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游记 >

我和书的故事【通用10篇】

小编: 孤街浪人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和书的故事【通用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和书的故事【通用10篇】

我和书的故事【通用10篇】一

从幼年时,书就悄悄地进入了我的生活,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打开尘封的记忆时间倒流,我似乎回到了童年时代。

那时我读二年级,不知何时,班上涌起了一股“读书潮”,许多同学手里都有一本图书,他们以此为荣,互相炫耀。我眼羡不已,心里盘算着也让妈妈给我买一本书。回到家,我便央求妈妈给我也买一本书,妈妈二话不说,拉着我的手去书店挑选。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认真地挑选着。“呀!这本不错!”我选中了一本《伊索寓言》。妈妈说:“就买这本吧!”于是,我有了第一课外读物。

很长一段时间,我沉浸在寓言之中。《大力神与车夫》告诉我:自力更生,自助自力,是克服困难的最好办法。《鹰与屎壳郎》告诉我:不要瞧不起任何人,因为没有人弱小到连自己受到了侮辱也无法报复。《医生和病人》告诉我:朋友有困难,应及时帮助,事情已经绝望了,就不要再说空话。我一次又一次地翻看《伊索寓言》,一次又一次地悟出人间真理。

我在书的世界里无忧无虑地生活,我似乎和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合为一体,和他们共悲伤,同欢乐。

书,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我和书的故事【通用10篇】二

在我的书柜里,放着一本厚厚的书,红色的封面上印着两个金灿灿的字:美德。它是我十岁生日那天姐姐送给我的礼物,每当我困惑、迷茫、无助的时候,它总会及时地给予我帮助,为我指引方向,拨开迷雾。

为迎接区运会,我们学校一开学就开始排练大型团体操,我被安排在由64名男生组成的队鼓方阵里。每天下午第三节课,我们就拿着两根筷子去音乐教室练习。在音乐教室的椅子上,我们反反复复地敲打,嘴上还得不停地念节奏。枯燥的练习结束,我们又得在操场上看另外一个方阵的排练。一连几天,从4点到5点,我们都在操场上干等着,无所事事,没劲透了。

回到家,我把书包往边上一丢,忿忿地发起牢骚:“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折磨人,不想干了!”妈妈听了,先是一愣:“为什么?”我把几天的苦水一股脑儿倒了个够。妈妈沉思片刻,径直走进书房,从书柜里取下《美德》,一页页地翻起来。“启航,来,你还记得这几个故事吗?”妈妈招呼我在书桌前坐下。我接过书,细细地看起来。《大雁》的故事中,因为一直守夜的大雁没有坚守岗位,中途打起瞌睡,导致整个雁群被猎人射杀。读完故事,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猛烈地撞击着。《少了一马掌钉》讲的是英国国王理查三世逊位的史实。一个马夫为了赶时间,还没等铁匠把最后一个马掌钉钉牢,就把战马牵走了。结果在战斗中,理查国王的战马因为掉了一个马掌钉导致人仰马翻,整个军队因为没有了统帅分崩离析。最后国王被俘,国家消亡。莎士比亚说:马,马,一马失社稷!一个马掌钉——一个国家?我在心里暗暗问着自己,感到难以置信,可这的确是事实。

在这一个个故事中,我渐渐找回了责任感: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一个人的疏忽或松懈可能会导致一个团队的失败!

我和书的故事【通用10篇】三

月光从窗外透进来,外面草坪里蟋蟀有节奏地唱着歌,真是好安静。现在已经九点了,我桌上的小台灯也已经开了两个钟头了。今天爸妈不回来吃饭,我可以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了。

看着伍美珍老师写的《闪闪惹人爱》时,我也不禁想起:自己从不爱看书的小女孩变成了一拿到书就不愿意丢下,再到说话有条有理的小大人之间的一件事。

那是二年级发生的一件事,那时我的学习成绩很差,尤其是作文。作文常常得上大大的三角形,更可恶的是老师还当着同学的面读出给我最差的评价:“这真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作文了。”有时,老师还把我的作文跟写得好的作文比较,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我只有一声不吭地埋着头,动都不敢动一下,生怕看到同学们鄙视的目光。下课,同学们都纷纷嘲笑我:“看你呀,你写得好好哦。”“我写得再不好,也没你那么差劲。”听到这些话,我的脸涨得通红,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不让老师、同学看扁,我决定多看书。

我试着从书架上随便抽了一本书下来,勉强自己静下心来看,起初有些囫囵吞枣,但慢慢地被故事的情节吸引住了,越看越想看,看了一部分,又想看下一部分,直到把这本书读完。渐渐地我也越来越喜欢读书了,读完了这本书又接着读另一本书。在书中,我和孙悟空一起护送唐僧取经,和林黛玉及姐妹们在大观园作诗,和水浒里的绿林好汉除暴安良,和刘备诸葛亮一起统治国家。由于喜欢看书,我的内心世界也变得丰富多彩,常常为故事中的人物牵肠挂肚。他们幸福,我也会暗暗高兴;他们落泪,我也会黯然神伤;他们遭遇险情,我也会提心吊胆;当他们转危为安,我也会长吁口气……

因为看书的原因,我的作文进步得很快,几乎每次老师都会将我的作文作为优秀的范文念给大家听,那个时候,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咚咚咚咚,咚……”敲门声打断了我的回忆。呀!爸妈回来了,我赶紧把门打开,爸爸走进来问:“吃饭没呀?”“哎呀,忘了。”我这才记起来还没吃饭呢!

我和书的故事【通用10篇】四

我家里买了很多的书,但是每次买来我都是拿来看看样子,从来不读,妈妈叫我读,我总是说:“等一下,马上就读。”可是过了很久我还是没读。因为不读书,所以我的作文也不咋地。

一次偶然的机会,爸爸要去书城买几本书,到了三楼,我跟爸爸说:“爸爸,我去五楼读书,行吗?等下你来五楼找我好了。”爸爸说:“好吧,你去吧,别乱跑,等下我找不到你了。”其实我去五楼不是去看书,而是去看玩具,然后叫爸爸买。

到了五楼,我奔向玩具,在跑的时候我看见一本名字很有趣的书,叫《非常老师》,我就坐下来,细心的看了起来,不知不觉我已经看了1个小时了,爸爸上来了,我只好放下书回家了。回到家后我跟爸爸说:“爸爸,以后的每个星期天能不能去书城看书啊?”“可以啊,看书当然好!爸爸支持你。”爸爸高兴地说。

自从这以后,我就爱上看书了,有时候口袋里有钱,就会到书店里去挑几本自己看的有兴趣的书买回来,也是自从这以后我的作文开始逐渐的好了起来。我从这总结出一个经验:看书要看自己有兴趣的书,买来后也不要看的很晚,这样会影响睡眠,白天你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和我一起看书吧!

我和书的故事【通用10篇】五

从小我就知道“我是船”,“书是帆”,所以也就乐做“书囚”.此中的喜怒哀乐,且听我这位小“书囚”娓娓道来.

  喜

  爱书自然要经常买书,可由于常常受到妈妈的限制,也只好“站读”一番.那是一个晴朗的星期天,爸妈都出门溜哒了,至于我和书正“聊”得高兴呢!在我买的杂志上出现了一幅有趣儿的插图:一个男孩儿,光着屁股,正被老爸追得满街跑呢!看到这儿,你一定会问为什么吧!的确,他可是个“天才”,四科刚好考了100分,回到家里还得意洋洋地向老爸要“奖金”,这不,“奖金”算是贴上身扯不掉了,想不要也不行了呀!看到这儿,我可乐了.书和我在一种欢乐、和谐的气氛下认识了。打从这天起,书就成了我最铁的“哥们儿”

  怒

  我是一个懂得珍藏好书的人,一有好书自然会藏得妥妥帖帖的。可是……那次小表弟来我家,我正看《秋》呢。因为小表弟平时手脚快,我还没有来得及把书藏好,他就连蹦带跳地冲了进来。“姐姐,你背后是什么?我要,我要!”表弟可会撒娇了,把他得罪了,我可就成了“千古罪人”。无奈,只好老老实实地把书递给他。刚开始他还看得好好的,可等我去客厅喝水回来,书……我生气了,瞪大眼,气冲冲地跑到弟弟跟前,一把揪住他的衣服恶狠狠地问“这是怎么回事?!”“一本破书有什么稀罕的,我让我妈妈赔给你就是了!”看着表弟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更气了,给了他一记耳光,冲出房哭了。这是我第一次对小孩子这么凶,或许是因为书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哀与乐

  在看张海迪所著的《生命的追问》时,我不知多少次流泪。是高兴的,也是悲哀的。我也曾在月下数落上天的不公,这样一个有用之才,为什么要让她靠着轮椅来生活,看着海迪姐姐被一次又一次地推进手术室,面对手术刀,我也害怕了。为她担心,为她婉惜,也为她抱不平。

  如今,我已经习惯挤时间看书。或许正如书是我的朋友一样,习惯地在书中寻寻觅觅,停停走走,偷偷地和书也聊聊;习惯在“饿”的时候用书来“充饥”;也习惯对着我的书发牢骚。我想这可能就是无声胜有声吧!

  经历种种生活之后的我仿佛是个小大人儿了,我开始偷偷的地阅读大本大本的现实主义作品。翻开《简爱》我认识了那躲在窗帘后面面读书的倔强的女孩,从此她成了我的朋友;鲁滨逊则成了我生活的导航标。更不会例外的是《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这些我旧识们都会来找我。喜欢它们如珍爱我的生命一般。

  或许在什么时候我也会学着“淘书”“煮书”。赶明儿你也和我一样乐做“书囚”吧。

      作者:雕子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沅陵一中 指导老师:戴蓉 

我和书的故事【通用10篇】六

我和书的故事

我六岁时,我学会了读拼音。所以,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念书,因为那时我还小,念的书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我还是稀里糊涂地了下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又张大了一岁。这时句子的意思我也大大明白。我也不用再注拼音去念书了,现在我读一些关于学习的书了。现在,

我还刚学会查字典,不是多么的懂,所以我经常向爸爸妈妈请教。

过了一年又一年,和我共同长大的一个“朋友”———书,它已经和我陪伴多年,直到我上了五年级。它还是我最好的伙伴。

啊!书,是你和我一起长大,是你和我一起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是你给了我许多知识!直到今天,我最好的伙伴仍是你———书!

我和书的故事【通用10篇】七

读书于我而言,是一种心灵的洗涤,是一种心灵的滋养,是一种心灵的飞跃。不同的书,编织了我成长的梦,让没有翅膀的我在文学的殿堂里自由地翱翔。

课本

从小学到现在,每天我都与课本为邻,这,是我无从选择的书。一篇又一篇课文学了,一道又一道习题做了,我不禁生疑:为什么我们都读这样的书?于是,我不再盲信这种“权威”,我更乐意推翻它。每当我从课本中找出一个错别字,或者是一个不够地道的英文句子时,心中总会萌生一种似喜非喜的感觉。后来我从各类报刊中得知,课本里也不乏脱离实际的东西,一股茫然的滋味便顿上心头。原来,权威也有错,也有缺陷!我终于读懂了:课本存在的意义,不是为我们树立权威,而是一步一步地引导我们思考、学习,它的缺陷反而给了我们进步的空间。既然没有最完美的的书,那何不让我们领略缺陷独有的美呢?

文学杂志

如果说《读者》是一位久经沧桑满腹经纶的智者,那么《青年文摘》就是一个活力充沛朝气蓬勃的少年。最初爱上文摘类杂志是因为它的写意,它的多采,它的无拘无束。然而,我渐渐地被《青年文学》一类的原创杂志俘虏。在我看来,一本杂志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它的个性,原创杂志在特有的风格上更胜一筹。退一步看,文摘类杂志汇聚了各类原创杂志的精篇于一身,而其中又忽略了多少妙绝之笔呢?说到底,原创的书处处洋溢着一种真实的、独一无二的美。我愿意成为守护这种美的使者。

名著

很早就开始读名著的我,在小学时期就嚼过了《鲁宾孙漂流记》《爱的教育》等经典之作。“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名著也不总是合我的味道,我从来不会刻意去奉承某一部著作,装模作样对我完全没有好处。我爱读名著,在于它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精华,更加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所在。历史与文字的激荡,构成名著历久弥新的美。青春文学作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当今良莠不齐的校园小说已经成为了少男少女争相热捧的文化。我开始为名著担忧,为书籍的殿堂担忧。我发现身边的同学之所以抗拒读名著,是因为被名著所特有的“高深”所震慑,而不敢靠近。担忧让我开始有所行动---当我看到同学们在专心致志地阅读经过我介绍的《茶花女》《汤姆叔叔的小屋》等等著作的时候,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名著的价值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的贬低,它是永恒的潮流。

书是良师,书是诤友。书让我困惑,让我思考,让我进步。读书不能延长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扩大人生的宽度;书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点缀人生的旅途。我愿与书为伴,把我们的故事,一直延续下去……

我和书的故事【通用10篇】八

书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如果你想通往知识宝库的话,就先“搜集”许多钥匙。我的这把钥匙可来之不易。

在五月一日这天,爸爸带我去新华书店看书,一进书店的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本《百科全书》,于是,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抱着它津津有味地坐在地上读起来。一转眼,两个小时过去了,可我一点也不觉得累。这时,从背后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赵蓓,该回家了。”我扭过头去一看,哦,原来是爸爸。这时,一个念头从我的脑海里一闪而过,如果让爸爸把这本《百科全书》买回家的话,我不就会抽出更多的时间来“欣赏”这本书了吗......我顾不得想那么多了,轻轻地对爸爸说:“爸爸,我想买这本书。”说话间,我指着那本《百科全书》,可爸爸说:“今天我有急事,赶快走。”我却缠着爸爸不放,经过了十分钟左右,爸爸还是不肯给我买。于是,我只能使出杀手锏了——哭。虽然没有流出“金豆”来,但是,我还是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这本书,心里边像蜂蜜一样甜。

一天,我突然发高烧了,临走时,我硬要带着这本《百科全书》,爸爸说:“看病要紧,带就带吧。”打完针以后,我的烧渐渐退了,可我却以为是《百科全书》帮的忙。

孤独的时候,书是陪伴我玩耍的朋友;郁闷的时候,书是照在我欣赏的灿烂阳光;失意的时候,书是点燃我自信的熊熊火焰。走进书中,我与书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流,在书中寻找自己,也在书中完善自己。细细品味书,我感受着文字之美,也找到自己需要的精神食量。

我爱书,因为它让我的生活变得好快乐!

我和书的故事【通用10篇】九

【第一篇】

臧克家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位益友。”我觉得这个比喻非常贴切。

上小学时,我学会了汉语拼音,学会了阅读课外书,认识的“字朋友”也多了起来。作文水平也提高了不少。我不仅看童话书、神话、科技、作文,我还喜欢看名着,最近我都在看水浒传。每次我一回家,作业一做完,就立刻跑去书店,毫不犹豫的拿起书来看,站在书柜旁,像一只饿狼,贪婪地读着,读着读着,我就情不自禁的投入进去了,好像自己在童话里似的。接着又看了童话,我读得浮想联翩,《爱的教育》又让我读的热泪盈眶、泪落如珠。在我不求甚解的时候字典就成为了我的好朋友,它就像一个智慧广大的学者,让我认识更多的“字朋友”。

书!你是我的好朋友,你似一个一个跳动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里面拥有另一五彩缤纷的世界。你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宝藏的大门,你自始自终的陪着我攀登那知识的高峰,是你让我有了想象的羽翼,让我有了新的目标。

【第二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总理说得一句话,他鼓励了多少名人。

记得有一次,妈妈去上班了,我在家写作业,写完作业不知干什么,这是小红来找我借书,对就是书。我可以看书。我对小红说:“咱们换一本书吧,我借你我的《爱的教育》,你借我你的《八十天环球游记》好吗?”小红回答:“好吧!”这样我便看起书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贪婪的读着,好像自己已经身临其境似的,这时妈妈回来了,她看到我写的作业很好,写完作业又没看电视,所以她便奖给我了一本更好看的书——《苦儿流浪记》。我非常高兴,没用几天,就把《八十天环球游记》读完了。当故事中的主人公福克把全球游玩时,我都为他松了一口气,你可知道如果他八十天游不下来的话,就要输掉所有财产啊!读完这本书,我为福克那冷静的态度所震撼,我要向他学习!

每本书都有它的道理,只要你细细品味,一定可以悟出其中的真理。

【第三篇】

在被窝中,听到关门声。我立刻爬起来,将衣服披在身上,蹑手蹑脚地走到书房,拿起板凳,站在板凳上,在书柜上一阵乱摸后。终于找到了我想要的东西——钥匙。

问我为什么这样做,也是有苦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步入了小学高年级。父母为了让我潜心学习,便将所有课外书锁进书柜,我对于读书的热爱正如陈寿的名言-一日无数百事荒芜。书中人物的遭遇无时不让我牵肠挂。所以我就趁父母午睡时将书柜钥匙掉包,将钥匙藏在书柜顶上。

我急忙打开书柜,看见那一本本书,就如同见到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我又匆匆找到想读的书,打开书,好像步入了知识的世界。在里面自由翱翔。我读着书,一篇两篇,我像饥饿的人趴在面包上,贪婪地读着。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带给我极大的冲击,而这本书则架起了我和作者对话的桥梁,他不限于时间与空间,是一次与伟大,高尚,睿智,的人的对话。

读书,如同品茶。第一口,勾起了人的兴趣。一杯后,让人流连忘返,几杯后,回味无穷。

我和书的故事【通用10篇】一十零

小时候,在家里常常是我一边搭积木,妈妈一边给我念故事,许多书,我看都懒得看,总是依赖妈妈给我读。

上了小学,有一年暑假,我打开书柜想找一支笔时,一本封面精致的书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从书堆中抽出来一看,原来是一本《名人故事》。我翻开第一个故事《惜时如金》浏览了一下,故事讲的是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歌德争分夺秒地工作,去世前还伏案写作的事。故事告诉我们: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逝,时间是一切生命的基础,时间赐予了生命意义??????我一下子就被书中的故事情节和内容吸引住了,于是捧着书坐到书桌前,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一个个生动有趣、简短的小故事,令我爱不释手。

从那以后,我变得爱看书了,《三国演义》让我似乎见到了一位位英雄的机智英勇;《西游记》带我走入奇妙的神话世界;《草房子》领我走入妙趣横生的小学生活;《苦儿流浪记》使我明白了:命运再苦也不要被打败??????一本又一本的书带我走进一个又一个神奇的世界,让我深受启发,懂得了许多许多的道理,学到了很多很多的知识。我终于发现,书的海洋竟然是如此的广阔!

书,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现在,每天做完作业,我都会捧起一本课外书,如痴如醉地看起来,如同遇见好朋友一样,沉浸在无比快乐之中。

我想,我会和书成为一生的好朋友!

作者姓名:赵元亨

学校班级:广东汕头东厦小学X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