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话题 >

江苏宿城:打造“永久牌”乡村振兴生力军个人心得体会【精选3篇】

小编: QYN齐

江苏宿城:打造“永久牌”乡村振兴生力军个人心得体会,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面对乡村振兴人才困境,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大力实施返乡兴村千人计划,开展35岁以下返乡大学生新村干招聘,发挥他们示范带头作用,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发展壮大。为做到精准选拔、精准管理、精准使用,宿城区严把“三关”,让新村干们“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成为“永久牌”乡村振兴生力军。

  江苏宿城:打造“永久牌”乡村振兴生力军个人心得体会1

  不做降格以求“伯乐”,从严把好入口关。广发动促知晓,通过会议集中动员、走村入户动员、网络线上动员、条线部门动员,先后发动707名本土大学生报名,录取和报名比例达1:9.8。联审核严标准,像审核“两委”干部候选人选一样严格审核报名人员,充分征求公检法司、卫健部门的意见建议,对人员信息逐个复核,发现年龄不符、学历不符、有违法违纪行为等人员21名,及时取消报考资格。深考察保质量,建立“面试+项目+走访”的立体考察方式,采取面对面交流,走入项目、走访乡邻,了解项目质态、致富领富和群众口碑,精准识别人才。一名支部老书记说道,“返乡人员真是好,乡村振兴离不了,过去四处不好找,现在遍地都是宝。”今年,宿城区新选聘73名综合表现优秀人才到村挂职,实现每个村都有3名以上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本土大学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江苏宿城:打造“永久牌”乡村振兴生力军个人心得体会2

  不做拔苗助长“推手”,从严把好口内关。综合考量人才特长、项目基础、群众口碑等因素,因人施策,建立“四个一”管理培养机制。每人配备一名导师,明确一名党性意识强、干事能力强的乡镇干部担任导师,帮助解决思想困扰、创业困难、工作困惑等问题。每家建立一个联盟,每个乡镇组建一个返乡兴村联盟,每月开展一次沙龙,交流工作感悟、创业体会、市场信息等,强化自我管理,推进自我提升。每季度开展一次培训,根据成长需求,制定培训清单,组织外出考察60余次、邀请专家学者点对点指导200余次。每半年会办一批问题,对需协调解决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每半年进行一次集中会办,遇有急事,特事特办,先后解决“急难愁”事项90余件。陈集镇河东村副主任陈建鑫创办宿迁市玉珠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葡萄大棚180亩,试种“阳光玫瑰”葡萄新品种,亩均效益3万元以上,带动15户群众投身葡萄产业种植。

  江苏宿城:打造“永久牌”乡村振兴生力军个人心得体会3

  不做一团和气的“考官”,从严把好出口关。出台《宿城区本土大学生回乡创业富民引进人员管理考核办法》,明确5个方面13条指标,对4类情形予以免职并追究相关责任,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首轮考核初判,乡镇党委对创业项目、分管工作实行百分制考核,并开展民主评测,按40%、30%和30%比例加权。二轮考核复判,组织部成立考核组,走进项目一线、岗位一线和党员群众一线,了解项目运行质态、在村工作实绩和党员群众口碑等情况,筛选表现靠前和靠后“两头”人员。三轮联合研判,区委组织部会同乡镇党委对重点人头逐个过堂,综合研判形成使用意见。通过考核,让有为人有位,无为人腾位,对符合转正要求的及时转为正式“两委”,不能胜任的立即辞退,新村干们既有压力、更有动力。截至目前,全区先后有186名返乡新村干挂职转任职,其中任村书记11人,105人先后被选树为市、区级创业之星,20余个创业先锋先后获省、市表彰,带动周边6000余名群众创业就业。

以上就是关于江苏宿城:打造“永久牌”乡村振兴生力军个人心得体会内容,更多内容请关注查字典作文网。

【江苏宿城:打造“永久牌”乡村振兴生力军个人心得体会【精选3篇】】相关推荐文章:

生态环境保护心得体会 保护生态环境心得体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得体会 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得体会

高考作文美丽乡村素材精选 乡村振兴高考作文优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作文 关于振兴乡村的作文素材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