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字数作文 > 300字 >

家读后感300字【精选3篇】

小编: 甜味拾荒者

家读后感300字【精选3篇】一

  有一本书,书中住着一个小精灵,它的名字叫“爱”。因为有了“爱”,书中的故事感人至深,处处流露出人间的真情。这本书的名字是《我把精灵带回家》,作者是现代女作家商晓娜。

  这本书讲了一位叫朱比比的女孩子被一个叫朱迪亚的小精灵用魔法胶水粘在了椅子上。从此,她就和这个来到人间寻找爱的小精灵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在朱迪亚的帮助下把曾离了婚的父母重新和好了,见到了老精灵爷爷后,从老精灵爷爷那儿往得了许多道理,最后在朱迪亚危难之时,朱比比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她。在老精灵爷爷的不断指点下,她最终学会了去爱,去宽容,去体谅别人。

  当读完这本充盈着感情的书,我感觉就像一位老师给我讲了一堂生动、充满哲理的课——它教会了我爱在人与人之间是多么重要:爸爸妈妈之间的相爱,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爱,朋友之间的友爱,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互爱……生活中,哪一分钟爱不存在?哪一分钟爱不在我们的身旁?我深信,只有充满了爱的世界才是可爱的,只有充满了爱的世界才是和平的!

  这本书充满了温馨与爱,在朱迪亚没有来之前,朱比比的生活十分空洞!但朱迪亚来了之后,朱比比便多了一个知心朋友!她们一起玩耍,一起流泪,朱比比一点都不在乎朱迪亚不是人类,她们之间建立了最高尚,最纯洁,最美好的友谊!

  但有一次意外,那是朱比比和朱迪亚之间的第一次吵架!朱迪亚离家出走了,朱比比发誓要寻找朱迪亚,但这一次被父母发现了,他们没有责备朱比比,而是和她一起出发去寻找,因为他们把朱迪亚当成了家人。虽然路上危险重重,但是他们坚持不懈,在那时,朱爸爸说了一句话:朱迪亚不是什么怪物,她是我们全家的朋友!正因为这句话让朱迪亚重新充满生机,最终救出了被欺骗了的朱迪亚!这次,爸爸发现,妈妈并不是女强人,她也需要呵护!妈妈也发现爸爸并不是没出息,他很强大,可以保护她!两个人理解了对方,于是他们破镜重圆了……

  也许是太爱这本书的缘故吧,我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会看看它,每次看,都会有一次新的体会。然而今天,也许是太累了,我抱着书不知不觉地竟然睡着了,我一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竟然进了书的世界,在那里,我居然拥有了一瓶魔力胶水!

  忽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血腥的画面:被炮火所笼罩的城市里,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人们,可怜的孩子睁着大大的无辜的眼睛望着这个被战争所占领的世界……看着这可怕的景象,我突然想起了手中的魔力胶水,毫不迟疑地向整个世界洒去,顿时,所有人的脸上都拥有了笑容,人们忘记了战争,又过上了和平幸福的生活。

  爱,真的好伟大。这本书中到处充满了爱,正因为如此它才深深的吸引我。友爱,也许十分的坚强,也许也是脆弱的,有时候一点点的小误会就会毁了一段美好的友谊,有的时候只要你坚持,有过后悔,有过想要挽救这段友情,也许就会有美好的结局,它坚强也许就是因为如此吧……但不管如何这份爱都值得我们去珍惜,这份爱是宽宏的,感人的。友爱,也许就不过如此……正如书中所说“只要心中充满着感情,充满着爱,一切将会变得很温暖。爱就像一张大网一样罩住了我们的心灵,温暖着我们的心扉。”这本书中“爱”是最值得我们难以忘怀的;爱,这张网真的好大,深深地将我们网住了;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爱,是人间最伟大的事物。人间充满爱,这本书到处也都充满的爱……这本书会使人流泪,也是因为它有爱。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小精灵,你心里装满了爱的时候,它和你一样幸福无比;你若是丢了爱,它便也因忧伤而不见。这个小精灵叫做感情!有感情的人才最幸福,最快乐!朋友们,世界因有感情才温暖!请不要丢失那份感情!不要到失去了,才后悔啊……所以我希望我们大家都做一个心里装满爱的孩子,用我们自己的魔力胶水去爱,把老师,同学,朋友,亲人统统用“魔力胶水”粘起来!

  自己的幸福是自己争取的!但是,这充满幸福的魔法,却是开启梦想的钥匙!只要自己心中有爱,奇迹就一定会出现!

家读后感300字【精选3篇】二

  《飘》是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发表的唯一一部小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小说。它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主人公斯卡丽与几个男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同时,也揭露人性的丑恶,赞扬人性的善良。

  阅读完整本书,我觉得每一章,每一段,都让人感受颇深,可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飘》的结尾。

  “斯卡丽,我从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片碎片,把它们凑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的东西跟新的完全一样。一样东西破碎就是破碎,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想起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的地方。”瑞德叹口气,“亲爱的,我一切都不管。”

  她默默地望着他上楼,感到嗓子里痛得厉害,仿佛要窒息。随着楼上穿堂里他的脚步渐渐消失,她觉得这世界上对她关系重大的最后一个人也不复存在。她对她所爱过的两个男人哪一个都不解,因此到头来两个都失掉。现在她才恍惚认识到,假如她当初解艾希礼,她是决不会爱他的,而如果她解瑞德,她就无论如何不会失掉他。

  此刻她心里是一片恍恍惚惚的麻木,她依据经验懂得,这种麻木会很快变为剧痛,“我不能让他走!一定会有办法的!”她说得很响,“我要回塔拉去,明天就走。”她站一会儿,回忆着一些细小的东西,如通向塔拉的那条翠松夹道的林荫道,那一排与粉墙相映衬的茉莉花丛。

  “我明天回塔拉再去想吧。那时我就经受得住一切。明天,我会想一个办法把他弄回来。毕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

  看到这里,整本书就完结,为什么看这个结尾,我的心会有那么些许难过呢?如果斯卡丽珍惜瑞德的爱情,不去痴心妄想追那个并不爱自己的艾希礼,那么,一切不就都皆大欢喜吗?

  许多时候,我们都和文中的斯卡丽一样,不懂得珍惜,可最后想到去珍惜的时候,便什么也没。

  文中我最喜欢的角色莫过于斯卡丽。我喜欢她的勇敢坚强,也喜欢她的有个性,在文章结尾时,她决定要找回瑞德,安慰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时,无疑更加深我对她的好感。

  但我有时也认为,斯卡丽就像一个孩子,对自己想要的东西非常执着,但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却不懂珍惜。我们要懂得放手,放下那些自己无法得到的东西。

  斯卡丽尽如此多的努力,但到头来却什么都没,艾希礼走,瑞德走,邦尼和媚兰也都死。自己的亲人也因病无一幸免。所以我们要明辨是非,不要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而葬送自己的一切。

  每当在遭受挫折,痛苦不堪的时候,我都会像斯卡丽那样对自己说:“歇一歇,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也不知这句话陪我走过多少风风雨雨。

  我也挺喜欢看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虽然它和《飘》都是爱情小说,但带给我的感受却是不一样的。《战争与和平》的结局是美好的,娜塔莎和皮埃尔最终在一起呀!可《飘》的结局却是令人心痛的,我想,这也是两本书吸引世人眼光的一部分吧!

  不知多少次,我疑惑《飘》这本书的名字,为什么只用“飘”这一个字来概括?我猜想很多个答案,或许是想表达女主人公斯卡丽的爱是那么的不稳定,总是在飘一样。也或者是表达斯卡丽爱的男人是那样的虚无缥缈。

  《飘》的魅力体现在男女情感错位之上。在这里,一切都是混乱的,混乱的情感、混乱的背景、混乱的时代、混乱的婚姻……然而斯卡丽在这所有混乱之中坚强、不畏艰险地追求着艾希礼,可最后却发现自己爱的是瑞德,我们应该学习斯卡丽无畏的精神,去追随自己想要的。我不由得想起斯卡丽的一句话:“乱,是佳人。”

  我认为,《飘》是历史上最棒的小说。刚读这本书时,我似乎还有些读不懂,后来又看几遍,终于从书中读懂许多道理,学到许多知识。

  斯卡丽没有留住瑞德,但她留住希望。明天,她就会用剩下的这希望去寻找瑞德。只要有明天,就还会有希望,新的一天的曙光,将会再次来临。

家读后感300字【精选3篇】三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上海市二期课改的课程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可算得上是校长、老师们挂在嘴上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好像只要这么说了,就一定这么做了,也就一定符合课改精神了。可事实上教育理念的提升并非喊喊口号就能解决得了的,我们的基础教育究竟是教书育人,还是教书育分,我们培养的学生究竟怎么发展,向何处发展?就目前的情况看,我觉得我们的许多做法是以育分为主的,学校成了育分的工厂,学生经过教师的精加工,一个个成了不会感动、不会感激、不会感恩的产品,这可是令人悲哀的事啊!

  如果谁不信的话,请看下面的几种情况:

  首先,从对学校优劣的评价标准来看,惟有以分取校。上级领导大会小会表扬的统考中(小学毕业考、中考、高考等)排名靠前的区县和学校,家长为孩子择校看重的是统考位列前茅的学校,社会人士谈论中也往往把好学校的桂冠戴在高分学校头上。于是,学校竭尽全力抓“分”,甚至以牺牲学生接受音、体、美、自然等“小学科”的教育为代价,美其名曰:抓质量。好像分数高了,育人也就成功了。

  其次,从对教师好坏的考核标准来看,惟有以分取人。只要哪位教师所教班级的考分高,这位教师就一定是好教师,先进、职称、名师非他莫属,全然不顾他是否是以剥夺学生的休息为代价,诸如下课拖堂,不按时放学,布置大量书面作业……,更有甚者,要是哪位老师的班级平均分被列于年级最末位,校长就邀请这几位“不幸者”前往办公室集中反思。于是,老师们为了学赶“先进”,新的教育理念只好挂在嘴边说说,经常做的却是急功近利的题海训练,学生也就成了做作业的机器,有了做不完的高难度、超要求的作业。

  再次,从对学生的好差评价标准来看,同样以分划分。成绩好的是好学生,成绩差的肯定不是好学生,哪管成绩差的学生学习有多认真,劳动有多主动,帮助同学有多热心。于是,很多学生在打基础的小学阶段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遭到打击,自信心、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连家长都经常受牵连而被老师训斥。

  那么,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了什么?育人,育分,孰轻孰重?其实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清楚,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我们的教育是为了明天的民族素质的提高,育人的重要性远胜过育分,育人才是本质所在。要不怎么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当然,我们也不反对育分,育分是育人工程的一个内容,并不是全部,学校、教师不能整天为了分数而奋斗,我们要既育人又育分,为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养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努力工作。

  近日,我认真阅读了《当代教育名著选读》一书,其中的《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节选深深吸引了我,反复读了几遍,感触颇深。该文节选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校园动态画:美丽的校园、舒适的教室、先进的科学仪器吸引着学生,图书馆、动物园、博物馆、公园都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孩子们在校园这个社区大家庭中尽情享受着真正意义的“愉快教育”,他们快乐地学习、生活,成长、成熟;他们是学校中真正的主人,可以和校长拥抱,和老师说心里话。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本领辅导、照顾低年级学生。家长们积极地与学校合作,参与对孩子的教育,大家齐心合力地做着同一件重要的事情——促进学习。学校用新的方法来组织小学课程,为学生设置了具有综合性的八大主题式的基础课:生命周期、符号标志的使用、群体中的成员、时间和空间概念、审美观、人与大自然、生产与消费、有目的的生活。在这八大主题内,每个传统科目或学科都可以找到其归属。这些课程使学生学会把各种事物联系起来,把各种知识综合起来,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这八门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到许多知识,而且发现了不同科目之间的关联,还初步懂得了做人的许多道理。当这些学生走出学校的时候,他们对即将步入的社会都是有所准备的,充满自信地去迎接社会的挑战。

  如此校园,如此教育,是多么和谐、多么诱人,令人羡慕不已。我想,我们并不一定要将我们的学校完全改变成社区大家庭式的基础学校,但他们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和他们所做的努力和尝试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