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叙事 >

万事开头难论点论据【范文4篇】

小编: 甜味拾荒者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万事开头难论点论据【范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万事开头难论点论据【范文4篇】

万事开头难论点论据【范文4篇】一

(1)引言

“动必三省,言必再思”,所言所行应权衡利弊,周密计划,切不可轻率盲动,草率行事,否则等待他的将是失败的命运。

谨慎决不等于畏首畏尾,胆怯退缩。它是把言行构建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周密思考基础上的。

(2)事实论据

范蠡功高慎归

春秋末,范蠡为越国大夫,辅佐越王勾践,忠心效命,勤苦效力,为越王谋画20年,帮助勾践发愤图强,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国势日盛,公元前482年,乘吴王夫差在黄池大会诸候之机,他建议勾践发兵攻吴,获大胜,俘吴太子友,数年之后灭吴,迫使夫差自杀,雪洗越国当年被吴灭亡的耻辱。继而又助勾践北征,直副齐鲁,称霸中原。

此时范蠡觉得危险就在眼前,功高震主,君主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兔死狗烹”,历史上的例子多了。于是他收拾细软,带上家属悄悄远去,改名陶朱公,归隐经商。与其同时辅佐越王的文种,不听劝告,留恋富贵,结果被勾践所杀。

长孙皇后位尊守慎

长孙皇后与其兄长孙无忌,帮助唐太守李世民完成大业,建立大功。太宗欲封长孙无忌为宰相,长孙皇后闻讯后,出面力阻。她对唐太宗说:“臣妾感谢圣恩,臣妾已位尊至皇后,长孙家不能再封赏了。汉朝的教训太深了,当年吕后受皇上宠幸,满朝都是吕家的人,结果图谋造反,遭灭之灾,祸国殃民。长孙无忌不能为相,请求皇上另找人选。”李世民拒不采纳皇后的请求,仍封长孙无忌为相。

长孙皇后向皇上请求遭拒绝,于是就将其兄长孙无忌找去,向他讲清利害,要他远避裙带,切不可贪图眼前荣华富贵而酿成大祸。无忌最后被皇后说服,向皇上力辞宰相之职。

(3)理论论据

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  宋胡宏《胡子知言文王》

多言不可与谋,多动不可与久处。  明薛宣《读书录》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论语为政》

言为世范,行为士则。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后行之。  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礼记儒行》

言必有据。  鲁迅《故事新编序言》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篇》

万事开头难论点论据【范文4篇】二

(1)引言

严于律已,就是从思想、品德,行动上从严要求自己。要经常自省、自察,自我批评和自我约束。不怕丑、不怕痛、不护短,有过必改,有错必纠。古人说:“君子责已,小人责人。”从古至今,都把能否严于律已,当做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高下的标准。

我们应该在任何时候,都要严于律已。

(2)事实论据

晏婴严于律已

晏婴,字仲平,春秋时齐国大夫,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

晏婴才华出众严于自律。很受齐国国君赏识。《晏子春秋》中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

他虽位高权重,但生活极为俭仆,从不搞特殊,他的住房低矮简聘,环境又差,齐国国君,要为他另盖新房,被他婉言拒绝了。齐景公看劝不动他,就趁他出使鲁国期间。为他扩建了住房,他回来后,停车在郊外,不肯进城回家。景公无奈,只得恢复住房原貌晏婴才肯回家。

晏婴平时着装简朴,驾乘的是驽马破车,齐景公就派人给他送来壮马华车,晏婴拒不接受。他对齐影公说:“我节衣缩食,是为了给黎民百姓做表率,以防奢华浪费之风盛行。如果我们君臣都讲究穿漂亮衣服,骑良马,追求奢靡享乐。老百姓也就会仿效,其结果会导致品行不端,社会风气败坏。到那时再纠正就难了,所以我不能接受您的赏赐。”

齐景公接受了晏婴的意见。

朱德委员长拒收赠画

朱德委员长在青岛视察时,在青岛市工艺美术厂看到一幅精美的贝雕画《三峡夕行》他被这幅画的精妙巧思吸引住了,他驻足欣沿赞不绝口。工厂的领导趁朱德委员长车间参观时,将这幅画,包扎好放进他的汽车里。朱德委员长发现后,立即着人将该画送回工艺美术厂。

卢梭的忏悔

卢梭是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他写过一部自传性的《忏悔录》,他说,写这部书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真实的面日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譬如,他在《忏悔录》中,写他少年当仆人时,偷过主人家一条旧丝带,主人发现后,他就嫁祸于女仆玛丽,让玛丽蒙受不白之冤,损坏了她的名声。在这部书中他无情地暴露自己隐私,痛责自己过错。

由于卢梭严于责已,始终保持了他高尚的人格,即使在他暮年生活极度贫困时也是如此。

(3)理论论据

见善必从,有过必改。

恽代英

必须先改造自己,再改造社会,改造世界。

鲁迅《恨恨而死》

君子责已,小人责人。

宋•林逋《省心录》

知道自己之不甚可靠者,倒较为可靠。

鲁迅《导师》

明智之举,不是讳疾忌医,而是氛露疾源。

茅质《什么是基本的》

强盗收心,废铁变金。

中国谚语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宋•陆九渊《与傅全美》

一个人不要羞于承认自己犯了过错,认划只不过说明他今天比昨天更加聪明了。

[英]斯威夫特《杂感集》

公开认过有益于灵魂。

苏格兰古谚

我连自己都不会管,怎么能管别人?

[法]拉伯雷《英人传》

即使你一人独处,也不要动坏念头和作坏事;在自己面前要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希腊谚语

能主宰自己灵魂的人,将永远被称为征服者的征服者。

[古罗马]普劳图斯《三枚钱》

闻善而慕,知过而惧。

宋•陆九渊《语录》

能忏悔的人,精神是极其崇高的。

鲁迅《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最可敬的人,是忏悔的人。

李大钊《忏悔的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篇》

浪子回头金不换。悬崖勒马是圣人。

中国谚语

好汉责已,懦夫怨人。

中国谚语

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须自成。

明•钱琦《钱公良测语•规世》

责已须要备。人有片善,皆当取之。

《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宋道自己三分短,不说他人一分恶。

中国谚语

诋毁我者,金玉我也;干戈我者,药石我也。

谭嗣同《谭嗣同全集•仁学二》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鲁迅《写在〈坟〉后面》

远征的战士,首先要有通气对着自己的弱点开力。

陶行知《从五周年看五十周年》

时刻发现自己的错误,大胆率直地承认,敏捷勇敢地更改。

恽代英《致施存统》

但将检点他人底工夫,常自检点,首业无有不力。

弘一大师《晚晴集》

睡前当思白日事,是非功过心里明。

中国谚语

好说已长便是短,自知已短便是长。

清•申居郧《西岩赞语》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机会改正。

[德]海涅

万事开头难论点论据【范文4篇】三

(1)引言

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最直接,最基本的手段。分析、比较、研究都是以观察为基础的。

观察必须认真、细心、全面。如果马虎,粗疏,那么深入的思考、比较、研究就失去可靠的前提,当然也就不可能对客观事物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我们应当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

(2)事实论据

张衡观测天象制作浑天仪

东汉杰出科学家张衡,在任太史令时,专心研究天文历算。在当时,有种比较先进的天文学说叫浑天说,认为天是浑圆的,像一枚禽卵,天像卵壳,地像卵黄,在天的中间,日月星辰在“卵壳”上不停转动。张衡认为这样的结论不完善。于是他天天观测天象,积累了大量恒星运动的资料并对恒星运动的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制成了浑天仪,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浑天说。浑天仪用铜制成,主体是一个球体模型,上刻着恒心、南极、北极、经度、黄道、赤道。仪器上表现的情况同天空中星象出没完全相符。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完全由于张衡坚持观测天象的结果。

法布尔一生观察昆虫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让·亨利从幼年起就经常观察昆虫。他数十年如一日,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对昆虫的观察和研究。对一种昆虫的观察研究往往经经历几年,十几年,甚至40年才下结论。

他对昆虫的观察极为专心,仔细,为了研究松毛虫的生活规律,常常把眼睛都看肿了。手指也被松毛虫的毒刺刺肿了,他也毫不在乎。在观察中发现狩猎蜂刺穿昆虫的神经节加以麻痹,用作幼虫食料,他兴奋不已。

晚年还详细观察栖息于未垦地中的各种昆虫,将观察研究所得陆续写出《昆虫记》十卷。

左拉什么都要看看

法国著名作家左拉一生写了大量作品。他的代表作《卢贡——马卡尔家族》由20部长篇小说组成。通过描写一个家族五代人的盛衰兴亡史,反映拿破仑三世时代法国的社会生活,暴露当时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腐配和荒淫。由于左拉认真注意观察当时社会中各色各样的人物,所以才能在这部巨著中刻画出众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现象。

左拉非常注意观察生活,他什么都要看看。走在路上,遇到妓女和警察打架,他就挤进围观人群,仔细观察各种人的情态。在商店里磁巧遇到几位女顾客与老板讨价还价,他就驻足观察,直到女顾客们离开柜台。他常到煤矿去与矿工一道采煤;到洗衣房和女工聊天;到集市上看商贩做买卖;酒吧、舞厅他都去,目的既不是自己跳舞取乐,也不是饮酒消愁,他是借机观察人生,观察社会。

弗兰明发现青霉素

弗兰明是英国细菌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22年他发现溶菌酶。1928年他又发现了青霉素,这是他在观察培养葡萄球细菌的毓盘时,发现盘里长了青绿色的霉,再细心观察,这种青绿色霉的周围没有葡萄球菌。经过反复观察和研究,证实这种绿色坶是杀菌的物质。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葡萄菌克星。经过进一步研究制成了青霉素这种高效抗菌素。以后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肯定了它的治疗价值。青霉素的出现,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为此,他荣获诺贝尔奖。著有《青霉素——它的实际应用》。

(3)理论论据

不审不聪则缪《谬》,不察不明则过。 《管子·宙合》

经验是一点一点观察得来的结果。 [英]莎士比亚《爱的徒劳》

不愿看的人,比瞎子更看不见。 [英]布尔德《祈祷书》

仁慈的上帝赐给我们两耳和双眼,为的是世上发生的一切,我们应该耳闻目见。

[前苏联]高尔基《关于埃莱娜·德·库尔西伯爵夫的叙事诗》

智慧素以千眼观物,爱情常以独目看人。 [前苏联]高尔基《克里姆·萨姆生的一生》

一只眼看不到全部。 非注入谚语

相信眼睛比相信耳朵强。 日本谚语

观察是得一切知识一个首要的步骤。 李四光

科学是指:不分过去与现在,对具有可能性的事物所做的观察。 [法]达·芬奇

万事开头难论点论据【范文4篇】四

议论文论据:爱国篇

1、道理论据:

忍看图事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秋瑾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2、事实论据:

苏轼牧羊,虎门销烟

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年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得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科学家归国。40年代后期,钱学森、钱三强、华罗庚、李四光等一大批科学家在国外都有良好的生活、科研环境,但是,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他们放弃优越的条件,冲破重重阻挠,辗转返回百废待兴的祖国,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