是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形。煮好的汤圆圆溜溜的,在清水里翻滚,沉浮,犹如一个个小精灵在追逐嬉戏,宛如一个个喝饱了牛奶的孩子,又像刚洗过澡的婴儿,又圆又胖,又白又滑,那扑鼻的香味,馋得人直流口水。细看煮熟的汤圆,晶莹透明,稍带褐色,裹在里面的乌黑的芝麻流了出来,让人恨不得立刻想咬一口。

宁波汤圆的特点是软、糯、甜、香,我在成都吃的汤圆没有宁波汤圆糯,一到元宵节,奶奶煮了一大锅汤圆,家人围在一起,说说笑笑,在一阵阵热气中,大家有说不完的温暖和甜蜜。小孩子一咬汤圆,香喷喷的黑芝麻就从嘴里流了出来,弄得满嘴都是黑芝麻。瞧着他那“虎样”,全家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周必大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这浮圆子即指汤圆,诗人借这首诗流露出他盼望全国人民一起团聚,“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汤圆象征着阖家幸福,一家人团团圆圆,我爱家乡的汤圆!

关于捏糖人的作文【通用8篇】五

我经常逛河坊街,那里的每一个小店都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我对面人小店独有情钟,这次我又走进面人小店,实在看得眼馋连忙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去买一个面人。

面人一般都是现做现卖的,我看中了一个孙悟空。只见店主抽出一根细棒儿,在上端薄薄地过了一层肉色的面团,用一块粉红色的面团捏成一个猴子脸,粘在那棒上,再掐出两块芝麻大的黄面团儿用竹签挑着,镶在猴子眼睛的位置上,又在眼睛里嵌入两粒更小的黑面球儿,一下子孙悟空就睁开了“火眼金睛”。接着,他用小竹签的一端斜插进眼睛的下方,只轻轻地一挑,这只孙悟空就长出了小鼻子。再用竹签在鼻子下一画,猴子便咧开嘴嘻嘻嘻地笑了。最后,那个捏面人又给孙悟空按上了四肢,穿上了红衣服、黄裤子、白底皂靴,戴上了花帽子,系上了黄黑相间的虎皮裙,扎上绿腰带。一个威风凛凛的孙悟空站在我的面前。只见他左腿直,右腿弓,一手提着如意“金箍棒”,一手举在额头上,好像在警觉地巡视着前方,真是栩栩如生啊!

我不禁赞叹店主那高超的技艺,接过“孙悟空”后连忙说道:“你太厉害了。”店主谦逊地说:“还行,也不算太好!”他又说:“要放在阴暗处,不要暴晒,否则面会掉下来的,不过,坏了到我这里修。”我听了这句话,不禁让我想起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万年牢》。心想:做一个捏面艺人不但要有万年牢的技术,还要有万年牢的品质。我经常驻足面人店,不光是为那栩栩如生的“孙悟空”,更是为了捏面人那句暖心的话。

关于捏糖人的作文【通用8篇】六

听爸爸说,买祭祀品要去人少僻静的小店。我独自走在小道上,两只放在口袋里的手紧紧地攥着兜布,渗出了细细的汗。冬至的夜显得格外的黑,店铺基本上都早早的关了门。走了很久,一道暖黄色的光映入眼帘,一家破旧的菜市场中门前整齐有序的摆列着各种祭祀品。

我长吁一口气,终于到了。

卖家是位四十左右的中年妇女,很贴心的为我准备了红色的袋子,并介绍罗列着的金银财宝。这里是金光闪闪,最受欢迎的金元宝,那里是财源广进,意义深远的长银条。她细心告诉我祭祀的步骤——先把名字写在红袋子上,再在周围散一点纸钱,最后就着燃着的火星把红袋子从底部烧起。这样纸钱烧了,别人家不会抢。

我在心底记下步骤,谢过她便离开了。一路上,陆陆续续有人开始烧纸,嘴里念念有词。三五成群,也有一个人。人们伫立着,安静的看着火苗,嘴里念念有词,时不时用小棍将即将暗淡下去的火苗拨地更旺。那明亮的火焰伴随着袅袅青烟既有淡淡的伤感,也是对已故先人一种深深的缅怀。

我按照心里记下的步骤将祭祀做完,又把灰烬整理在一起。并在心里祈愿——家人健康平安。我想太太能够听到我的声音,我也会为了整个家族的兴旺而更加奋发努力。

到家了,身体渐渐暖了起来。我将买好的饺子放进锅里,嫩白坚硬的它们扑通扑通的一个个跳进锅里,发出清脆的声音。不一会儿,喷香的饺子就出锅了。汤水白白的,饺子馅儿的油零星地浮在汤面上,一大口喝下去,心里满满的。

冬至,是一年最冷的时候。死者已矣,活着,要懂得珍惜。

关于捏糖人的作文【通用8篇】七

都说春暖花开,可这次最先开的竟然是雪花。真真的让我们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昨天上午,我们照常无趣地听着枯燥的课。突然,班上的几个同学悄悄地对我说:“看,下雪啦!”我喜出望外,因为雪曾经给过我那么多笑声和欢乐,我的心忍不住飞到了漫天飞雪中。

雪,洁白无瑕,它们从天上缓缓落下,像一颗一颗的蒲公英种子,在天上飘来飘去,寻找未来生长的地方;它们像一个个白衣白帽的小精灵,把快乐这份礼物从天上带来,送给人间的孩子们;顽皮的冬孩子,竟然那么贪玩,把自己的羽绒服给弄破了,那么多的羽毛全都变成了雪花,飞向人间;还是哪位仙女,一不小心将自己的花篮打翻,花瓣纷纷飘下,美丽极啦!

雪花轻轻落在楼顶上,它好像变成了一顶白色的羽绒帽子,给高楼戴上了。我想,这下高楼该不冷了吧!雪慢慢飘下,落在大树上时,就像给大树披上了一件银白色的婚纱。我想,新娘中最美丽的,该算她了吧!雪柔柔飘下,又仿佛大树开满了花,闭了眼,仿佛还能闻见淡淡的香味儿呢!当真成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静静落在汽车上,汽车就像披上了一件洁白的斗篷,又瞬间变成了一个白色的画板,有的孩子在上面涂涂画画,有的孩子在上面刮划。雪,缓缓落在草坪上,好像草坪开满了洁白的小花,把草坪变成了鲜花大道。雪,最后落在地上,就像给大地披上了一床雪白的棉被,把大地变成了软软的席梦思。雪还像是淘气的孩子,爬到了我的头上。把我变成了圣诞老人。可就算是这样,它还是不过瘾,甚至还钻到了我的脖子里,凉丝丝,冷飕飕。

我真想伸手把它抓住,可是一伸手,它就消失不见了,难道哈利·波特真的把隐身衣借给它了吗?

放学的孩子呢,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打雪仗,而我,走在未经人踩踏的雪地上。昨日之日不可留,但我将脚印留在了雪地里,将美好留在了记忆里。

关于捏糖人的作文【通用8篇】八

关于世界人权日的演讲稿

中国传统文化中到底有没有人权思想,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明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压迫文明,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等级观念无处不在,特权思想仍然是国人心中无法抹去的阴影,至今屡见不鲜;神权、君权、族权、夫权的幽魂飘荡在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至今仍束缚着某些国人的一举一动。但当我们带着客观的眼光再次审视这段漫漫长路时,我们惊喜的发现,四处闪耀着的人权的光芒也能耀人眼目。

人权这个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没有的,它是17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20世纪初,它伴着西方列强的铁蹄姗姗来迟,是西方的“舶来品”。

什么是人权思想呢?《国际人权法》认为,“人,作为人享有或者应该享有的权利”,是为人权。这个释义是等同与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中提到的人权的,即“HUMANRIGHT”。我以为,如果我们简单的把人权的概念局限在“HUMANRIGHT”,那么,讨论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存在人权思想这一问题便无从谈起。

人权就是每个人所具有的或应该具有的基本权利。首先是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一个人首先要活下去才能谈及其他;其次是人应该享有的其他基本权利。这是我国普遍赞同的观点。从人权理论上看,人权思想应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权意识,这是人权思想得以成长的阳光和水;第二个层次才是法律意义上的人权,即把人权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并予以保障。人权意识是人权思想的雏形,它指的是一种文化氛围,一种深植于民族骨髓的文化底蕴。下面我们就从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来讨论一下中国的人权意识。

提到中国的传统的法律思想,就不能不提到儒。儒家思想几乎是整个封建社会立法的指导思想,它的精髓是“仁”,“克己复礼谓之仁”,礼即周礼,而周礼的核心是一种“明德慎刑”的理念,提倡德,舍弃恶,以德待人,善莫大焉,把德、善视为最重要的品行,这就为孔子的儒家学说的提出提供了一片饶土。仁说的核心是“爱人”,孔子“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像尊重自己的父母一样尊重别人的父母,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别人的孩子,这是一种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孟子同时强调了“民本”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实际上是体现了一种人权思想的。儒家文化不仅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而且尊重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到汉朝大儒董中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升华为一种集道、法、儒诸家思想于一身的新的文化。它承袭道家思想的精髓,讲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其基本观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仁的德行出发,人不仅要尊重他人,而且要尊重他物,即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以至无生命的存在物都必须加以尊重,这种以义务的形式表现人权思想的文化可以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生态文化。这种文化内涵的外延是一种同情心。同情心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对人施与同情心是对人的尊重,对物施与同情心,把同情心延伸到人以外的生命体,一如孟子对动物“见其生而不愿闻其死,闻其声而不忍食其肉”,则比西方的“HUMANRIGHT”走得更深了一步。“天人感应”的思想在法律上也有所体现。董仲舒等人在《春秋》中论述了春夏生养,秋冬肃杀的天道思想,认为死刑的审判须在秋后,决狱断案必须在冬季,这就是后来一直在封建社会得意沿用的“秋冬行刑”。

而对生命的尊重在中国传统法律的体现,则是深刻而多方面的。自汉初起,汉文帝和汉景帝相继进行了刑制改革,废除肉刑,减轻了刑罚的残忍程度,由此为发端,至隋唐时期,肉刑基本废除,而早在汉朝,以“仁政”精神为指导,人权意识得到更深刻的体现,进一步确立了刑罚的年龄上限和下限,乃至确立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法定近亲属之间不能相互告发对方的犯罪行为,“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至其中矣”,这种思想虽然在而今的法律思想看来不足取,但也不失为人道,体现了一种朴素的人权思想。值得一提的是,自汉始,创制了疑狱献决和录囚制度,于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善了死刑复奏制度,乃至隋唐时期发展成为死刑三复奏和五复奏制度,这个发展的过程无疑是对人的生命权逐步认识和尊重的过程。

人权是相对于神权而言的。西方文化起源于宗教,也正因为如此,西方历史上出现过一个宗教长期统治的漫长的中世纪,而在中国古代,没有出现过一个宗教长期统治的历史阶段。西方如来我们可以膜拜,神化的孔圣人我们以为根本,就连近代洪秀全的拜上帝教我们也能够信之,这从侧面反映了宗教在广大国民心中永远没有西方国家那么浓厚,那样普遍。儒家文化是现实主义的,它把目光关注于国计民生上,投放在人民的衣食住行上,对神灵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对神的存在避而不谈甚至表示怀疑。在孔子看来,社会关系的本质是人伦,即是人与人是关系。他崇拜自己的祖先,这实际上是伦理原则对死者的延伸,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崇拜祖先胜于崇拜神。总的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重视人,重视现实生活,重视道德而轻视神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人权思想。

在法制不发达的中国古代,重视道德,必然导致中国要靠道德来维系社会的安定,即中国特色的道德统治。

道德主义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发达,而对中国文化起到主导作用的儒家,它本身是一种“克己复礼”的道德学说,这一点在前面已经有所论述。除了儒家文化,两千年前的墨家思想,也是非常典型的道德统治学说。

墨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认为天下大乱,国与国、人与人互相伤害,互相残杀,其原因就在于不相爱,因此,只要“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就能够做到“视人之国若其国,视人之家若其家,视人之身若其身”,从而实现天下大治;他主张“不党父兄,不偏贵富”,“夫爱人者,人亦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这无疑是一种朴素的主张平等的人权思想。

道德统治另一个典型的表现则是“春秋决狱”。西汉大儒董仲舒等人提出以《春秋》大义作为司法裁判的指导思想,凡是法律中没有规定的,以儒家经义作为裁判的依据;凡是法律条文与儒家经义发生矛盾的,仍以后者为裁判的依据。这说明儒家经义具有高于现行法律的效力,即道德高于法律。“教民以礼,知义而无乱”这是中国古代大多思想家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中国古代的人权意识之所以没有在法律条文中有所体现,之所以没有关于人权的立法,我以为,与中国古代道德高于法律的历史现实是分不开的。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人权意识已然沉淀于中华民族的每一根骨骼里。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德治,用法律的手段去限制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这本身就是不人道的。但道德统治必须匹配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在中国古代落后的经济条件下,道德统治的结果无形中导致了更多人权的丧失。现代社会里,社会文明仍未达到高度发达,大同社会仍只是一个远大的目标,因此,使每一个人的权利得到较好的保障的最佳途径无疑是人权的法律化。

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所能享有的人权是什么,这是法律所能奉献给我们的;而我们要自觉起来维护,大胆起来捍卫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则更多的需要民众的人权意识。客观地挖掘出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土壤中的人权意识,正是为了更好的捍卫我们自身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