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话题 >

2021留法岁月观后感 纪录片留法岁月观看心得

小编: HYH何

2021留法岁月观后感,《留法岁月》是大型纪录片,,全景式讲述1800多名留法勤工俭学生,在远离祖国的法兰西土地上的奋斗故事,节目试图勾勒出百年前赴法勤工俭学宏大历史背景下中国青年追寻信仰力量的历程。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几篇关于2021留法岁月观后感的优秀范文,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接下来就让小编带着大家去具体看看2021留法岁月观后感吧!

2021留法岁月观后感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高度,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史学习。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的讲话上,总书记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做“学习者”,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

从书本里学党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通过系统深入地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材料,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深入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深刻感受到新中国今天取得的种种伟大成就是多么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学习党史,不仅要一个人学,更要集体一起学,以分享促进步,以交流共提升。我在每周一次的“党史读书微分享”中撰写了自己学习党史的心得:总书记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的《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章节中,讲述了焦裕禄同志、谷文昌同志、张富清同志等英雄人物的事迹,强调我们党就是靠着千千万万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先进分子无私奉献,才赢得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故事让我明白,“中国故事”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故事”。当我们讲透这些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我们也就深刻领悟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行”的原因。当我们用强大的自信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就可以在世界面前展现一个更加真实的大国形象。

在实践中学党史。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工作以后,我陆陆续续去过一些红色景点,每一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红色基因渗透在上海这座城市的血脉深处,以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二大会址为首的红色景点构成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红色文化与红色记忆。泛舟浙江嘉兴南湖之上,想起就在这里,一条小船上诞生一个大党,秉承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筚路蓝缕,一程又一程,用红船精神开创了如今的美好时代。

在河北,我参观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深刻体会到了革命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同仇敌忾、共抗敌顽的辉煌历史,以及老一辈革命家为争取民族解放的英雄主义精神。七届二中全会,三大战役,这些如雷贯耳的历史名词,都与西柏坡紧密相连。庄严肃穆的纪念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共产党人“赶考”的脚步从未停歇。

经过西北地区一个又一个村落,一片又一片旷野之际,我感受到改革开放带给边远山区的勃勃生机。在雄安新区,我被“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的空间规划意象深深打动,被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等为特征的未来智慧城市深深吸引,也被中国共产党这些年取得的发展成就深深震撼。在这100年里,中国共产党克服了各种困难与挑战,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显著提升。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更是创造了“风景这边独好”的奇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交出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用数字媒体学习党史。学习党史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还应创新方式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我们有越来越多的红色资源可以加以利用。影视剧方面,《觉醒年代》一瞬间把我拉回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让我重温了那段充满激情,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好评如潮的《大江大河》让我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滚滚浪潮,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提高。《西南联大》纪录片让我看到老一辈人用他们的铮铮铁骨挺起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脊梁。

电影资源更是丰富多样,无论是《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里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张张亲切的脸庞,还是《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里讲述的一个又一个英勇的故事,每一次观看电影,都是一次了解历史的机会,更是一次记忆深刻、发人深省的爱国主义教育。《我和我的家乡》让我们看到了大江南北日新月异的变化,脱贫攻坚取得的累累硕果,《我和我的祖国》更是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我们每一个人和祖国紧密相依、不可分割。

我还记得第一次观看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时所感受到的震撼与触动。以烈士李白为原型,它讲述了那些隐姓埋名,潜伏在敌占区,冒着生命危险,向延安根据地发送电波的情报人员的传奇故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每天行走在生与死的刀刃之上,用生命书写伟大的革命事业。长河无声,滔滔东去。电波不绝,信念永存。

当然,还有一首首经典传唱的红色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红旗飘飘》《保卫黄河》《团结就是力量》《唱支山歌给党听》,每每熟悉的旋律响起,我们仿佛被拉回到往昔的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精神在歌声中愈发清晰。这些红色资源得以让我们重温红色经典,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积极投身实践,在工作中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做“建设者”,推动中法教育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1919年,河北保定作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源地,一批国内青年学生从这里出发,前往国外探求真理。百年后,我有机会来到河北保定,踏寻前辈的足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纪念馆内部陈列的资料真实地再现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始末,留法勤工俭学生在法国的工作、学习和斗争情况,旅欧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以及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功绩。“五四运动”时期兴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以周恩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令人崇敬。

前段时间央视播出的纪录片《留法岁月》讲述的正是这段故事。1919年,中国掀起了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留学运动。怀揣着革命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梦想,1800多名学子踏上了留学之旅。他们之中,最小的只有12岁,最大的54岁,从黄浦江畔远渡重洋,奔赴法国,开启了求学的道路。当我走在诺曼底大区巴约这座小镇的街道上,我想起邓小平同志曾在巴约中学读书的短暂经历。当我置身于蒙塔尔纪中国旅法勤工俭学主题纪念馆时,我想起勤工俭学生在杜吉公园合影时脸上坚定的神情。无论是巴黎十三区,周恩来总理从1922年至1924年居住生活过的戈德佛卢瓦街17号小旅馆,还是1922年6月,宣告旅欧共产主义青年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正式成立的布洛涅森林,又或者是培养了一批杰出勤工俭学生的里昂中法大学,每每想起这些地名,我的脑海里总会忍不住浮现留法勤工俭学生们一张张青涩的面孔,总会想起他们走过的道路、怀揣的理想、经历的岁月。中国百年留法历史,在远隔重洋的两国留下数不胜数的“记忆之场”,一幅交织着求学理想与报国信念的画卷,在时代的浪潮中徐徐展开。

少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学习党史,是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当好红色接班人的精神之旅,有助于我们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立足新起点、新征程,青年一代更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工作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担负时代的光荣使命,勇做奔跑的追梦青年,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昂扬的姿态迈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2021留法岁月观后感二

从1919年的春天到1921年1月,陆续共有20批、1800多名留法勤工俭学生以同样的方式漂洋过海。他们之中,出发时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54岁。

几十年后,他们之中出现了新中国的总理,共和国元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核物理科学家,文学家、美术家、音乐家……

他们是追寻理想的一代,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者,他们是新中国的创建者、建设者,见证了国家从封闭到开放,从落后到富强的伟大历史跨越。

一战后的法国很快便又恢复生机繁华,对于法国人,那仍是令人神往的美好年代,世界艺术家重新云集巴黎,塞纳河畔的沙龙碰撞着火花,铁塔灯下已是地铁川流行人如织。

1920-1930年,法国经济快递增长,工业生产增速一度超越美国占据全球第一,这个资本主义帝国正焕发光彩,又一个黄金时代悄然到来。

但对于留法勤工俭学的游子,繁华和浪漫于他们无关。在这异乡,他们是被压迫在最底层的廉价劳力,挣扎于温饱,求学无门。虽然已有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但军阀混战积贫积弱的中国,即便作为一战战胜国仍没能逃避任人宰割。

一直好奇,百年前勤工俭学的那批热血青年,是怎样在绚丽的法兰西走上共产主义革命的道路?在时尚、摩登的国际大都,他们看到了帝国的阴暗,法国不是理想国,资本家救不了中国。在画家作家云集的花神咖啡馆,在布洛涅的皇家森林里,党和新中国的缔造者热烈讨论着苏联的成功和马克思的著作,中华大地波澜壮阔的工农革命和民族复兴崛起的图景在他们的脑海里勾勒,实现那样的未来,成为他们为之奉献一切的信仰。1800多留法学子,遣送回国的108将,片尾一长串为革命献出年轻生命的名单看着头皮发麻。

百年后的中国,已经如其所愿。曾经傲视全球的法兰西正身陷疫情和重重危机迷失方向。

中华之幸,有这样一群勤工俭学的学子,在百年前求得革命思想与科学技术。自此,沉迷昏睡的东方雄狮找到了未来之路。

2021留法岁月观后感三

当今时代,有很多年轻人都觉得,只要条件允许,就应该想方设法的去国外留学。以此实现更好的人生价值,享受更优越的教学资源。

但你们可曾知道,在1919年的春天到1921年1月期间,有一批中华儿女,怀揣着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孤身一人远赴法国,只为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以此来改变自身和国家的命运。

2021留法岁月观后感四

在100多年前,有这样一批年轻人,他们为了能够让祖国在短时间之内更加的富强,不惜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去法国学习知识在他们临行之前,毛泽东主席还特意从北京赶赴上海,为他们送行。

后来学成归国之后,这些有志青年,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他们深刻的诠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真正含义。

2021留法岁月观后感五

四集纪录片《留法岁月》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该片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纪录片,讲述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源起、留法学生在异国他乡的奋斗历程、留法学生归国后的人生经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

据介绍,该片耗时三年制作完成,寻访拍摄国内外130多家和留法勤工俭学相关的工作遗迹、纪念馆以及研究机构,翻看了数千本档案、采访了30多位留法勤工俭学生的后代,部分档案是首次公开。

从1919年春天到1921年1月,中国掀起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先后派出20批计一千八百多名中国学生留法勤工俭学。

当时,在保定、成都等地开办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其中1917年开设的河北保定高阳县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是第一所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

由于学费低,预备学校吸引了一批家境贫寒而志向远大的学子投考。1918年春天,在成都做学徒的陈孟熙,在报纸上看到了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招生广告,兴奋地将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弟弟陈毅:“现在成都开了一所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我们一起去读这个学校好不好?不收学费,母亲会同意的。将来能到国外去走一趟,看一看大世面,学点本事,也好回国谋一碗饭吃。”陈毅刚好也看到了招生广告,他告诉哥哥:“我正要回来告诉你这个消息。如能到外国去求得真理,救国救民,何愁没有饭吃呢。”不久,陈毅考入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1919年6月,不满18岁的陈毅,在上海踏上了远赴法国的轮船。

留法勤工俭学生中,最小的12岁,最大的54岁,本着“勤以工作、俭以求学”的精神,在法国一边劳动一边读书。他们的人生历程深深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

一大批留法学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人生信仰,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蔡和森热情推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帮助新民学会会员留学到处奔忙。蔡和森1920年2月到法后,“猛译猛看”能搜集到的马克思主义书籍,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在留法学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影响很大。蔡和森与毛泽东通过书信保持联系,蔡和森在1920年8月13日写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出必须建立中国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毛泽东对此表示深切的赞同。1921年在留法勤工俭学生中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蔡和森是第十二批留法勤工俭学生,他在留法期间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

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蔡和森、何长工、赵世炎、李富春、唐铎、蔡畅、向警予等中国共产党员都曾经留法勤工俭学。此外,留法学生中还涌现出了一批科学家与艺术家,如“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画家徐悲鸿等。他们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赴法,学成归来后,他们将所学奉献给国家与社会,成为引领中国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2021留法岁月观后感的相关资料信息,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2021留法岁月观后感 纪录片留法岁月观看心得】相关推荐文章:

2021我的章鱼老师观后感 我的章鱼老师观后感200字

2021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观后感(精选5篇)

2021柳青观后感 柳青电影观后感1000字

2021山河岁月观后感 纪录片山河岁月观后感5篇

2021天堂电影院观后感 天堂电影院电影观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