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高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精选3篇】

小编: 北巷以北

高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精选3篇】一

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关键,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的办学效益。目前有许多不利因素制约着我们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制约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分析

1、优秀教师资源的流失

2、留守儿童问题

目前,农村大部分学生家长常年外出打工,这些孩子缺少父母的严格督促,造成一些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形成,如有的上网打游戏,有的逃学旷课等,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无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3、优秀学生的外流问题

二、改善教学质量现状的实施对策

要改善上述制约因素,作为上级管理者来说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加强教学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教学的主线,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准问题的切入口,解决问题。

1、完善制度。

上级应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应的《人才管理制度》。并把制度的落实情况与学校和教师的年度考核、评优晋级等挂钩;充分发挥教学激励机制的作用,对教学成绩优秀、有特殊贡献的教师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争取社会,家长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影响和教育学生。

2、重视教学常规管理。

上级的常规工作要常抓不懈,上级领导应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学校。组织学习领导检查教师们的教学计划、教案、学生作业、教研活动记录等,引导教师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性建议,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检查后要及时进行反馈,填写检查表,并将检查结果与教师工作量化及奖惩挂钩。各学校都要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制定监控制度,使教师明确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教学方法。年终按照质量考评制度进行考评,提倡多劳多得,杜绝不劳而获的工作现象。

3、重视教研活动。

上级领导应分校负责,经常深入基层学校,进入课堂,了解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习氛围,并做好观察和记录,以便指导教师教学。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做法。

总之,全面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校内在发展的需要。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肤浅认识,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问题还有待专家、同行共同探索。

高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精选3篇】二

2009—2010学年提高教学质量

工作总结

通过任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自我剖析、对学生在课上学习的需求的调查,班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从而对课堂教学现状,找出差距,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提出了个人服务承诺,并制定了详实的措施,保证落实。为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本着从严、从细、抓实、抓小的原则,我们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要求与落实。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实行推门听课制、跟踪听课制,每学期对每位老师至少有两次行政参加的随堂听课,实行听完就评,评完就改,改完再查,对听课不合格者亮黄牌,实行专人绑带,跟踪听课,不断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坚持科研带动教研,促进教与学行为的转变。在课改进程中,科研带动教研,有力的提升了我校广大教师科研意识,提高了他们教学水平和执行新课程能力,也为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实行了“全体动员,全员参与,骨干带动,重点突破”的策略。如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是我校伴随着课改一同实践的。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和最终归宿应落实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因此,我们注重于“小组学习的研究”、“分层教学研究”、“学法开放性研究”、“学科综合教学研究”和“考试改革的尝试”。

几年来,我校小班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起到明显的效果。对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等有着新的突破。小班的优越性大大的加快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小班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如今,我校课改实践活动蓬勃开展,在提高质量的同时注重活动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为了深化课改实践,我们认真办好“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题的展报,展板形式与内容在如何突破我校提高质量工程的成效上下功夫。一方面反应教师教学思路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也反应学生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教学评价与学习评价及课堂面貌的改变。根据我校师生在质量工程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的教学思想与方式和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优秀成果办了多块展板,更多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让自己领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还有课改学校大事记、小班实验成果展……这些各具特色的板报,深受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赞扬。二是活动主题与对教师教学评价和对学生学习评价相结合。我们对参加校、片、区的研究课采取组织教师讲课、说课、自评,听课教师听课评议,以及请教研员、教研组长点评等方式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学生课堂活动的内容、形式及效果进行评价。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座谈会,写文章,邀请家长听课,参与课改实践,向家长发放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所喜欢上的课以及对具体教学环节和课堂活动喜欢的程度进行评价,从而促使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来提高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对这些课中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学生活动的密度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广度与深度,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进行测评,为教师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指导和建议。

回首三年来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倍感欣慰:通过“三年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活动,我校教师在“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课改研究中,能够不断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展望未来,我们更是信心倍增:我们将一如既往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课改实验,让每一位教师都体验成功,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从而促使我校整体教学质量更上新水平。

吐鲁番市葡萄乡汉回学校

2009-12-20

高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精选3篇】三

学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措施学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发展和生存,教学质量是其生命线。只有强化学校教学过程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才能在今后激烈的意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下面就学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几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学校组织领导,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

学校的组织领导机构是实施学校管理的决策者、管理者,一支团结协作、廉洁自律的领导机构,有利于凝聚广大教职工,有利于协调在学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二.完善的制度保障。

学校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地方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如备、教、辅、批、考、评、奖等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制度和质量标准。这些制度不仅使教学工作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还能使教学质量有机的渗透到各学科所有教学环节之中,体现于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之中。这些制度应整理汇编发至每位教师手中,使大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便于教师主动、自觉的将教学质量扎扎实实落到各自教学活动中去。以制度管人,实行民主管理,可增强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提出合理性建议,对学校领导和办学实行民主监督。

三、施目标管理,完善教师业务跟踪机制。

实行目标管理,不仅能有效地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而且还可使得学校复杂的工作体系能够沿着管理目标的轨道“令则行,禁则止”,有条不紊的健康运转,使学校的工作纲目清晰,政令畅通,管理更加到位。

建立教师业务跟踪制是学校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收集教师专业学习的成就和进步证据,真实反映教师专业成长历程,是教师师德、教学、教研、继续教育等全方位的记录和展示,真实而全面体现教师专业发展脉络,为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教师培训提供第一手材料。

四.加强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加大常规抽查力度。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可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各校可以有不同的切入点,但必须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有质量,学校才能生存。有高质量,学校才能发展。

深化教学常规过程管理,必须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明确学校各教学环节(如备课、上课、辅导、考试、听、评课、集体备课等)对教师的要求。完善师生评价细则,狠抓教法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加大常规检查力度,除定期进行检查外,便应加大平时的常规抽查力度,踏实平时的教育教学行为,避免各种临时抱佛脚现象,及时掌握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弱点,不断调节教学策略。

五、加大教研和集体备课力度,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建立的新课标相适应的“以校本教研”为主的教职工研形式,是适应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需要的紧迫任务。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积极倡导教学研究、教学法观摩、教学讲座、集体备课和随机听课制度的建立,通过教研共同探讨、交流学习,及时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力提倡教师进行教学法反思,通过教学后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践进行回顾、分折和小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及时与同教师交流、探讨、总结和反思,不断调节个人教学习惯、角色定位和教学策略,有利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使教学水平在以后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最终使自己的教学行为落实到每位学生的发展点,从而有效的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六、大力开展学科抽考和学科竟赛活动。

教学法质量要提高,学校还需要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学科抽考和学科竟赛计划,完善平时质量跟踪评比,不时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抽考与竟赛,可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知识方面存在的欠缺,调整教学法计划、教学法方法,及时补缺补漏,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但在平时抽考和学科竟赛中,要注意针对不同层面,采用不同形式,多以班集体进行评比,避免学生产生消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