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纲要分享课【精选3篇】
数学课程纲要分享课【精选3篇】一
纲要指明教学的方向
最近,我在家认真学习了《课程纲要编写》的学习资料,同时我也上网查了很多资料,通过学习,我对课程纲要的编写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发现课程纲要是大学教授在上课的第一天分发给学生的课程要点。简单的课程纲要只有一页纸,仅仅只是列出了课程名称、教师姓名、阅读材料和功课要求,但复杂的课程纲要则从教师的基本信息到课程目的和学习目标的细节,无所不包。
其实,刚刚看到学习材料的时候心里颇有些不以为然,这是什么纲要,说来说去不就是一些复杂的教学进度,尤其是看到纲要编写中提到的四个课程元素,觉得真是多此一举,因为这四个元素已经完全渗透在了每一节教学设计里,感觉没有必要再整理到一起。
但是,通过学习,尤其是看了几个编写的案例,我才认识到,课程纲要的编写其实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情。因为课程纲要是我们一线教师结合自身的实际编写出来的计划大纲,它从一个更广泛更全面的角度对我们整个学期的教学进行了规划。尤其是课程实施环节,把教育教学任务细化到了每一个课时,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针对自己的学生情况,制定出了合理的教法与学法,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共同提高。
材料中指出纲要编写的意义,我最欣赏的就是第三条:有利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内容框架。我认为这个意义的提出,才是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也喜欢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领着学生浏览全书,通过浏览对本学期的知识形成一个总体印象,明确本学期的学习方向。但是我做的这项工作是比较随意的,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和框架,所以课程纲要的编写为我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并且有助于我和学生在学习之初就统一认识,对于学习做到了真正的有的放矢。
由于课程纲要的编写不但需要查阅许多资料,还需要系统通读教材,更需要系统的再学习课程标准。所以老师们在编写课程纲要的过程中不但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并且能系统的把握教材、驾驭教材,可以把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社会体验、情感体验放在了首位,更难能可贵的是对学生的有效性评价做了事先的预设,做到了有的放矢,这是以往不管是写教案还是写课程计划都所不能体现的。
我认为目前我们所编写的课程纲要主要是给学生看的,让学生明确本学期课程的计划,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但是我们的对象是小学生,并且我们要求所有年级都进行课程纲要的编写,我们所编写的课程纲要学生是否都能看得懂?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更是不会明白。这是我从开始明确什么是课程纲要、到给老师培训、到老师们编写,并且直到现在还不是很明白的事情。因此我认为要根据年级、根据学习内容有选择的编写使用课程纲要,千万不可一刀切,这些对于目前学校和师生的状况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综上所述,我认为课程纲要的编写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如果按照编写要求每一个备课小组之间都真正进行这项工作,那么对于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共同成长,资源共享也是应该很有帮助的。
数学课程纲要分享课【精选3篇】二
小学数学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小学教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通过学习,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传统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制约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我们广大的教师也应该彻底地洗脑,改变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二、教学中教师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
三、健全新的评价机制。
评价不但有终结性的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应该侧重的是一个阶段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更好的发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发挥,学生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同时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化、交互化,继续坚持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对待他人,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其健康的成长。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的。
数学课程纲要分享课【精选3篇】三
心得体会
3月11-14日,我有幸参加县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比比赛。在短短4天的时间里,我观摩了17节小学数学优质课。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真实感受到他们的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我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
通过听课,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虽然各个老师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地方。这次课堂观摩活动,让我再次开阔了眼界,明白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