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字数作文 > 200字 >

《穹顶之下》观后感200字【精选3篇】

小编: 孤街浪人

《穹顶之下》观后感200字【精选3篇】一

  昨天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感触颇多,刚看后还觉得这个人真有勇气,很敏锐,能够击中时弊。但是后来想想里面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呢?总的来说就是她也许讲了99%的真话,可是在其中1%最核心的部分却讲了100%的假话。如下:她讲了中国的油品等级为什么那么的低,原因是中国只有3家石油公司为了自己的垄断利益,自己指定的标准过低,大家都知道的她指的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同时,她又说美国却有上千家。暗示和引导人们以为,只要打破垄断,全面开放就万事大吉了,石油问题就解决了,排放就更清洁了,雾霾就可以治理好了。事实果真如此么?

  地球人谁不知道,美国早就在石油行业完成了自由竞争阶段,早就形成了以洛克菲勒为首的寡头垄断时代!所谓的美国有上千家,其他的那么多公司占有市场份额有多少?这个她在罗列了一大笔数据后却选择性掩盖起来。让人感觉证据不充分。要是按照她的逻辑,中国也有不止几十上百家,去各个大油田的附近看看,也有很多私营的炼油厂啊。那么倒回来讲,既然美国的可以垄断,为什么中国的不可以垄断,难道就是因为美国是垄断在私人手里,而中国的垄断在政府或国家手里就不行了?

  话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原来她的言下之意就是全面放开石油行业,交给市场竞争然后形成私人寡头。问当今世界,有哪个所谓的民族资产阶级有这个实力搞得赢西方的大财团大寡头?如果真的全面放开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被西方的大资本家垄断。也许放开初期老百姓会有点甜头,但是长远来看,一旦西方大资本垄断了中国的能源市场,那才是苦日子的开始。如果真的像她说的一样放开油气开采中国会是个什么样子?看看前几年放开的煤炭行业就知道了,是那些黑心的私人老板更关心环保呢还是国有企业更加负责任?这不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么?可是她为什么要误导民众呢?而且有选择在两会前的敏感时期搞出这个题目?估计背后是有推手的,以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编99%的真话和1%的绝对谎言的,而且在极短的时间被所有媒体发布,形成轰动效应。固然,国有企业是有问题,而且很大,但是解决的手段绝不是所谓全面放开,那样的结果就是全面被国际大资本给控制,给吃掉。没有了能源命脉,中国人民的命根子就丢了。我们只有想办法让国企真正地为人民所监督,完善其管理职能,真正地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将其摧毁。现在中国28个关键行业,据说有23个都被外资完全控制了,要是将来再全面放开铁路、军工、电信、石油等等命脉,将所有命脉行业私有化,那我们的立国基础还在哪里?我们还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么?这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核心的政治问题,立国的基础动摇了,性质改变了GCD离最后的倒台恐怕也就不远了。到那时就是胡汉三又回来了。

  所以,想来想去觉得,现在不是讨论要不要国企的问题,而是要讨论如何加强国企在整个经济成分里的比例问题,以及如何让这些国企真正地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让他们的的权力得到监督和制衡的问题。国企不是哪个官僚的,不是哪个利益集团的,它应当是真正属于全体中国人民并且是为全体中国人民谋福利的。只有做到了这点,整个国家才能真正的长治久安,人民才能真正的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穹顶之下》观后感200字【精选3篇】二

  成为一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

  在写下这篇读后感之前,我首先想要申明,我对我们中国治理好雾霾这件事情上面是抱着积极的态度的,也就是说,我相信我们中华民族是一定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要说为什么,当然也可以用柴静的一句话来解释:“现在每一个人都已经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而这种意识,这种呵护环境的共识就是我们的自信。”

  其实雾霾由来已久,只是人类一直没有感知,一味的认为那是“雾”。当我们还在欣赏那薄雾朦胧,细雨飘飘的大自然世界,清晨呼吸一缕缕泥土的清香的时候,以前的你可曾想过你欣赏的是薄霾朦胧,呼吸的是尘土气息。曾几何时,我们小时候的美景都变成了今天的“煤”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当然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评论只是泛泛而谈,真正的原因是人类太想进步,而且是毫无节制的进步,人类的好奇心和创造欲被极大的恶化,由此造就了这种人与自然格格不入的情况。

  我们都说人类是最聪明的物种,最进步的物种,但是这种所谓的进步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答案老生常谈。人类极具好奇心,因此他们想要去了解自然,改造自然,甚至是控制自然界。人类也有极大的创造欲,这种求知欲来源于人类的惰性,也促使着整个人类都在无穷无尽地制造着一个个毁灭性的物品,物质,甚至是生命。它们的出现当然是建立在极大的资源浪费的基础上的,我很赞成人类的各项奇特发明,但是我不赞成由于这些发明的出现所带来的无穷无尽的对大自然不可再生能源的劫取。

  也许一个煤矿工人到死都不明白自己这一辈子挖了那么多煤到底是为了什么,获得了什么,留下了这么,当然这个涉及到了哲学,每个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认为一个人这一生要做到两件事,一,问心无愧;二,死而无憾。

  这里,我们只谈问心无愧,我理解的问心无愧包括三个方面:不违心去做一件事;不因自己的事情影响其它;不断绝后代人的路。我想那些所谓的环境破坏者到死应该都是愧疚的吧,也许他们死而无憾,因为他们准到了利益,享受了生活,实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但是他们不配做伟人,甚至不配称作是“人”。因为我对人的定义,最起码要做到问心无愧,他们是有愧于他人和后代的。

  我之所以不想说那些污染,那些雾霾,是因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能看得到,倘若一个人忽视这些,那么我们费尽再多的口舌也是惘然。我们就谈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无论富贵,无论地位,在保护环境方面应当怎么做。

  不违心去做一件事:不让污染的来源出自自己的手,或是说不要为了某些利益,把环境作为牺牲的代价。如果你是一个商人,不要做违法的买卖,如果你是一个工人,尽量不为黑心不法老板干活,如果你是一个农民,尽量少烧秸秆,少打农药。

  不因自己的事情影响其它:这里的其它包括人和动物,人类的生活不应该影响到其他人或其他物种的正常生活,当然在几乎所有国家的法律文献当中也都有提及。所以不要因为你走了这条路造成周围其他一切生物无法存活。

  不断绝后代人的路:换句话说就是可持续发展,中国讲究子孙绵延,文化传承,既然这样,我们就更应该把属于后代的资源,属于子孙的青山还给他们,当你能够使用一瓶水的时候,千万不要使用一盆水。

  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的心在那儿了,行动慢慢也就跟上了。这是一个人类集体的行动,让我们的共识化作一团火焰,燃烧掉所有的雾霾,所有的污染吧。

《穹顶之下》观后感200字【精选3篇】三

  春节上班第一周,柴静以纪录片《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刷爆各路视频网站、朋友圈、微博等等,掀起了新一轮的媒体事件,引来各路大神围观。对于雾霾的关注,其实在中国不算是什么特别新鲜的事情了,但是能够一次性地引起如此巨大的媒体聚焦,不得不说是第一次。

  柴静的视频播出后,赞扬者有之,论点不相上下,无非是肯定其对于知识普及的功效,认为这部纪录片不仅思路清楚,论点清晰,材料充实,而且以一种女性母亲的身份涉入,具有一种特别亲切的人文情怀,非常容易能够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其播出之后引起的巨大效应就是作品本身就是其艺术魅力的最好证明。

  只不过,对于《穹顶之下》的批评者所切入的角度却各有不同。有的直接从新闻本身的客观性出发,觉得柴静本身“TED”式的纪录片并不符合新闻客观性的原则,用婴儿肿瘤与采访小孩子是否看到蓝天等方式纯属于一种无谓的“女性煽情”,很容易给观众造成误导。

  而其对于数据的引用,对于诸多概念的表述,对于专家学者的访谈,也诸有段长聚一,移花接木,自相矛盾自处。还有人从柴静《穹顶之下》所表现出的立场批评其内在的利益链条,比如说对于油气私有的支持,其实完全忽略了中国大型发展电站的正确性等等,必定与私有利益集团的支持有关,不过是为两会的召开提前打个预防针而已。

  更有甚者,将攻击直接转移到柴静本人身上,觉得她的女儿得了肿瘤与柴静本身是个“资深烟民”“高龄产妇”密切相关,而她的女儿本身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居民,更是将柴静本身口口声声的所谓对于雾霾的关怀大大地打了一个嘴巴。

  看了各路神仙对于柴静《穹顶之下》的'褒扬和贬低,我都觉得,那些争论比柴静的纪录片本身更有看头了,就像豆瓣上的许多影评比电影本省更加精彩一样。无可否认,柴静的纪录片给普通大众上了一堂生动的雾霾课,她所运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力,无疑是那些过分科学的读物所无法取代的。

  只不过,那终究只是一堂课而已,所提出的具体建议能不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还是得打一个问号。柴静的建议是多举报非法排污行业,出门少开车。那似乎是每一个人所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像“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一样,在某一个阶段掀起一阵高潮,最后又不了了之吧。因为她根本没有触及治理雾霾的难度所在,那是层层利益链条所组成的一个大漩涡,无论你从哪一个点入手,都无法全身而退。

  以北京的“A派克蓝”为例,为什么仅仅在几天的时间,雾霾可以消失不见——因为政府以巨大的手腕制止了各路排污源头。其代价是什么呢?那就是几天的工厂停产。所谓的效果,必定要付出巨大的牺牲。中科院这么多人,国家的执行人员那么多,环保局长又不是傻子,怎么不知道如何彻底根除雾霾呢?多少年前就提出了所谓的“科学发展观”了啊,到现在为什么全中国雾霾越来越严重。

  因为,那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你经济要发展,必定得烧煤,所谓的高能源哪里这么容易得到?你要洗煤,那得付出多少劳动力?洗煤之后的脏水怎么办?一步一步都是资本投资。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空气好?因为他们都是过来人了,都曾经以高污染换来了经济发展,如今的他们,当然有雄厚的实力将污染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或许,这种言论本身可能有点无奈,但确实是事实。许多事情背后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中国,还太穷。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你只能选择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