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作文素材 > 灯谜 >

元宵节的作文【通用5篇】

小编: 樱花涵

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元宵节的作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宵节的作文【通用5篇】

元宵节的作文【通用5篇】一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谓上元节,因为这节日的活动主要在月圆的夜间,通称为元宵或元夜。

元宵的活动最主要的是灯会和灯猜。

旧日福建,大体说来,从正月初九起,灯市便开始热闹起来,正月十三日后几乎可见各居家门前都挂出花灯。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为了“添丁”。福州一带已嫁女未生男者,娘家多于正月初以观音送子灯送之,是谓送丁;嫁后已生男者,娘家可送各式的灯,谓“添丁仔”。闽南各地给新嫁女送的是一对白芙蓉灯,给嫁后已生男者则送一红一白的。灯内点有蜡烛,弄不好会把灯烧了。花灯失火,通常被视为喜事,叫“出丁”.白灯失火视为生男吉兆,红灯失火视为生女吉兆。那当然是人们一种愿望的表达。

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灯节中还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即在元宵夜里,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当年生男孩的小媳妇,必须穿红着绿,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岁大的老妇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说吉利语,从大祖词堂的灯棚下走过,一展风采。其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向祖宗也向乡亲介绍新媳妇。至于已生男孩的小媳妇也过灯脚,在于告慰祖宗。

灯节期间各地都热闹非常,有几个地方特别热闹,如福州的南后街,泉州的西门街,都是买灯、送灯、看灯最集中的地方。灯的种类甚多:走马灯、关刀灯、莲花灯、兔子灯、骰子灯、钱鼓灯、薄饼灯,应有尽有。

旧日福州南后街,有一种桔灯(与“吉丁”近音),用纸糊成.形如巨大桔子,形状简朴大方,民众多爱观赏。另外还有一种真的桔子灯,用较大的鲜桔皮制成。做法是在近蒂处切平,取出桔肉,留下空壳,再用小铁丝札一烛托,放入空心桔中,插上小蜡烛,将蜡烛点亮。桔灯烛光透过红红的桔皮,通明绚烂,成为一件具有实物美感的艺术品。曾有人写诗赞道:“何人剖桔空中点,胜看莲花大盏灯。”

灯节期间,有些地方叠灯为山,人称“灯山”或“鳌山”。这鳌山开头只是一些有钱的富贵人家所张设,任人观赏,后来更多设在寺庙、神祠或闹市路口,让更多人看热闹。鳌山中除了干姿百态的大小花灯之外,多还摆设一些名贵的手工艺品、古董等加以点缀装饰,构成“鳖山胜景”,甚为壮观。

灯节中的舞龙灯,是福建元宵节中最受欢迎的节目,龙灯长数1O尺,有头有尾。龙身有九节或十一节,以长帛彩绘鳞甲披盖其上,各节燃蜡烛,前导一灯球,由十数人手执舞弄,屈曲盘旋,随灯球而上下,前后敲锣打鼓以壮声势。龙灯于元宵夜在街头巡回,谁家有放鞭炮以示欢迎者,即进入该家庭院舞弄,让人们观赏,舞毕主人以薄礼相送以示答谢。这种舞龙灯,福州人称为“舞太平龙灯”。舞龙灯的龙灯,由各地寺庙札制,节后收入庙中.来年重加修饰后再用。

灯节中还有一种灯猜颇受欢迎。灯猜也叫“猜灯谜”或“出灯猜”。谜语之题材,大体说来有几大类,一是古书中的语句,二是人物、地点、词牌、剧目等,三是动植物、器具、谚语、成语、术语等,四是字,五是不属于上述的其他内容。各条谜语的谜面多注明属于什么格,以提示和启发猜谜者。

猜灯谜,以前多在私人离宅或某一街巷举行,后来多集中于公共娱乐场所,福州在白塔寺,泉州在开元寺,厦门在中山公园内或工人文化宫,漳州在公园内的文化馆,那些地方多是既有猜灯谜,也有大规模的花灯展览。

灯节原是群众喜爱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祈福的美好愿望。至今福建各地仍年年举行灯节,不过灯内蜡烛以电灯代替,彩灯闪烁,展现一片迷人的夜景。

在福建元宵节期间也有不闹灯的,那就是永定姓李的客家人。他们在正月十五日另有活动,每家每户忙于扫墓祭祖敬神,是谓“春祭”。永定李姓人家元宵不闹灯有其原因:传说唐朝高宗李治于公元684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看灯看得正高兴时,得知薛刚闹事踢死太于李奇,一下给吓坏了,从栏杆上摔下来致死。正月十五日成了李家悲惨的日子。为了让姓李的都记住这悲惨的日子,后来唐王朝统治者下令,每年正月十五日,李家不准闹花灯,违者不承认其为李家子孙,永定客家人系从中原迁来的,一直保持着元宵不闹花灯的传统。

元宵节的作文【通用5篇】二

寻着春意阑珊的气息,看着空中幽深的峨眉月,我们全家在正月初七的傍晚,来到了石鼓山太阳市赏花灯…

来到石鼓山脚下,远远望去,这夜晚的石鼓山,像是镶上了璀璨的明珠,富丽堂皇,绚丽多彩。那山上的石鼓阁,平日里觉得它只是巍峨、肃穆,可夜晚一看,它那样璀璨,那样辉煌,像给石鼓山戴上一顶金光闪闪的皇冠。

山脚下的大门口,一座巨大的红色花灯拱门装点着节日喜庆的气氛。拱门上,花朵、小鸡、元宝,都闪烁着亮光。花朵上的瓣儿颜色鲜亮,小鸡活泼的笑容十分灿烂,元宝也亮亮的,象征吉祥的金色为人们带来新年的喜庆。

顺着迎宾大道望进走,买了门票,进入灯展区,迎接我的,是路两边美丽的花灯。我蹦蹦跳跳,看着这些人造的景色。草坪上,铺着一闪一闪的彩灯;每一个路灯上,都挂着大红色的大灯笼,象征着新年的吉祥,又为人们祈福;小树旁,立着喜羊羊、灰太狼、熊大、熊二和光头强造型的充气灯,每一个都熠熠生辉,每一个都非常生动,让人觉得,下一刻,他们就会跑着、跳着和我们一起玩了。

沿着蜿蜒的山路继续往前走,我看见了白雪公主造型灯,她优雅地站着,一袭长裙,长发披肩,眼神欢乐,表情生动,两片唇瓣微微合在一起,朝我们微笑。大概是受了她的感染,我也笑了。瞧,一波穿着背带裤的小黄人开着出租车向我跑来,神偷奶爸和三个小姑娘给我们招手,黑猫警长骑着电动车唱着新年的歌谣;看,闪着灯光的秋千上,有几个小女孩在嘻嘻哈哈地笑,灯做的礼物堆让人满心欢喜,小蝴蝶、小孔雀跳着神秘的舞蹈。

此刻的世界,到处是明亮的,闪烁的,温暖的,让所有人都微笑的。

远处传来了一阵水声。已是傍晚,哪里又会有水声呢?往前走,去探个究竟,便看见一部优美的水幕电影。只见公园的大湖,不知是哪里不停地向湖中央喷水,湖面上,向上喷涌了很多水,一直不停,形成了一堵水幕墙,水幕墙后面有一架投影仪,向那水幕墙上投射着一部生动的电影。水声一直在响,时而有些微弱,窸窸窣窣,时而又很是振奋,哗啦哗啦,时时作响。那水又十分清澈,被岸上的光亮沁红了颜色,又给湖水增添了几份快乐。等电影投放上去,那水幕上,便看见了电影画面。栩栩如生,虽没有真幕布上放映的那样完美,却有那自然的风韵,让那电影好像有了灵气、有了生命,自己演绎着,自己编排着。这也是一个文化,它将自然的水和人为的电影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效果更是充满了情调,充满了温馨,更是充满了和谐所带来的欢乐。不论电影的剧情是如何,不论放映的效果有没有达到完美,但它的结合手法都是非常巧妙的。

看完了水幕电影,我又抬起头看见那一轮月亮,就发现天空中有几道光。那光是哪里来的呢?是干什么的呢?我和爸爸一边寻着灯光,一边欣赏花灯,缓缓地向前走着。

踏上一座桥,我又看见桥下的水面上有一只巨大的、花灯做的鲸鱼。它的背是蓝色的,而那蓝色,深邃地透彻着整个鱼身,却又可爱地无与伦比,闪烁着兴奋的灯光。鲸鱼的双眼炯炯有神,嘴巴微闭。鱼肚子是白色的,米白米白,灵动又清新。大桥旁边,是一路的大红灯笼,人们的欢声笑语和它结合在一起,那浓浓的年味就扑鼻而来了。正欣赏灯笼时,湖面上又出现了几只天鹅灯。中间最大的那两只,依偎在一起,像是失散已久,如今又重聚在一起的亲人,让人又想起了自己的家人,嘴角不知不觉间便荡起了满足的微笑。旁边的几只小天鹅像是在戏水,它们倒像我们小孩子,管他三七二十一,聚在一起了先疯玩一通,好好补偿补偿平时没有空闲的自己。

哈哈,这儿的花灯可真是好玩,每一个都像活物一般,给人带来欢乐。我走着,看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灯会主会场。

哇!一走到这里,我便情不自禁的叫了一声,因为这儿的灯太美啦!

三角形的巨灯向前排列,形成一个华丽的通道。旁边又有各种造型的花灯,一时间闪耀着五彩缤纷的光芒,又映红了天幕。路两边,还有花灯做的十二生肖,很多人都跑到自己的生肖旁边照相留念。会场最前边搭着舞台,一大群人站在舞台下欣赏表演。我们的国粹变脸、东北二人转、戏剧表演…每一个都引人发笑,全场都是笑声和鼓掌声。舞台上的灯十分耀眼,时而照向天空,时而照着人群,时而又照着舞台。霎时间,过年的喜庆劲儿就被热烈的掌声、精彩的表演、活灵活现的花灯所衬托出了。

忘我地去欣赏,每个人都忘了烦恼。

也许是因为现在大人的工作太忙,小孩子的学习太忙,让我们都步履太快,来不及慢下来,静静欣赏。也许当我们停下脚步,看看这些花灯,这些国粹,我们才明白人生的意义。

看花灯不只是看,不只是欣赏,而且让我们明白了,花灯是凡物,快乐是感悟,花灯被我们观赏了,而快乐是自己内心发出的,所以我们不但要懂得欣赏,还要懂得感悟。

元宵节的作文【通用5篇】三

元宵节晚上,我们家要包汤圆。我很高兴,就让老妈教我包汤圆,老妈同意了。我看着老妈把汤圆粉用温水和好,然后将一团和好的汤圆粉压成扁扁的圆形,将一些黑芝麻馅放在中间,最后将它包住,放在手心里滚来滚去,一个圆圆的汤圆就包好了,老妈把它轻轻地放在撒满汤圆粉的一个大盘子里。

我看完后满不在乎,说:“这么简单呀,我一看就会!”我照着老妈的办法,先将汤圆皮捏成薄薄的一个片,将芝麻馅放在汤圆皮上,包的时候我用力一捏,馅全出来了。我一看泄了气,决定不干了。老妈:“一个没包好,再包一个,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老妈让我不要放太多的馅,手不要捏的太紧。于是,我按照老妈教我的方法又包了起来,一个又一个,馅已经很少往外跑了。紧接着我又发现一个问题,在捏皮时总是有些地方有点干,我加快了速度,尽量让它多保留一些水分。经过精心地学习,我终于包出了合格的汤圆。

晚上吃着自己包的汤圆,看着窗外绚丽的烟花,我心里美滋滋的。因为这甜美的汤圆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呀!

元宵节的作文【通用5篇】四

今天下午我们班举行了“庆元旦联欢会”,我很开心,这次我们的主持人是王嘉锐和雷雨书两名同学。

联欢会开始了,他们主持的`非常好,同学们表演的也非常好,因为时间有限,刘老师说:“下次的联欢会我们把爸爸妈妈也叫过来,把教师装饰的漂漂亮亮的,大家一起联欢!”

元宵节的作文【通用5篇】五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第一次,但是比较难忘的第一次是很少的。我学包元宵就是我永远不会忘记,因为从中我学到了做什麽事都要开动脑筋,并且要有耐心。

那天,妈妈把元宵粉加热水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把芝麻、糖和油拌成馅,就等着包了。我也把手洗的干干净净,准备包元宵。我想这是很简单的事,把馅放到面里一团不就包好了吗。

妈妈开始包元宵了。只见妈妈先把和好的元宵面揉成圆团,然后把它捏成扁圆的面片,再把馅放进去,用大拇指按在上面,边捏边转,最后把它团一下,这样一个又大又圆的元宵就包好了。我也照着妈妈的样子,把和好的面捏成圆片,放进芝麻衔馅包起来,可是我怎麽也包不到一起,面粘在我的手上,五指都张不开,馅弄得到处都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包好了一个元宵。仔细一看既不圆又不白,外面都是芝麻,简直不象样。妈妈笑着说:“这哪是元宵呀,倒像一个花球,一下锅非煮成一锅汤不可。”我又包了一个,还是不行。我对包元宵失去了信心,想洗手不干了。这时妈妈:对我说:“什麽事做起来都不那麽简单,包元宵也有窍门。我来教你。”妈妈一边包一边讲;用左手托着皮,把馅放在皮上,大拇指按着馅,另外四个指头把皮往一起拢,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帮助往一起团,最后收口捏紧,一个又大又圆又百的元宵就做好了。“你要多动一动脑子,不能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多练一练就会做了。”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又开始包起来,一个比一个包的好,越包越熟练,越有信心。不只不觉我包了十几个。我终于会包元宵了,我非常高兴。

妈妈开始煮元宵了,那有一个个圆溜溜的小东西在沸腾的水里跳来跳去,不断地翻滚,真像一个个白色的小皮球在跳舞。十几分钟后元宵就上了我家的餐桌。看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元宵,我急不可待地夹起一个咬了一口,啊!里面的芝麻又香又甜,真好吃。特别是吃到我亲手包的元宵时,我的心怦怦直跳,真有些激动。

通过这次包元宵,我懂得了不管干什么事,只要动脑筋,下功夫,就没有办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