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什么专业比较好 北京大学什么专业好就业
北京大学什么专业比较好,北京大学是一所985,211,双一流A,国家重点,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学校办学实力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共开设25个学院,108个本科专业,那么北京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学什么专业好?今天为考生家长们盘点了北京大学专业排名,这些都是北京大学最好的专业,也是优势特色专业,志愿填报热门选择的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
北京大学什么专业比较好
一:北京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2022年国家级特色专业36个:经济学、西班牙语、非通用语种群(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梵文、巴利文5个语种)、地质学、核技术、核物理、临床医学(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结合)、口腔医学、法学、阿拉伯语、核技术、微电子学、软件工程(设5个专业方向)、临床医学(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结合)、哲学、化学、药学、保险、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科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城市管理、汉语言文学、考古学、世界历史、预防医学、国际政治、地球物理学、地理科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新闻学、环境科学、金融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能源与资源工程、环境工程
2022年北京市级特色专业4个:心理学、基础医学、阿拉伯语、西班牙语
二:北京大学专业排行榜(国家级特色专业)
注:篇幅有限,以下为部分专业介绍,更多请前往模拟志愿填报频道查询!
1.经济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定位在于经济基本理论与方法、运输组织与国际贸易的结合,培养掌握现代经济学的数量分析方法,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了解海运、港口系统的构成及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具有国际视野的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国际运输经济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学校2001年开办的专业。(1)专业定位:在经济理论培养的基础上,培养应用型运输经济、港口经济人才;(2)人才培养模式:基于现代创新教育模式的思想,构建经济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以课程为单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学资源为平台,动用所有教学要素,立体化、全方位地融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为一体,关注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教学设计;(3)国际化人才培养:吸收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经验和教学理念,提升办学水平,近年与美国肯尼索大学建立了教师互访机制,不断加大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活动。该专业学生可以参加英国卡迪夫大学商学院“2+2”项目、“4+1”项目,英国雷丁大学“4+1”项目、美国加州大学滨河分校“3+1+1”项目,英国普利茅斯大学“2+2”、“3+1”项目。学生通过参加该类项目的学习,达到双方院校的要求后,根据项目的不同可获得我校及国(境)外联合培养院校的学位证书。(4)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教学主管院长、教学督导组、系主任和专业负责人组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管理队伍,建立全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本科教学的质量。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资本论》与经济学经典著作选读、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外经济思想史、管理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运输经济学、港口经济学、航运经济学、物流经济学、供应链管理等。
2.西班牙语
学科:
门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相应语语言基础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应语言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相应语、高级相应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相应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相应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相应国家国情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
3.非通用语种群(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梵文、巴利文5个语种)
学科:
门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相应语语言基础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应语言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相应语、高级相应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相应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相应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相应国家国情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
4.地质学
学科:理学
门类:地质学类
专业名称:地质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质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训练,掌握地质调查、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质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资源开发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报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质学
主要课程:地质学、结晶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史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及勘探方法、地球化学、遥感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课程的实验和实习在课程内安排、野外地质的认识实习、区域地质测量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5.核技术
核能是21世纪人类先进能源的主要支柱之一。在我国,能源缺口约3亿吨标准煤,核电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和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核技术的运用日益广泛,如能对医疗、卫生用品进行高效消毒和灭菌等。然而,核能是把双刃剑,给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毁灭: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制造的恐慌阴影至今仍笼罩在人们心头。由于核能技术的这种特殊性,我国各高校开设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涵盖的知识面宽、知识密集、技术超前,且自动化程度极高。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核工程、核技术的基础理论,受到核工程、核技术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从事核工程、核技术的实验研究、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由于核能源将成为中国未来能源的绿色支柱,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就业前景良好。就业单位除了传统的核科技、核工程部门外,主要集中在与近代物理技术和信息技术(IT)密切相关的领域与部门。包括在环境、医疗、卫生、国防、工业、农业的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核电工程的科研设计单位(站、厂、院、所),核动力和核供热以及常规火力电站,工矿企业,高等院校等从事研究、规划、设计、施工、核电厂运行管理及设备制造、研发、技术咨询等工作。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6.核物理
核物理专业主要通过对原子核物理学、核电子学、核物理实验方法、核技术应用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核物理专业的基本科学知识和体系,并受到相关专业实验的训练,从而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核物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具有较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能够适应核物理学科各方向发展的基本需要。它研究原子核的结构和变化规律;射线束的产生、探测和分析技术;以及同核能、核技术应用有关的物理问题。它是一门既有深刻理论意义,又有重大实践意义的学科。
培养目标
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工程技术的初步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用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只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相关科研部门、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到原子核物理及核技术相关的厂矿、企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原子核物理学、核技术应用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学位。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7.临床医学(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结合)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临床”即“亲临病床”之意,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
培养目标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
就业方向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医学院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但是在全国总的毕业 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毕业后可以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各科的医疗、预防工作及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8.口腔医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 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够在科研部门、教育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针对不同的领域(例如但 不限于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决策、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广告策划、工业与商业设计、公安、军 事、体育、文化艺术、航空航天、医护、社会工作等)从事和心理学相关的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学 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心理学实验研究设 计、分析方法以及查阅、理解和写作专业文献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心理学的实证以及相关的 统计、测量技术,具有从事相关方面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和文 字处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学、哲学、人类学、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 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心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学的实证以及相关的统计、测量技术,掌 握心理学实验研究设计、分析方法以及查阅、理解和写作专业文献的方法,了解心理学科的发展 趋势和应用前景,具有初步的对实践领域的具体应用问题的敏感性和解决能力;
3.具有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政治分析能力、较严密的逻辑推理 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与他人和谐交往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适应和心理调节能 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及其常用软件、心理测量学、生物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心理学导论(上、下)(共96学时)、普通生物学(动物部分)(36学时)、动物学实验 (36学时)、线性代数(54学时)、生理学(54学时)、生理学实验(36学时)、概率统计(54学时)、 文科物理学(54学时)、生物心理学(54学时)、人格心理学(54学时)、心理统计(54学时)、实验 心理学(54学时)、实验心理学实验(36学时)、变态心理学(54学时)、发展心理学(54学时)、认 知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量(54学时)、社会心理学(54学时)。
示例二:CNS解剖与生理(54学时)、心理统计(108学时)、普通心理学(上)(54学时)、普通 心理学(上)实验(18学时)、普通心理学(下)(54学时)、普通心理学(下)实验(18学时)、实验 心理学(上)(36学时)、实验心理学(上)实验(18学时)、实验心理学(下)(36学时)、实验心理 学(下)实验(18学时)、发展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量(54学时)、心理测量实验(18学时)、人 格心理学(54学时)、生理心理学(54学时)、教育心理学(54学时)、社会心理学(54学时)、心理 学史(54学时)、认知心理学(54学时)、认知心理学实验(18学时)、变态心理学(54学时)、心理 咨询概论(54学时)、组织管理心理学(54学时)、人事测评与职业规划(36学时)、人力资源开发 与管理(36学时)。
示例三:人体解剖生理(56学时)、心理学原理(56学时)、心理与教育统计学(54学时)、发 展心理学(54学时)、教育心理学(54学时)、心理咨询学概论(54学时)、教育学(54学时)、人格 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量学(54学时)、实验心理学(上)(36学时)、统计软件包(54学时,含 实训36学时)、心理学史(54学时)、临床心理学(54学时)、异常心理学(54学时)、实验心理学 (下)(实验72学时)、社会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验及其应用(72学时,含实训36学时)、认 知心理学(72学时,含实训3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综合论文训练 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实验心理学实验等实验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安 排的一定课时的教学实验;管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课程安排的一定课时的 见习和实习环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教育学学士。 0712统计学类
9.法学
法学院贯彻追求“大气”的办学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新型法律人才,在本科阶段不划分具体专业方向。学生可在研究生阶段选择确定具体专业领域。学院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教育基地1个、国家重点学科4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9个、硕士点13个。
10.阿拉伯语
学科:
门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相应语语言基础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应语言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阿拉伯语、高级阿拉伯语、语法、口语、视听说、翻译理论与实践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
11.核技术
学科:
门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相应语语言基础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应语言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相应语、高级相应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相应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相应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相应国家国情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
12.微电子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物理学、电子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学等多个学科和超净、超纯、超精细加工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微电子学是21世纪电子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基础,是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主要研究半导体器件物理、功能电子材料、固体电子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微机械电子系统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等。
培养目标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理性的思维方式,思想品德良好,身心健康积极,勇于探索和创新是专业的要求和目标。
就业方向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去向是报考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通信、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研究生,到集成电路制造厂家、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以及通信和计算机等信息科学技术领域从事开发和研究工作。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13.软件工程(设5个专业方向)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典型的软件有电子邮件、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这些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 。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学习软件工程方法、软件系统开发、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开发管理、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证等知识,要求重点掌握软件需求分析、开发、项目管理和软件测试等一系列相关专业知识。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除考取国内外名牌大学研究生外,主要毕业去向是计算机软件专业公司﹑信息咨询公司﹑以及金融等其它独资、合资企业。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14.临床医学(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结合)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临床”即“亲临病床”之意,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
培养目标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
就业方向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医学院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但是在全国总的毕业 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毕业后可以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各科的医疗、预防工作及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15.哲学
学科:哲学
门类:哲学类
专业名称:哲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历史,以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知识,受到中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线索的系统教育,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业务能力的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理论和历史;
2.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相关知识;
3.掌握哲学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治学方法和相应的社会调查能力;
4.了解国内外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了解国内外最重大的实践问题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哲学
主要课程: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中外哲学原著导读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哲学学士
16.化学
化学专业是在原子、分子及分子以上层次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过程的基础学科,是理论与实验并重、富有创造性的学科,该专业学生应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及化学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化学某些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它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7.药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 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 和教学工作,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 位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接受数学建模、计 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 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 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
3.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4.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 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6.师范类毕业生还应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 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学建模、数值计算。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288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解析几何(80学时)、初等 数论(32学时)、近世代数基础(32学时)、常微分方程(64学时)、拓扑学(48学时)、理论力学 (48学时)、大学物理(64学时)、实变函数(64学时)、复变函数论(64学时)、数理统计(64学 时)、泛函分析(64学时)、偏微分方程(64学时)、科学计算(64学时)、随机过程(64学时)。
示例二:数学分析I-Ⅲ(378学时,含习题课)、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 时)、常微分方程(72学时)、复变函数I(72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Ⅱ(144学时)、微分几 何(72学时)、抽象代数(72学时)、实变函数I(72学时)、泛函分析(双语)(72学时)、数学模型 与数学软件(72学时)、数值分析(72学时)、普通物理学I-Ⅱ(180学时,含实验)、计算机基础 (72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108学时,含实验)。
示例三:数学分析I-Ⅲ(32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时)、C语 言(90学时)、普通物理(108学时)、概率与统计(90学时)、数学软件(54学时)、数学建模(72学 时)、近世代数(54学时)、常微分方程(54学时)点集拓扑(72学时)、实变函数(72学时)、中学 数学教材教法(54学时)、微分几何(54学时)、复变函数(54学时)、初等数论(36学时)、泛函分 析(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 业论文(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18.保险
保险学主要研究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数学、统计学、金融投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商业性保险业务的咨询、营销与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运作、保险行业的监管等。
培养目标
通过理论教学,学生能够系统掌握保险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保险业务技能,获得经济、管理、财务、金融等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保险综合业务能力以及证券、投资基本技能。
就业方向
保险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大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保险监管机构、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各种金融机构工作,也可在大中型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社会保障机构、政府部门等就业,还可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对保险行业的逐步认识,各种商业保险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保险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都很广阔。该专业适合公务员岗位。
19.信息与计算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和运筹控制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 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或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 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接受数学建模、计 算方法、程序设计和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受到数学和信息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良好教 育,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科学研究、教学、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工程计算 中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计算数学或运筹控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2.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 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
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或运筹控制中的某些实 际问题;
4.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信息科学、计算数学或运筹控制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 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及创新的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值计算、信息科学、运筹与控制、计 算机软件与应用。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物理学、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程序 设计与算法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值分析、数据分析、数学建模。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30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空间解析几何(96学时)、 常微分方程(96学时)、概率统计(96学时)、实变函数(96学时)、普通物理(144学时)、大学计 算机基础(64学时)、C语言与程序设计(96学时)、数学物理方程(96学时)、复变函数(96学 时)、数学模型(64学时)、数值分析I(64学时)、数值分析Ⅱ(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64学 时)、微分方程数值解法(64学时)、泛函分析(64学时)、信息论基础(64学时)。
示例二:大学物理(130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46学时)、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78学 时)、数学分析(240学时)、高等代数(1 36学时)、空间解析几何(46学时)、复变函数(46学 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90学时)、常微分方程(46学时)、实变函数(46学时)、数学物理方 程(46学时)、泛函分析(46学时)、数值逼近(60学时)、数值代数(60学时)、微分方程数值解 (60学时)。
示例三:大学物理(9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64学时)、数学分析(288学时)、高等代数 (144学时)、解析几何(48学时)、复变函数(64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64学时)、常微分方 程(56学时)、数学物理方程(48学时)、泛函分析(64学时)、数值分析(80学时)、数据结构与算 法(80学时)、数据库原理与技术(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数学建模(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 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并行)程序设计与实现。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0702 物理学类
20.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人才,兼具德、智、体全面发展。可系统地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生物科学发展趋势,具备进一步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良好潜质。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1.智能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扎实的数学、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智能信息处理、智能系统等方面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并具有继续攻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潜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2008年12月获教育部批准设立,2009年9月开始招生,是国内高校较早建立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之一,挂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具有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分析)和智能系统与应用(智能机器人)两个专业方向。本专业师资队伍教学成果丰厚、科研创新能力较强,专任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大部分教师具有留学或国外访问交流经历。
本专业以夯实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加强智能科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本专业建设了高水平和高性能的专业实验室,已建立“脑与认知心理综合实验平台”、“小型足球机器人系统”、“机器感知综合实验平台”、“创新机器人综合实验平台”、“智能信息系统综合实验平台”、“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实验平台”、“自然语言处理与信息检索综合实验平台”、“智能交通仿真系统平台”等八大实验平台,为专业教学和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环境。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与C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与JAVA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基础、脑与认知科学、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智能信息处理、不确定性计算、智能系统导论、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智能机器人程序设计、智能机器人实验、程序设计实训、智能系统课程实践等。
22.城市管理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着力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科学素质,能够较好的掌握城市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熟练从事城市管理工作和利用所学知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城市管理的实用型、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城市管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发展与规划经济学、市政学、公共关系学、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中国城市管理史、行政管理学、现代管理学、公共政策、城市环境管理学、城市规划与开发。
专业适应性与毕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各类的城市管理相关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23.汉语言文学
学科:文学
门类:中国语言文学类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般安排8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24.考古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考古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的考古学高级专门人才。
25.世界历史
世界史,一般是指有人类以来地球上历史的总和,虽然世界的历史本身早在人类文明出现前就存在,但是人类一直到近现代才真正用这个概念来研究和述说历史。早期的“世界史”不可能记述本身文明之外的历史,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则必须要近代地理大发现以后才可能逐渐出现。世界历史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可以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根据不同的地区,可分为不同地区的历史;根据不同的代表事物,可以分为不同事物的历史。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世界史专业毕业后能够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科技政策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管理工作以及有关咨询、宣传、编辑和出版工作;国家各类文化、宣传、出版、文博、涉外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能够在本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和研究成果。该专业适合公务员岗位及升学考研。
26.预防医学
学科:医学
门类:预防医学类
专业名称:预防医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卫生检测技术,能在卫生防疫、环境卫生或食品卫生监测等机构从事预防医学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卫生检测技术、疾病控制的基本训练,具有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与职业病、改进人群环境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防疫工作的基本能力;
2.掌握对人群劳动、生活、学习、环境和食品进行卫生检测和监督的基本能力;
3.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病流行规律,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措施与计划的能力;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5.熟悉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熟悉健康教育工作;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预防医学。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学、儿少卫生学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27.国际政治
国际政治专业 本专业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涉外性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政治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国际问题研究、教学和涉外工作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翻译能力和较好的听说能力。 外交学与外事管理专业 培养掌握外交学与外事理论、涉外政治、经济、法律知识、具有外交外事人员所具备的业务基础和技能,能适应各种涉外工作环境的专门人才。 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 是2003年开始招生的国内首创专业,也是国际关系领域的新兴专业,培养具有从经济层面把握国际问题能力的、既能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又能够在跨国机构、国际组织以及对外关系部门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8.地球物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地球物理学的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初步能力的基础研究型、 应用研究型复合型人才。同时,本专业学生还要具有处理一定层次技术问题的能力。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求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变和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实践动 手能力和组织、沟通、协调能力,具有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本专业学生还要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 和文学艺术修养,具有勤奋进取、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以及良好的 身体和心理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责 任感,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地球物理学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3.具有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接受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工程意识和经济管理意识;
5.具有独立设计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评价的能力;
6.具有独立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和图像信息处理及进行科学计算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8.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由物理学、地球科学、勘探地球物理、数字信号处理等知 识单元组成。
核心课程: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地质学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计算方法、 数学物理方程、科学计算理论与实践、数据结构与计算机图形学、地球物理学原理、岩石物理学、 地球物理观测与实验、勘探地球物理方法、空间物理学、实验地球物理学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地质学基础(80学时)、数学物理方法(126学时)、数值计算(36学时)、地球物理场 论(108学时)、数字信号处理基础(54学时)、固体地球物理学(54学时)、勘探地震学原理(64 学时)、勘探重磁学原理(64学时)、地电学(含地热)(64学时)、钻井地球物理学(64学时)。
示例二:地质学基础(136学时)、数学物理方程(48学时)、数值分析(40学时)、场论(56学 时)、数字信号处理(48学时)、固体地球物理学(40学时)、地震勘探原理(32学时)、重力勘探和 磁法勘探(88学时)、电磁法勘探原理(32学时)、地球物理测井(40学时)。
示例三:普通地质学和综合地质学(136学时)、数值分析(46学时)、计算地球物理学(46学 时)、地球物理场论(76学时)、数字信号处理(46学时)、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应用与解释(30学 时)、地震学与地震勘探(60学时)、地磁学与磁法勘探(30学时)、地电学与电法勘探(76学时)、 地球物理测井(6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认识实习、地质测量与数字填图实习、地球物理野外工作方法综 合实习、生产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地质学基础实习实验、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钻井地球物 理勘探等勘探方法与技术实习实验、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实习实验、重力学与大地测量学实 习实验、地磁学与空间环境学实习实验、地电学与深部构造物理学实习实验、地热学与地球深部 动力学实习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29.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专业是一门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研究地域与人们生活关联的一门学问。研究大致分为两大领域,即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对象的自然地理学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为对象的人文地理学。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大量地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学习者会接触到有关地质、勘探、地图绘制、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等等多方面的知识。
培养目标
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受地理科学思维和地理科学技能的训练,同时兼顾环境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培养,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地理教学、地理教学研究、地理科学研究、地理实际应用及环境教育等各种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30.理论与应用力学
学科:理学
门类:力学
专业名称:理论与应用力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力学及相关科学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必需的数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学习力学基础理论及某一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加强实验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训练,注意培养理论分析能力和力学应用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演算能力;
2.掌握系统的力学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力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方法;掌握一定的工程背景知识,初步学会建立简单力学模型的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对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5.了解国家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学物理方法、计算方法、程序设计、普通物理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或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31.新闻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汽车服务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懂技术、会经营、善服务”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能够在汽车技术服务、汽 车营销服务、汽车金融保险服务、汽车相关产品规划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 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汽车服务技术、汽车市场营销、汽车金融保险等方面的基本 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汽车检测诊断与维修、汽车市场分析、汽车营销策划、汽车事故勘查和汽车 相关产品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营销服务、汽车金融保险服务和汽车 相关产品企划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较宽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
2.掌握汽车服务技术、汽车市场营销、汽车金融保险、产品规划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 知识;
3.掌握汽车检测诊断与维修、汽车市场分析、汽车营销、车损查勘和产品规划等基本方法;
4.具有从事汽车技术服务、汽车市场研究与营销策划、车损勘查、金融保险服务和汽车相关 产品企划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5.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并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
6.熟悉本专业领域涉及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法律,了解相关国际规则和惯例;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 创新意识;
8.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身心素质。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理 论、发动机原理、汽车服务工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汽车维修工程、汽车服务 企业管理、汽车服务系统规划、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实训、电工电子实习、课程设计、汽车拆装实习、汽车驾驶实训 (本专业学生一般应获得机动车驾驶证)、汽车市场调查与营销商务实习、汽车检测与维修实习、 汽车勘查与定损实训(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发动机性能实验、汽车使用性能实验、汽车诊断实验、汽车检测实验、汽车电 子控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803 仪器类
32.环境科学
本科生统一实行按学院招生,一年级进行专业基础培养,第二年按照个人志愿分别进入城市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生态学5个专业进行专业培养。 环境科学(四年制,理学) 围绕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解决环境问题的重大需求,设置多个具有多学科交叉特色的教学模块,培养学生掌握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其适应在本校及国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并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环境科研、教学、保护和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高水平人才。 生态学(四年制,理学) 立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改善,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及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涵盖多个学科(生物学、地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的专业基础,重视实验(包括室内与野外实验)和模型模拟,培养环保、农林业和规划等部门及企业从事生态保护、生态修复,资源开发,生态规划与评估等方面工作的急需专门人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四年制,理学) 培养掌握地球表层系统运行机制,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掌握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能够承担国土整治、水土资源利用规划、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区域开发与资源管理等任务的高级人才。
33.金融学
学科:经济学
门类:经济学类
专业名称:金融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
3.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经济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34.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身心健康,可从事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中系统、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从2001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本科生300余人。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专业,2013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一名。本专业是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的主要支撑专业之一。本专业分为微波与射频技术、图像与视频信号处理和基于FPGA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3个专业方向。本专业的特点是重基础、宽口径、实用性强、服务面广,专业方向设置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重点发展方向。 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多名教师有国外学习、工作或交流经历。本专业有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1人。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了《数字微波通信》、《信号检测与估计》等专著,编写出版了《微波技术》、《天线与无线电波传播》、《电磁场与电磁波》等多部教材。 本专业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拥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和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十余个专业实验室,还拥有多个国内外著名企业资助的实验室。此外,本专业学生每年到辽宁省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等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还可以到学校远洋实习船参观实习。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近年来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各类赛事中获省级以上奖项数十项,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十项。本专业学生入学后可以申请我校与法国奥尔良大学和图尔弗朗索瓦拉伯雷大学的“3+3/4+3” 联合培养项目以及与英国拉夫堡大学的“3+1+1” 联合培养项目。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信号与系统、微电子技术基础、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应用、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图像压缩技术、语音信号处理、FPGA数字系统设计、射频电路设计、计算机通信网等。
35.能源与资源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36.环境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环境工程学科的理论基础,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开发基本能力,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规划和管理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成为具有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级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始建于1995年,是大连海事大学重点发展的品牌专业之一,辽宁省重点建设学科专业,支持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本专业为学校特色专业。
本专业在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与环境规划管理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国内高校同类专业领先水平。本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需求,是海洋与交通环境污染控制及环境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环境规划与管理领域专业高级科技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在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治理、水运港口及船舶污染控制与管理等行业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有较大影响。本专业目前与美国休斯顿大学建立2+2、3+1、3+1+1等项目合作培养办学,与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建立全日制本科生境内交流学习项目。
本专业拥有雄厚的教学师资队伍,教授比例占30%,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98%,专业拥有完备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达到国内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工程、环境工程设计、船舶与港口防污染技术、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
三:北京大学专业排行榜(北京市级特色专业)
注:篇幅有限,以下为部分专业介绍,更多请前往模拟志愿填报频道查询!
1.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培养目标
该专业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心理学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进行心理学实验和心理测量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心理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太乐观。进高校的要求很高,基本上都是要求博士学位,硕士多数是当辅导员,并且当辅导员还一定是党员。进中小学很多学校都要到了硕士学位,并且招聘的口子很小;企业里一般是做人力资源管理,但是人力资源管理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以竞争力又不是很强;要是进咨询机构的现状可能是连自己也养活不了。考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机会也是比较小的,因为很少有招此专业的。该专业适合公务员及升学考研。
2.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英语缩写BMS),属于基础学科,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其所研究的关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为其他所有应用医学所遵循。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受到基础医学各学科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重点掌握几类基本的生物医学实验技术。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创新精神、较好的学习能力以及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高等医药院校、科研机构及临床有关实验室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3.阿拉伯语
学科:
门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相应语语言基础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应语言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阿拉伯语、高级阿拉伯语、语法、口语、视听说、翻译理论与实践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
4.西班牙语
学科:
门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相应语语言基础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应语言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相应语、高级相应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相应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相应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相应国家国情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
四:北京大学简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