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花果念【范文7篇】
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阅读的文章花果念【范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花果念【范文7篇】一
范文一:古樟年华
在古樟树下透过那斑驳的阳光,看见年华的色彩,以及那些定格的温暖。
——题记
阳光的韶华隐于生命细微的角落,如同飞扬中裙裾的飘逸,沉淀在光影中的宁静,绽放在枝头芬芳的年华。那些岁月里的阳光,灿烂的微笑,照入人的心田,给予温暖。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季节花开,生命拔节。我们相识在古樟飘香的九月,定格成友谊的温暖。校道上,我们缓步走来,课室里,我们一起学习,操场上,我们一起放歌,古樟下,我们幻想着未来……那棵古樟下,有你稚嫩的面容。还记得我们的初相遇,那一回,我遗失了一本书,找得很着急,甚至急出了眼泪,又气又急之下,把气都撒在同学身上。这时,你来了,站在我们班门口腼腆的问:“xx在么?她掉了本《年华》。”那样温柔的声音,瞬间浇熄我所有的怒火。为了感谢你,我留下你的名字,看着娟秀的字带着笔墨的馨香刻进我的生命。那一刻,我们相视而笑,因为你的善良,我的感恩。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临近中考,担子越来越重,我们的负担越来越重,不想要艰辛,不想要劳累,但却只能为之奋斗。为了升学,为了未来,我们毫不犹豫踏上奋斗的征程。青春的年华开始一条崭新的路,满洒牺牲的“血雨”,提醒着我们这场战争将会有多么惨烈。但我们义无反顾,不能后退,前进是唯一的选择,只有弱者才当逃兵。
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古樟下,飘扬的落叶在空中飞扬起华丽的舞蹈,绽放的花儿奏响希望的协奏曲,我们即将挥别在烈日吐焰的时节,即将分别独自奔波在不同地点,看见蓝色校服还以为是我认识的谁,最后只剩泪水与思念。从此以后,天长水阔,悲喜不知,经年一别,江南江北,万里相思……
友谊是天长地久的温暖,奋斗是镌刻未来的温暖,分别却是一个人独自坚强学会微笑的温暖……校园里的温暖无处不在。古樟之下,我们荏苒了年华,透过了温暖!
范文二:蓝色的雨伞
我的视线,这么久以来都不得不为一把蓝色的雨伞所牵绊……
那蓝色,明彻如天空。
小时候的那些下雨天,妈妈总撑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学校接我,我的头顶是一片蓝色,肩膀也笼罩于一片蓝色之中,触目所及都是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后来的一个下雨天,矮小的我抬头和妈妈说话,却发现妈妈的那一半天空是一片阴沉的.灰色,风夹杂着雨滴,落入妈妈灰色的天空,妈妈的肩膀湿了,额前的头发也湿了,而我,依旧置身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妈妈,雨伞歪了,”我提醒道,“没有,雨伞没有歪啊。”妈妈轻轻回答,我的视线落在倾斜的伞柄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固执地说道,“没有,真的没有……”
后来我长大了,不再要妈妈在下雨天接我,那把蓝色的伞在柜子中一年一年地褪色,我曾一度以为我淡忘了它。
或许是巧合,又是一个雨天,又是那把蓝色的伞,伞下是妈妈和我,快和妈妈一样高的我撑着伞。
我的视线那么不自觉地落在了伞柄上,那一幕与小时候的情景混在了一起,妈妈笼罩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而我的肩膀湿了,头发也湿了。
“雨伞歪了,”妈妈提醒我,“没有,没有歪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重复道。“妈,真的它没有歪,没有。”伞下是许久的沉默,回头却瞥见晶莹的水珠划过妈妈的脸颊。
那把褪了色的伞,又重现以前明彻如天空的蓝色。
终于明白,这么久以来,妈妈都为我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现在,我多想也给妈妈一片快乐的天,即使孟郊说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于是我的视线便牵绊于那把蓝色的伞,每天深夜在灯下夜战的人是我,每个周末穿梭于补课地点的人是我……
这一切,都因为那把倾斜的蓝色的伞。
那蓝色,明彻如天空,让我的视线不敢移开,永远都不敢移开。
文章花果念【范文7篇】二
说来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在我刚记事的时候,姥姥家的门前长着一棵无花果树,郁郁葱葱的,要不是走近了看,很难看到它的枝条,整个树被浓禄的叶子包裹的严严实实。
从夏天到秋天这棵树会结出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果实来,小的像扣子,大的也没有鸡蛋大。当果子由青变黄,再由黄变红的时候,姥姥就吧它们摘下来,分给我和表哥吃。
成熟的果子皮很薄,轻轻一撕就可以扯下来。里边的瓤是紫红色,有很多米粒大小的籽,就跟吃草莓一样,嚼起来咯吱咯吱响。无花果的味道有点怪,是那种无法形容甜味。
那时候表哥最淘气,常乘外婆不在家的时候领一帮小孩去摘无花果,有的刚变黄就被他们摘走了。
在我记忆里,这棵树仿佛有摘不完的果子,每一条枝条上都长着大大小小十几个,每一天都有成熟的果子可以摘。一大早,姥姥起床后的头一件事就是拨开那棵无花果树的叶子看那些果子熟了,然后她再钻进去摘下来,等我起来了拿给我吃。
后来我上了小学就很少再去姥姥家了。有时候姥姥托舅舅给我带一兜无花果来。要说生活在城市里超市里什么果子都有卖的,就是没有无花果。因为这种果不耐贮存,放不了几天就坏了。
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姥姥去世了,从此以后我很少能吃到这种果子了。有时候偶尔到舅舅家,看到那棵果树依然长在那里,可枝条很凌乱,熟透了的果实掉落在树下,再也没有人把它当成稀罕东西了。
我拉着那棵树的枝条,摘几颗无花果。没人和我分享,我只能一个人静静地剥开一棵果子的皮,把果肉含到嘴里,希望能找回儿时的那段回忆。它还是那种怪怪的甜,可是我的姥姥已经不在人世,也就没有了那种欢快的感觉,有的只是一种淡淡的那种说不出来的忧伤。
文章花果念【范文7篇】三
天春节里的烟花海,隐隐约约中透着爷爷的那抹慈祥。
去年寒假,爷爷去世了。我们一家火急火燎地赶回老家,看见的只有那躺着的身影和那依旧的满脸慈祥。我站在门口,怔怔地看着,呆凝的目光使大脑停止运转,眼角不自觉地挟着苦涩的泪水。屋外,香樟树落了一地枯叶,有些还没着地,就被冷酷的寒风吹得无形无踪。我最终忍不住热泪满面,逃出屋子,微微颤抖地与爷爷告别:“爷爷,再见。”脑海里回放着令我不忍直视的那一幕后,心中那道无形的枷锁被莫名的力量硬生生地扯断。
“姐姐!出来看烟花,爸爸要放烟花喽!”妹妹一边拉着我的手一边将我拖出门外,刚一踏出门栏,就看见烟花争奇斗艳,有的像金菊怒放,牡丹盛开;有的像彩蝶蹁跹,巨龙腾飞;还有的像火树烂漫,虹彩斗舞。有那么一瞬间,我为烟花感到不值。只为一时光彩,却付出一生年华。爷爷,为我们不停打工,只为我们能更幸福,更轻松。
看着烟花,想着爷爷,鼻子泛着酸。我喃喃地说:“烟花,你真美!”
文章花果念【范文7篇】四
木心曾言:“没有品性上的丰满,知识就是伪装。”之于文品与人品,道理亦然。正所谓“文以达吾心。”于书山稗海中万般流连,赏文品以识人品,见风骨而学为人。且以书海文脉,绘我心芳华,展快意人生。
文章的格调实乃作者本人思想之精华,字里行间的潇洒快意亦是文人风骨的载体,不可剥离。“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屈原为何如此喜爱橘树?首要在于橘树独特难移的习性与诗人一生所追求的高尚情操相得益彰,恰成映照。其习性便是屈原性格的外化——不同流俗,洁身自好。亦如东坡先生一语“一蓑烟雨任平生”,褪尽铅华,风骨融于诗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远离波谲云诡的官场,其诗词之上是何等的超然与旷达。“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是文品的澄淡悠长,亦是人品的淡泊宁静。古往今来,唯有注入了作者性灵之作才会在时光的淘洗下显得至诚至真,余韵芬芳。
正如古人所言:“言为心声,文如其人。”逡巡于文学殿堂方知文品与人品的高度统一。尽管我们深知“文以载道”,但于自身影响上来看,借文品更好地知人论世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含英咀华,为的是让文人高尚的灵魂注入我们的血液,让优秀的作品成为我们灼灼其华的精神遗产。从思想的隽永、精神的不朽中磨砺出人生的深度和厚度,这才是“文以达吾心”的最深层意义。
福克纳曾言:“诗人作家的责任在于升华人类的心灵,使人类回忆起过去曾经使他无比光荣的东西——勇气、荣誉、希望、自尊、怜悯和牺牲。”诗歌不属于那些写它的人,而属于需要它的人。而我们每一个个体的责任便是以文品进行不断地自我唤醒与自我涅槃。
作者斑斓丰富的精神世界亦是对我们荒芜内心世界的投射。无论是《我与地坛》中史铁生面对命定局限的坚忍不屈,还是《老人与海》中无法摧毁的人格意志。文品之外折射的人性高度都足以填补我们内心的空洞,让我们逐渐沉淀深邃灵魂。循序渐进,日臻完善。
尽管不可否认文品与人品也存在少数背离的情况,但我们依旧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无论面具如何,我们仍然可以望见那最本质的东西。
溯流时光的柔波,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意酣歌。深居文人波澜壮阔的内心世界,我们在体味着世间百态,也在体味着一种为人处世的达观,一种绵延不绝的精神力量。
文章花果念【范文7篇】五
人的行为是受信念安排的,而人们所发明的成果是由行动发生的。所以也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信念”两个字从字面上去懂得,很有意思。所谓“信”就是&ldquo,句子;人言”——人说的话,所谓“念”就是今天的心。“信念”二字合起来,就是“今天我的心对自己说的话”。
读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来到了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域。他们在茫茫的沙海里负重跋涉,阳光下,漫天飘动的风沙就像烧红的铁砂个别,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貌。他们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有了。这时,探险队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梭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于是,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的源泉,成了求生的寄托。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到,使队员们濒临失望的脸上,又露出出动摇的脸色。终极,探险队坚强地走出了沙漠,摆脱了逝世神之手。大家喜极而泣,用发抖的手,拧开了那壶支撑他们精力和信念的水——但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一壶沙子!
春天最难过的是不播种的耕耘,人生最难过的是失去信念的寂寞。人的毕生,不论与否,只有是想活下去的人,总归有一个信念在支持着本人。决堤毁坝是恐怖的,但最可怕的是意志跟信心的瓦解。或者性命什么都能够缺,譬如失去一只眼睛,或者一条健全的腿,但就是不能失去信念。
在美国纽约,有位年青的警察叫亚瑟尔,在一次追捕举动中,他被歹徒用冲锋枪射中左眼和右腿膝盖。三个月后,当他从病院里出来时,完整变了样:一个曾经高大魁伟、双目炯炯有神的小伙,现已成了一个又跛又瞎的残疾人。然而,亚瑟尔不顾任何人的劝阻,参加了抓捕那个歹徒的行为。为此,他简直跑遍了全部美国,甚至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线索单独一人乘飞机去了欧洲。
九年后,那个暴徒终于在亚洲某个小国被抓获了。当然,亚瑟尔起了十分要害的作用。在庆功会上,亚瑟尔再次成了好汉,很多媒体称颂他是全美最刚强最英勇的人。然而半年后,亚瑟尔却在卧室里割脉自残了。
在他的遗书中,人们读到了他自杀的起因:“这些年来,让我活下去的信念就是捉住凶手……当初,损害我的凶手被判刑了,我的冤仇被化解了,生存的信念也随之消散了。面对自己的伤残,我素来没有这样绝望过……”
普通说来,有信念的人,也是个理解取舍的人。记得有位友人说过:俏丽是要有分寸的。在我看来,这就是取舍。( )要坚持有信念的漂亮,你就得悉道,在什么时候要努力,什么时候要废弃。你热爱文学,你就得就义良多的玩乐时光,来看书,来搞创作。
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颗残暴明珠,既能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也能在黑夜里闪闪发光。当你行走在阳关大道时,切勿忘却途径上还有泥泞。有时候不是一些事件做不到,方失去,而是由于失去自负,沉迷在逆境中无奈自拔,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
有信念的人,就会去自动寻求他的信念。譬如说:我要在工作上干得杰出,我要尽力从事所酷爱的文学创作,我是个爱憎明显的人,要为所爱的付出所有等等。我始终很爱好那种感觉:有个目的,有个信念,有个憧憬,让我努力,给我苦楚,给我开心,也给我无悔。
人生须要信念,人的一切追求又何尝不是如斯呢?人生的旅程是遥远的,只要双脚不息地前行,道路就会向远方延长。
文章花果念【范文7篇】六
我们不难知道,写作有两个最重要的关联条件:生活与阅读。至于深入生活,有自己的独特体验,才能使文章言之有物,有生活气息,而不至于使文章如空中楼阁般虚幻,如病人的脸色般苍白,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也不是我今天要重点探讨的问题。今天,主要与大家探讨一下写作与阅读。
人们对阅读的一般认识
我们知道,由于琐事的纷扰,每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有限,我们不可能事必躬亲去获得生活阅历与心理体验,许多间接经验与知识都是需要通过阅读来解决的。那么,对于阅读,人们常持什么观点呢?往往以提到阅读,我们脑子里就浮现出“积累”二字。至于如何阅读?如何积累?积累什么?如何从阅读中获得写作借鉴?都是模棱两可,语焉不详。毫不为过的说,在许多人心中,阅读就是拓宽知识面、积累一些优美词句的代名词,而对于文章的思想内涵情感意蕴以及文章折射出的作者的创作用心与人格力量等的积累则少有提及。而且在阅读的同时,头脑里根本没有与写作建立联系的意识,纯粹是为阅读而阅读。那么,这种观念的结果是什么呢?
一是导致浅层次阅读,大概读懂文章,知道其中涉及的一些知识,或做一点寻章摘句就完事。二是,将阅读与写作割裂开来。阅读的时候没有想到写作,而往往我们在谈写作的时候,又架空讨论,做一些纯技巧的分析,收效甚微。由于头脑里没有读经典悟经典的意识,因此有的学生找一些质量不高的作文范文或网络文章来仿写,而忽略大家巨擘的精品文章的示范作用,结果走上邪魔歪道,写出的作文也千奇百怪:风花雪月型的,无病呻吟型的,绮靡颓废型的……范围狭窄,内容空洞,思想消极,越写人越没有了精气神。
如何摆脱这种现状呢?
读什么与怎样读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给我们的启示究竟是什么?至少有三点:一、写作追求纯粹的技巧是没有多少帮助的。许多学生只抱着诸如写作方法大全之类的书本看,这些书不能说完全没有帮助,但是一味依赖,则只能把自己引入华而不实投机取巧的道路上去,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写作上的困难的。试想,我们有几个人在写作的时候想到用这样那样的技巧?二、写作教学要直观,而不是抽象空洞说理,正如上微机课不能只让学生坐在教室听理论一样。而且这直观教学的范本最好是大家的经典之作。三、多看大家的作品,从中获得可供我们学习与借鉴的东西。
为什么鲁迅先生这样说呢?经典范文是经过无数人检验的结果,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还是写作技法,都是经得起推敲的。所谓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鲁迅先生就是叫同学们读经典,而且自己从阅读经典范文中去悟出写作的理儿来。这不仅仅包括背景知识、文章内的知识材料与字句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要读出自己的心得。赵丽宏先生的文章为什么读者甚众,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阅读的时候不满足寻章摘句,而是力求读出自己的感悟并且想出与众不同的写法与观点来。我们要以经典为范本,反复琢磨以下几个问题:
这篇文章的构思、内容、思想、情感等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能吸引人?
作者思想的深邃是如何练就的?作品中体现出作者与其他作家什么不同的独特气质?
哪些是我们或学生写作中所缺少的但却是通过改变短时间就可以弥补的,哪些又是我们缺少却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才可以达到的?
如果有类似的文章,就比较阅读看看,不同之处在哪些地方,每篇文章的到之处在何处?那篇文章质量最高,为什么能超出其他几篇?
对于精彩段落,站在作者或主人公的角度,将自己融入,反复吟咏。读完之后,再思:这篇文章如果让我来写,可以有其它的写法或表述方式吗?
这样,在阅读的同时随时与写作联系起来,脑子里常有钻研写作之念,见贤思齐之心,而不满足于猎奇之阅读,不仅积累得多了,而且思考得深了,久之,则语言或思想融为自己的东西,而且自己的思想不断得到升华。相信,长此以往,我们从中获得的将不仅仅是皮毛技巧,而是从形式到内容,从表到里,从形到神透彻的领悟。那么,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自然不满足于原始的粗糙的语言、平凡的构思与肤浅的立意了。
不只文学作品如此,教育理论文章同样如此。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同样的教育案例,别的教师写出来就光华灼灼或有一定的高度,好像写到了自己心坎上,而自己写出来又略逊一筹呢?这都需要认真研读别人的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文章,看看别人究竟是如何安排材料的,如何提炼观点的,如何阐述的,这样将对自己的写作不无裨益。
推而广之,我们在阅读教学的时候,对于有写作借鉴价值的文章,也能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意识去读,那么,我们的写作之路会不会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呢?
阅读效果问题
另外,对于阅读,我们是不是常常有读了印象不深或记不住的情况存在?究其原因,一可能是因为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贪多,不消化;二则可能是因为我们是进行的浅层次阅读,只满足于一些肤浅的知识的堆积或捡拾一些自以为漂亮的断肢残腿,甚至有时候仅仅是抱着猎奇的心理,只看一遍就草草了事。这样的结果或是徒费心力,虚耗光阴,摧毁自己的阅读信心,认为自己是不是记忆力差或人老了等因素,阅读没有多少明显的效果;或是缺少自己的独特体验,拾人牙慧步人后尘,写出的东西陈腐枯槁缺乏生机。这是因为我们没有采取精读式的深层次思辨阅读所致。深层次的思辨阅读,不仅仅能读出自己,读出书中人物,读出作者,读出文章内在的味道,读出他人所没有读出的东西,甚至还可以读出那些隐含或外延的信息。因为任何一篇文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汉语言文学大背景下的一个缩影,好文章就更是异花奇葩了,在它的根部有着丰富的养料。好书不厌百回读,一篇好文章需要反复读,一本好书同样如此。读一篇有一篇的收获,读一本有一本的体会。这样读下来的一本书,其效果也许比浮光掠影读上十本都有效。
文章花果念【范文7篇】七
发现红袖文学网是个很偶然的机会。由于自己的唯一嗜好就是写作,多年来虽笔耕不辍,也尝试着往大小的报刊投稿,但总是广种而薄收,音信浩淼,一如种子撒进了盐碱地里,很少见开花与结果的。
那天在网上寻找某杂志社的地址,不经意间却发现了红袖文学网站,当初真有点失去联络的落伍者见到自己的队伍一样,想握住同人的手大声地说一句:“终于找到你们了!”
既然找到了“组织”,当然把这里当成了实现文学之梦的家园。于是乎除了把自己最近几年或新近写的一些“作品”发表在红袖上外,当然也就把这个天地当做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一有时间就到红袖里浏览一番,徜徉一阵。一是看看自己的作品是否发表,二是关注一下自己的作品被阅读与评论的情况,三呢,当然也有幸拜读了许多妙文佳句,每每被有些作者的文思与文才所叹服,简直让我仰视了。每当这个时候,就不由得心生几丝懊恼,一是恨自己的文学功底如此的轻浮浅薄,二是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些时候发现这个很好的园地,使自己与文友切磋、讨论,结交友谊,互相促进。若是早几年发现这个文学新大陆,也不至于我的文学水平过了而立之年仍然还是这样的捉襟而见肘,孤陋且寡闻,很少有人称道的地方罢。
但瞎猫也可以逮到死耗子,我见到我的几篇作品也被大家阅读,并被评论了。这真有如久病的`人忽然被打了一针强心剂,或久旱的禾苗幸遇甘霖一样,使我很兴奋。我认真地阅读着一篇篇的评论,与评论者分享着创作的快乐,探讨着有关的观点。有的时候文友的一句话,使我茅塞顿开,恍然大悟。除了佩服评论者观点的奇妙与文学底蕴的深厚外,更加觉得自己文学知识的浅薄与寒酸。
偶尔也有评论者言辞甚是激烈的,甚至被一个文友深深地斥责到:你这样的无知!诚然,我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确是少知或无知的。所以在文章里不免要闹点笑话,出点洋相,露露怯。
所以,请批评的文友尽可批评,但只是千万不要生气。因为文章的观点是见仁见智的东西,我们大可不必急赤白脸,更不必恶语相加,更无须嗤之以鼻。我们要抱定互相学习,互相切磋,互相促进的态度,给作品以公正而客观地评价。切不可以老师自居,以长者自视,对稍显幼稚的文章,或明显错误的观点挥拳动棒,高声训斥。
我们要把红袖看做我们文学爱好者自己的家园,所谓“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进了一家门,就成了一家人了。自家人说话,哪里应该尖酸刻薄,得理而不让人呢。
对于初来乍到之人,鼓励是最重要的。给他们以鼓励,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与灵感,坚定他们创造的信心,对于繁荣红袖文学是善莫大焉。
文章被评论,被关注,对于文章的作者而言,如同企业的产品被消费者购买一样,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每每见到文章被文友评论,我总是带着感恩的心情去阅读,去欣赏。说句实在话,有些文友的评论就是一篇绝妙的短文,语言既中肯,文辞又华美,字句又流畅,真是让人佩服。我一边阅读评论,一边反思自己的文章与文思,总觉得有所提高,有所收获,如同与博学多闻的朋友在面对面地促膝而谈,但见他文才飞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纵论滔滔;遇到尖刻甚至略显激烈的评论,我除了恨自己文章非但没给读者带去快乐外,反倒气白了他的脸,真是抱歉得很呢。
总而言之,文章被读被评,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它越发使我感到了创作的快乐,感到了文友的真挚,感到红袖文学园地的可爱。
被人欣赏与欣赏别人,同样是件令人惬意的事情。工作累了,或有一点闲暇,打开红袖网阅读几篇哲思美文,觉得神清气爽,耳目一新。犹如困顿疲惫的人喝了一杯香浓的咖啡般振作起来。
当然,也时不时对一些爱不释手的文章加以评论,抒发自己的感觉与感想。认真地读罢文章,品味着个中的含义,回味着文辞的优美,体味着作者的感情与心境。我的评论虽也幼稚甚至可笑的也说不定,但都是真诚的,善意的,认真的。很想与作者的沟通中学到许多东西,来丰富自己的人生,提高自己的修养,助力自己的文学创作。
那日读了一篇文章,很是喜欢,对文章大加赞赏外,还对作者给予了赞扬。因为从文章里了解到,那是个很善良很贤惠的女子,与婆婆的关系很好,很融洽,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虽然做着很平凡的工作,但那颗善良的心掩饰不住她平凡里的伟大与可贵。
不久,作者在回复的短评中尊称我为“老师”。看了这个尊称,我直觉得脸红心跳,如同初涉爱河的少男少女般既兴奋又紧张,既幸福又惆怅,感觉真是复杂的很。
我的文集中虽有两百多篇文章排列,但这有能说明什么呢,又有几个能值得称道呢。如果说在那良莠不齐、好坏参杂的所谓作品中还有几篇被读者所喜欢被阅读的话,那也只能证明我用自己的笔写出了大家的心声,与大家产生了共鸣,至于文采如何,句读怎样,文思拙巧,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了。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的。
我在给那作者的回复的短信中除感谢作者的盛意外对自己进行了一番评论,写到:
文采很平常,
老师愧难当。
笔耕虽多载,
收获仍茫茫。
同是红袖人,
提携兼相帮。
文学园地里,
百花才芬芳。
文友盛情意,
几教热泪淌。
你我多努力,
红袖任飞扬!
文章被评与评论文章都是惬意的事情,幸福的事情。如同在春天的花园里面对着盛开的芬芳的姹紫嫣红的百花,令人兴奋,令人神往,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