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叙事 >

中国在梁庄听书【精选3篇】

小编: 甜味拾荒者

中国在梁庄听书【精选3篇】一

  今天,又看完了梁鸿的《中国在梁庄》一书。

  这是一本描写现实现在农村的真实生活。看完后,一惊:这也叫作品,在我的内心,只要是文学作品,哪怕是传记、报告文学,它都有在现实上加工的东西,至少给人以惊奇、给人以新鲜、给人以震撼、给人也吸引。可这本书,纯粹就是身边最寻常的事和现象,你从东西南北,那个中国的乡村都能见到,比如,在我生活的川北乡村,这太平常无奇,看完后,想:这也叫书,它就是生活中最平常的流水帐嘛。

  可一再思:农村的变化真的如此,一深想,让人悲哀!或许这本书没有奇特,就是最大的深刻。

  我在农村呆过,不过说实话,二十多年,没在农村亲自生活过了,但六年前,我在乡镇初中教书,我的妻子家在农村,偶尔回去,见到、听到的完全都是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梁庄!

  不过,我是见怪不怪了,没有作者那种济世的胸怀。或许,我从来没有像作者那样,生活过在农村,但现在离开了农村到了北京,她对农村的变化如此,有如此的震惊和深刻。因为我现在即使在一个县级市里教书,但可以说,或许我从未离开过农村,对它的变化虽有感知,但已经习以为常了,我正如作者所说,我对农村的感觉,是慢慢来的,就像用火慢慢加热的水里的青蛙,到死的危险时,都不知不觉,或许生活在县级的.所有人包括人民公仆,都是我这种感受,并未觉得什么,更何况是身在其中的农民呢?

  可一看这本书,我静静思索:这真的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旁观者清啊!

  书中说的,我都见过,甚至经历过。

  农村,平时真的没了年青人,只有老人和小孩。家境好点的,连小孩都随父母到城里上学,或者到城里上私立寄宿学校,只剩下了老人。有时和妻子回她们农村,只有陌落的房子,很少有人。老人就在路边打打麻将,过着日子,农民的负担是少了,但文化精神生活可怜的少,这才是作者提的最深刻的问题。包括老人的赡养,这也是我在农村见到的最揪心的事。只有每到了过年,乡镇的街上才会有了人气,可年一过,乡村又沉寂下去了。

  留守儿童,更是如此。这点,我的体会深些,因为我是教师。

  留守儿童,留守学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教,不仅是学习,更担心的心理教育。我常劝说一些家长,留个家长在家,照顾孩子,孩子初中三年,很重要,未来对孩子只有一次,孩子再大点,出去也行,不要耽误了孩子的将来。可家长也有苦衷:不出门打工,虽说现在农村负担少了,但经济来源单一,只有出去打工,才能挣钱,挣钱为了孩子,也知道孩子现在重要,可没钱怎么办?因为现在家长也清楚,读书的出路并不明朗,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可现实的读书无用论,让我们家长首先选择的是去挣钱,这是现实,这也是生活。所以,家长都双双出去打工,挣了钱,让孩子有好点的读书环境,可那时已经晚了,可即使孩子读不书了,有了钱,可以让日子过得好点,孩子也可以出去打工,总比,守着孩子教育孩子读书,而且读书,要成就孩子,那是多方面的因素,不是说付出多少就一定能好成绩的,若读不出来,以后孩子既没有了前途,家里也没了钱,怎么办?因为现在大学生的出路不像原来,可以看到光明和未来的。

  每次,我给留守学生的家长谈话,劝其留下来,陪孩子时,说实话,我都言不由衷,因为我也能确定孩子的将来如何,可我一直坚信:读书、教育孩子要靠父母,而不是老人甚至亲威们,他们可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可我找不到更好的说服我自己的理由,让家长能安心留下来。

  还记得自己从疆回川时,住在农村时的场景:傍晚,一个院子里所有的老老少少,聚集在古老的核桃树下,一边吃着饭,一边聊天的热闹场面,大人说笑着,小孩戏嬉着,一直到月亮明亮之时,才各自散去;还记得,大人们对各自孩子的学习的重视,那种对读书的神圣感。

  生活是该好起来了,但愿它不以失去人的精神家园为代价。

中国在梁庄听书【精选3篇】二

  近日读了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中国在梁庄》,本书的作者梁鸿,1973年生于河南省邓州市穰县,20xx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职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艺思潮研究。20xx年11月,《中国在梁庄》获20xx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亚洲周刊》20xx年度非虚构十大好书、新浪20xx年度十大好书和《新京报》20xx年度文学好书。

  10多万字的纪实性乡村调查《中国在梁庄》,是梁鸿分别于20xx、20xx年间用近5个月的时间深入河南穰县一个小村落,进行调查采访而完成的。当梁鸿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故乡,发现眼前的景象与记忆有天壤之别:童年时代的坑塘干净,现在却变成了蚊虫的滋生地,梁鸿曾经读过的梁庄小学早已倒闭,小学沦为猪场……她决定要用笔去记录农民的伤痛和矛盾,记录当代农民的生存状态,展示一些问题。

  梁鸿在书中所展现的文字却在朴实之中蕴含了别样的细腻与华美,使得这本“田野调查”式的纪实作品读起来颇有一些散文的气韵,这恐怕和作者本人文学工作者的身份分不开。然而,在这样一种堪称优美的笔触之下,呈现出来的却是残酷而令人无比震撼的现实。书中,作者通过对自己故乡穰县梁庄的实地调查,以及对在村庄生活的亲人、朋友、村民、干部等各色人物的访谈,以一个村庄为样本,为读者清晰地勾勒出了经济大潮冲击之下,传统农村日益破败、消亡、崩解的不争事实,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民工问题”“农村文化道德危机”等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她的叙述,有着身为一个观察者的平实、清醒、客观,却又时刻让人感受到其中所饱含的对与故土的深情与眷恋。这份纪实文本,从社会学角度看,可能不够高屋建瓴。然而,它确实如此鲜活,如此具体。

  在作者所记录的一个个访谈之中,我们仿佛能够真切看到坐在她对面的那个农民汉子的身影,从他或她的话语中,体味当代农民的痛与悲,苦与闷,困惑与迷惘,挣扎与无奈……她的文字,揭开了“经济腾飞”之下“新农村建设”的温情面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沉痛的现实,让每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在心中自问:为何我们的农村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也许有人并不认同这种悲观的视角,在他们看来改革开放几十年,农村的经济状况从总体上比以往应该更好才是。从绝对收入角度,农民的生活水准是提高了。然而,这却难以掩饰农村与城市相比,在后者充满活力的发展面前日益迟缓的脚步。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只是原始积累的提供者,只是廉价劳动力的输出者,却不是真正的获益者。它为城市提供生活必需的农产品,提供建设和发展必需的劳动力,成就了后者的飞速壮大和发展。

  然而由于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却微乎其微。农民工在城里辛苦劳累,却无法融入到城市之中,是永远的异乡人;他们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一年却没有几天住在里面;夫妻两地分居,子女缺乏家长管教,农村劳动力匮乏,乡村政治建设遇冷,儿童入学率降低……这一系列问题,又使得农村更加落魄。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的环境破坏更是令其雪上加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在漂亮的统计数据背后,我们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读了这本书,你会惊觉,我们实在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

  作者在书中把农民也分成了几种人:

  坚守土地的农民:一年到头,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却仍然只能混个温饱——“种地虽然免税了,但是肥料、种子、人工在不停地涨价。种一年地下来,也只是落个‘原地转’。”

  留守儿童:教育的缺失、父母的缺失,留守儿童在这里过着缺乏爱的“寂寞”生活——“我就是要玩游戏,读书有啥用,将来还不是出去打工?”

  留守老人:年迈的身体还要照顾幼小的孙儿,他们浑浊的双眼里饱含着希望——“六七十岁的老两口,既当爹妈,又当老师、校长,能当好吗?”

  进城的农民工:虽然身在城市,他们却永远都是异乡人——“城市不是我的家,我们终归还是要回去的。”

  这就是中国农村的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正如书上所说: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中国在梁庄听书【精选3篇】三

  近日,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一部作品——《中国在梁庄》。它是作者梁鸿利用假期时间,重返自己的家乡,用时5个月做了一系列客观真实的调查后完成的一部纪实性乡村调查,获得了20xx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亚洲周刊》20xx年度非虚构十大好书、新浪20xx年度十大好书和《新京报》20xx年度文学好书等各奖项。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朴实。文字很朴实,内容很朴实,纯粹就是乡村里最寻常的事和现象,无论是在哪一个中国的乡村都能见到。她以一种最朴实的方式,用中国在梁庄的形象为缩影,给大家展现了整个中国乡村的现状。

  书的主要内容是,当作者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故乡,发现记忆中的故乡已改变得面目全非,童年时代的坑塘干净,现在却变成了蚊虫的滋生地,梁鸿曾经读过的梁庄小学早已倒闭,小学沦为猪场等一系列“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民工问题”“农村文化道德危机”等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其实每个人仔细想想,自己的家乡感觉上是经济越来越发达,变得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富裕了,但自己家乡的土地、树木、水塘、河流、建筑、房屋等等难道真的变得越来越好吗?只要每个人慢慢回忆、细细感受对于自己家乡,就会发现自己一直没去注意的乡景与十年前记忆中的乡景真的有着天壤之别:童年时代看到的水塘是干净的,现在却变得浑浊的了,成了蚊虫的滋生地;老家以前有个小学来着,好像现在也关闭了;我们家乡也有个水库来着,以前可是蓄水丰足视之清晰浅绿,倒是现在像个小河了,水中还停留着挖沙机器……是的,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乡村的经济状况从总体上是比以往更好了。但是乡村的生存状态,并不见得真的有比以前有所改善。

  留守儿童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是父母爱的缺失和教育的缺失的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中年的倾巢冲向城市,农村几乎只剩下老人与小孩,这些少年正值身心疯长阶段,处于一个思想萌芽的关键时期,他们却无法享受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更无法享受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从小他们就生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怀中成长长大,这些留守儿童生活在这么一个缺失父母之爱的环境里,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这会使他们的思想产生很多不确定性,特别是认知水平的欠缺。在这种环境下,能健康成长的孩子,是不简单的。有些孩子很无辜的丢失了生命,有些孩子或许自暴自弃,厌恶学习、迷恋网吧、谈情说爱、打架斗殴……走上辍学道路,更严重的是走上犯罪的道路。

  很多农民在城里辛苦劳动,却买不起房子,也无法带上自己的子女,在这个城市中,他们找不到自己的根,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他们辛苦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一年却没有几天住在里面,不能享受家庭欢乐,被迫跟父母、孩子分离,有些夫妻还得两地分居。离家打工使得他们更本无法给予孩子父母之爱,无法孝顺父母,无法跟与伴侣相处,无法享受一个普通的家庭带来的温暖。他们不但在城市找不到自己的归宿,更失去了自己在家乡的落脚点,他们渐渐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