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脱贫攻坚看千年梦想决胜今朝观后感心得体会
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广播电视局指导,贵州广播电视台承制的4集贵州脱贫攻坚纪实专题片《千年梦想 决胜今朝》,22日起在 贵州卫视央视《新闻联播》后播出,播出后,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中的反响很好。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几篇关于这部记录片的观后感,快来和小编一起学习吧!
看千年梦想决胜今朝观后感一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要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必须找准路子,实施精准脱贫,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激发贫困群众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聚合全社会之力。脱贫攻坚需要形成合力,必须强化政府责任,引导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要动员全国全社会力量,把所有工作、各种资源、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焦、聚集、聚合,对照标准,彻底整改,高标准完成任务。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加强党的领导力。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脱贫攻坚是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的一把手工程,是一项极其重大、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尽锐出战、狠抓实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前,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到了啃硬骨头和攻城拔寨的收官冲刺阶段,只能成功,没有退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共庆中国农民丰收节,分享丰收带来的喜悦,凝聚共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积蓄强大力量。
看千年梦想决胜今朝观后感二
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脱贫攻坚迎来“清零”的历史性时刻。“花开满地来时路,遥看前景更催人”,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必须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对退出的贫困人口扶上马送一程,久久为功,让“清零”成为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建强扶贫堡垒,稳固脱贫成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脱贫攻坚成果能否得到巩固,扶贫队伍起到关键作用,必须坚持思想不松、措施不变、力量不减,着力在常态化、长效化上下功夫。强化思想教育,使党员干部意识到现行标准下,绝对贫困虽已消除,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因素决定了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必须坚持不懈将扶贫职责扛在肩上、把扶贫任务抓在手上。优化调整扶贫队伍,立足于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际要求,将专业精、能力强、能带富的干部充实到扶贫工作最前沿,注重从毕业返乡大学生、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选拔中坚力量,选优配强“后扶贫”时期的干部队伍。提升干部的综合能力,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对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农业技术等方面进行培训,打造一支“永不离开”的高素质扶贫工作队
健全长效机制,做好返贫预警。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成就,但一些脱贫人口因病、因残、因灾等原因仍存在返贫风险,要在“防”上做文章,做到未雨绸缪。建立多维精准识别机制,划定符合地区实际的相对贫困线,通过农户申报、村干部走访、行业部门筛查等途径,精准识别贫困群体,在“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将居家环境指标以及充分就业等纳入多维贫困框架中,筑牢防贫底线。建立防止返贫的预警机制,扎实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将脱贫人口逐一“过筛子”,较真碰硬检视前期巡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确保问题不再反弹,针对脱贫不稳定人群和边缘低收入户,提前采取有效帮扶措施,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坚持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加强技能培训,统筹利用公益岗位,多渠道积极安置,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低保、医疗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及时化解生产生活风险。
补齐产业短板,培育致富土壤。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是增强“造血”功能的长远之计,必须在壮大优势产业上下功夫,做好消除绝对贫困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衔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指导当地村民根据自然条件发展特色产业,积极联系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当地能人等多元主体,打造农业、加工业、旅游业等为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让村民获得主动发展的可行路径,提升对自身对抗贫困的自信心。推动产业扶贫资源可持续发展,确保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不减,发挥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产业带动生产,让更多人端上就业的“饭碗”,为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拓宽市场资源,加强贫困地区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促进扶贫直播、网络带货等网络营销,组织好产销对接,多渠道解决农畜产品销路少等问题。
消除精神贫困,激发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要使得贫困人口在脱贫后保持长效稳定的发展后劲,消除精神贫困是重中之重。发挥好主流价值和文化的引领作用,弘扬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思想观念,通过先进典型宣传、榜样示范引领等形式以文富民,激活他们积极向上、勤劳致富的精气神。稳固提升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撑力量,改善乡村教学设施,提升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水平,让落后地区的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培养有责任感、志存高远的优秀人才,避免出现贫困代际相传现象。建立稳固激励机制,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扶贫项目补贴等方式,鼓励其自主就业创业,对贫困群众进行技能培训,让“思想脱贫”成为源头活水,帮助困难群众实现从“等靠要”到“比致富”的转变,真正远离贫穷的困扰。
看千年梦想决胜今朝观后感三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紧要关头,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总攻令。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同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充分发挥党的坚强领导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社会上下同心,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推动脱贫攻坚不断攻城拔寨,取得举世瞩目的决定性成就。尽管曙光就在眼前,但道路并不平坦,登上胜利之巅更需要披荆斩棘,爬坡过坎。就目前来看,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这些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挑战,对脱贫进程产生了较大影响;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脱贫攻坚工作中还存在着松劲懈怠、精力转移现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时有发生,个别地区“一发了之”、“一股了之”、“一分了之”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当前脱贫攻坚战到了决胜时刻,面对困难和挑战,劲只可提不可松、气只可鼓不可泄,越到紧要关头,越容不得松口气、歇歇脚。掘井九仞未及泉,犹为弃井;胜利在望未全功,更需努力。全党全社会必须聚精会神、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坚决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具有历史意义的千秋伟业。
旌旗猎猎,气势如虹;统帅擂鼓,三军用命。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各省区市向中央签署的责任书、立下的军令状必须如期兑现。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恪尽职守,抓好落实,面对最艰巨的脱贫任务要挂牌督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攻下最后的贫困阵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努力将疫情影响降至最小;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攻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要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强化县级党委作为全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的关键作用。只要全国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层层压实责任,全国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各行业部门认真履行各自责任,发挥好全国上下一盘棋的政治优势,我们就一定能汇聚起百川成海的澎湃伟力,以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决心毅力彻底攻克“贫困的最后堡垒”。
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有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奋斗实践,我们党一定能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这两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同铸新时代的丰碑,一定能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不朽业绩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一定能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
看千年梦想决胜今朝观后感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正在奋力夺取全面胜利。“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越到最后越要响鼓重锤,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锚定艰巨任务,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以必胜信念激起决胜决战之势,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关系。脱贫攻坚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要实现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就决不能松劲懈怠。疫情冲击之下,脱贫攻坚要寻找新的发力点,利用扶贫协作大数据平台实现帮扶对象、帮扶干部、帮扶措施、帮扶资金的智能管理,实现线上农业知识培训扶贫又扶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情况下,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秩序的加快恢复,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相信我们终将战胜疫情,我们也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把全国人民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带入全面小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快速脱贫与防止返贫的关系。在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脱贫的质量也同样需要保障,如何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同样是要解决的硬任务。有数据显示,全国已脱贫的9000多万人中,有一小部分存在返贫风险。一些贫困户有干劲,却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就需要我们除了强调社保兜底以外,特别强调要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持续抓好脱贫户的扶智和扶志引导工作。一方面,加强思想观念的改造提升,使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激发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的力度,增长他们劳动致富的本领和能力,实现产业脱贫和就业脱贫。同时,要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扎实做好春耕备耕,满足脱贫群众稳定就业增收,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消除贫困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夺取脱贫攻坚战略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要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多在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上下功夫,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壮大区域经济和集体经济上下功夫,在培育新型农民、增强内生动力上下功夫。以系统化的思维、扎实务实的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美丽乡村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促使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从而巩固脱贫攻坚。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几篇优秀范文,想要了解更多的优秀作文素材,提升写作水平,可以关注本站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