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续写改写 >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精选3篇】

小编: 北巷以北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精选3篇】一

  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大量国外的文化产品涌入国门,带来了大量的文化信息,许多中国人因此而淡忘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国学经典的《弟子规》当然也没少受冷落。

  《弟子规》共由1080个字组成,它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父母是最爱我们的人,身为子女就应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弟子规》的“入则孝”中说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生育我们,整天为我们早出晚归,不分日夜的奔波着,回到家自然是累了。作为子女,父母叫我们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容迟缓;父母让我们做的事,要马上做好,不容拖延。我们应该多体谅父母,帮忙分担家务,多为父母着想。“入则孝”的这句话教会了我如何尽到做子女的责任。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这与《弟子规》的“泛爱众”中说到的“到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是同一个意思。罗斯福当海军助理部长时,有一天一位好友来访。谈话间朋友问及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军事基地的事。他的朋友说:“我只要你告诉我,我所听到的有关基地的传闻是否确有此事。“这位朋友要打听的事在当时是不便公开的。只见罗斯福望了望四周,然后压低嗓子向朋友问道:“你能对不便外传的事情保密吗?“好友急切的回答道:“能。“罗斯福微笑着说:“那么,我也能。“这说明一个道理:自己不想承受的`言行,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要学会尊重别人。“泛爱众”的这句话教会了我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在生活中,总会看到这样一类人:每天学习到很晚,可是成绩却不理想。原因就是不懂得读书的要领。读书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心,如果眼睛在看,口也在读,但是心没有专注在课业上,想着其他的事情,也是白看白读。平时我读书时便是如此不专心,虽然眼睛在看,口也在读,但心却不知在何处,所以无论我怎样努力,成绩一直上不去。“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句话教会了我如何学习。

  《弟子规》的道理,正是圣人的训诲。我们应深入内心地反复朗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并把它当成个人反省的镜子和行为的指南。《弟子规》汇集了中国至圣先贤的大智慧,作为华夏子孙的我们,应该把圣人训传承千秋万代。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精选3篇】二

  提到中国古典文化,人们自然而然的会想到儒家、道家、法家等;然而很少人会想到阴阳家名家杂家小说家等等的古典学派,更没有人提及“诸子百家”中剩余的那一百多家学派了。为何儒家、法家、道家会在百家争鸣的局面下脱颖而出,其余各家却在历史的长流里销声匿迹了呢?来看看儒家的发扬历史吧!

  在孔子时期,儒学刚刚创立,同样,也很不兴盛。孔子本人有着治世之愿望,却也只能在鲁国为吏。随后他周游列国,推荐自己的思想,却并不为人看中,在周游途中还几次险些丧命。可见,儒学并不为当时时代所认同。

  儒家被奉为正统思想,是在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认同后才产生的。汉武帝为了更好地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需要一种能够顺应集权统治的治国方式与思想指导。而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说法,很好地反映出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因此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假如没有董仲舒的话,儒学是否会对中国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还是未知的。

  然而时代跃迁,现如今,儒学传统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了。让现代人将几千年前的学术奉为圣典也颇不现实。如今信息文化交流速度得到了难以想象的提升,也不可能再产生一个像董仲舒一样提倡“惟‘儒’独尊”的思想家;就算有,也不会被当今时代认同。

  传统需要继承才能够流传,而继承则需要当代人对传统的认可。很显然,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已经没有那么高了,中国传统文化目前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界。犹如杨修口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何让古老的观念能够活在当代,以生机勃勃的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呢?

  要想让传统文化能够长久的流传下去,不得不对他进行一些变化,让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如今的“传统文化”与历史上真正的传统文化也有很大不同。文化必须活在各个时代中,必须成立在不断的探索与重建中。这或许会改变甚至否认一部分原有的文化,但若不这么做,现今的传统文化就会很有可能沦落为未来的糟粕文化,民族历史也就变成了真正的历史。

中华传统文化作文【精选3篇】三

  中华民族有很多优良传统文化,有“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刻苦学习”“谦虚礼貌”“爱国爱民”“尊敬师长”“知错就改”……下面我和大家来谈谈“知错就改”。

  一说“知错就改”大家一定会想到一个人。哈哈!他就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军廉颇,他值得我们学习。你们知道这位知错能改的大将军出自哪个成语故事吗?对,就是《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主要讲:战国时期,秦国的昭襄王假意送给赵国十五座城池,换取无价之宝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他凭着机智和勇敢,巧妙的斥责秦王,使得完璧归赵。之后,他又随着赵王到渑池赴宴,使赵王免受秦王的羞辱。蔺相如因此被封为赵国的上卿。赵国的大将军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功劳比蔺相如大,职位反而比他还低,于是他多次借机侮辱蔺相如。可蔺相如总是以国事为重,从不计较。起初廉颇以为蔺相如怕自己,后来得知真相后,深感惭愧,便袒胸露背,负荆请罪,因此两人结下生死之交。赵国也因为有了他们而变得更强大。

  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知错就改的人,我就知道一位。

  邻居莉莉小时候去姑妈家和表哥表姐一起玩,一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姑妈回来问花瓶是谁打碎的,表哥表姐说不是他们,莉莉也低声说不是我。回到家里莉莉不说话低着头,愁眉苦脸的样子,妈妈问她为什么不高兴,于是她就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让她打电话向姑妈道歉,姑妈在电话那头说:“你做错事能主动认错,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这是莉莉亲口告诉我的。

  我们不怕做错事就怕做错事不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