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选角争议 被大众“叛离”的消费偶像
1921选角争议,近日,电影《1921》公布了一批演员海报,以#1921侧颜海报# #1921百人阵容官宣# 等话题在微博进行推广,做上映前的预热宣传。因为其涉及的历史事件价值重大,社会期待值很高,其中一些角色的人选还是引发了观众的热议。小编整理了一些1921选角争议的看法,欢迎大家借鉴参考,快来看看学习下吧!
1921选角争议 一
今年作为建党 100 周年的重要年份,影视剧推出了很多献礼作品。
有备受好评的《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也有热播的《理想照耀中国》。
呈现波澜壮阔的高光时刻,讴歌幽暗岁月下豪情满怀的奋斗时光,其强大的社会感召力和精神影响力,收到了不错的反馈。
电影《1921》即将来袭,这一部展现救亡图存的爱国电影,自然是备受关注的。
从公布的人选来看,有实力演技派,也有流量明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01,
和一般的献礼剧相比,这部献礼剧的最大特点是 " 含流量 " 很高。
电影有黄轩,倪妮,王仁君,祖峰,张颂文,陈坤,李晨,倪大红这样的演技派,为电影增添了很多的质感。
然而,也有像王俊凯、王源、焉栩嘉、张雪迎、魏大勋这样的流量爱豆明星。
他们可能拥有很高的流量,但是流量明星演技单薄,备受争议的事实一直没有停息过。
演员们需要提升,努力向上,也许会扭转观众们对他们的看法,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具体还要看爱豆们的表现了。
这样的主旋律片子,本就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让流量明星成功转型,但是如若演技不过关,那就会贻笑大方,被全网嘲讽。
而另外一个争议点,集中在了饰演伟人的焉栩嘉身上。
02,
很多观众们也许并不熟悉这个明星。
其实老编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查一下资料——
2001 年出身的爱豆,唱跳团体 "R1SE" 成员。
简而言之,就是男团出身。
曾经参加过选秀节目《创作营 2019》,最终是以第三名的成绩进入了男团。
再看看他的影视作品,出演过《大明按察使》,《我的皇帝陛下》等作品。
备受争议的一点呢,是他曾经被爆 " 出轨 ",而焉栩嘉在微博发文就恋情传闻道歉,否认了出轨,承诺最近几年不再涉及感情。
这样的一个爱豆出演伟人,也不知道导演制片人是怎么想的。
而另外一名演员王仁君,出演的也是伟人,应该是中年版的。
他的演技观众们都是非常认可的。
曾经出演过很多的经典作品,在《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出演的是曹植,在《古田军号》中也有出色的表演。
还参演过《中国 1921》《海峡往事》等作品。
作为一个 83 年出身的科班演员,他的演技张弛有度,表演顺畅自然,对于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台词功底也是不遑多让的,相当有感染力。
是那种天生的好演员。
这样的历史群像戏,导演想要找年轻版和中年版的演员共同出演,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
表演这一碗饭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吃的,尤其是这样的英雄历史人物。
需要和角色有一定的吻合度,至少让人看了,能不出戏和反感。
03,
《觉醒年代》中,出演李大钊先生的张桐,依靠自己精湛的演技,为这个伟人赋予了生命力,带领着观众回到了那个年代。
将李大钊先生为国为民,拼搏牺牲的精神和风骨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接到这个角色的时候,80 后的张桐老师的第一反应,是 " 不想接 "。
这并非是拒绝,而是对于人物的敬畏,他还说了一段值得让小鲜肉们反复思考的一句话。
他说自己是抱有着敬畏和谦虚之心来诠释的——
" 我准备把我的灵魂敞开,去迎接另一个灵魂的到来。"
正是因为这一份敬畏之心,他的角色 " 活 " 了,剧中的李大钊先生,善良无私,立场鲜明,一路披荆斩棘,不断求索的形象,深深感染了无数的观众。
04,
娱乐圈是一个名利场,现在的很多小鲜肉,流量明星们,并非专业的院校毕业,在塑造角色的时候,上升学习的空间还非常大。
能不能诠释好角色,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你对于角色,对于表演有没有一份敬畏之心?
动辄十几个替身,手指扎破了还要上医院,抠图瞪眼,两个月 1.6 亿片酬,甚至自诩自己值 8000 万的明星并不在少数。
著名演员王劲松老师曾经怒斥小鲜肉,背个台词都要受到表扬。
" 背台词是你上战场的那支枪,你能告诉我说你到了战壕里没拿枪吗?你多不要脸呐?"
更是犀利,小鲜肉们真的要加把油了啊。
前辈老师们教导你们,也是煞费苦心,毕竟,老戏骨们在前面甘愿做扶梯,就是为了让年轻演员们成长起来,这样才能让国产影视剧更为健康良性的发展啊。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不成长,前浪还能奈其何?
1921选角争议 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作为献礼片上映的电影《1921》自开拍以来便备受瞩目。不仅是因为这个特殊的题材,也因为这部剧中选用了大量的演员。近日,电影《1921》便在网上公布了百人的侧颜海报,充满年代气息,但是其中某些演员的选角却引起了网友的大量吐槽。”
献礼建党100周年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疫苗得以研究出来并且免费接种,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了。而今年刚好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百周年,到现在已经有不少的电视剧题材都在纪念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像正在热映的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觉醒年代》等等。
然而更加引人注意的影视作品,应该是电影《1921》,这部电影在筹拍阶段就备受瞩目,大家都想知道作为献礼大剧的电影到底会有哪些人来拍,最终会是一个怎样的呈现。而此前就有不少的路透,王俊凯、张若昀等人的加盟,有流量、有实力的演员基本都在这部剧当中。
这部剧为何如此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选角,这部戏选用了大量的演员,要饰演革命伟人的青年、中年、老年等阶段,而且作为献礼剧,100年的历史长河中发生的事情要演绎出来,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故事线庞大人员也就需要的更多了。
近日,电影《1921》就在网络上官宣了百人阵容,这也是第一次全部阵容面世,不仅如此,官方还公布了他们的侧颜海报,每张海报上谁饰演什么角色都给标记了出来,像倪大红,老年爆红,演技实力一直都在线,此次在电影中饰演黄金荣。
这部电影不仅仅有许多老牌演员,还是有很多年轻实力派的演员其中的,像张若昀,他的演技在娱乐圈中也是受到大家认可的存在,他出道这么些年,身上几乎没有绯闻,在最红火的时候选择结婚生子,热度不降反增,也是一股清流。此次在电影中他就饰演一代伟人刘少奇。
流量演员的存在引争议
在公布的百人海报中不难看出,这部电影中有着大量的流量演员,像王源、王俊凯等,他们的演技不是那么的被看好,所以就有网友说难道就 不怕毁了这部剧吗?也不是说所有流量就不存在演技,像刘昊然,他演技和流量并存,在好好出演的同时,还能增长粉丝效应。
塌房艺人演伟人
流量明星的存在无可厚非,不能因为他热度高就否定他的一切,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可是当大家看到焉栩嘉的存在时,就立刻不淡定了,他作为一个偶像,拍戏的经历是有,但是演技不怎样,最主要的是此前还一再的塌房。
身为爱豆基本要做到的他都达不到,他又如何还能在这部献礼剧当中呢?而且还是出演一代伟人毛泽东,怎么想都觉得不是那么的匹配,不少网友看到后都在吐槽这件事情。
关于选角的问题,该电影在北大站宣传的时候,本片的制片人是这么回答的,他表示寻找神形兼备的年轻优秀演员,心中有信仰同时眼中还具备少年的光芒。虽然只是饰演年轻时期的毛泽东,选用年轻人去演没什么问题,但是,焉栩嘉怎么也不像啊?不少网友则表示:这就是资本吗?
想必是有多大的期望最后就会有多大的失望吧,大多人都不能接受失格演员去演绎革命先烈,有人会觉得他们不配。可娱乐圈更新换代,总会要注入新鲜血液,看电影预告还是很不错的,期待正片的到来吧!
1921选角争议 三
「相比于在大荧幕上看到脸熟的年轻偶像们,观众更想追溯粗砺的革命历史与峥嵘岁月,传颂舍生忘死的虔诚崇奉与英雄精神,在赤色的沙滩上寻找金色的鸟贝,在荒凉广袤的戈壁上种下信仰的胡杨。」
5月13日,将于七一建党节公映的电影《1921》发布了角色“侧颜海报”,官宣百人参演阵容。该电影是共产党成立百年的献礼之作,由黄建新、郑大圣联合执导,讲述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们,肩负国家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为了理想信念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故事。
然而,作为一部致敬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电影,《1921》在公布选角后却惨遭“翻车”,其原因在于网友对部分流量明星饰演革命先辈感到不满。
当晚,微博话题“不配”登上热搜榜,网友纷纷抵制电影《1921》,认为流量明星不该参演献礼片,形象和所扮演的角色相差过大,难以驾驭这种角色,导演应该请一些历练多年且有演技的演员。
目前,“1921侧颜海报”、“1921选角”等话题已经被屏蔽,但是大众对电影的讨论还在继续。
其实,请流量明星参演主旋律电影并不罕见。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制作已然走向了恢弘巨制、投资高昂、众星云集的时代。此次选角的“翻车”,一方面源自大众对资本利用流量裹挟观众的厌弃,另一方面源于对娱乐性消解革命精神的隐忧。
对于主旋律电影,保持电影的严肃性不仅是实现电影德育功能的需要,也是对伟人先烈以及真实历史的尊重。
但从更深一层去思考这个问题,自带流量的偶像明星为何会令人联想到娱乐性?泛偶像化的时代是谁造就了不同寻常的“偶像”呢?
01 “票房密码”变奏曲:
当流量明星参演主旋律
1987年3月,广电部电影局在全国故事片厂长会议上提出了“突出主旋律, 坚持多样化”的口号。秉持着这一重要指针,主旋律电影在探索历史坐标的征程中,经历了由疏离到主流的过程,植入了许多符合当下潮流的元素。
随着电影产业逐渐转向规范化、产业化,商业元素的注入赋予主旋律电影新的特质,将主流意识与大众文化耦合。
“商业化主旋律”电影的一大特征是生产上的“明星效应”,这一效应在大群像的商业电影中极为常见。对于参演明星来说,群像戏对演技实力的门槛相对较低,演员身上自带的流量价值高于演技实力创造的表演价值。
但这种“明星效应”有时也会令电影陷入争议。电影《建军大业》上映后,叶挺的孙子@叶大鹰 在微博上“炮轰”剧组,直指剧组“借重大历史事件发娱乐财”、扮演叶挺的演员“女里女气”。
暂且不论叶挺的孙子对演员的质疑,该电影里一些演员的发型确实稍显“时尚”,衣服和脸也的确过于干净,部分演员稍显瑕疵的表演与老一代革命家的原有气质也不太相符。电影虽然较好地还原了部分历史,但也因为缺乏历史的厚重感使得情节显得单薄。
当然,“流量小生”通过参演主旋律电影成功转型的案例也不在少数,比如因《战狼2》的出色表现一改往日霸总形象的张瀚、《特战荣耀》里撕掉“小奶狗”标签的杨洋...
但也不是穿上军装就能凭着一身英气成功转型,演员个人的演技与角色的贴合度依旧很重要。
“商业化主旋律”的创作路径改变了以往单一化的价值维度,通过符号再造书写了具有新时代气息的英雄史诗,弥合了一味枯燥宣教造成的闭塞与沉闷,但这种流量的“财富密码”也会给主旋律创作带来反噬。粉丝经济创造的“流量”为影视剧带来话题度的同时,娱乐性也在腐蚀革命历史。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商业化主旋律电影”的辨析并非是对青年艺人的贬谪,流量不是原罪,但也不是永恒的“财富密码”。
过度依赖流量红利,尽管会给电影带来稳定的热度保障,但也在消解历史的过程中自掘坟墓。
02 抗拒流量背后:
高期许的身份想象与角色认同
电影《1921》选角挨批,很大程度来源于参演流量明星的“翻车”。
由于题材的正能量与历史人物的庄重感,网友对影片的选角的期待较高。演员不仅要演技好、实力强、形象贴近真实的历史人物,同时还要“德艺双馨”,不能黑料缠身。
关于角色贴合真实历史人物方面,高开高走、持续破圈的《觉醒年代》可圈可点。
在《1921》公布百位阵容后,有网友在豆瓣搬运《觉醒年代》选角,将剧中人物与真实的历史人物进行对比。
无论是青年演员还是中老演员,剧中演员的气质与仪态和历史人物都极为贴近,对角色的演绎和把控也非常走心,颇有襟怀与风骨,再现了革命先烈置死地而后生的不屈精神与坚定信仰。
网友要求演员贴近历史人物不仅源于对革命烈士的尊重,也是对历史人物身份想象的召唤。以一段真实的历史时期为原型的影视剧创作必然要经过一定改编,在对革命历史进行改编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解构历史人物原本的形象气质,离间观众与真实发生的革命历史。因此,要求演员最大程度还原历史人物的形象气质也是对历史记忆的一种保护。
回到《1921》的演员阵容,除了外形与演技受到质疑,网友更多地是觉得部分流量明星德不配位。
如果说明星在镜头前塑造的“形象”是一种社会建构的象征性符号,那么接受者在对符号意义进行解读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积极阐释,这种意义传输使得两者签订了一个了然于心的“契约”。进入该“契约”的符号发出者需要保持一种诚信原则,不能发送欺骗文本违反共同遵守的意义契约。
但这种角色建构只是一种“表象之真”,当本来样貌的“自然之真”与“表象之真”不相符时,伪装的“自然之真”将不被大众接受。
惠特曼说过:“没有信仰, 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没有信仰, 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
献礼电影对历史人物的重现是带有崇敬意味的,人们对信仰有敬畏感的前提是最大程度得去感知真实的历史,而道德崩塌的“失真”难以驾驭革命先辈身上难凉的澎湃热血,也难以获得人们对人物演绎的角色认同。
由此可见,对于流量艺人来说,主旋律题材的影视剧并非毫无门槛,演员必须接受历史和观众的敏锐审视。
但是换个角度想,明星艺人作为被粉丝崇拜的对象,由“偶像”来演绎偶像,人们为什么会觉得“不配”?严肃题材的献礼片遭遇偶像化为何会被大众鄙夷?
03 泛偶像化时代:
不仅是对解构严肃性的抵抗
自热播剧《伪装者》大火后,主旋律正剧开始出现“偶像化”特征,一批流量“小鲜肉”入局革命正剧,带来话题度的同时,演技也备受争议。
《1921》的选角符合当下影视文化的这一趋势,顺应了市场化与演员自身的需求,但也对影片的“严肃”现实性造成了冲击。
在快餐式娱乐消费下被生产的,除了简单清水的快乐,还有日趋多元化、个性化的偶像崇拜。从生产者中心转变为消费者中心,偶像的意义伴随着娱乐消费发生裂变,制造偶像的消费行为在带来体验式快乐的同时,也改变了“偶像”的内涵。
洛文塔尔在《文字、通俗文化和社会》一书中对大众偶像进行深刻剖析,将偶像分为“生产偶像”与“消费偶像”。
前者是“付出型”的,一般来自于商业、工业和自然科学领域,因其伟大的发明创造或者提出新的价值观念成为偶像。后者则与娱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他们可以出现在影视界、娱乐厅、舞厅,是在娱乐界具有重要地位的偶像。
某一个时期的社会文化会影响我们对消费偶像的喜好,偶像身上的特质也会随着人们的消费倾向流变。人们根据某一时期的消费氛围进行筛选,但消费偶像的“胜利”永远离不开大众的追捧。
作为文化工业“作业”下缔造消费偶像的“星工厂”,快餐式的选秀节目阐释了所谓的“大众偶像的胜利”。《创造营》、《以团之名》、《青春有你》等国内选秀综艺实现了短时间内的造星“神话”,也使偶像崇拜变成消遣式的行为,人们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进行碎片化的偶像崇拜。
人们并不崇拜偶像的所有,他们只崇拜偶像的一部分,或许只是偶像的某一个人设,又或者是某一个艺术才能。当艺人出现“偶像失格”行为时,大众对偶像身上某一个符号的崇拜消失,崇拜行为也随之停止。
这么看来,对生产偶像的崇拜行为是相对稳定的,不必依赖于外部的运行机制。
对于一个严肃题材的献礼片,历史的沉重性与偶像化带来的娱乐性之间不易调和,与其说是网友对流量演员的不满,不如说是大众对消费偶像的“叛离”,对娱乐化严肃历史题材影片的批评。
眼球经济主导的视觉消费推动新的审美时尚,商业元素的掺杂又引来新的娱乐狂欢,当偶像化与严肃题材的主旋律相碰撞,人们产生娱乐化解构严肃历史的担忧也可以理解。
当然,先入为主的标签化断言也可能出现失误,电影最后是否会把历史拍成一地鸡毛还不得而知。
但人们对《1921》的声讨,也给影视作品的创作敲响了警钟,严肃题材的主旋律作品要坚守一个底线。作品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流量与热度,而在于创作的诚意与剧本的精湛。
相比于在大荧幕上看到熟识的年轻偶像们,观众或许更想追溯粗砺的革命历史与峥嵘岁月,传颂舍生忘死的虔诚崇奉与英雄精神,在赤色的沙滩上寻找金色的鸟贝,在荒凉广袤的戈壁上种下信仰的胡杨。
综上就是小编整理的1921选角争议的汇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查字典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