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怎样的作业作文【精选3篇】
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特别是其中的话题作文,更是常见,话题作文的主题不必从材料中提炼,而是从话题引发出来的,材料的作用在于阐发话题,启发学生作文思路,就材料本身而言,既可以运用到写作中,也可以不加采用。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份怎样的作业作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份怎样的作业作文【精选3篇】一
两年前,爸妈离婚了。两年来,我们父女俩相依为命。平日爸出外做事,我周末才回家,父女俩一个月很难说上几句话。 一天,我正准备掏钥匙时,门却打开了,出现了一张苍老的脸。原来是爸,我差点认不出来了。不知何时起,爸已变得如此苍老。 “你回来了,快进来吧。”“嗯,你叫我回来有什么事?”“等一下你自然会知道的。” 突然,一个打扮时髦的女人从厨房走出来,她是谁呢?怎么在我家里?“喔,杏儿回来了,那可以开餐了。”女人笑盈盈地说,而且说话的语气很轻松,好像在她家似的。 “咳,杏儿,爸跟你说件事。”爸再次开口说话了。“什么事,你说吧。”还是一样冷冷的语气。“那我就直说了啊,你也知道,这么多年来,我一个人操持这个家不容易。你妈走了,我想你一定很伤心。女孩子终究是要娘疼的,我想给你找个妈妈。你看怎么样?”“你说的就是她吧?”“嗯,是的。”哦,我终于知道是什么事了。难怪爸爸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原来如此。 “杏儿,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还得相互关照啊。”女人仍旧笑着说。“我吃饱了,你们慢慢吃吧!”说完,我便朝房间走去。 “还想和我做一家人,说得轻巧!想做我的后妈,那要看你的能耐了……”我睡在床上,大脑中全是对那个女人的反感。 次日清晨,我又要返校上课了。这时,爸爸也出去了。“杏儿,醒了?我正准备叫你呢,来,吃早餐吧,我给你做好了。”“我不饿,你吃吧,假心假意的!”我没好气地回绝了她。 “我知道你不喜欢我,不过,我有决心给你做一个好妈!” 一个月过去了,我对那个女人仍旧很烦,但她仍旧在讨我开心。 一天下午,我对那女人吼叫起来。爸弄清情况后,对我发火了。我虽然很害怕,但毫无退让之意。爸很生气,扬起了手。我说:“你打呀,打呀!”只听见“叭”的一声,脸上无丝毫感觉,可那女人脸上明显有五个手指印,血红色的——她替我挨了那一巴掌。 晚上。“你的脸怎样了?好点了吗?”“没事,擦点药就好了,你没被吓着吧?”“喔,没有。你知道吗,你很像我妈。”“是吗?”“小时候,爸爸打我,我妈就使劲护着我,可妈是个女人,拗不过爸爸,最后我们母女俩都被打伤了。当然,我伤得很轻。有一次,我妈护着我,竟然被爸爸打得送进了医院……”“你妈真是个好母亲。”“可她却和我爸离婚了,不要我了。”“你妈不是不要你,她也很爱你,其实你妈很伟大,知道吗?我也有个和你一样大的女儿。”“那她人呢?也和她爸生活在一起吗?”“她爸很早就死了,她去年去了她爸那里。她得了白血病,而我最终也没有把她从死神那里抢回来,我是不是很没用?你真的和我女儿很像,大大的眼睛……” 你知道吗?我好想叫你一声“妈”。看来,你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你的女儿会在天堂为你祝福的。 此刻,我心里美滋滋的,因为我享受到了一份母爱。虽然那份爱是后妈给的,与妈妈的爱不一样,但确确实实是一份至爱真情,值得高兴,更值得珍惜!
一份怎样的作业作文【精选3篇】二
那份特殊的作业,让我不能忘怀。也就是那份特殊的作业,让我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
那天,我兴冲冲地跑回家,拿出了老师给我布置的特殊作业——一张白纸。你仔细一看,会看到白纸中间有一滴墨水,已经干了。我心里纳闷了:“不就是个黑点吗?老师还叫我们写出这是什么!太幼稚了吧。”于是,我拿出笔,在白纸上端端正正地写上“黑点”两个字。
第二天,我拿着作业来到了学校。老师叫我们摊开那张白纸,问我们白纸上有什么?我们七嘴巴舌地回答:“黑点”“纽扣”、“豆”……答案五话八门。但老师都否认了这些答案。
过了一会儿,老师清了清嗓子,用清脆的嗓音说:“同学们,这是一张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的白纸。可除了老师画的黑点外,难道你们没有别的发现吗?”
我们全都摇了摇头。
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黑点就这么小小的一个,你们难道只看见了一个黑点,而没有注意周围其他白色的地方吗?这张纸上的黑点好比一个人的缺点,周围白色的部分好比优点。你们只注意到别人身上的一小丁缺点,却没发现这么多优点。不管是你还是我,都要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和优点。明白了吗?”
听了老师的话,我们相互看了几眼,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这份特殊的作业啊……
一份怎样的作业作文【精选3篇】三
论怎样绝望,都要保持一份信念
信念和希望是生命的维系,这个世界上,只要你始终存有一份坚定的信念,那么就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信念,引领自己创造奇迹。
一队人马在渺无人烟的沙漠中跋涉,他们已经在沙漠中走了很久。太阳热辣辣的,随身带的水已经不多了,他们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最后,大家都走不动了。
这时候,领队的老者从背上解下一只水桶,对大家说:“现在只剩这一桶水了,我们要等到最后一刻再喝,不然大家都会没命的。”
他们继续着艰难的行程,那桶水成了他们唯一的希望,看着沉甸甸的水桶,每个人心中都有了一种对生命的渴望。但天气太炎热了,有的人实在支撑不住了。“老伯,让我喝口水吧。”一个小伙子乞求着。“不行,这水要等到最艰难的时候才能喝,你现在还可以坚持一下。”老者生气地说。就这样,他坚决地回绝每一个想喝水的人。
一个黄昏,大家发现老者不见了,只有那只水桶孤零零地立在前面的沙漠里,沙地上写着一行字:“我不行了,你们带上这桶水走吧,要记住,在走出沙漠之前,谁也不能喝这桶水,这是我最后的命令。”
大家抑制着内心的巨大悲痛,继续出发了,那只沉甸甸的水桶在每个人手里依次传递着,但谁也舍不得打开喝一口,因为他们明白这是老者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
终于,大家顽强地穿越了茫茫沙漠。他们喜极而泣,这时想到了老者留下的那桶水,打开桶盖,里面流出的却是沙子。
哈佛告诉学生:信念和希望是生命的维系。很多时候,打败自己的不是外部环境,而是自己。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追求,就要奋斗。无论你的处境是多么的绝望,也要在心底保持一份信念。因为信念能使人释放出几近神奇的力量。只要信念还在,只要希望永存,命运终会让步。
15世纪中叶的一个夏天,航海家哥伦布从海地岛海域向西班牙胜利返航。
船队刚离开海地岛不久,天气骤然变得十分恶劣。天空布满乌云,远方电闪雷鸣,巨大的风暴从远方的海上向船队扑来。这是哥伦布在航海中遭遇的最大的一次风暴,有几艘船已经被海浪打翻了。船长沉重地告诉哥伦布说:“我们将永远不能踏上陆地了。”
哥伦布知道,或许就要船毁人亡了,他对船长说:“我们可以消失,但资料一定要留给人类。”哥伦布钻进疯狂颠簸的船舱里,迅速地把最为珍贵的资料缩写在几页纸上,卷好塞进一个玻璃瓶里并加以密封后,将玻璃瓶抛进了波涛汹涌的茫茫大海。
“有一天,这些资料一定会漂到西班牙的海滩上!”哥伦布自信而肯定地说。“绝不可能,”船长说,“它可能会葬身鱼腹,也可能被海浪击碎,或许会深埋海底。”
哥伦布自信地说:“或许一年两年,也许几个世纪,但它一定会漂到西班牙去,这是我的信念。上帝绝不会辜负生命坚持的信念。”
幸运的是,哥伦布和他的大部分船只在这次空前的海上风暴里死里逃生。回到西班牙后,哥伦布和船长不停地派人寻找那个漂流瓶,但直到哥伦布离开这个世界时,漂流瓶也没有找到。
直到1856年,大海终于把那个漂流瓶冲到了西班牙的比斯开湾,而此时,距哥伦布遭遇的那场海上风暴,已经过去了3个多世纪。
从中可见,信念是人生奇迹的萌发点,有了它,一切都有可能。信念,是所有成功人士心中屹立不倒的旗帜,有了它,一切奇迹都会出现。信念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是挑大梁的支柱,没有它,一个人的精神大厦就极有可能会坍塌。信念是力量的源泉,是胜利的基石。
永不绝望
人,应该在希望中栖居。但是,为什么我们总是习惯站到施恶者一边去想集中营能做些什么呢?我认为人应该思考的是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逆境要做什么。或许,这才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给予观众的最大收获。“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一个热爱自由与幸福的人,一个把自己的一生当做远大前程的人,应该始终如一地有一种“关不住”的精神,为那自由的春色,在人生的逆境之中,勇敢地“红杏出墙”,关心自我实现,追逐自己的命运。勇敢的人,应当对罪恶视而不见。
在索尔仁尼琴笔下,有一种出墙者是“坚定的逃跑者”。
“坚定不移的逃跑者!”索尔仁尼琴写道,“这是指那些坚信人不能住在笼子里的人,而且对这个信念一分钟也未曾动摇过的人。这种人,不管让他去当个有吃有喝的监狱杂役,把他放在会计科或文教科,还是安排在面包房干活,他都始终想着逃跑。这是那些从被关起来那天起就日夜思念逃跑、梦寐以求逃跑的人。这是铁了心决不妥协的人,而且是使自己的一切行动都服从于逃跑计划的人。这样的人在集中营里没有一天是随随便便度过的,不管哪一天,他要么是在准备逃跑,要么正在逃跑,或者就是被抓住了,被打得半死躺在劳改营监狱里。”
真正的逃跑者永远在路上,而且永不绝望。
论及永不绝望,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的一个实验。
在这个著名的实验中,塞里格曼先生把狗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
第一程序:实验者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笼子里,在这个笼子,狗将无处可逃。笼子里面有电击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实验者发现,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出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发觉无能为力,便基本上放弃挣扎了。
第二程序:实验员把这只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该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当把经过前面实验的狗放进这个笼子时,实验者发现,除了短暂的惊恐外,实验狗一直卧在地上,接受电击的痛苦,在这个原本容易逃脱的环境中,实验狗连试一下的意愿都没有了。
然而,有趣的是,当实验员将对照组中的狗,即那些没有经过第一个程序实验的狗直接放进后一个笼子里,却发现它们都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侧跳到没有电击的另一侧。
塞里格曼将这种绝望称为“习得性无助”。由此可知,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绝望,不过是一种积习,它更多来自过去,而不是明天,甚至也不是现在;它只缘于我们疲惫的内心,而非完全因为环境。所以,乐观的人会说“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人”;郝思嘉会说“毕竟,明天是一个崭新的日子”。
盘旋在肖申克监狱上空的《费加罗的婚礼》乐曲,犹如沾在飞鸟羽毛上的光辉,它之所以让我们感动不已,因为那一刻我们相信,即使身处狱中,囚徒仍可以积极生活,就像《美丽人生》里跟孩子做游戏的意大利父亲基多一样。自由,何等惊心动魄!而希望,对于一个人的生活来说又是何等重要,它让囚徒可以随时随地抵抗阿伦特笔下的“庸常的邪恶”,让他们不被绝望体制化,不像实验狗一样趴在地上,在遭受数次挫折之后,从此懒得动弹,任凭电击。对于安迪来说,肖申克监狱只是他生命中的一站,只有自己才是生活的主人。即使像基多那样不幸身死,我们又有什么可悲叹的呢?他积极生活,是集中营里真正的主人。
唯有自由思想,才能使我们不必依仗权势。
马斯洛在《洞察未来》中写道,就算是面对死亡,每个人仍然拥有自由意志。“精神病学家布兰特?贝特海姆和维克多?弗兰克尔的回忆录都证实,即使在纳粹集中营里,一个人仍然可以很好地做自己的事情,或者即便过得非常糟糕,一个人仍然可以保持自己的尊严或者完全相反。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一个人仍然可以有发挥最大能力或根本不能发挥能力两种状态。即使处在死亡的边缘,一个人仍然可以成为积极主动的人,或者是软弱无助、牢骚满腹的小卒。”马斯洛将幸福区别于浅薄的享乐主义。在他看来,痛苦同样是快乐的源泉,因为在我们经受的痛苦里面,同样凝聚着我们全部的人格力量。由此出发,我们说,幸福不过是一个人完善自我、保持心性自由与精神独立时的额外所得。
所以我想对那些正在努力或试图改变自己或时代命运的人说,不要在意周遭对你做了什么,关键是你自己在做什么。你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做什么,而不是逆境对你做什么。换句话说,当我们操心积极生活多于操心那不如意的环境,也许才更有意义呢!
好了,我现在来回答我前面提给大家的问题——“集中营是用来做什么的?”不瞒诸位,我早先有个答案——“集中营是用来逃跑的”。当然,如果你愿意,也可说“集中营是用来摧毁的”“用来挖地道的”,或像《美丽人生》一样,是“用来做游戏的”。其实,这些答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你谈到集中营有什么用处时,要和那些渴望自由、积极生活的人站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