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春说课稿【精选3篇】
七年级上册春说课稿【精选3篇】一
一、说教材
朱自清的《春》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前两个单元,比如《在山的那边》《紫藤萝瀑布》《理想》等,主要是书写人生感悟,而本单元则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自然风光。
本单元中的每篇课文《春》《济南的冬天》等,构思精巧,语言精湛,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学习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春》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典范。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有着不同的特征,每个人对于四季都有自己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作者朱自清先生抓住春天的特征,用诗一般的语言来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赋予它以感情和生命,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油然而现。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天的赞歌。
二、说学情学法
初一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还要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感受。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拓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在上课时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采用边看、边问、边想、边读。看:看课文,从中发现问题。问:提问指出问题。想:思考并回答教师设置的问题。读:读顺,读流畅,读出感情。
三、说教学方法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因此,将各种方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通过朗读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能力。过去,不知多少人读过《春》,读了多少年,但读过后有些人只能隐隐约约的记住几个词句,而有些人读过,那一片春色再也无法从记忆中抹去。两种不同的阅读结果,主要取决于读的方法。《春》这样的名篇,如果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学生永远无法领略到《春》的意蕴悠长的美。所以,我多次让学生朗读课文,读顺,读熟,并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欣赏春天的美。
四、说教学过程设定环节
环节1 导入新课。首先问学生喜不喜欢春天。学生无非回答两种答案,喜欢或者不喜欢。喜欢春天的`人占大多数。因为春天充满了生机活力,给人以努力的力量。每当春天到来人们总情不自禁的抒发自己内心的喜爱之情,特别是古人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文曲赋。课前布置学生去积累搜集有关春的古诗文,了解古人对春的感受。接下来看看今人是怎么赞美春天的,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朱自清的著名抒情散文《春》。
环节2 走进作者。学习课文之前简单的介绍作者,让学生对朱自清有初步的了解。
环节3 课题解说。解说作者写《春》的写作背景。知道作者为什么写下这篇精品散文。不仅仅是为了赞美春天,而赋予它新的内涵——渴望一个新的社会的出现。也表现了他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
环节4 研读课文
(1)教师示范朗读。由我示范朗读,读出感情,先带领学生从感官上感受春天,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熟悉字词,正音解字。并把生字词板书在黑板上,请学生上台标注读音,加深印象。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3)学生自由朗读。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把握作者的热爱之情。并给学生提示这篇课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的。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要把握好重音、停顿、速度、抑扬等。
(4)理清文路。请学生站起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来个朗读接龙,一段由一位同学朗读。学生读一段老师简单的讲解这一段的大意。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简单的了解。讲解完之后根据大意给课文划分层次,分为三个部分。从盼春到绘春再到赞春。课文也描写了五副春景图,由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5)再读,深入探究课文。请学生自由快速的朗读一遍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句子并举手发言。提问后老师一一给以解疑。老师在解答时学生也可思考问题。在解答完全部同学的疑问后老师反问学生问题,问学生作者把春天当作是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并说说理由。学生可以根据课文的关键字词句来着重突出自己的感受和领悟。
(6)齐声朗读课文。最后请学生齐声朗读一遍课文。加深对文中形象而生动的句子的理解,同时要用明快的节奏,读出热爱赞美的感情。
七年级上册春说课稿【精选3篇】二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朱自清的《春》,接下来,我会按照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环节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春》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反映自然世界为主题,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朱自清的《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能够借助工具书疏通文章,扫除阅读障碍,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但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还是有待于引导的。学生的认知遵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情感体验也经历着从无到有、由零散到集中的过程。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将我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酝酿、婉转、黄晕”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其优美的语言,揣摩精彩句段;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行文思路。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妙词佳句,有感情的朗读品味文章绘物的美,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通过语言感悟春天的美丽。
教学难点:体会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把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教育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为此,我主要采用了指导学生自学法。配合创设情境法、朗读探究法,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法,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会采用诗歌导入、感知“盼春”、品读“绘春”、深悟“赞春”、积累手法五个环节来设计本课。)
环节一、诗歌导入,激发求知欲
上课伊始,我会让学生自主发言,说说自己以前所学的有关春天的诗歌。然后进行分类,描写春天的诗歌在情感基调上,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一种是因春短易逝而感时伤怀。进而引发学生对本篇文章《春》的情感基调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首先,我会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同时边读边解决多媒体出示的几个问题:
1、熟悉朱自清的生平及其简介。
2、重点注意课下注释标注的词语,要求会读会写会理解。同时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词进行重点强调,比如“酝酿”的酿,日晕的“晕”的读音。
3、概括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全篇文章紧扣春这个主题展开描写,从盼望春天,到描绘春天,再到赞颂春天,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同时在描绘春天中,按照先后顺序分别写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主要内容已经涵盖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当这个问题解决后,已经帮助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的去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为接下来的再读文章奠定基础。
环节三、研读课文,细节体会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逐层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提炼观点的方法来寻求答案,简单的问题一带而过为逐层分析奠定基础,较难的问题则是由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学生互评,最终由教师明确重点,加深印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
首先,盼春
这里我会让学生思考,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最终明确反复、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让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并结合删字法让学生感受反复修辞的好处,最后让学生带着期待和欣喜之情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其次,绘春——重点
这部分我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部分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共同合作中养成互相学习,互助讨论的良好习惯。
春草图
学生有能力自行找出春草富有生命力、嫩、绿、多、柔软的特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会采用换字法,让学生思考我们能否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冒出来或是长出来”,深入体会作者字斟句酌的妙处。
春花图
这部分修辞手法较多,学生可以自行汇报所发现的修辞手法。我会针对拟人、夸张、联想、比喻、排比的修辞进行重点讲解,同时让学生顺势创作相同修辞的句子,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在造句中真正领会修辞的好处。
春风图
这部分我会并着重分析”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这里的“卖弄”是贬义褒用的手法,让学生带着喜爱之情进行朗读。同时让学生学习作者将触觉、嗅觉、视觉、听觉联用的手法。
春雨图
春雨的特点是本部分分析的重点,学生可以从原文中找到句子,但这还是不够的,我会锻炼学生在原文中提炼信息的能力。最终,在师生的共同配合中得出其“细、密、亮、柔和”的特点,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具,顺势播放与之情境符合的春雨视频,加深学生对朱自清笔下春雨的认识。
迎春图
这部分我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想象在放风筝时孩子们都会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大人们在散步的时候也会是怎样的心情和表情,这里可以顺势让学生进行一个简短的小练笔,去描绘你心中的迎春图。
这里对于比喻和排比的修辞,对于学生来说是没有任何难度的,我会引导学生总结出:作者分别歌颂了春天的“新”、“美”、“力”,同时让学生想想,春天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值得歌颂的地方呢?
环节四、品读课文,品情学法
这部分我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完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回顾的方式,去思考:
这篇文章清新自然、贮满诗意,主要是得益于什么?学生可以从情感上去进行品读,也可以从手法上去进行赏析,充分做到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环节五、归纳小结,联系实际
学生进行总结,可以是内容上的收获,也可以是情感上的领悟,同时教师加以及时的引导和补充,也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口头创作,即兴创作,描绘你眼中的春天,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环节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去搜集有关春天的优美图片或者标本,制作成一本春天的画册。同时办一期以春天为主题的板报。
七年级上册春说课稿【精选3篇】三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春》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课文扣住了春天的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学习这篇课文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2、学教目标
知识目标
①掌握生字词。
②学习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地、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各种景色。
③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抓住“春天”的特点。
能力目标:
①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②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篇文章。
③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3、学教重难点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通过语言感悟春天的美丽。
4、学情分析
春天是学生熟悉而喜爱的季节,他们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这篇文章语言口语化,平易好懂,节奏明快,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说学教理念
重视互动合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因此,在学教中要重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融洽交流讨论的互动合作,引导学生在互动合作中自主构建探究问题、发现解决问题途径的阅读方式,并逐步学得合作技能。
三、说学教方法
采取学案导学的学习方式。在分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研读、精读、品读的学习方法,品味文中传神的语句。
1、情景法。利用多媒体营造出自然、美丽、温馨的春天,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因此,将各种方式的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
3、探究讨论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感受作者的写作成功之法。
四、说学教流程
(一)课文导入
“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春天的样子,以及对春天所寄寓的感情。”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同时展示课件,配以春天的影像及音乐,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由景入情,进入到春的回味和想像之中。
(二)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认真阅读学案,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完成学案上所设计的导学问题。
第二,小组内合作,归纳出重难点和关键,确定个体学习目标认同整体目标,并找出疑难问题加以记录,并在课上交流。分小组讨论六幅春天的画面,并且给出“研讨提示”,但学生的研讨并不限于提示,允许学生各抒已见,尊重体验的个体差异,不求结论统一和唯一,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体验阅读的过程和方法。在讨论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抓住表现景物特征的词语感悟春的美丽。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变句分析,使学生感悟作者是如何融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以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走进学习小组,发现学生存在问题,纠正解释。
第三,将交流中新的启示和同组内其它同学的问题,记录在学案上,并展示在各组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典型问题,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第四,根据学习时产生的新的问题,本组在全面讨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所分工的问题,为展示交流课做准备。
第五,带着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进行朗读,并勾画出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原因,并仿写一个。让学生和文章产生共鸣,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作业设计
感悟朱自清先生的《春》,写一篇短文,描绘自己家乡的春天。这是对文章的体验和反思,学习、欣赏、借鉴课文,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