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二年级写话【精选3篇】
家乡的春节二年级写话【精选3篇】一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德化,这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除夕前一两天
除夕前一两天,大人们忙得手忙脚乱,买鸡呀,买鱼呀,买鸭呀......家家户户必须大扫除一次,把屋子和被子都清洗干净,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除夕
除夕那天,家家热热闹闹。人们在家准备着一年中最丰富,最有意义的团圆饭。煮好后,大大小小必须全部到齐了,才开饭。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收红包,放鞭炮了。长辈给小辈钱,而且都是用一张红纸包着,这称为‘压岁钱’:意味这一年都富富裕裕。发放完红包,小朋友们就去放鞭炮了。一整夜,鞭炮声连绵不断。烟花‘嘭’的一声,响彻云霄,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朵。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有一首诗这么写:“除夕更阐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年。”所以,人人都不睡觉,都要守岁,都盼望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没有除夕那么喜气洋洋。吃过早饭。然后,大家都穿得漂漂亮亮,后辈先祝福长辈,长辈再给小辈期望。有句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所以,人们争先恐后地向亲戚朋友送去最美好的祝福。
正月初二,三
到了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家通常都是大包小包一提,什么饼干呀,糖果呀,瓜子呀......虽然礼物都颇薄,但礼轻情意重,表达了对家人的切切思念。
......
一眨眼,春节悄悄地过去了,大人和孩子们,在这喜庆而热闹的节日里又迎来了新的一年,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在这里。祝福家乡越来越红火,祝福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家乡的春节二年级写话【精选3篇】二
我的家乡叫布谷箐,在一座大山腰上,村里的人们都是彝族,村边有一条宽宽的柏油马路。春节的时候,我们村可真热。
大年三十的一天,所有的人都很忙碌,最重要的是每家人都从山上采回了绿绿的松毛,等天一黑,家里的小孩高兴地把松毛洒在堂屋里,在上面快活地玩累了后,每个人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初一鸡叫的时候,全村的上空都响起了刷——刷——的鞭炮声,一家接着一家地放,对面山上一阵阵的回声我觉得更好听呢!那是彝族人在给祖先献饭。老师说,这是彝族才有的风俗。
大年初一早晨,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村里的人们都已经吃了早饭,每一位女人都穿上彝族服装,衣服上的银饰丁丁当当地响着,来到村里的空地上,笑咪咪地互相打招呼。等大多数人都聚齐了,村里的人们都会到村子背后的山梁上去玩,那里叫关坡梁子,有一个大水库,还有云南白药集团盖的很多漂亮房子。春节的时候,除了我们村的人,还有远处的人们也会来这时玩。我们到那里后,小孩子们就在草地上玩耍,妈妈她们就说说笑笑,如果遇到其他村的人,就与他们对山歌。
晚上,全村人们就在村中的空地上烧一个大火,围着它跳脚,一直到深夜。
过年的三天,我们都是这样过的,到初三的天亮前,一阵阵的鞭炮声中,人们又给祖先献饭,送走了春节。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我觉得自己天天盼着一个又一个春节快快来到。
家乡的春节二年级写话【精选3篇】三
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让我最开心的就数过春节了。因为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放五彩缤纷的烟花、还能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红包。
我的老家在当涂县新桥乡。每到过年,就会有一种很特别的庆祝活动——“跳脸子”。
一大早爸爸就带着我和哥哥来到塔桥村看“跳脸子”。我问爸爸“跳脸子是怎么跳的?”爸爸说:“跳脸子也叫做傩舞,是地方的特色。这里的‘脸子’,平时供奉在寺庙中供人们祭拜。红脸的是财神,绿脸和黑脸的是哼哈二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老家的‘跳脸子’,除了有祈福、消灾之外,还有着很强的互动性,和娱乐性。”
一切装扮妥当后,在一阵鞭炮和锣鼓声中穿红衣戴红脸子的财神带着穿绿衣戴绿脸子和穿黑衣戴黑脸子的哼哈二将走上了街头。沿街的住户早已将香火鞭炮准备好了,只等着财神到来,盼望给他们带来一年的好运气。
绿脸和黑脸的哼哈二将怪异的舞步吸引了我,我正想凑近点看个究竟,这时绿脸和黑脸的哼哈二将突然回过头来,对着我“张牙舞爪”,吓得我大叫着直往爸爸的后面躲。人越来越多,不一会儿整个街道便被围的水泄不通。
下午挂红活动开始了。每当财神和哼哈二将走到各家门口,主人便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布条系在神的高番上,以示吉祥平安。
不知不觉中太阳已落到了树梢,热闹了一天的“跳脸子”也落下了帷幕,神明们摘下了面具,回到了凡间。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踏着欢快的脚步,踩着夕阳的余辉,走在回家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