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打鼓的文字【范文6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打鼓的文字【范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写打鼓的文字【范文6篇】一
闪亮耀眼的灯光,绚丽的舞台,一件黑而亮丽的衣服,一个大而帅气的架子鼓,令人心潮澎湃的音乐从鼓棒和鼓之间敲打出来,渐渐的,音乐变轻了,感觉越来越远,但你的心里似乎还有音乐声在耳边荡漾……
我学打架子鼓是从四岁开始的。那时,妈妈把我带到一个地方,神秘地对我说:“这个地方有一个好玩的玩具,你一定会喜欢的!”我当时兴奋极了,听信了妈妈的话,于是进入了那个神秘的地方。我看见一堆鼓被拼装成了一个架子鼓。我很兴奋,看见椅子上有一双木棒,便将它拿起,往一个鼓上打击。“咚”的声音,一下子从鼓里传出来,我高兴极了。于是,从那一次起,我开始了我的打鼓生涯。
五岁时,妈妈带我去看打鼓表演。我深深地被那美妙动听的音乐震撼住了,便下定决心要把打鼓学好。
六岁是我最痛苦的一年了。老师变得严厉起来,哪个手法没摆准,老师就会用笔打我的手。我的手被打出了条条伤痕,我哭着,叫着,但老师好像听不见我的声音。有时候,我也有要放弃的想法,但一想到舞台上那些演奏家,我还是坚持了下去。
七岁时,我已经能上大场合了。比赛表演,我每次都名列前茅。房间的桌子上摆满了证书、奖状、奖牌、奖杯。我想到六岁的我,便感激那位老师,感激自己坚持了下去。
现在,我已经9岁了,能敲高难度的音乐了,每当那动听的音乐从鼓中响起时,我就感到无比的自豪!
写打鼓的文字【范文6篇】二
7月7日 星期二天气晴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妈妈带我去武林广场玩。
忽然我听到有轰隆隆的雷声响,抬头看看天,好像没有要下雨的样子。再一看,原来杭州大剧院门前有人在敲鼓。我也急忙跑过去凑热闹。穿过马路,走上台阶,看到架子上放着两个火红的大鼓,分别叫做吉祥、如意鼓。我迫不及待地挥动拳头就使劲地敲了起来,“咚咚咚”的声音果然像雷声一样。小朋友越来越多,大家就像比赛一样,鼓声越来越响,越来越乱,那阵势就像有千军万马在沙场上厮杀,广阔的武林广场笼罩在一片欢快的鼓声中。周围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高兴极了,敲得也更带劲了,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古代的将军正在指挥杀敌,保家卫国呢。
最后,我的手肿得红通通的,没办法再敲了。但是我的心里还是非常的高兴,感觉过了一个很隆重的节日!
写打鼓的文字【范文6篇】三
鼓励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能让弱者走向坚强,能让失败者看见成功的希望,能让绝望的人点燃点点光辉。
我在读小学的时候考试经常不及格,每次考不及格就像家常便饭一样,根本不觉得奇怪。家里只有我和爷爷两个人,我考不及格爷爷根本不管我,其实每次考试我也想考高点的,可是我上课没有听课,所以不会做。每次考完试后我都要说一句下次一定要考好,只是不一会就被“玩”这个字冲到了脑后。直到直到妈妈因病而回家休假后,妈妈说她希望我上课听讲,考试考好点,后来我的成绩有了一点好转,妈妈还每天的鼓励和关心我,让我有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妈妈带病鼓励我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所以我开始努力学习,慢慢的,成绩也有了提升,基本都能够及格了。
当老师来家访的时候,说我的进步很大,妈妈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我也觉得这些天的付出一切都值得了。 鼓励是一种力量,没有妈妈的鼓励就没有我现在的成绩,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优秀,让妈妈天天都有笑容。
写打鼓的文字【范文6篇】四
每次一想到打针,我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一想到像针一样锋利的尖头,心里就非常害怕。
记得有一次,我没穿衣服就在家到处乱跑,感觉没事就在床上一直跳,可是妈妈看了说:“你这样会感冒的,就必须打针。”我一听就没太在意根本没把妈妈的话放在心里。玩了一头的汗感觉很热就急中生智想到一个主意,我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就悄悄的从床上下来,轻手轻脚地去了厨房,打开冰箱门,里面全是雪糕,我就拿了一块,偷偷吃了起来。过了一会,雪糕吃完了,肚子就开始造反了,我疼的大声叫了起来。妈妈听见了走过来一看垃圾篓,就知道我吃雪糕了。说:“我说你你不听,走抓紧去医院打针。”我一开始以为针是好玩的,就答应了。
到了医院,妈妈就带着我到了儿科,妈妈叫我上床,我乖乖的躺下了,医生拿着针管来了,这时我感觉到一股凉风吹来,我打了个哆嗦。医生给我擦了点酒精,真凉啊!突然,针头扎进了我的屁股上,我大叫一声:“疼啊·····”这时我的屁股就不由得来回动了起来,妈妈说:“你越动越疼,男子汉要坚强,不然阿姨会笑话的”。为了保住我的面子还是忍耐一下吧,我咬着牙,握着拳为自己加油。不一会针拔出来了,啊!总算完了。有了这次我以后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再也不光着屁股玩了。
妈妈说的话是对的,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我都要勇敢面对。
写打鼓的文字【范文6篇】五
近期我在《读者》这本杂志上读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在纽约一个叫大沙头的贫民窟里,生活着一群黑人孩子。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玻璃。校长为了教育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它每天在课堂上,都要为孩子们看手相,预测孩子们的未来。
当有一个孩子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这个孩子大吃一惊。因为他是班里学习最差,最调皮捣蛋的孩子。但孩子记下了校长的话,并且相信了它。
从那一天起,“纽约州的州长”就像一面旗帜,约束、鼓舞着这个孩子。他的身上不再沾满泥土,说话不再夹杂脏话;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努力学习,勤奋向上。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里,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五十一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这个人就是纽约第五十二任州长,也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的名字叫罗杰.罗尔斯。
读了这个小故事,我深有感触:罗尔斯的校长并不是能预知未来的圣人。他只是用了鼓励,把一个平凡的孩子变成了不凡的州长。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学生。他们如同那天上闪烁不定的星星,有明有暗,有的近,有的远。但是只要能细心、耐心地去寻找,就会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及时抓住这些闪光点,进行及时、恰当的鼓励,很可能会点亮一点,照亮一片。我们教师的鼓励犹如及时擦亮的火柴,可让学生由平淡无奇的“灰姑娘”,迅速变为“美丽的公主”。
例如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练习造句,有个平时在班里很不起眼的学生说出了一个很美的句子,我试探着问:“还能继续吗?再说一句,试一试。”我带着微笑,用赞许、期待的目光望着她,她不慌不忙地为大家描述了一个很美的图景。语句通顺流畅优美,最后我这样告诉她:“许多事情并不难,只要你试一试,你肯定行!”不久,这个同学在课堂表现突出,写日记兴趣浓厚,学习成绩也都提高了,这次在级部的优秀日记展览中,还展览了她的两篇日记呢。由此可见,鼓励就如一粒种子,只要埋下,不论多么深厚的土层,它都能破土发芽。
写打鼓的文字【范文6篇】六
头鼓
早年间,老北京有个行当,叫打鼓儿,就是拿个小鼓走街串巷收旧货。这行当也分三等,下等收破烂,中等收家伙什儿,上等专收珠宝玉器、古玩字画等值钱的硬货,又叫打硬鼓儿。
张三就是吃这碗饭的,经验足,眼力毒,属于那种人尖儿。可是,前不久,他却被同行给着实玩了一把。这事要从一次敲边鼓说起。
前不久,杠房的人给张三透了个信儿,说德胜门的点心刘家刚给老人办完丧事,为在人前露脸儿,拉下了不少亏空,他估摸着可能要靠卖老物件来填。
张三一听,乐坏了,立马屁颠屁颠地去了德胜门。他听说过点心刘生前好古玩,据说手里有几件拿得出手的硬货。
到了刘家后门附近,张三就敲起了小鼓儿:“收旧货喽,珠宝玉器,古玩字画,好坏都收——”吆喝了几嗓子后,后门果然“吱呀”一声,走出个丫头来,招手把他叫了进去。
来到厢房,张三等了一会儿,进来个五十多岁的女人,把匣儿递了过来。张三打开一瞅,是件青花云龙碗,青花发暗,碗底有条五爪盘龙,是罕见的明宣德青花。
张三看后,那女人主动问:“你看值多少钱啊?”
张三却叹了口气,说:“这碗是个老物件,民窑烧出来的,值不了几个钱啊。”
女人听后,撇嘴说:“你们这号人,鸡蛋里也能挑出骨头来。我也不跟你说废话了,要是看得上,一百块拿走!”
张三“呵呵”一笑,连连摇头:“太太,您这碗顶多值二十块钱,您要不信,拿到琉璃厂去问问。”说完,就立马掏出现洋,放在了桌子上。他知道,这有钱人家,打死也不会去琉璃厂,要是让人瞅见,丢面儿。
女人一听,不乐意了:“一百就一百,甭拿仨瓜俩枣打发我。”
张三只好把现洋又收了起来,说:“要不这么着吧,您呢多找两人瞅瞅,要是有人能出到一百,您赶紧卖了得了。”说完,笑眯眯地告辞了。
一出门,张三心里就乐开了花,他已经想好了法子,叫同行李四和王五来敲两回边鼓,这碗早晚就是自个儿的囊中之物!
边鼓
李四下巴那儿长个瘊子,为人猴精猴精。张三找到李四后,把青花云龙碗的事一说,他满口答应跑一趟。
敲边鼓是打鼓儿的行话,一般要敲两回。头一个人叫打头鼓,要是遇上死扣的主儿,就请第二个人上门去,叫敲二鼓,价钱比打头鼓的要低。然后呢,再请第三个人敲三鼓,出价比敲二鼓的更低,以此来杀卖家的心气儿。最后,打头鼓的再出马,买卖十有八九就成了。
第二天,张三就候在了茶馆里,晌午时李四才来。他喝了一碗茶,开口说:“那老娘们竟然张口就要二百块,可把爷给气坏了,一点好儿都没给她说,只给十五块,气得那娘们脸色儿都变绿啦。哈哈!”
张三十分高兴:“就得这么治,那老娘们想扣住葫芦挖籽儿,她还真以为破碗是什么宝贝疙瘩啦!”
李四也“呵呵”一乐,问张三:“你打算找谁去敲三鼓啊?”张三打了个哈哈:“你就甭操这份闲心啦,擎等着拿好处吧。”说完,屁股一抬,来到了王五家,让他去敲三鼓。
第三天,张三就在王五路过的一家小酒馆等。谁知,这一等就等到了天擦黑,王五才总算露了面儿。张三急忙小跑出去,把王五拉了进来,问:“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啊?”
王五瞪着个牛眼,数落起张三来:“你让我弄的这叫什么事儿啊?我一大早就到了那家后门,把鼓都敲破了,愣是没人出来。到了后半晌儿,这才出来个老妈子,我花了五个大子儿,才从她嘴里套出了实话,昨儿已经有人把碗给搂走啦!”
张三大吃一惊:“谁搂走了?”
王五嘴一撇:“还能有谁啊?敲二鼓的呗!”
张三一下子傻了眼,难不成被李四挖了墙脚?他对王五道声“辛苦”,就直奔李四家去。一路上,张三想不通,都说李四猴精,再精也不能坏规矩啊,往后还怎么做买卖?这点道理他不应该不懂啊。到李四家门口时,张三改了主意,明儿先去刘家探个底儿,真要是李四抄的后路,不能轻饶了他。
第二天,张三敲响了刘家的后门,那丫头开门见是他,立马说:“碗已经卖了,人家给的比你多!”张三忙问:“卖给谁了?是不是下巴上长瘊子的啊?”丫头却没言语,“咣当”一声关上了门。
花鼓
一准儿是李四吃了独食。张三气懵了,转身就去找李四算账,可转念一想,手里无凭无证的,这账怎么算啊?最后硬生生咽下了这口气,三十年还有个闰腊月呢,到时候好好治一回这老小子,叫他连本带利吐出来!
奇怪的是,第二天,李四见到张三,却主动问起了云龙碗的事。张三叹了一声:“甭提这茬了,那老娘们不卖啦!”李四听后没言语。
下午,王五把张三拉进一家酒馆,落座后就问:“敲二鼓的是不是李四?”张三没吱声儿。
王五把脑袋凑过来:“我估摸着,这老小子肯定赚了不少,心里正美着呢。咱得想个花鼓儿,狠狠地敲他一下,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花鼓就是行里算计人的馊点子。
张三问:“怎么个敲法?”
王五贴在他耳边嘀咕了一阵子。张三有些犹豫,这样坑人,有些不厚道,但还是经不住王五的再三劝说,点头答应了。
个把月后,张三找到了李四,说:“昨儿,我在夏大人胡同看了一个宣德炉。我看铜器是门外汉,你才是行家,逮空儿去瞅一眼,要是东西没错儿,就搂走。不过你得听好了,卖了算我一份啊。”
李四答应了:“咱哥俩谁跟谁啊,等出了手,就麻溜儿送过来。”说完,就去了夏大人胡同。
李四敲响了卖家的后门,说明了来意。卖家拿出个香炉,他仔细看了一遍后,问卖家打算卖多少。谁知,卖家张口就要三百块,比给张三的价多了一百,并且一个大子儿也不让。
李四“呵呵”一笑:“俗话说,没有一口价的买卖。您这样要价,吓得我都不敢搭手了。我还个价吧,一百六,要是行,我就搂走。”卖家却不松口。
李四见状,不提香炉了,而是和卖家扯起了闲篇儿。聊着聊着,两人热乎起来。李四拿出两块大洋,请卖家的下人到外面要了几个小菜,两人边吃边聊。
酒足饭饱后,卖家终于松了口:“看得出来,你是个实诚人,得,两百块拿走吧!”虽然贵了点,李四还是答应了。付了现洋,他就搂着香炉,直奔琉璃厂。
王五呢,一直躲在不远处。直到跟着李四到了琉璃厂,见他进了尊古斋的门后,这才颠儿颠儿来到了张三家。一进门,嘴巴就咧到了后脑勺儿上:“那老小子上套了,上尊古斋丢人现眼去了。明儿,咱就等着看笑话吧!”
息鼓
第二天,李四进了茶馆,却一脸的喜滋滋,把一摞现洋塞进了张三兜里:“那主儿心太黑了,二百大洋一分不少,我只赚了个零头儿,这是你那份儿。”张三一听愣住了,合着那香炉是真的啊!他有些纳闷儿,明明是件赝品,到了李四手里,怎么就成了真货?
张三决定去趟尊古斋,瞅瞅这香炉到底真在哪里,也好长点见识。
尊古斋的掌柜听后,反过来问:“明明是件高仿货,谁说是真的啊?”张三十分惊讶,这李四到底在玩什么花活啊?扭头就来到了他家。
一进门,张三就发现,桌子上放着那个香炉。他问李四香炉怎么还没出手。李四脸一红:“甭提了,我上那卖家的当了!”张三越发纳起闷来:“那你为什么还要给我好处啊?”
李四这才说出了实话:“干咱们这行的,向来都是独来独往,相互不通信儿,就怕吃哑巴亏。您把信儿给了我,我要说东西是假的,您会信吗?所以,我只能是拿好话哄您高兴了,我赔点钱不要紧,要是让同行都生分了,往后的买卖还怎么做?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啊?”
张三听后连连点头,忙把现洋掏了出来,李四却不收,直到张三急眼了,才勉强收下。张三一脸羞愧,说出了香炉里的猫腻,却被李四打断了:“老哥,我知道这馊点子不是您出的,这事就此打住,以后谁也甭提了!”
张三见李四这样,心里越发觉得对不住他,索性把怀疑他吃独食的事也讲了出来,说完一拱手:“老弟,我对不住你啊!”
李四却连忙摆手:“老哥,既然您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我也给您透个信儿。上次那青花云龙碗,我在一个藏家手里见着了。这事儿,我不说您也知道是谁干的。这种人,咱玩不过他,总躲得起吧。以后见了,绕着道儿走就是啦!”
张三愣了一下,“嗯”了一声。打那以后,张三就再也没正经搭理过王五。
一年后,张三搂了件乾隆款儿的五彩瓶,卖给了一位藏家。藏家一高兴,拿出了两件压箱子底的硬货显摆。张三发现,其中一件就是青花云龙碗。他忍不住多了句嘴:“这碗您是从谁手里淘来的啊?”
藏家“嘿嘿”一乐:“跟你一样,也是个打鼓儿的。叫什么名字我忘啦,只记得他下巴那儿长个瘊子。”张三听后,半天没有言语。
回家后,张三琢磨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就把小鼓儿扔到了房顶上,转身就开了家杂货铺子。李四十分惊讶:“老哥,您怎么突然干上这买卖了啊?”
张三干笑了笑:“我算是琢磨明白了,这人活着啊,还是实在点儿好,不玩花活儿,不斗心眼儿,就是睡觉心里头也踏实,干吗跟钱过不去啊?您说呢?”
李四听后,点头也不是,不点头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