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话题 >

安徽76岁老人逆行被撞作文(精选2篇)

小编: WZX王

近日,安徽一名 76岁老人,凌晨四点出门在机动车道上逆行散步时,被一辆快速驶过的小型客车直接撞飞。随后驾驶员立刻将老人送到医院抢救,但最终老人因受伤过重经抢救无数死亡。不同网友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你怎么看呢?下面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安徽76岁老人逆行被撞作文(精选2篇),欢迎大家阅读。

安徽76岁老人逆行被撞作文1

多一份温情,少一份冷漠

余文浩

近日,一年愈古稀的老人凌晨4点在机动车道上被撞引发热议,遭网友们指骂、呵斥;但在我看来,我们要给老人、社会多一份温情,少一份冷漠。

七旬老人凌晨4点在机动车道上逆行散步被撞,许多网友认为是老人的错误与责任,更有网友发帖称,“凌晨4点不好好在家休息,跑到马路中央是想练习跨栏吗?”但我们何不究其本源,七旬老人为何会在这个时候跑去机动车道呢?我认为,老人在机动车道上散步很有可能是因为他有病症,未必是他自身作出的决定。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老人们在身后已跟不上我们的脚步,不少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老年痴呆症”,他们会有时忘记自己的记忆,常常找不到回家的路。我们何不想想,安徽这名76岁的老人会不会也是这类人呢?

关心与呵护是发展的“推进器”,社会的“粘合剂”,道德的“风向标”。关心与呵护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多给他人带去一份温情,少一份冷漠,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自然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之举。老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社会的发展自然给他们带来了生活的不便。疫情爆发期间,因老人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健康码”,而不给乘坐公交、地铁;老人到店内就餐,因无手机不能在线支付……因此,我们不难发现,老人缺少社会对他们的关爱,而我们何不多给他们一份温情呢?

与此相比,冷漠又给老人带来多大伤害呢?冷漠是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前段时间,有不少老人跌倒,路人因怕被讹诈而不去扶起老人,任留老人孤独的坐在冰冷的马路上,那些声称让司机向老人的子女索取车损赔偿的网友们,又是多么的冷漠与无情。

时代变迁下,一切标准都可能发生改变,但关爱老人,让社会充满人性光辉的精神和本质,却从来没有发生过改变。鲁迅曾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是啊,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华夏大地上的中华儿女,时代虽给老人带来不便,但我们可以给老人、给这个社会,多一份温情,少一份冷漠,让社会充满人性的光辉。

安徽76岁老人逆行被撞作文2

少点戾气,多点温暖

张嘉宜

一位七旬老人因凌晨四点在机动车道上逆行散步而被撞身亡的新闻让网友争相讨论。多数人站在救人送医的司机立场,认为老人去世应由老人承担主要责任,并对老人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批评与指责。面对这种看似正义,实则只是图一时口舌之快的评论,我只想对此表明我的态度:少些戾气,让互联网多些温度。

不可否认,老人确实是应承担主要的责任。不遵守交通法规,在机动车道逆行,最终自尝恶果的行为应严厉批评。但针对网友“凌晨四点不在家休息,跑到马路中间练习跨栏吗?”的观点我们应持否定的态度。归根到底,这位网友认为,老人凌晨四点出门没有错,但其违法的举措才是酿成悲剧的根本原因。网友因愤怒而表达的戾气评论,不仅传播了不良的情绪,更会误导他人对于事故对错的本质判断。

诸如此类的评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甚至还获得大量的点赞与认同。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反思,这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是我们被自己戾气情绪操控了,用冰冷的键盘抨击不正义的行为的同时,却忘了给本是受害者的老人一丝同情的温度。老人违反了交通法规,却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司机无辜受累值得同情,但仍是因为快速驾驶导致老人身亡。两者都有错误,可就因老人的错误更大而被网友无情谩骂指责,网友是否又失了风度呢?更令人心寒的是,向失去父亲的子女索要车损赔偿的言论,不知这位网友在发表评论时又是否换位思考过子女的感受?所以,作为网友,不能因隔着屏幕与昵称这层马甲,就肆意妄为。在因愤怒与戾气控制而将错误无限扩大拿起键盘的同时,也应给自己理智思考平复内心的时间。

网络评论自由是网民所拥有的权利,但网络规则这条界线,却被许多双脚越过。语言可以是鼓励人心的糖果,也可以是杀人诛心的利刃,选择权在我们手中。让网络评论少点戾气,多点温度,正是当下所需的良药。或许只需一个冷静的空档,一个换位的思考,一颗温暖大于戾气的心脏,就能让悲剧少一些悲伤,让当事人与受害者家属多一些喘息的时间,去感受人间的美好。

以上就是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徽76岁老人逆行被撞作文(精选2篇),希望大家阅读之后有所收获。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查字典。

【安徽76岁老人逆行被撞作文(精选2篇)】相关推荐文章:

帮助老人

逆行的火车

关爱老人

老人真的失败了吗?

“老人”问题引发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