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博物馆的观后感【精选7篇】
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览博物馆的观后感【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览博物馆的观后感【精选7篇】一
今天下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不知道位于什么地方的烟草博物馆参观。
中国烟草博物馆位于上海卷烟厂南面的长阳路728号建筑,(其实我知道烟草博物馆在什么地方的。)建筑面积9600余平方米,两三层楼,也不是很大。
上海烟草博物馆馆内共设7个固定展馆核烟草历程馆,反映了中国烟草自明朝万历年间栽种至今数百年的发展历史。
其中的烟草农业馆展示了中国烟草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烟草工业馆反映了字卷烟进入中国后的烟草工业发展过程。烟草经贸馆反映了中国烟草销售、贸易核国际合作的历史及现状。烟草管理馆展示了中国烟草管理体制和烟草税制的演变及现行烟草专卖管理。
吸烟控烟馆以吸烟与控烟的发展历史为主线,展示中国控烟的法律、法规核中国烟草行业的降焦减害工作。
烟草文化馆展示了伟人、名人与烟草,古今烟俗,卷烟烟标,卷烟广告画,卷烟画片,烟具(含火具、火花),国外烟标及烟草文化出版物等。
总的来说,今天收获了很多。只是这么多的馆,游览时间却太少了,希望有机会再去好好参观学习一下。
游览博物馆的观后感【精选7篇】二
昨天,我们在小记者团的带领下,来到了博物馆,在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有许许多多被挖掘出来的墓还有一些精品。
我们首先来到了“齐王墓的开展活动”,我们一共看了五个坑:
1、陪葬品:在第一个坑里,我看到了许多古代用的仪器,有银盒、鎏金龙凤盘还有彩陶壶……多种仪器。看了这么多古代用的仪器,我有一个感慨,那就是古代人实在是太聪明了,虽然我们现代人的科技比古代人的科技强得多。可是古代人用的铜剑似乎比我们现代人的铁剑强得多得多。而且剑锋也很锋利,似乎五百张纸,只需轻轻一划,那五百张纸便成为两半。
2、兵马坑:第二个坑就是我们最期待的兵马坑了,在兵马坑里,我看到了有许多的人身体里的骨头,让我们看了惨不忍睹,原来齐王死了以后,有这么多的活人都要跟着死去,在里面我还看见有许多的小孩的骨头。
3、兵器坑:在第三个坑里,我们看到了有许多的剑弩,最厉害的剑弩可以射八百米远。那里还有扳手,扳手和一些箭头组装起来,那就是剑弩了。解说员老师说要是单用扳手射击的话,那样威力远远不如剑弩。在箭头里,有盾的箭头,盾的箭头是用来射鸟的;而尖的箭头是用来射敌人的。
4、殉軥坑:在第四个坑里,我看到了许多狗的尸体,有的狗的脖子上都有着首饰,其中有一条狗很特别,他的体型大一点,而且他的脖子上有这八个用贝壳穿成的项链,还有八个珍珠穿成的项链。解说员老师说可能是齐王最喜欢的一只狗。
5、挖掘现场:在挖掘现场里,我看到了很多怎样挖掘这个珍贵的东西或者是仪器。
老师还带我们看了精品展。在精品展里,我看到了许多的乐器还有锅(当然,是古代用的啦)。我们记录了很多的有关资料,所以就对这个精品展里的东西比较容易理解了。
当老师说这个活动结束时,我非常不舍得离开了这个博物馆。
游览博物馆的观后感【精选7篇】三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湖北省参观古代的生活。
我们坐车来到了目的地,走进了博物馆,就看见了越王勾践剑。它身上刻着精细的条纹。听说它锋利无比,越王就使用这把美丽又锋利的青铜宝打了许多胜仗,夺取了许多的城池,剑锋是尖尖的,这把宝剑上闪着寒光,让敌人见了闻风丧胆。
我们向前走,看见了古代时期各种奇珍异宝。有一对圆柱形的玉形的玉器,它做工精细,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我们又向前走,看见了一个像勺子一样的陶器,它的形壮像一只鹅,是由黑色和土黄色组成的。还有一个叫彩绘凤鸟绞漆圆盘,是西汉时期的,器内绘二只粉红色身躯、金黄色眼睛的凤鸟,穿行在十条深蓝等色的云龙纹中我们又来到了一个放有金手镯的地方,上面有绿宝石、红宝石和黄宝石,还有一个,上面清清楚楚地刻着一条龙,龙的四周都有朵朵白云。
省博物馆里的文物真是太多了,它们让我学到了知识,了解到了一些古代人的生活和文化,古人的聪明智慧真让人叹服。今天,我们生活在富足而和平的年代,更要珍惜生活和时间,努力学习,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岀一份力!
游览博物馆的观后感【精选7篇】四
在我踏出首都博物馆的最后一步时,不禁连想感慨:这是一个蕴含着多么璀璨文明的瑰宝呀!我很庆幸今天能与相识已久的同学们一起观光,一起分享,一起收获。好奇的来,惊喜的走。满载着无限的乐趣与满足。从一层逛到五层,映入眼帘的一切都一直在充实着一颗空虚的心。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一刻,向我展开了。
岁月流转,几十,几百,甚至是几千年的东西,今天依旧那么清晰。看似简单的,其实这些全都是让人洒尽汗水的。远处金碧辉煌,活灵活现的佛像,往近处细细斟酌,才知道这一道道的刻画有多么不容易。
看着那些古代玉器,看着那一道道形态不一的花纹,不同的形状,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条理不一的瓷器,各具风韵的京城旧事,开拓眼界的书房珍玩,辉煌的古都北京历史……一幅幅赞不绝口的画面在眼前出现,这是一个令人多么难以忘却的时刻呀,在博物馆里,玻璃架上的,立在地面上的,挂在墙上的,无不反应出了以前北京人的聪慧。
在这个非凡的境界里呆了三小时,感受,品味,斟酌了许多非凡的东西 。心里不禁生出了一丝羡慕,欣赏。为何上一代的人如此伟大?为何中华民族的文化如此璀璨?真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被称赞的是我们。品味着这一本收获,触动着笔尖,记录着这一段记忆。在千里之外,好像又听到了赞叹。
今天在学校的领导组织下,我们来到位于北京长安街沿线的首都博物馆。刚来到这个壮观的比武官时,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从外观上看这个比我馆的设计是十分独特的,有一个像绿色的大钟似的东西突出来,拒收这是一个十分大的放映厅。从总体上看这个东西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
一进入博物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硕大的老北京式大牌坊,顿时一股浓浓的京味气息扑向我们。我们首先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在这个馆中有272件展品是英国博物馆捐献出来的,展品出自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不同时期与各大洲。同时记录了不同人群和个人的多样化表现。在这次展览中有许多的展品都是举世无双的藏品,而且是首次在中国展出。如来自新西兰的毛利人战时用哨,著名画家伦勃朗的版画代表作《三个十字架》,达·芬奇的《裸体男子画像》,拉斐尔的《圣女像》等。我想这些展品的展出意味着我国与别国文化的交流。通过展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了解世界,了解我们的历史。 当然看完大英博物馆的展出,让我不得不向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侵略”别国的文化?如果少一些侵略和掠夺,每一个国家都可以完好的把持各国的文化,在以后各国的交往中,可以享受一下各国的文化历史的特点。还有在以后的交往中就会少一些纠纷!
中午午饭过后,我们来到首都博物馆的其他展馆。这个展馆一共有五层,每一层都据有各自的特点,而且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明祖的特点与风采。二层的展区主要是一些历史事件及一些关于历史事件的产品,在这一层,我们找到了许多关于历史课上的指示,通过兰立体电影与详细地介绍,让我们对历史这一学科更加得感兴趣,而且知识也掌握得更加牢靠。同时也知道了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几个重要转折点的实践与电表的人物,通过这一层参观让我更加的热爱祖国,而且有一种想为祖国献出自己全部力量的决心。而第三层则是我国的建筑,进入展馆,我们可以看见许多的古建筑的模型和一些门上的装饰品,在这里我了解到我们北京的几个“门”的分布及名称。通过我们对“门”和建筑装饰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看出,我国古代人的生活气息及生活习惯。才可以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而四层则是以宗教为主,大多数是以宗教为主,大多数则为佛像的展出,这些佛像显得十分的庄重,而且具有神圣的感觉,每个国家的佛像都是不同的,都具有各国的特点。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前的人们拜宗教的程度以及信仰与爱好。以便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研究。
最具有民族气息的就是五楼的展出,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旧式玩意,如“七巧板,抖空竹,抓周盘”等,这些都是老北京的特色玩意儿,而且还有描绘,嫁娶的展馆。真是京味十足呀!让我们感觉到了老北京人的热情与热闹。而且通过这些东西的展出让我们知道了许多北京的习俗,和国粹“京剧”的历史!
总体来说,这次的首都博物馆只有是有意义的,有必要的。因为通过参观我学习到了许多历史知识,还看到了世界闻名,让我了解了许多历史事实的真相,认识了自然。了解到了老北京是如此的热闹与好玩。这让我更加的热爱学习,热爱历史,热爱自然。热爱祖国!
昨天,在书社和团委的组织带领下,参观了首都博物馆,感慨万千。走进馆内,心中顿生一种空旷,久远,浑厚,庄重之感。
穿过曲缓的走廊,我们逐层观阅。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历代宫廷古瓷,还欣赏了名家翰墨,从古朴的青铜器遥想燕赵悲歌。
踏着清缓流转的音乐,走进了明清绘画作品展。昏黄的灯光下,一幅幅巨大的山水泼墨画,或挂立,或横铺,笔墨工细,设色淡雅,诗画相融。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肆意挥洒出意境深邃,飘逸,清幽,惟美的世外桃源。而这形神兼备的绘画艺术足以展示古代封建文化鼎盛时期的独特魅力。
往上走,是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中国书法艺术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之一,可谓中华文化艺术之“大雅”与“大美”。“无声之音,无形之相”,有如无声的诗,无音的歌,一寸毫锥,挥洒气韵风骨,爱恨离愁,书写着人们最本质的精神世界。有“集书之大成者”美誉的著名书画家文徽明书法造诣深厚,篆、隶、楷、行、草各体兼工。适笔遒劲流畅,法度严谨,笔峰挺秀,自成一体。令人拍案称奇。
第四层是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有各种兵器,如直内短胡——穿戈,柱脊短剑,长铤箭镞,反映了当时各诸侯国争战不休的社会状况。也陈列着许多生活用具,如饮酒纹鼎,礼仪上用于客人洗手的双耳蝉联纹盘和装饰的鸠权杖首饰。这些埋藏了千年而又重见光明的器物,尽管有些是锈迹斑斑,但以其丰富的器类,高超的工艺技术,超凡的艺术价值,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等鲜明的特点早已闻名于世。这些闪烁着古人智慧光芒的青铜器体现了古人模仿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也是研究当时社会形态的珍贵材料。
最引人注目的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它们千奇百态,温润透彻,令人赏心悦目。而各种玉璋、玉制诗洗、翡翠雕龙带钩和李莲英戴的翡翠扳指以及从他墓中掘出的大量金、银、玉器也反映了皇室的奢华和清朝晚期的腐朽衰败。
最后一站是“元代青花瓷展览”。周杰伦的一首绝美的《青花瓷》把人们对瓷的喜爱演绎得淋漓尽致。置身于这色彩纷呈,灵巧秀逸,精致独特的瓷海中,仿佛隔着千年的烟雨,望着“袅袅的炊烟”,体验到古人淡雅的情思及对美的追求。
首都博物馆收藏的这样一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文化传统,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化身。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中华文化的逐渐势微、凋落已是不可争议的事实。在展览中,参观人数最少的当数字、画展了。中华的书法、字画不再受到关注,由此联想到没落的中医,凋零的戏曲,传统节日的迷失以及西洋节日的盛起。国家在文革之后就没有形成一种文化体系,而导致现有状况。尽管近年来不断出现“祭祖大典”,“孔子祭典”之类活动,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所以我们不但要懂得珍惜深厚的历史文化,更应该竭力将其发扬光大,让它走出记忆,活在当下,重新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今天,我去了首都博物馆,发现里面的类容真是太精彩了
可惜的是,今天只看了一半,因为时间不够
但我还是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文物。
我第一眼看到首都博物馆,就觉得真是太宏伟壮观了。
我第一次看到外形这么好看的博物馆,让人迫不及待想看里面的类容
我和妈妈进了博物馆内,就觉得这个博物馆内外都非常好看
我和妈妈进了左边的一个大的圆柱形的楼,知道了第一层是多媒体的影院
但我看到的不单单是影院,看到的是一大排电脑并且有很多人在玩有关文物的游戏
我也试着玩了玩,发现里面的游戏还不错,但我旁边的阿姨且睡着了
我们进了影院,发现电影要过半个小时才开始演,我和妈妈都觉得没必要在这了耗费光阴,于是就上了楼
第二楼是讲的书法 我看到了好多进士写的书法,觉得写得真是好呀,真是眼花缭乱啊~!~!~!
我们上了第三楼看到的也是书法,但多了一些国画作品。这次虽然也有书法作品但是写的人就不一样了,尽是一些明,清代朝廷命官和大书法家写的,虽然我看不懂但至少我第一眼的直觉就觉得作者非同一般,我觉得让我这个不懂书法的来看都觉得很好的话,这个写书法的一定是到了很高程度的人
还有第三层的画我和妈妈一边看一边说几乎嘴巴就没停过,都在说:好呀好呀.........
第四层和第五层展览的是一些玉器,我觉得这些玉器真是雕得好精致呀就不由得问了妈妈一句:古时候怎么有这么多的玉器呀?
妈妈说:古时候的人少玉器多,所以几乎每人都有玉器
我总算知道了~!
这一层唯一遗憾的就是有一些非常精致的玉器,博物馆拿到外国去展览了,没让我好好的大饱眼福
我们和妈妈到了6层也就是这栋楼的最高层我刚刚一上去就啊的一声,我叫妈妈赶快来看,我眼前的就是一个古时候有钱人用的书房,可惜的是这个书房的门被拦着了
我还以为就只有这些了呢,可是我没想到的是这一层的里面还有呢~!我进了里面看见了文房四宝(文房四宝指的是那些我就不多说了)我第一眼看到的是毛笔,我看到了我从生下来都没有看到过最细的毛笔和最粗的毛笔,这些毛笔的笔杆都是用的玉做的,真奢侈~!还有,我看到到了一大块黑色的东西上面刻得有非常精致的图案,我想这应该是压纸的吧!可是,我一看简介就蒙了,这居然是磨墨用来磨的东西,我又不由得说了一句:真奢侈呀!
我总算看完了5层,就差1层的了,于是我和妈妈就下了电梯,来看电影了
我们的运气可真好刚刚到,电影就开始了,电影的类容是这样的:讲了北京是怎么成为首都的,加上北京的文化,我总算知道了北京这个地方大致的历史了。
末了,我给妈妈说我还想看,妈妈说时间不够了。
我只好依依不舍的走了,但是我在首都博物馆收获了许多,知道了许多新知识,这一趟真是受益匪浅那~!
游览博物馆的观后感【精选7篇】五
天津作为中国近现代的先驱城市,百年激荡征程所留下的文物史迹都需要珍藏,也正因此天津博物馆在展示近代中国历史方面拥有着无可比拟的权威性。天津博物馆新馆开门纳客已将近半月,很多人的观后感都是新馆充满时代感、突破了博物馆的传统印象,总之归纳起来就是很“潮”。然而您可知它的发展史其实几经曲折?此次“重展新颜”的天津博物馆又有什么“门道”可看?
萌芽中国博物馆的沃土
天津的沃土滋养了近现代博物馆的萌芽。据天津博物馆研究馆员陈克介绍,中国早期的博物馆的产生基本是沿着两条路径,一种是由外国传教士创建的或是附属在教会学校中的博物馆,另一种就是由国人自己建的博物馆,多少与当时的博览会有点关系。而谈及国人自建博物馆的拓荒者,就要说到创建了天津教育品陈列所的陈宝泉。陈宝泉是近代教育家,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在策划效仿日本博物馆成立中国人自己的博物馆。陈回国经过准备,于1905年2月10日在玉皇阁成立了教育品陈列馆,并受到社会的热烈欢迎。据当年《教育杂志》引用《日日新闻报》9月1日—29日统计,陈列馆共接纳了观众7121位,特别是其中有女观众2251位,这个观众量今天看来对于一个小博物馆也不算少了。
陈克特别指出天津的这座教育品陈列馆,其实比现在被很多人认为的中国第一座国人创办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还要早,除了根据张謇日记记载南通博物苑在1906年还在规划外,《南通市志》也认为南通博物苑在民国元年(1912年)才建成开放,而天津教育品陈列所早在1905年2月已经开门纳客了。虽然只是个专题博物馆,虽然后来被合并只存在了三年,但教育品陈列馆应该是中国人建的第一个博物馆。
那它跟现在的天津博物馆又有什么关系呢?您接着往下看。
博采众长汇集一馆
现在的天津博物馆主要由天津博物院、广智馆、市立美术馆汇集而成。先说说这天津博物院,据陈克介绍,它的创办人严修的次子严智怡与陆辛农、李琴湘、华石斧等人在教育品陈列馆的'原址处设立了天津博物院筹备处,向社会广泛征集文物,很快征集到自然标本1400种,古代文物2300种。原计划1917年正式成立博物院,结果当年的大水把建馆时间推迟了一年,1918年天津博物院成立开放。该院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太乱,直到1950年才改名为天津市立第一博物馆。
既然有第一博物馆,那肯定就有第二博物馆了。这第二博物馆就是平民教育家林墨青创办的广智馆。林墨青在1923年曾经参观过山东济南广智院,济南广智院是一座将宗教宣传与科学、娱乐结合起来的文化馆性质的机构。受济南广智院启发,林墨青于1925年成立了天津广智馆,其中陈列部共有3700余件展品,内容多是一般常识性的资料实物,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公众展示自然、社会知识,包括天文、地理、动物、植物以及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共六个部分。广智馆更名不像天津博物院那么频繁,只在1950年改名为天津市立第二博物馆。
到了1952年天津市文化事业管理局开始筹划第一和第二博物馆合并,同年10月初两馆合并工作完成,组建成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年底又并入了被称为中国第一座美术馆的天津市市立艺术馆。1955年3月在原华北城乡物资交流展览会基础上建立的华北人民博览馆也被并入历史博物馆。不光合并,也曾拆分了一个博物馆,1957年底在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艺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天津市政府于2001年决定将天津市历史博物馆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再重新合并,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天津博物馆。直到2004年落脚于银河广场,天津博物馆这才算经历完了前50年的曲折多变和后40年聚散两依的发展史,然后就是众所周知的,在2012年5月迁址到了天津文化中心绽放“新颜”。
古文物也可以很“潮”
据天津博物馆馆长陈卓介绍,新的天津博物馆新馆常设三个基本陈列:《天津人文的由来》(古代天津)、《中华百年看天津》(近代天津)和《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重点展示天津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意义和重要地位。
去过新博物馆的人刚一进门就会为内部空间构造所吸引,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历史大厅的逐层递进与中庭空间的错落交叠交相呼应,仿佛一条时光隧道连接了从古至今的各个展厅。关于老馆与新馆最大的区别,记者询问了多位刚刚参观完的市民,得到的答案大部分是“空间变大了很多”和“很有现代感”。确实如此,老博物馆的展厅面积只有9000多平方米,而新馆目前利用的陈列展厅面积已经近15000平方米。以前在老馆有部分字画类的展品因为空间所限没办法全貌展出,《万笏朝天图》和《河上花图卷》两件文物长为17米和13米,到了新馆都以全貌姿态呈现于广大参观者面前。
除了旧貌变新颜以外,有的文物也搭上了高科技时代的“便车”。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一幅动态的《清明上河图》,将文物与高科技完美融合在了一起,获得了中外游客的一致赞赏。在天津博物馆有一幅宋代的画卷叫《金明池争标图》,描绘的是皇帝在皇家园林赐宴群臣,观龙舟竞渡的场面。但是这幅图在30厘米见方内描绘了1000多人,大多数参观者即便是近距离观看也觉得费劲。新馆通过运用高科技手段,让参观者不仅可以清晰地观看这幅名画,最绝的是图中的部分内容“活”了起来,比如宫女会翩翩起舞,龙舟也划动了起来,将时代感充分带入了古文物中。
游览博物馆的观后感【精选7篇】六
Visiting the Museum
Visiting the Museum
It was fine for traveling last Sunday . I showed Ann round the museum . she was surprised to see many old things , and she was interested in the King’s hat . She wanted to buy one. I told her it wasn ’t real . Ann kept asking me some other thinges.
When she saw a thing with three legs and a strange top , she stopped to point at in and asked me , “ What is that ? ” “ It is a cup . ” I told her .
We had a good time in the museum .
Visiting the Museum
It was fine for traveling last Sunday . I showed Ann round the museum . she was surprised to see many old things , and she was interested in the King’s hat . She wanted to buy one. I told her it wasn ’t real . Ann kept asking me some other thinges.
When she saw a thing with three legs and a strange top , she stopped to point at in and asked me , “ What is that ? ” “ It is a cup . ” I told her .
We had a good time in the museum .
游览博物馆的观后感【精选7篇】七
参观博物馆
周二,学校组织我们三年级参观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和中国伞博物馆。
我们先参观了扇博物馆。这里有长柄扇、短柄扇、团扇和折扇。一把很特别的扇子吸引了我。它是一把漂亮的椭圆形团扇。它的柄是象牙,扇面是棕黑色的鹰毛,它是清代留下来的“象牙柄鹰毛诸葛扇”。
在扇博物馆里,我还了解到,扇子并不都是扇风用的,古代时它还是等级与权威的象征,比如长柄扇。我看到了一把完全由竹子编成的扇子,它是土黄色的方形短柄扇,在扇柄上有两个方形的孔,它是古代下级挡住自己的脸看上级时用的工具。
参观完扇博物馆,我们去了刀剪剑博物馆。这里重现了古代铸剑的场景,复原了张小泉剪刀铺,展示了古代的刀、剑和剪刀。
最后我们去了伞博物馆。在这里,我们了解了伞的起源、历史和制作,欣赏了各种各样漂亮的伞,我还知道了杭州的天堂伞在全国都很出名。
这次参观,既开阔了眼界,又学习了知识,我非常期待下一次活动。
参观博物馆
今天爷爷奶奶带我到自然博物馆参观。进了馆先看到一条很大的鱼骨头,它还有前腿。到了二楼看见一个地球磁场模型,周围有很多小指南针,指向一个方向。我摇了几下摇柄,指南针转动后还是指向一个方向。走过一个黑呼呼的小山洞,前面有一块大屏幕,正在播放太阳发出光焰的图像。再过去我看到大大小小的恐龙骨架和模型,模型的头和尾巴还会动,还有一只像乌龟的小恐龙。然后我们又走到了三楼。
三楼地面上有一张很大的地图,爷爷说这是浙江省的地图。奶奶要我来找下我们居住的城市,我找到了杭州市。在三楼还有许多生物的模型和标本,有鱼、鸟、蛇、熊猫、猩猩、大象等等。接下去走到一个森林旁边的大山洞里,里面有鼹鼠家的模型,特别的有趣。
今天参观博物馆后我增长了很多知识,玩的真开心。
参观博物馆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参观历史博物馆。我们排了队,那队特别长,我们排了一个小时呢!总算排到了我们,妈妈凭身份证领了票,然后我们到检票口检票。然后我们就进展览厅参观。展览厅比外面按凉快多了。
一共有三个展厅。我们先参观第一展厅,从史前一直看到秦朝,那里面都是史前到秦朝的东西和用具。里面有的是出土的实物,有的是复制品。我们还到画廊去看画。
我最喜欢一幅画着荷花的花,要不是里面不让照相,我们也没带照相机,我一定会把那幅画照下来上传给你们看的。我和妈妈又到二楼去看第二展厅里的汉朝物品,里面有一个东西很好玩,那是一盏灯,下面有点像锅,我开玩笑:既可以点灯照,又可以吃饭呢!嘻嘻嘻……因为我们太累了,所以第三展厅没看成。我和妈妈约定,下次有机会来再看第三展厅。
参观博物馆
昨天我的叔叔带着我去博物馆,一到那里我说:这咋这么多的人,我叔说:前2000名不要钱是免费发票,所以大家都早早的来排队,我们来的也很早不过也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看着后面来的人我真是庆幸,来的比他们早啊。
终于轮到我们进馆了,首先看到了最原始的钱币贝币,那些钱币全是用白色的贝壳做的,再往里面走我看见原始人用动物的骨头做成的针,还有用牙齿和骨头做的装饰品,用石头做的刀子,我感到惊讶和好奇。再往里面走我们看见了猿人的头骨,她(他)们的下颚是往外凸的。最为震撼的是汉代.鹿形金怪兽,唐代.金走龙它们全部是用黄金做的。看起来栩栩如生和真的一样。
这次博物馆之行让我了解了很多汉、唐、宋、的知识,也见到了兵马俑和很多古代大臣们的陪葬品。
参观博物馆
今天我们班家委会的爸爸妈妈们组织我们去参观了大唐西市博物馆。在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唐代人穿的衣服、古代的铜钱、古代的存钱罐名字叫做“陶卜满”、两块很大很珍贵的白玉,那是古代信火族的白玉,和铜做的一文一武的将士等好多的文物。其中我觉的“陶卜满”最好玩,陶卜满上面有一个小口可以直接把钱放进去,但是取钱的时候必须要把陶卜满打碎,人们不舍得打碎陶卜满,这样就可以帮助人们把钱赞起来。
导游阿姨还告诉我们:以前外国人不叫外国人叫做胡人。
今天我们在博物馆里不仅学到了很多唐代的知识,还增进了我们小同学之间和我们的爸爸妈妈之间的了解。我们度过了非常快乐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