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记忆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元宵节的记忆作文(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元宵节的记忆作文1
已经有三十多年没有在乡下过元宵节了,城里的元宵节平淡,寡味,不是遇到星期天连假都没有,似乎没有元宵节的存在。
今天是元宵节,我竟然发现心底一隅,完整地保留着儿时乡下闹元宵的画面,挥之不去,异常浓烈。乡下有月半大于年的说法,残存在我记忆中的元宵节是那样的热闹,那样的使人向往、那样的让使人流连。
儿时的乡下,每年的元宵节会演一曲戏,那时候的大队进入腊月就开始组建一支小型剧组,十来个人,叫文艺宣传队,谈不上水平有多高,有的宣传队员连基本的乐理知识都不会,舞蹈也缺乏基本功夫,爱好文艺、有文艺热情就行。就这么一个群体,排练个十天半月,在露天搭上一个土台,也能吸引众多的乡亲,演出当天,太阳还没下山,就有人早早地放个凳子在台下,抢占一个理想的位置。不管怎样演的人认真、投入,看的人高兴、开心也就够了。演出完了还要议论一阵子,哪个节目好,哪个演员好,像现在评价一台春节晚会似的。六七十年代,元宵节的文艺演出成了村民的一大期盼,一大看点。
元宵节的又一个项目是精彩的踩高跷、划旱船表演。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高跷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他们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划旱船,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它装饰物,把这只或者十几只船装饰得艳丽不凡。乘船者一般是一个人,有时也有双人、四人甚至七人共同乘用一只船的。所表现的多是姑娘、媳妇,也有扮演其它人物的。旱船表演人数一般有6—7人,一位女演员立于旱船中,称为船娘子,两人手拿连响,相当于撑舵人员,还有一人饰演小丑,我们称其为呼扇婆子,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桨,鼻子被抹上白色的粉,在旱船周围来回扇动蒲扇,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其余人在边上敲锣打鼓,伴奏乐器有:大锣、小锣、鼓、镲等,旱船便根据节奏的变化进行表演。开场的一阵锣鼓音乐结束后,拿连响的表演者会穿插表演唱,在旁的伴奏人员也会在每一段内容结束后的最后一个唱词附和着伴唱,但锣鼓声仍不停止。划时,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这些个朴实的表演逗得围观的群众前仰后合、合不拢嘴,引来阵阵掌声、笑声。
据说老家的湾子间好多年没有踩高跷、划旱船了,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看晚会、打麻将,我不知道这是一种进步呢还是。不管怎样过去元宵节的那种喧闹却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挥之不去。
元宵节的记忆作文2
元宵,是一个热闹的节日;元宵,是一个人们最爱的节日;元宵,是一家人快快乐乐团圆的时候。总之,元宵是个代表着祥和,充满欢笑和温馨的节日。当黑夜临时,我、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一齐坐在餐桌前,吃着那白白的、软软的、甜甜的汤圆时,有如沉浸在人间仙境一般,又仿佛在仙池边,那汤圆散发出热气难道不像一阵仙气吗?吃完汤圆,提着灯笼走在那热闹非凡,灯火通明,人山人海的大街上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看着别人的金鱼灯笼吐泡泡,走马灯里猫捉鼠,各种各样的灯笼让我大饱眼福,一盏灯笼接一盏,令我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抬头望望那明月,那月光照在无边无际的大地上,真是月光如水啊!然后难怪古人对它那么心驰神往,还编出了“明月别枝惊雀、月出惊山鸟、明月松间照,”等各种美妙诗句来赞美月亮。忽然,一朵云飘来,似乎想把那美丽的月亮遮住,但月亮好似看透了它的想法,便奋力地向前爬去,云却像一只跟屁虫一样,月亮向哪儿,它也向哪儿。最后,功夫不费有心人,顿时,月亮被那像棉花似的云遮住了半张脸,顿时,月亮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变成了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忽然,星空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小星星,顿时,出现了众星捧月的景象,这些小星星好拟是在表演舞蹈,一闪一闪美丽极了。天色更暗了,街上那如流水般的游人也各自散了,我也困了,便回家睡觉了,但我在睡梦中也梦见了那美丽的月亮。
元宵节的记忆作文3
爆竹声,噼噼啪啪,传入我的耳际,仿佛是在提醒我:“懒虫,还不起床,这天是元宵节!”对啊,我差点忘记了,便穿好衣服,来到门外,观赏烟花。
只见它们像一颗颗导弹一样,然后窜入广阔的天际,几秒钟的时间,天空中展现出一朵朵的绚丽的花儿,像枪弹雨林,更像天女散花。
“张洁节,吃汤圆了!”妈妈叫我进屋。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了屋子里,妈妈已为我盛好了热气腾腾的汤圆,狼吞虎咽的我,仿佛又感觉到了过年的气氛。
吃过汤圆,我们全家了祭拜祖坟,回到家里,我听到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今年元宵夜将上演虎年里直径最大的月亮。”我的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那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温暖的月光,撒在江面上,星星点点,美丽极了!
一下午的时光,就这么分分秒秒的过去了,然后外面的店面都关门了,然后人们都回到自我的家中,吃着香甜的团圆饭,我们家也如此。
我想了想,每年的元宵节除了看电视还是看电视,这样过的太单调了。这次我想和爸爸妈妈一齐到南湖公园去赏灯,我征求了他们的意见,然后他们也同意我的意见。
来到南湖公园,我便想到了“千门灯火夜似昼”这句诗。我的眼睛立刻被那盏花形的灯吸引了,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几百盏几千盏灯连接成一条条笔直的长线,顺着他们走下去,然后点亮了我的心灯。
又是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赞叹,夜色中,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们不也像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吗!生活是多么的完美呀!
元宵节的记忆作文4
正月十五的晚上,妈妈带我去看焰火晚会,在去俱乐部广场的路上,然后熙熙攘攘的人群把我和妈妈淹没了。大路两边高高地挂起一串串的红灯笼,给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广场上真是人山人海,主席台上锣鼓声阵阵,俱乐部正门上方是“开泰三羊留吉去,闹春灵猴送福来”的春联,正中挂着金猴托“福”。广场东半边是小朋友们表演的歌舞,西半边老年人正在扭秧歌,小朋友们的精彩表演赢得片片掌声,老爷爷老奶奶夸张幽默的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看得正入迷,忽然一道雪亮的瀑布从天而降,原先是广场上空倒挂的烟花被点燃了,之后地上的火树也开出了五彩夺目的花。半空中是“银河落九天”,地上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真好比人间仙境一样!忽然不远处又传来“咚”的一声巨响,然后一个礼花腾空而起,在空中绽放开一大朵五颜六色的花,哇,真是太美了!礼花弹一个接一个地飞上天,又在天空中变幻成各种形状:有的是杨柳垂下万丝绦,有的是蝴蝶振翅翩翩舞,更奇妙的是有的礼花弹在空中变出了一串串红灯笼,然后随风飘飘悠悠飞向远方。
礼花在空中绽放,地上是欢乐的海洋,又是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我望着天空中又大又圆的月亮,想起我的爸爸却远在千里之外的大西北,为公司去开发新的市场。我明白还有许多的叔叔阿姨都坚守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不能与家人团圆。我默默地祈祷:期望这些礼花能给爸爸捎去我的祝福,给那些叔叔阿姨带去亲人们的完美祝愿!
元宵节的记忆作文5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家家户户都开心地忙碌着。他们都在忙什么呢?哦!原来是在包饺子、馄饨……于是,我们全家人也行动起来了,一起包饺子。
首先,妈妈买来了一袋面粉,一股脑儿地把它们倒进了一个盆子里,然后拿来一杯水,均匀地倒在面粉上,再把它们揉成团。过了一会儿,她揉好了,奶奶摸了摸面团,点点头,笑着说:“可以了!”接着,妈妈又把面团揉成长长的圆柱体状的一条,她又用刀把条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再用手把它们压扁,用棒子把它们擀成薄薄的面皮。这时,只见奶奶拿起一张面皮,放在手心里,再用筷子夹起一块肉馅儿摊在面皮上,就这样,一个个像月牙似的水饺产生了。最后,只剩下蒸煮了,奶奶轻轻地把一个个晶莹剔透的水饺放入沸腾的水中,盖上锅盖。这时,馋得直流口水的我,只能静静地等待着。我不由地感叹道:“哎!等待是多么漫长啊!”
终于,可以开锅了。只见奶奶拿起锅盖,那一个个白胖胖的水饺上下翻滚,看得我再也控制不住我的口水,哎!滴答滴答地往下流。此时的我大叫:“奶奶,水饺好了没有啊?”
奶奶看着我的馋样,笑着说:“小馋猫,还不能吃呢!”又过了好一会儿,屋子里热气腾腾,这时,奶奶说:“小馋猫,水饺好了,好吃了!”
奶奶的话音未落,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狼吞虎咽的大吃起来。
就这样不知不觉,我们过完了这一天。这就是我今年的元宵节,它让我体会到:开心的时光总是那么地短暂!
元宵节的记忆作文6
“正月十五闹元宵,欢欢喜喜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到了。
这天晚上,吃过晚饭之后,妈妈打扮的花枝招展,对我说:“今天是元宵节,我们去游花灯吧。”于是,我们一家人欢欢喜喜的提着花灯上街去游灯。
大街上灯火通明,一路上,形形色色的彩灯令人目不暇接。瞧,有小兔灯,有龙灯,有莲花灯……但是,每一个花灯都没有我的花灯好看。我的花灯是张爷爷亲手做的。中间是一个红色的圆球,四周凸着八个小正方形,每一个正方形格子上都用针扎出不同的图案。烛光从针孔透出来,美丽极了!
随着人群的涌动,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孔庙。这里可热闹了,有猜灯谜,有木偶戏,有歌舞会,游灯的人都驻足观赏,不时的想起一阵阵掌声。我也挤到前面去看,小舞台前,人们你拥我挤,我看到了许多“老美女”在舞台上跳舞。她们的舞步轻盈欢快,在我眼里,她们一点儿都不像五六十岁的老奶奶,倒像是十几岁的小姑娘。我还很想去看木偶戏,可是人们把戏台围得水泄不通,我们只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孔庙。
出了孔庙,我抬头一看,啊,怎么有这么多的星星?我定睛一瞧,原来是孔明灯啊!这一些孔明灯在墨兰的天空中飘着,好像一条璀璨的银河挂在天空一般。顺着孔明灯飘来的方向,我们来到了中新花园。这里也是人头攒动,今年放孔明灯的人可真多呀。有一些人还把自己的心愿写在孔明灯上,让孔明灯带着自己的心愿飞向蓝天。天空仿佛一块巨大的蓝色丝绒布上洒满了亮晶晶的珍珠一般,壮观极了!爸爸情不自禁拿起手机对着天空拍照起来。我也默默祝愿,大家都能心想事成。
圆圆的月亮升上中天,但游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游灯象天上的繁星一样闪烁。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元宵节的记忆作文7
关于小时候元宵节的记忆,竟跟元宵无关,跟烟花也无关。
小时候的元宵节没吃过元宵,应该是十几岁以后才知道有元宵的存在。但母亲也会在元宵节的时候极尽所能的为我们准备一些好吃的。然后孩子们会眼巴巴的'盼着夜的降临。因为元宵节的夜晚整个小镇都充满节日的气氛,有些人家的院落里挂着手扎的大红灯笼,灯笼的四围挂满三角形的彩旗迎风招展。孩子们手里提着小灯笼走街串巷。在孩子们手提的灯笼上就可见谁家的父亲心灵手巧了。若有手巧的父亲会用高粱的秸秆和削尖的苕条扎出形态各异的小灯笼,有的糊着彩纸,有的画上别致的图案,然后在底座上钉一个铁钉用来插蜡烛。也有的父亲禁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弄一个空的罐头瓶糊弄,瓶底坐个小蜡,也算是灯笼了。但拎这种灯笼的孩子往往显得羞涩和落威,但依然不影响节日带给我们的喜悦和快乐。若有孩子不小心弄倒了灯笼里的蜡烛,那么那父亲精心制作的漂亮的小灯笼就会付之一炬了,这时会有哭鼻子的,也会有幸灾乐祸的了!
元宵节的夜晚无论孩子或大人都要出去走走的,母亲告诉我们这叫“十五十六走百病”。说是十五十六的晚上出去走走,百病不侵。然后会找块有冰的地方,要么是井沿儿,要么是河套,要么是水库,躺倒在冰上滚动,嘴里念念有词:咕噜咕噜冰,腰不疼,腿不疼,一年不得病!至于是否灵验,是从没有人去深究的了。
一听到锣鼓和唢呐的声音,全镇的男女老少都会积聚在街上看“踩灯”了。“踩灯”就是一大群青年男女穿着彩色的服装,女子们的头上戴着美丽的花环,男子们的头上戴着奇形怪状的帽子。每个人的手上都执一个装扮得绚丽多彩的漂亮的花灯。随着锣鼓和唢呐尽情的扭着秧歌,那美丽的花灯犹如一条跃动的火龙,欢腾雀跃,寄予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渴望。现在的孩子永远不会体会我们那时看一场“踩灯”的喜悦,更不会体会一盏小灯笼带给我们的幸福。那时候最自豪的是,“踩灯”的人群里有我豆蔻年华的姑姑和姐姐们。等曲终人散后,姑姑姐姐带回的花灯都会让我们争相传看爱不释手!
似乎有好几年的元宵节的晚上没出去走走了,一是惧了那空气里呛人的焰火的味道,二是惧了那拥堵的人流,三是惧了那随时会炸响的震耳的爆竹。连元宵节的晚会都会在噼啪的炸响下看得只曲片段的。据说今年禁止燃放烟花,或许会肃静一些,空气会清新一些,但节日的氛围也会寡淡一些吧!
据我公公讲,去年的八月十五没有云遮月,那么今年的正月十五就不会有雪打灯。期盼观那一轮静美的圆月,将心里最美好的愿望寄托!
恭祝我亲爱的朋友们:元宵节快乐!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元宵节的记忆作文8
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在这喜气洋洋,灯火通明的狂欢节里,人们都要放鞭炮,迎龙灯,好好庆祝一番夜幕降临了,人们开始在大街小巷里迎龙灯。龙灯有长有短,可都装扮得十分漂亮,它们在小城街道上穿梭,爆竹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夜空,代表了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的美好愿望。烟花如火箭般地飞上天空,在空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图案,有的好似一朵婀娜多姿的迎春花绽开笑脸;有的又如一群快乐的小朋友在草地上追逐玩耍;还有的像满天星,闪闪烁烁,虚无缥缈……最抢眼的还是要数孔明灯了,它们在夜空中随处可见。每盏灯代表着希望与梦想,带着人们的祝愿与祈福,在蓝天中摇曳。它们飞越千山万水,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带给远方的人们元宵节的月亮也格外地明亮,晚会的节目也精彩纷呈。今年的元宵节真是热闹非凡,明年的元宵节我一定要亲手迎龙灯,给元宵节增添一片生机。
元宵节的记忆作文9
今天是正月十四,明天就是元宵节了,我们这儿俗称小年。集市就在家门口,也没有心情去转。儿子呢,也不像我小时候那样,缠着父母去给他买烟花,而是找同学玩去了。感觉这样的节日和平常没什么两样。真的,节日,要的是一份兴致,一份盼望,一份欣喜,一份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对于这样一个传统、隆重的节日,我心底的欢喜哪儿去了呢?我小时候的小年哪儿去了呢?
小时候的小年是多么的快乐,多么的热闹,尽管那是一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它带给我的却是满满的欢喜,父母浓浓的爱……
小年前,我们这儿会有三天集市,正月初九、正月十二、正月十四,记忆中的小年,父亲总会在这三天去集市上,零零碎碎地买些吃的菜啦、肉啦,但最重要的,每到小年,父亲一定会也总不会忘为我们姐弟几个买一些烟花,所谓烟花,其实就是那种很简单的“娃娃”,它就是一个娃娃形状,可以站在地上,父亲用火柴点着它头上的“小辫”,它就会放出五颜六色的小礼花,能有半个屋顶那么高,有时父亲会用手拿着,让它对着墙壁绽放。吃完饺子后,小弟总会嚷嚷着让父亲点娃娃,我们也总会说:“别心急,这得等到天黑了再点,不然会看不到它的彩光。”于是,我们也和小弟一起慢慢等待天色渐渐暗下来。
首先,母亲给各路神仙、祖辈仙人“送元宝”、烧香,我们跟着母亲一起磕头。接着就是上灯了,上灯是很忙活人的,各个门前两旁,压水井旁,大门前,厕所内等都是要它有光亮的,我们把手指细的小蜡烛点着,然后在地上滴点蜡泪,把蜡烛粘在需要上灯的地方,这就万事大吉了。这时候,院子里、大门前亮了,红红的小蜡烛摇曳着温暖的小火苗,欢喜到了我们的心里。这个时刻,对大人来说,最欢喜的是没有风,点着的蜡烛不会灭,这证明今年会有一个好收成,如果有风,点着的蜡烛会被风吹灭,母亲便自言自语地说:“今年怎么不收灯呀?”从母亲的语气里我们听出了大人的担心。于是,在上灯有风的时候,我们便会用小手罩住蜡烛,不让风把火苗吹灭。没有商量、没有约定,家家户户几乎都在这个时刻上灯,自家的灯上完了,就该从家里跑出来观赏胡同里别家大门的灯了,大人拉家常,小孩子蹦跳着,然后再一同去当街转转玩玩,一村的人这都又集合到一起了。
元宵节的记忆作文10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水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说到“元宵”,就要提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热闹的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元夕或灯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到了那天人们走到大街上,看花灯、猜灯谜,到了晚上,人们还会出来赏月,如果你在街上仔细一闻,还会闻到一阵阵香味,那就是人见人爱的汤圆,因元宵佳节而生,故此又叫元宵。
我们家也不例外,每年都会做汤圆,做汤圆的方法其实很简单,要准备的食材有:糯米团、糯米粉、黑芝麻和猪油混成的甜甜的馅儿,首先取一点黑糊糊的馅儿,搓成长条,切成一块块的馅儿,接着把所有切好的馅儿搓圆放在盘子里备用,然后我们在砧板上撒一些糯米粉铺开,这是为了防止汤圆粘到砧板上,接着我们再取一小块糯米团,搓圆,再按扁做出一个大饼状,放入做好的馅儿包起来,搓圆,一个胖嘟嘟的汤圆就包好了,其他几个也是这样做,最后一步我们要先煮一锅沸腾的水,再把雪白的汤圆一个一个小心地放进水中,接着不要着急盖上锅盖,得先用勺子轻轻地搅拌,再盖锅盖,然后就是耐心等待汤圆煮好啦。当汤圆快煮好时,汤圆们在水中跳着舞,蹦蹦跳跳地,仿佛是它们也在过元宵节。
过了一会儿,一碗香气扑鼻的汤圆就出锅了,空气中都弥漫着香甜的味道,看着就让人流口水。于是,盛碗后,我饿狼般的扑食模样,狼吞虎咽似的猴急丑态,风卷残云一样的狼狈吃相,一直是爸爸妈妈饭余茶后的笑资。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颗松动的牙齿,因为吃汤圆而被汤圆拔了下来。因为汤圆是糯米做的,粘粘的,所以汤圆还变成了一个牙医,轻而易举地拔下我的一颗乳牙,避免了拔牙的恐惧和疼痛。
你说,我和汤圆是不是特有缘?
我爱那糯糯的、香香的、甜甜的汤圆,它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美食,也是我儿时最美好生动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