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后反思【精选3篇】
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后反思【精选3篇】一
一、利用教材,扎实训练。
如何运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从中得到语文方面(听说读写书,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比如,要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老师首先就得考虑,我用这篇的教材,进行哪些方面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根据年级要求和单元训练重点以及教材特点,所以确定两个知识的训练点,一是抓住第四节的第一句:“王二小走在的前面,把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进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训练。把、被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训练时我尽量放缓坡度,先学习原句的说法:()把()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被()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因为是从课文原句中来,学生很容易就能说出。进一步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动作,用把、被句进行练说:()把()的书拿走了。()的`书被()拿走了。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把字句和被字句。有了以上的训练梯度,大多学生都能说出几句。对于这样的句式,从学生说的情况上看,可以知道学生就基本能掌握了。二是进行词语的训练,主要抓住第三节中的两个词“假装顺从”和“自有主张”联系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进行引导理解。这两个训练点,不仅仅进行了词句的训练,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王二小勇敢和机智的品质。除此之外还特别注重生字的认读,书写,记忆,实实在在地落实字词句的训练。确定情感的训练点,主要是课文的第五节,主要指导学生读出对敌人的恨,对王二小的同情。因王二小距今有一定的年月,学生在情感上似乎还无法真正的理解,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这种情感,在 朗读的指导上,我也花了很大的功夫。先让学生自读,结合课文插图,初步了解;指名读,抓住两个重点词“挑”和“摔”;直观演示,加深对这两个字理解;听老师读,闭眼想像王二小被摔死的情形;说说你所看到的情形,体会这种愤怒的情感;最后才让学生朗读,把你的愤怒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有了这一步步的指导,学生的情感也在指导中逐步升华,最后通过朗读得到充分的发泄。从学生脸红脖子粗样子中,对敌人的恨无需用语言来表达。从积蓄的泪眼中对王二小的爱,也无需明说。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看出学生真正领会了这种情感。有了这种情感,顺学而导,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假如你是王二小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什么?假如你是王二小的父母,你会对他说什么?假如你是王二小的乡亲,你会对他说什么?”让学生通过练说,体会不同角色对王二小的共同感受那就是深深“爱”,对敌人无比的“恨”。同时也注意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样训练点落实到位的了,也实现了听说读写的共赢,达成了目标。
二、引进资源,实现多版本多学科融合。
教材无疑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教材这个资源往往有许多的缺陷,如何在利用教材这个资源的同时适当引进一些课外的资源,达到与课内教学交相辉映。比如《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只是一首歌词,歌词不论在段落结构还是语言特点上,和学生平时学习的课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作为二年级的学生要真正理解这些语言特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在教学时就试图问学生,课文讲了什么事,学生就很难能够比较清楚地说出。根据这种情况,结合识字部分的教学,化解学生对这样一个文体内容理解的难度,所以我就把这样一个故事用课文里的生字词,重新编写成一段话。这段话不仅能让学生复习生字词,还能让学生通过读初步了解故事的梗概。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真正的故事才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所以引进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课文《王二小》,让学生读这个故事。对于这样的一篇课文,作为二年级的学生无需老师指导,他们就能自己读下来了。通过自读故事,学生对王二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有了了解才能产生兴趣,这时向学生介绍关于《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这本书,学生就会很在兴趣地在课文去阅读。再者,《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是一首歌词,所以学唱这首歌,实现语文课和音乐课的融合,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因为毕竟是语文课,学唱歌曲时当然不能像上音乐课那进行教学了。更多的只是让学生多些体会和感受,在此基础上学唱。在学唱的过程中加强了背诵,落脚点还是在语文上,别忘本了语文。
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后反思【精选3篇】二
《歌唱二小放牛郎》一首歌词。颂扬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为了掩护八路军后方机关和数千老乡,把敌人领进埋伏圈,自己英勇牺牲的壮举。由于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要使学生真切感知、深入领悟王二小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精神,必须通过听唱、观察、朗读、想象等手段,把学生带进一个悲壮的感情世界,在多种感官的活动过程中,了解二小的事迹,感知英雄的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听唱歌曲,整体感知
第一课时我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让哀婉动人的歌声拨动学生的心弦,先作感情的铺垫,而后自由朗读课文,便有了整体感知时代氛围和英雄行为的基础。在此前提下指名朗读第一节,而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放牛的王二小哪儿去了?”组织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学生如能从字里行间感悟到“牛儿还在”、英雄已逝的悲壮结局,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和创造。但是我发现学生没有能够体会出,他们以为这个时候二小在为敌人带路。
二、图文结合,想象补充
知英雄事迹,颂英雄精神,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在具体教学中,应通过观图、读文、想象来实现。从第一节学生已知王二小放的牛还在山坡吃草,可他却已牺牲在血染的山冈,永远离开他心爱的牛儿了。那么,二小是怎样牺牲的呢?让学生读第二节,看插图,展开想象:“九月十六那天早上”,当敌人来扫荡的时候,二小在做什么?这是课文所没有写明的,作者故意留下空白让读者去感悟。只要仔细观察一下第二幅插图,学生就会开启思维的闸门,创造性地想象出王二小的行动、语言和内心活动,从其动作想象到二小正在山坡一边放牛,一边放哨,从其专注的神情,想象到二小对敌人充满高度的警惕,对乡亲怀有深深的爱。这种通过想象和联想,把文字符号中间的艺术空白转化为立体表象的过程,也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过程。
在朗读第三节时,我继续启发学生想象:如果敌人从山口走进山沟,将会有怎样的情况发生?(后方机关和几千老乡就会遭殃)敌人抓住二小叫他带路时,他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结合朗读,观察插图二,学生从他的神情中如能读出他内心的镇静、沉着,读出他表面上假装顺从,实际上却有主张的聪明和智慧,便又是一重大发现和再创。
在朗读第五节时,我结合插图,让学生体会敌人发现受骗以后的气愤与八路军此时的愤怒。一个要气愤地杀死而二小;一个要杀死所有敌人,为二小报仇。课文里“挑,摔”是敌人死到临头的挣扎,“冲,射穿”中传达的是八路军的愤怒,在读的时候,要让学生充分体会,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
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后反思【精选3篇】三
这是首创作于1942年的歌曲,出自于四年级音乐教材,采用叙事歌曲的题材讲述放牛娃王二小的动人故事。旋律悠扬清新,又带有悲凉的情感色彩,寄托着人民对抗日小英雄的哀思。
四年级有7个班,可在这节课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却发现效果不一样。在一个班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欣赏歌曲,然后介绍歌曲的来源(故事)和特点,,课堂效果不明显,学生也没有完全投入到歌曲情绪之中。我及时总结,发现学生在没有完全理解歌曲的背景时,不能完全进入角色,产生不了共鸣。 导入是新课的开端,也是新授课的定调所在。如果能运用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就能唤起学生爱学的激情。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谈话、讲故事等。教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生活中孩子们对王二小这位英雄是陌生的,于是在其它班级的课堂教学中教唱前把王二小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听,使学生在故事里对王二小有一定的了解,也使课堂有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学生顿时安静下来,沉静在歌曲的意境之中。然后再通过对歌曲的教唱和对歌曲进一步处理,学生在反复的教唱中,对英雄王二小的怀念之情必然不断加深,使情感在旋律中不断升华,从而受到感染,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情感的碰撞,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对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的珍惜。
歌曲分为五段,在学唱过程中,我让学生观察这五段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孩子们分析出旋律相同,但歌词和情绪不同的结论。在学唱完歌唱旋律后,我让孩子们再根据故事发展逐段分析出演唱情绪,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以及情绪来演唱歌曲,学生完成的不错。学生完成了整首歌的演唱后,又进行一个表演唱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到歌曲中,进行形象情描述或对其环境的设置、模拟以及创设出与之相匹配的场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生如历其境的真实体验,从而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一种氛围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