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电影观后感600字【精选3篇】
《夺冠》电影观后感600字【精选3篇】一
昨天首映《夺冠》,有人评价这是中国第一部体育大片,预估票房80亿!
中国女排精神!“胜不骄败不馁,坚守本心”才是真正的女排精神,无论你是体育运动员还是普通人,打心底里都要有一股子冲劲,一种信念!
暂且抛去巩俐的国籍不谈,用巩俐扮演郎平,有点太“美化”了郎平了吧?不!一位是现实活生生的、大家都熟悉的铁骨铮铮的巾帼英雄,世界当红体坛教练,巩俐为了贴近郎平形象,从发型、体态、表情、眼神、步姿等都神还原,连郎平驼背的毛病都没放过。差不多算是像素级还原。巩俐和郎平两者之间,无论是“身”、“形”、“神”、“韵”上,都散发着相似之处,巩俐也得算的上是身心合一,灵肉交融,毕竟是以真人真事为题材的影视创作,无论这部电影到底是为了票房?还是为了彰显英杰?都值得被尊重,值得一看!
郎平不仅是一位非常棒的国家运动员,也是一位心怀学生的老师。在赛场上,郎平奋力拼搏、秉持中国女排精神,场下,她能尽力体察到每位队员的情绪。退役后担任教练,训练出了无数出色的巾帼英雄,可以说,中国女排的里程碑上,一定会有“郎平”二字。只有像郎平这样,把自己的学生、把自己的国家,时刻挂在心上,用发展、和爱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才能培养出心性坚韧的国家干将。女排精神是什么?郎平说过:“不是一定要赢,而是明知道自己会输,也要一分一分地赢回来,不到最后不放弃,到了最后也不放弃!”
选角副导演从全国几千个女排运动员里挑选了最终的十几个给表演老师变魔术一样,把她们一个一个训练成演员,并且重建了80年代的漳州训练基地。在80年代留下了五连冠的奇迹辉煌。虽然说现在的人总是回忆之前多么多么厉害,显得有点自娱自乐,但这是不能缺少的一种情怀和记忆。影片开始时,彭昱畅饰演的青年陈忠和,作为陪打教练的身份缓缓走入女排训练基地,懵懂青涩,眼神闪躲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去向哪里。正对应那个时代中国女排将要走向世界时的前夜,虽然迷茫但有目标,那就是拿冠军!
有趣儿的是,陈冲的女儿演了电影里郎平的女儿,郎平的女儿演了年轻的郎平,呃·····这有点绕啊!用郎平老师的原话来说:“你就是我!”带着这句话去观影,莫名有一种错乱时空,回到过去的感触,呐喊、哭泣、拥抱、欢呼都交织在130分钟荧幕当中。《夺冠》为什么要女排队员真人出演?我想,女排人的精神,不是能演出来的,需要内心有强烈的情感共鸣、有坚定的信念。每个时代的中国女排都有这一群可爱的姑娘们,她们不畏强敌刻苦训练!
好苦的是80年代落幕之后,一直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整整走过了30年时间,承受了太多终于释放了出来。除了女排刻苦训练时的苦楚,更多的则是默默无闻时期的坚守。小编在此想说的是“女排精神”不是用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但是只要你走进电影院看过这部电影,通过《夺冠》里的每一个镜头去感受去体会,就能知道女排精神是什么,就能知道“中国人,行的”、“中国人无所畏惧”的底气和根源是什么!
《夺冠》电影观后感600字【精选3篇】二
中国女排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电影《夺冠》力求从更深的层面对细节进行发掘,力求展现中国女排为夺冠而经历的艰辛历程。影片同时也提出了女排精神是否过时的疑问。
据说当初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后,人类幸好还保留了一件东西,那就是希望,正是希望让人们坚持向前。中国女排低谷时期,临危受命的郎平说过,她只是给人们带来暂时的希望。话虽这样说,郎平却竭力把这希望发挥到了极致,最大程度激发队员蕴藏的能量,她更想要的是一支积极阳光的中国女排,看重的是乐在过程以及精神的永存,并不是寄全部希望于夺冠。在与实力相当的巴西女排决赛中,理性地说胜负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退其次了。事实上,不管曾经几连冠,长胜不败是不可能的。
你为什么打排球?这个问题并不是可以简单回答,甚至都无法用语言来确切表述,但又是一个不得不回答的根本问题。朱婷打排球最初就是为了能够离开农村,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但在老一辈女排精神的激励下,她将自己的目标扩展并逐渐得到升华,成就了球队以及自己人生的辉煌。夺冠路上每个队员的人生中,都具有类似的升华过程。当然能有中国女排这样的平台,她们是幸福的。
郎平率领女排夺冠的经历再次证明,解决思想问题是首要的。到了一定年龄才能体会到,快乐和解放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是件多么难求的事,但它又会激发出多么大的能量。推及我们每个人正在做的大事小情,都可以问自己是为什么,可以尝试在心底回答一下。
其实每个人都有着追求的天性,追求更多精神的愉悦,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用社会学专业名词来表述,就是具有自我实现的欲求。但追求是要付出的代价,就如同看电影《夺冠》要花钱买票一样。每个人欲求的目标应该是无上限的,就看你愿意付出多么大的相应代价,这可不是说说那么容易,更不是电影所能够完全展现出来的,例如朱婷深夜里的独自痛哭。越高的目标越容易产生灰心的情绪,因为难度等级会让你对正在和将要的付出产生怀疑,从这个角度说,对影片中自愿退出发队员,应该是可以理解的,谁又不曾知难而退呢?做不了英雄不可怕,只要心中依然敬慕英雄。
虽然个体的目标最初往往显得私人、零碎、渺小,但当心往高处的时候,普通人的大事小情足够升华出意义。如此,对自己的存在便少一些怀疑,不再纠结是否身体残疾,不再纠结能力大小,最大程度地享受人生就好。精神升华了,付出大约等于收获的公式也就容易成立了。这不是鸡汤,是切切实实的事实。
不可否认,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观众正是被女排精神召唤走进影院的,试图寻找某种东西。推荐观看《夺冠》,在观众的潜意识里,必然能够得到某种激荡,作为一名辛劳的普通公民,不断的激荡也许是不可少的强心剂。女排站上领奖台,国歌响起,你是否油然而生出庄严和激动呢?往大了说,家国多事之秋,恰恰最需要振奋的女排精神,电影《夺冠》正当其时!
《夺冠》电影观后感600字【精选3篇】三
电影原名《中国女排》,后来改名《夺冠》。这个名字放在今年的大背景下,却是极具戏剧性。因为《八佰》刚刚问鼎了今年的全球票房第一,这是中国电影的首次夺冠。只是这个夺冠与其说是中国电影的胜利,倒不如说是中国抗疫的胜利,毕竟全球疫情啥样大家心里都有数,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何况这算是综合国力的胜利,并不全是运气。
体育类电影本来就冷门,即使搭上了中国女排的大品牌,也因为老人对女排的耳熟能详,新人对女排的一知半解,导致大众观影热情不高。而我之所以走进影院,也是因为最近迷茫得有些累了,又有点不甘沉沦,只好四处找鸡汤,恰好夺冠上映,所以就决定是它了。
女排精神出现在一穷二白的80年代,可以说是新中国奋斗的代名词,很多人以为它的核心是奉献和牺牲,其实并不是。女排精神首先讲求的是团结协作,其次是顽强拼搏,永不言弃。无论是现在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是80年代的“振兴中华”,都需要团结为先。排球区别于乒乓球的地方正在它是一项团队协作的运动,乒乓球影响力不如排球的原因也在于此。
从电影观赏性和难度看,描绘众生相的电影和阐述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自然是后者更具观赏性,而且主线贯通,容易理解。群像电影要描述的人物太多,时长有限,镜头分散,所以不是注意力高度集中或者有前期了解,观影体验一般不会太好。《夺冠》需要在两个小时内描述好新老女排两代人,时间跨度40年,因此需要一个主线串联起整个故事。陈可辛选择了郎平作为整个纽带。作为世界排坛的传奇人物,中国排球十次夺冠,郎平参与了八次,由她作为纽带,绝对众望所归。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新女排队员的演员,超越了本色出演,达到了本人出演。
电影前半段非常感人、也让人振奋,本来就是冲着这个去的,算是值回了票价。难得的是电影后半段多了一些思考。电影重现了08年郎平作为美国队主教练带领美国队击败了东道主中国队的一幕,观众的嘘声让我想起了曾经的自己,当年我也是高呼卖国贼的一员,回头再看,卖国贼这个称呼绝不属于数次临危受命,挽救中国女排的郎平。电影中一句“还是不够强大”让我明白了自己的狭隘。真正的强大不是不会输,而是输得起。就像《夺冠》一样,目前看,它的票房已无力赶超《八佰》,更不用说来势汹汹的国庆档电影,但各人有各人的精彩,不是非得夺冠不可,踏踏实实的人生也有别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