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华夏对联网自建立以来,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和丰富的内容,影响着对联文化的走向。您的支持,是华夏最大的动力!
六种区分对联上下联的方法
作者:陵江居士; 来源:未知; 标签:上下联 对联知识 人气: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贴对联,可是万一买了对联,不知道怎么贴怎么办?岂不是很尴尬?
赶紧来学习一下对联上下联的区分办法吧!根据对联的不同,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区分方法,请看:
按因果关系区分
上下联之间有因果关系的,表示“因”的为上联,“果”为下联。如“洞庭八百里, 波滔滔、浪滚滚,宗师由何而来? 巫山十二峰,云重重,雾霭霭,本院从天而降! ”。上联问宗师由何而来,下联告知从天而降,是为因果,由此就可判断上下联。
按尾字判断上下联
如拿到一副对子,怎么判断上下联。首先从尾字读音进行判断,就是上联收尾字读音一般是三声、四声,对应中国诗词声调的仄声,下联的收尾字一般一声、二声,对应平声。如《红楼梦》太虚幻境中的佳对“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假字读第三声,是为上联,无字读第一声,是为下联。
按时间前后区分
其次,可以从对子中隐含的时间关系进行判断,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如:“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下笔千言时间在前,是为上联,出门一笑时间在后,是为下联。
古今有别
古时对联,书写习惯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在右边;现在是从左向右,上联也有贴在左边的。如香山寺门前的“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便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而现在有些家庭贴春联,由于书写习惯是从左往右,便把上联贴在左,下联贴在右。
横批判断上下联
横批是对联的中心或题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横批书写的方向判断,横批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在右边,反之则在左边。如苏州耦园堂中挂的对联“逍遥於城市而外,仿佛乎山水之间”,横批“偕隐双山”从右往左,所以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按空间范围大小区分
如对联按照对联所示的空间范围,一般是空间小的为上联,空间大的为下联。如“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柳和楼进行比较,空间大的为楼,所以柳为上联,楼为下联。
华夏对联网介绍的以上六种区分对联上下联的方法都记住了,大部分的对联就也可以认清上下联了。
赶紧来学习一下对联上下联的区分办法吧!根据对联的不同,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区分方法,请看:
按因果关系区分
上下联之间有因果关系的,表示“因”的为上联,“果”为下联。如“洞庭八百里, 波滔滔、浪滚滚,宗师由何而来? 巫山十二峰,云重重,雾霭霭,本院从天而降! ”。上联问宗师由何而来,下联告知从天而降,是为因果,由此就可判断上下联。
按尾字判断上下联
如拿到一副对子,怎么判断上下联。首先从尾字读音进行判断,就是上联收尾字读音一般是三声、四声,对应中国诗词声调的仄声,下联的收尾字一般一声、二声,对应平声。如《红楼梦》太虚幻境中的佳对“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假字读第三声,是为上联,无字读第一声,是为下联。
按时间前后区分
其次,可以从对子中隐含的时间关系进行判断,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如:“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下笔千言时间在前,是为上联,出门一笑时间在后,是为下联。
古今有别
古时对联,书写习惯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在右边;现在是从左向右,上联也有贴在左边的。如香山寺门前的“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便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而现在有些家庭贴春联,由于书写习惯是从左往右,便把上联贴在左,下联贴在右。
横批判断上下联
横批是对联的中心或题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横批书写的方向判断,横批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在右边,反之则在左边。如苏州耦园堂中挂的对联“逍遥於城市而外,仿佛乎山水之间”,横批“偕隐双山”从右往左,所以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按空间范围大小区分
如对联按照对联所示的空间范围,一般是空间小的为上联,空间大的为下联。如“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柳和楼进行比较,空间大的为楼,所以柳为上联,楼为下联。
华夏对联网介绍的以上六种区分对联上下联的方法都记住了,大部分的对联就也可以认清上下联了。

本文网址:
上一篇:谐音对联大全小学五年级
下一篇:宠辱不惊的对联故事
日期最新作文
本周点击热门信息
- 谐音对联大全小学五年级
03-17
- 对联的贴法和读法
08-03
- 对联的来历和发展
05-08
- 对联上下联怎么区分
02-07
- 2014高考对联练习题
06-04
- 韩国的对联文化
07-03
- 简论对联的起源
07-30
- 谐音对联中谐音的几种表现形式
06-07
- 简论对联的基本特点
07-30
- 贴春联的传统来由
05-08
相关信息

更多分类推荐
- 对联的贴法和读法
08-03
- 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08-02
- 学习对联中应注意的逻辑关系
08-02
- 简论对联用字的讲究
07-31
- 创作对联的基本要求
07-31
- 简论对联的分类
07-30
- 谐音对联中谐音的几种表现形式
06-07
- 简论对联的基本特点
07-30
- 简论对联的起源
07-30
- 韩国的对联文化
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