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续写改写 >

一本看不完的书作文【精选3篇】

小编: 北海有鱼

一本看不完的书作文【精选3篇】一

  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莫过于母亲。因为世界上一切的财富,一切的奇迹都可以说是母亲创造的。母亲虽不是鼎鼎大名的英雄人物,也没有什麽轰轰烈烈的事业,但是母亲确实最可亲可敬的人。

  当然,我的妈妈也不会例外,妈妈对我的爱令我刻骨铭心。

  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妈妈就把她所有的爱和精力都倾注在我身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间断。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在我失落的时候,妈妈总能亲切地安慰我;在我开心的时候,妈妈会和我一起快乐;在我失败的时候,妈妈总是一次次地鼓励我;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妈妈犹如一杯热茶温暖着我;在快下雨的时候,妈妈又能及时地给我一把伞;在我交朋友的时候,妈妈会送我一面镜子,让我认识朋友,看清自己;在我受伤的时候,妈妈会像天使一样送我一双隐形的翅膀——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弹指间,十几年过去了,我收获了快乐,收获了知识,茁壮成长,而我的妈妈却付出了青春。我不敢说我的妈妈是无人能比的,但是她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在此,我要对我的妈妈说一声:妈妈,谢谢您!

  别人都说,母亲是大树,送给我们凉爽;母亲是港湾,为我们遮风挡雨———可是,我要说:母亲,是我们一生中永远读不完的书,探求不完的宝藏!

一本看不完的书作文【精选3篇】二

  明黄色的脸庞,深凹的眼窝,饱满的唇瓣,鼻尖细致的毛孔,寡言的嘴,爸爸是我读不透的书。

  他的眼光带有他特别的倔强,放松着但紧闭的双唇溢出逆反的预兆,深凹的眼窝盛满了他眉间的思绪,他的模样,我千百次地描摹,却怎也描摹不透。

  我是另一个他,我有他的模样,有他的神韵,我的影子就像他的影子,可我为衬托他而生。

  我说不出他像谁,找不到和他同类的人,因为他完全活成了自己,他是庞然世界中倔强的智慧生命,在世俗的洪流间屹立不动,或是接受自己心意的引领,时而顺水,时而逆水。他凭充满力量的大脑在精神世界中鲜明地活。因为他寡言,几乎所有的精神成果都被他锁在头颅中。

  即便如此,仍然有一丝一毫纤细的思绪泄出,在安详的空气中飘转。我抓住那其中的一丝金线,细细解读。

  一天中我与他说话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多么可哀!但却也足够了。一天天的一个小时,可以填充我心中的空白,是为换来长久的陪伴作准备。我读他的话,读他的眼睛,我找到他那种挣脱绳网的思维方式,学会像他一样在真实世界中寻找自己的影子,学会思考。

  思考拯救了我,我这才知道爸爸为什么爱一个人坐在昏黄色的灯光里思考。思考能唤醒沉睡的个体,思考会让人死而复生,思考是生命的目的!爸爸的思绪是剪不断的风,微微弱弱地吹进我心里,而读它,则是我甘愿做的。

  在如蜂蜜般黏稠的黑色晚风里,我再一次细细思索爸爸的话,他的一切。他的一切都能让我学习,我则贪婪地汲取。昏黄的灯光下,安详的空气中,爸爸沉静的侧脸,是让人读不透的书。而我会一滴一滴地品读,这是生存之道。

  爸爸这本书,这本沉默寡言的书,他不会主动翻开,只能由我自己来。

  这本书,需花我一生来读。

一本看不完的书作文【精选3篇】三

  世界上有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母爱。

  不曾阅读过母亲天真灿烂的童年,然而我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母亲孩子般的任性;不曾阅读过母亲如花的面容,然而我却见证了母亲花落的从容。

  善良而又淳朴的母亲用粗糙的外壳制作了书的`外在包装,然而却用最细腻、最温暖的话语一字一句创造着这部伟大的母爱之作。

  “妈,今晚我又做梦和您在一起,听您给我讲儿时的故事,依偎在你的软膝下像别的孩子一样撒娇。妈,我好想您,我好想永远都陪在您的身边。”

  临来时,您病了,我问您要不要看医生,您只微微地说:“老毛病了,过几天就好。”可直到那天,爸神色恍惚地来找我对我说:“你妈真的病了,有空往家打个电话,你妈她想你。”爸的话让我失眠,我不相信妈能倒下。晚上的恶梦让我一次又一次惊醒。突然间面对着孤独而漫长的黑夜,我好害怕。我怕会失去您。

  早晨一起身就匆忙给您打电话。听到您的声音我哭了,苍白无力的声音让我整个心都在疼。可您还骗我说:“我没什么事,安心读你的书。”

  今夜,我又失眠了,您的背影又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不敢想像一向坚强的母亲是如何忍着病痛笑着对我说“我身体很好,你安心读书”的。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淹没了您如花的容颜,岁月的流逝却深深地留在了您的额前,是青丝染成白发,是操劳描画了您疲惫的双眼。

  我一字字一句句品读这本用爱编写的书,一声声叮咛、一句句嘱咐,一个个离别的挥手、一次次深情的凝望,一缕缕随风飘动的白发……

  母亲,我该用怎样的言词来描写您的伟大?又该用怎样的行动来表达我对您的爱?我想天天陪着您看夕阳红,我想天天依偎在您身边,对您说:“妈妈我爱您,如果有时间限制,我希望是一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