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话题 >

八月桂花遍地开观后感 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观后感

小编: HYH何

八月桂花遍地开观后感,《八月桂花遍地开》从当下现实入手,群像式、故事化展现从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到建设祖国的和平年代,以59位安徽金寨籍将军为主体的大别山(金寨)人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诠释他们“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和忠诚情怀。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几篇关于八月桂花遍地开观后感的优秀范文,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接下来就让小编带着大家去具体看看八月桂花遍地开观后感吧!

八月桂花遍地开观后感一

近些年,每逢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时段,以此为题材的影视纪录片作品就会适时推出。适时推出也就意味着主题先行,要有怎样的“慧眼”才能在浩繁复杂的史料中打捞出那个最关键也最吸引人的主题?要有怎样的匠心才能让遥远年代的故事激起今人的回响与共鸣?对于这些问题,安徽广播电视台、金寨县人民政府联合策划摄制的电视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做出了质朴、清晰而有力的回答。作为建党百年重大题材历史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全景式展现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文化,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近距离了解金寨县开国将军、了解那段红色历史的窗口。

宏观架构举重若轻。通常而言,纪录片如何谋篇布局、搭梁建柱,如何选取“窗口”、突出主题,最为考验主创人员的眼光与智慧。这部片子时间跨度从建党初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时期,时间跨度长,以59位开国将军为主体人物,涉及人物多,如何通过清晰的线索“穿针引线”,颇见匠心。纪录片分为6集:《革命火种》《红军摇篮》《生死转战》《北上先锋》《铁血坚守》《将星璀璨》。以中国革命历史为经,每集对应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历史时空,以59位将军的戎马人生为纬,通过个人选择、个体命运叩问初心与使命的重大命题,经纬交织,线索明晰,视角上具有新意,结构上举重若轻。这种宏观架构,使得集集无缝对接,片片有序追寻,避免了历史纪录片因为年代久远而容易松散无序的问题,同时重点着墨于人的故事,以人的故事讲党的道理,更具有感染力、引领力。

多种表现手法并行。对重大历史题材纪录片来说,如何通过创新手法吸引更多当下观众,是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单一的拍摄手法、缓慢冗长的表达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多场景转换、简练准确的讲述才更符合当下观众的观影习惯。这部片子在策划、摄制上博采众长,运用多种手法:寻访式拍摄,足迹遍布全国近20个省市60多个县市,以及俄罗斯、美国等地,既有追溯过往,亦有今昔对比。党史专家讲述,以事见史,以史论理,保证了纪录片的客观真实与历史理性。同期声采访,摄制组抢救性地采访不少老红军、见证者或他们的后人,形象而生动地展示将军们一路走来的苦难与辉煌。手绘复原,以手绘动画的形式再现当年战争场景,虽是静态但极富感染力。还有文献展示、角色配音、民歌表演,等等。多种表现手法并行,不同场景巧妙转换,可听、可读、可看,为今天的年轻观众打造了一部有声有色的纪录片式“思政课”。

于细节处打磨品质。《八月桂花遍地开》虽然创新运用了多种视听手段,但在整体上给人的感觉绝不是新潮、花哨,而是如皖西大别山区的风土人情一样,质朴、细腻、厚重。追根溯源,这是由它的内容,尤其是诸多细节所决定的。这部片子通过寻访式拍摄,呈现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一封国宝级的红军家书、藏在子弹壳里的借粮条、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的来历……还有很多感人至深的现场细节:将军遗孀在将军墓前颤颤巍巍行起了军礼,将军女儿取出父亲当年缴获的日本军剑时的动容之情,一家三代红军守墓人的无言坚守……整部片子于细节处打磨品质,突出亮点与情感,将大情怀分解为镜头下的点滴,让影像更加富有故事性。

在追溯历史中传承精神。重大历史题材纪录片从历史延伸到当下,担负着传承红色文化、重建民族精神的职责。这部片子中,“传承”这一主题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呈现:红军后代讲述父辈的历史,通过亲身感受让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青年作家、青年教师、党史研究者寻访将军的足迹,在战争与和平的对话语境中完成当代人的见证。如果说,前者的讲述充满着个人情感与代际传承的成分,那么后者的寻访更多是对历史的探寻、对真理的思索,有着更多精神传承的意味。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它的丰富内涵是值得后人不停去挖掘和诠释的。正是在跨越万水千山的寻访中,展现着革命者筚路蓝缕的征程,从而让观众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让观众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赢得胜利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之际,人们通过《八月桂花遍地开》走进金寨,走进红军根据地,走进漫漫长征,走进抗日战场,走进为新中国奠基的那段极不平凡的岁月,充分激荡起观众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其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不言而喻。以纪录片的现实主义魅力提升人的境界,以红色革命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期待更多兼具广阔视野、文化品质和思想价值的重大历史题材纪录片不断涌现,“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八月桂花遍地开观后感二

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每一个红色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蘊含着丰富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

近期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引起了强烈反响,该片以金寨为中心,拍摄足迹近20个省市60多个县市, 并远赴俄罗斯、美国等境外拍摄。从还原历史的真实故事开始,再现当年情景。通过寻访、体验的手法,故事化展现---个全新的革命老区金寨县的面貌。从《革命火种》、《红军摇篮》《生死转战》、《北上先锋》、《铁血坚守》《将星璀璨》每到-处红色遗址或场馆都是宝贵的红色资源。我们要用好用活这些资源,把这些红色遗址和革命场馆建好、管好、用好。使之成为讲好红色故事的课堂和教材。

一、用好红色资源:金寨,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国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将军县、红二十五军的诞生地、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红二十八军的成长地、战斗地、重建地。境内先后组建了12支主力红军队伍,革命薪火在这里生生不息、熊熊燃烧,并且燃遍全国....革命战争年代,金寨先后有10多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绝大多数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先后走出了59位开国将军、600多位共和国的高级将领。把革命场馆、遗迹建成讲好红色故事的课堂。2016年4月24日,总书记来到金寨时深情地说:“-寸山河一寸血,一杯热土-杯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 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进,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让革命文物成为党员教育最形象最生动的教材。金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在听了金刚台妇女排女红军战士张敏舍子救战友的故事以后,总书记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先后20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他强调:“认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用心讲好红色故事:讲故事要用心去讲。要认识到红色故事的重大意义。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是最好的营养剂。”讲好红色故事,就是要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老-辈革命家的崇高品德为宗旨,努力阐释好历史文化和革命精神。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很注重这些细节, 每个故事都很用心,生怕漏掉什么。詹大南将军在医院病危的镜头, 摄制组第-时间赶过去,给观众留下 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三、文旅融合讲好红色故事:文旅融合讲好红色故事。通过声光电和传统的民间文化,注入的红色旅游当中,让更多游客在参观中体验当地的文化。其中《打花棍》就是流传大别山一带的-种欢快喜悦的、边打边唱的一种形式。1929 年农历八月, 当时的商南县委为了表达广大劳苦群众翻身得解放和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时的喜悦心情,在位于商南(现属金寨县)的斑竹园研究决定编-首歌,让群众演唱。这个任务便交给了共产党员、果子园佛堂坳模范小学的校长罗银青。罗银青擅长写诗作歌,他出口成章。罗银青接到任务时,正值桂花飘香的金秋时节,他触景生情,灵感爆发,很快就创作出了这首名叫《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词,再配以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的民歌曲调“八段锦",并编成歌舞。商南-区苏维埃成立大会在斑竹园桥口河东长岭岗举行。在庆祝大会上,模范小学的师生16人(其中有方子翼将军)表演了《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舞。他们每人手拿-根系有红绸的花棍,花棍上捆有铜钱,舞起来哗啦作响。中共商城县委书记李梯云当场嘉奖了平民模范小学。这首革命歌曲后来在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传唱开来。以后又流传到全国各地,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将其作为主打歌曲之-收录其中,更让这首红色经典歌曲家喻户晓。

明年是建党100周年, 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金寨红色旅游更是得到不断发展。先后推出中国红岭公路红色征程主题线路及筹备纪念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借助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开播,通过更多媒体的宣传,大力通过红色旅游彰显和传播红色文化,让更多人走进金寨,走进历史,瞻仰历史现场,感受革命情操。

八月桂花遍地开观后感三

安徽广播电视台、金寨县人民政府联合策划摄制的电视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正火热播出。这部纪录片时间跨度从建党初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时期,期间涉及到金寨籍的59位开国将军,纪录片共分为六集 :《革命火种》《红军摇篮》《生死转战》《北上先锋》《铁血坚守》《将星璀璨》,以中国革命历史为经络,每集对应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历史时空,以59位将军的戎马人生为纬,时代的抉择和个人命运的交织造就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的金寨红色儿女。每集相对独立却又联系甚密集集无缝对接片片有序追寻,使人观看时始终沉迷于彼时波澜壮阔的时代绘卷之中, 思绪始终追寻着镜头的转换,同时重点着墨于人的故事,让人不自觉的沉迷其中,将自己代入到那段激情岁月,点燃你我的内心情感。从这部纪录片中,重温历史,感悟初心,分享感动,按耐住激动的内心与你分享我的感悟、此刻的所思所想。

革命时代,生死之间进发人性光辉

革命战争时代,天灾、人祸、战争此起彼伏,广大百姓无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以说看惯了生死,纪录片虽然没有故意渲染这种人间惨烈景象,但是我还是能够感受到生活其间的人的苦难。可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却孕育出了无数值得歌颂传唱的光辉事迹。那是在1935年9月,红28军战士邸银国因作战负伤在潜山县的山林中养伤,一位陈姓老人竟然为了保护素昧平生的邸银国, 宁愿牺牲自己亲生孩子。

邸银国为了感谢老人的恩情,他改名陈祥。开国将军陈祥改的是名字,记的是老人情深似海的救命之情。1936年的一个冬天,初为人母的妇女排战士张敏等人带着伤病员在金刚台的山洞里躲避搜山的敌人,为了掩护战友,张敏紧紧地把啼哭的孩子捂在了怀里,待敌人离开时,出生六天的婴儿停止了呼吸, 失去了幼小的生命。这对母子的生死离别之情,永远地篆刻在了金刚台的红军洞里。这发生的一幕幕令人感动的事迹使我不泪流满面, 不仅是军民鱼水之情, 更是革命战士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人性光辉在闪耀,这种情感光辉必将永存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真实点滴记录革命先辈钢铁般的信念

《八月桂花遍地开》创新运用了多种视听手段,出现的自述、回忆录等真实再现了革命先辈在革命年代的真情实感、经历的苦难与光辉。开国大将萧劲光在回忆留学苏俄那段时光时,写道“我们白天上课,晚上还要在街上站岗,星期天还要做工。那时真是饿得难受,我们的课堂在四层楼上,上四层楼真是困难啊,一步一步慢慢往上挪,中间还得休息几....共和国将军的董洪国在晚年回忆录里这样写道:“我是旧社会里被人瞧不起的穷孩子。1910 年12月出生在牛食畈,家里一无田,二无地,只有三间破草房。全家十口主要靠打草鞋谋生,我们年复一年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立夏节的第二天,农会红旗又一次高高飘扬在牛食畈关帝庙前, 我参加了赤卫军,背上土枪,成为地方武装的-名战士。”

金寨县南溪镇人滕海清, 在鄂豫皖苏区突围的战斗中身负重伤, 他在回忆录里写道:当时战事正紧,部队伤员逐渐增多,为了轻装前进,军部不得不决定营以下伤员就地遣散,我也在遣散之列。部队撤离了,师部秘书长临别前,把10块银元放进我的衣袋时, 我哭了, 我说‘我不能离开部队, 我还要革命!'。可是没办法。后来,我就拄着木棍,吊着右手,像个叫花子,忍饥挨饿,-步-步地追赶部队。大约走了将近一个月,在秦岭山区,我终于赶上了队伍,回到了战友中间。”肖全夫将军在回忆红一、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场景时, 写道"这天拂晓,东方泛起玫瑰红,启明星还在眨巴着眼睛,会宁城门口出现了许多红旗,这是-方面军的同志们,正在那里期待着我们的到来。他们中的首长和同志们, 迫不及待地向我们迎了上来, 紧紧地和我们握手,热烈地和我们拥抱。面对此情景,我们再也抑制不住自己那百感交集的心情,都激动得热泪盈眶。”还有大量的实际情况以日记和回忆最的形式保存和记录了下来,这使得我们这些未经历过战争时代未经历过革命洗礼的当代中国青年深刻认识到日记中的艰难困苦不仅是文字、是声音,更是振聋发聩的强音, 这是革命先辈承载了他们坚定革命信念的记录,是可供查阅的红色记忆。这更加激励我们珍惜当下,不惧困难,投身于新中国伟大复兴事业当中。

团结就是力量,军民一体共同将那黑暗打倒,取得革命的胜利

这是人民的胜利,在英雄的红色儿女艰苦卓绝不懈奋斗下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其中离不开英雄的金寨人民, 军民一体, 纪录片在兼顾开国将军智慧谋略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军民团结。

开国将军肖选进,16岁那年在战斗中被子弹贯穿胸肺,被送到农户卢天元家养伤。不幸的是敌军侦知到了该情报, 包围了该地。就在肖选进生命危在且夕之际卢天元妻子勇敢机智的假造屋中有瘟疫之状舍命相救。

原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战士、上将万海峰提起八十多年前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时,他百感交集:“对大别山有感情,那个坚持不光是共产党人在那里干, 那是有千千万万老百姓保护我们,那些伤员、病号怎么藏好、躲好,全靠老百姓。"可以说共产党人与百姓的军民鱼水之情感天动地,在这段艰难困苦时期织起了抵抗反动分子的保护网。

在河南新县鄂豫皖首府纪念馆,根据史料复制了毛泽东写给徐海东的-张借条。片中以角色演说再现了当年毛泽东向徐海东打借条的情景:“海东同志,你好!因部队过冬,吃穿出现困难,特向你借款两千五百元。徐海东“我对毛主席是真诚地拥护和热爱的。当杨至成同志拿着毛主席的条子, 要二千五百元钱时, 我把供给部长找来,问他还有多少钱,他说全部七千元。我说留下二千,其他五千全部送交中央。当时我认为, 一个共产党应该无条件地服务中央。”

在片尾花絮里,- -张特殊的借条引起了我的注意“今借高河村李大娘苞谷五斗,食盐三斤一工农军手枪连 ,甲戌年冬月十三日。"毛主席的借条、河南省卢氏县兰草村村民一直珍藏着的借条,无一不是显示出“我们的军队为什么能打胜仗",因为“我们的部队是团结的,我们的党是团结的。“没有人民,就没有革命今天的胜利。这就是在诠释着这样一个真理,即团结就是胜利,正是在跨越万水千山的寻访中,展现着革命者筚路蓝缕的征程,显示出中国共产党赢得胜利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之际,通过《八月桂花遍地开》走进金寨,走进红军根据地,走进漫漫长征,走进抗日战场,走进为新中国奠基的那段极不平凡的岁月,充分激荡起你我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 感叹今日之和平与安宁来之不易,更应感慨你我红色儿女,身具红色基因,更应奋发图强,让我们携手传唱《八月桂花遍地开》, 建设美好祖国,“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八月桂花遍地开观后感四

正值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经过三年时间拍摄制作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大型红色文献纪录片,于今年元月7日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和安徽卫视播放。全片为《革命火种》、《红军摇.篮》、《生死转战》、《北上先锋》、《铁血坚守》、《将星璀璨》六集,时长300分钟。

该片立体地展现出一幅气势磅礴、宏阔辽远的历史长卷,把老区精神所蕴含的意义、价值,既韵味悠深又酣畅淋漓地展现给亿万观众,使人们在现实与历史的情感中,尽情享用.苦难辉煌的老区人民奉献给中国和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以其翔实的史料、精心的编排和多维的呈现受到观众的特别关注。可以说,在近年来反映金寨红色文献题材的纪录片中,这是一部有高度、有质量,且极具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作品。

安徽省金寨县,位于大别山腹地,地处鄂豫皖三省结合部。这是因为中国革命产生的县。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先后有十多万金寨儿女投身革命,绝大多数血酒疆场,为国捐躯,已被追认在册的革命烈士有11093人,占全国在册革命烈士总数的五十分之一。金寨先后诞生了多支主力红军,走出了59位开国将军,是全国第二大将军县,可谓户户有红军、村村出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铸英魂。

2016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x主席___ 在视察安徽六安金寨县时,满怀深情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杯热土一杯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为贯彻落实____总书记的指示、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委宣传部部署、省广电局指导,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决心用影像为红色金寨作传,摄制一部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以反映这个县作为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重要发源地、中国共产党重要建党基地的历史地位。可以说,在不忘初心、不负使命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在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八月桂花遍地开》是电视工作者向全国人民奉献的一部极其生动的革命史的教科书。

大型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之所以让人震憾,是它的视野开阔。不再局限金寨一县范围之内就事论事,而是以金寨县为源点,站高望远,向四周辐射。

一是从第一集《红色火种》开篇,创作者们就把观众的目光引向了遥远的苏俄,像是寻找黄河源一样寻找到中国革命鲜为人知的起源。以金寨县第一个共产党员蒋光慈生命足迹为主线,辐射到芜湖、上海、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涉及到陈独秀、刘少奇、任弼时、瞿秋白、肖劲光等领袖级共产党人,“打开”了莫斯科共产国际的档案,让我们“听到了”俄罗斯和美国研究者的声音,展开了“国际”视野。

二是以59位将军为辐辏,展现他们的战斗遗迹。在仅仅六集的电视片中,每个将军都留下人生精彩画面,前后搭酏、错落有致、重点突出、简略得当,操作难度非常大,而且操作得非常成功。

三是史料的丰富。不仅写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而且写了中央红军,第二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写了徐向前红四方面军的西征和长征、展示了这支部队从鄂豫皖到川陕、从川陕开始长征三过雪山草地,然后分兵西渡黄河,血战甘肃、青海、宁夏、x的悲壮征程;写了徐海东红二十五军从大别山开始的长征,谱写了孤军北上的辉煌历程。这两支部队后来在抗战及解放战争中都创造了辉煌的战功,成为中国人民武装第四野战军、晋糞鲁豫野战军的主力。也写到了红军主力转移后留在苏区由高敬亭领导开展的三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甚至还写到了桐柏山游击队,写到他们作为新四军华中主力及解放战争华东野战军主力的业绩。

从金寨最基层的红军战士到徐向前元帅、许继慎、蔡申熙、曾中生、徐海东、王树声、陈赓等军事家,通过一个县的红军展现全国红军行动。

四是覆盖面广。从金寨县到安徽省到整个鄂豫皖苏区,再翔中国事争的多还本区和阶段,甚至还延伸到抗美援朝战争nax能只这样1815周度和广度去规划作品和思考问题。不" 预览与源文档“致下载高清无永印

仅反映了编导人员的大局意识和宏观思维,更主要的是反映了他们对历史的熟悉和客观把握。我们在《八月桂花遍地开》中感受到的那种激情和发自内心的感动,很重要的是编导对老区精神的感悟和理解达到一-种新的高度。

其次,《八月桂花遍地开》把历史细节与宏大叙事相结合、区域发展个人命运与国家沉浮相勾连。下重视对细节的再现和叙述。这部纪录片的编导以金寨县的光辉征程为源点,分赴俄罗斯和中国20多个省份摄制的这部以大视野反映红色题材的纪录片,旨在通过众多人物、众多史料、众多专家作家,对经源会这红包精神昨历史碎片予以时空联接和精神重塑。

百载时光流转。关于那段红色记忆已渐渐被岁月淹没。在苦难与辉煌交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征程中,当年的亲历者已日渐稀少。在摄制过程中,编导进行了一次抢救性拍摄和搜集资料摄制组历时四年。采访了健在的老将军、老红军,真实记录了一段段鲜活的历史。原创力文档2020年11月、享年105岁的金展籍最后或位开国将军詹大南病逝、摄制组的图像资料已成绝响。编导通过设计采访专家、学者以及与金寨籍革命先辈相关的当事人及其后人,信件及文物展现了很多细节,多为第一次展现;片中庾家河战斗牺牲的红军团长叶光宏的后人,从金寨县送去两棵桂花、栽种在庾家河烈士陵园内,让烈士闻到家的桂花香,就十分感人。

在人物、故事、史料的有序交织中,讲述渐次推进。金寨的先驱者都是“土马克思主义者”、商南立夏节起义的军事领袖周维炯在敌人战报中只是一个“士兵”,可是他们精心筹备,成功发动起义,以最小的损失创建苏区和红军,那种忠诚、勇敢和艰苦,是一些读者难以想象的。

开国少将肖选进13岁摸过周维炯的大枪、作为旅长的皮定均大家很熟悉,可是这次却挖出了作为班长皮定均的战斗故事、从“列宁号”飞机参战到珠海航空节,红军战士的家书、大别山民谣、志诚小学校歌、川陕苏区的民歌、《草地夜行》课文的运用、红二十五军血雨腥风的长征、吴焕先牺牲、徐海东、程子华负伤。

在用战斗胜利接应到中央红军时,给中央送钱、送枪、送物!抗战时营救美军飞虎队飞行员,抗美援朝时詹大南率部参战首战打垮美军王牌师“北极熊团”.还有,方子翼从识字不多的红军战士成为空军师长,抗美援朝带机首次升空作战就击落美机,“皮有功、少晋中”、洪学智两授上将,更是中国革命的传奇。

志愿军副军长吴国璋从援越战场转战援朝战场,参加了五次战役,准备胜利后回大别山看望刚刚联系上的母亲,却血洒朝鲜战场....

这样大量细节的再现,为一部纪录片增添了巨大的感染力。这样的细节,绝不是编导凭空想象所能完成的。这就需要纪录片创作者用专注的精细和激情的生动去实现,从而使红色基因的脉络呈现得更加红艳。

“重复是纪录片创作之大忌。数十年来,描写和歌颂金寨红色历史的作品不胜枚举。稍不用心就会步入老套。”该片总策划禹成明、总导演吴斯介绍说,“一开始我们就把艺术创新作为本片的标高,采取最具开创性的新视角来讲述金寨。此次,我们没有重复以往的讲述方式,而是以一种国际化视角与当事者视角交互印证,廓清历史迷雾,从而清晰地显影、解读红色金寨这一恢宏史诗。”

对金寨的红色资源,我们曾一次次纪念,曾经无数次的挖掘采访,但很多故事,依然需要像《八月桂花遍地开》的编导一样,做一些深入的开掘和采访,体现出“这一个”创新性的原则。

这部作品是一个在思想和史料价值上具有意义的高端作品。人们从艰苦卓绝的征程,从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精神中再次受到深深感染。

一是自始至终充溢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老区儿女面对强敌在恶劣的情况下,依旧凭坚强的斗志坚持下去,因为他们的心中有信仰,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导,所以一步步都走的无比坚定。

二是编导制作的用心写作。它不是敷衍的应付差事,而.是扎扎实实带着浓浓的情感在讴歌红色金寨、革命老区,在赞颂革命前辈的英雄壮举,在用史诗的笔法颂赞伟大的老区.精神。

这部作品的解说词,以精练、精准、精彩的叙述,时时点击着观众心灵动情的穴位,与观众产生了思想的共鸣。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重视语言的锤炼打磨,重视每一句解说词的感染力、穿透力。

总书记多次强调和告诫全党,我们共产党人不能忘记初心,不能忘记我们出发的路。什么是初心?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英勇牺牲和无所畏惧的壮举,对此作出了最完整的诠释。《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一部展示共产党人初心的教科书。让我们为《八月桂花遍地开》点赞叫好。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八月桂花遍地开观后感的相关资料信息,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八月桂花遍地开观后感 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观后感】相关推荐文章:

八月未央电影观后感800字左右

八月桂花

桂花雨

桂花

八月十五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