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篇电子版【精选3篇】

小编: 甜味拾荒者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篇电子版【精选3篇】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雪绒花》

  教学目标:对所学歌曲及相关电影《音乐之声》产生兴趣,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节奏的掌握。

  教材分析:好莱坞的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拍成电影后,其中的著名唱段传遍了全球。《雪绒花》是一首抒情的男声吉他弹唱。这首歌的蓝本是一首古老的奥地利民歌,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象征着人民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这首歌在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男主人公借此曲表达对女家庭教师的接纳,第二次则是他们全家在家庭沙龙演唱会上,以此曲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每次唱起,都有不同寓意。

  教学准备:VCD光盘、歌曲挂谱、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多来米》(从B段的第二段开始放VCD)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进教室时同学们唱的是什么歌?你喜欢这首歌吗?我们完整地演唱一次好吗?全体起立边唱边做动作。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音乐之声》这部电影里还有一首比《多来米》更受欢迎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出示歌单)。想听《音乐之声》和《雪绒花》的故事吗?

  讲故事:《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奥地利。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活泼漂亮,会弹吉他,喜欢唱歌。有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个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间,玛丽亚教上校家几个没有了妈妈的孩子学会了很多歌曲。《多来米》便是其中的一首。她还给孩子们排练了合唱。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他。上校很高兴,他也边弹吉他边演唱了一首歌。同学们猜猜,上校唱的是什么歌?对!就是这首《雪绒花》。这是一首古老的奥地利民间歌曲,上校借这首赞美雪花的歌曲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热爱之情。后来,玛丽亚成了那几个孩子的妈妈。在他们全家外出旅游回家时,不幸的事发生了,德国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国和家乡,并要上校去当海军。上校是个热爱祖国的军人,他不肯为敌人工作。他和玛丽亚决定带着孩子们逃往国外。就在他们准备逃跑时却被敌人发现了。上校便假称是去参加音乐节的演出。敌人不大相信,便派人跟踪了他们。上校的家庭合唱团在音乐节上表演的第一个节目便是《雪绒花》。当《雪绒花》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观看的听众非常激动,因为他们现在的祖国已经失去了往日幸福、安宁的生活。听众们怀着对祖国必胜的信心,一齐高唱起来,歌声使敌人胆战心惊。《雪绒花》在影片中完整地出现了两次,第二次比第一次更激动人心。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后学生谈对歌曲的感受:听了这个故事,想不想听老师唱唱这首歌?(师边弹边唱)你知道“雪绒花”代表什么吗?歌曲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表达了什么?(表达了上校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2、听琴默唱,找出歌曲的特点和难点。(分析特点,练习难点,并正音。)

  3、划拍跟琴轻声唱词。唱不好的地方重点练练。

  4、完整地将歌词唱一遍,师边弹边唱。

  5、歌曲分析,艺术处理。慢速三拍子节奏的运用对歌曲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

  先学生自己说,然后教师小结:让我们好像看到了晶莹的雪花在天空中飞舞。歌曲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表达了人们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抒发了演唱者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前两句用轻声唱,从第三句开始力度应加强一些。

  6、把自己当成影片中的上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这首来自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已经成了我们班每一个同学的好朋友,老师有件很遗憾的事:我至今没有看过《音乐之声》这部电影,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利用网上资源帮老师查找有关《音乐之声》的更多资料,让我对这部电影有更多的了解。给同学们提供一个网址:ggle.c打开以后再在对话拦打上:外国电影《音乐之声》。我相信同学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对不对?!

  六、下课:在《雪绒花》歌声中(师放VCD)离开教室。

  随笔:学会演唱本歌曲,体会歌曲表达的对祖国深切的眷恋与热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樱花》

  2、活动《百花园》

  教学目标:了解一些歌颂花的歌曲,欣赏赞扬花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歌曲《樱花》

  师: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到三月竞相开放。乐曲《樱花》是根据日本同名歌曲改编的,乐曲表现了人们结伴同行、踏春赏花的愉快心情。我们一齐来唱一唱这首歌。

  2、活动:

  (1)播放几首有关于花的歌曲。

  (2)课本上的几首歌曲请同学们来唱一唱。

  (3)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国花,在课本上将它们用线连一连。

  (4)你还知道那些赞美花的艺术作品,说一说。

  例:课本上《卜算子.咏梅》

  小结:

  随笔:感受日本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的魅力。通过欣赏表现“花”这一主题的音乐、歌曲、图画、诗词等艺术形式,感受不同的艺术形式对同一主题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美感。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篇电子版【精选3篇】二

  教学内容:

  1、西洋铜管乐其介绍(小号、圆号、长号、大号)。

  2、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洋铜管乐器------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形状、音色及演奏方式。

  2、通过对《那不勒斯舞曲》的欣赏,能排列出乐曲的三个乐段;知道乐曲的三个乐段都是弱拍起奏;辨别乐曲的速度。

  3、通过欣赏,乐曲所表达的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难点:

  1、辨别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音色。

  2、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演示法、欣赏法、创设情景法、谈话法等。

  学习方法:

  欣赏法、表演法、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带、小号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师导:今天陶是给大家带来几位有趣的大嗓门朋友,他们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二、介绍西洋铜管乐器

  1、认识形状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认识其中那位朋友?(点击课件,出示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图片)

  圆号:温和、高雅。

  长号:高傲、辉煌、庄重而饱满。

  大号:低沉、浑厚。

  分辨

  师:听完了四位朋友的美妙歌声,大家记住了他们的嗓音特点了吗?生齐:记住了。

  师:记住了?如果现在我们关闭画面听音乐,你能分辨出是谁在歌唱吗?生:能——

  师:能?好,现在我们分成两个方阵,比一比,看那个方阵分辨能力最强。(点击课件,播放小号和大号演奏的《河边对口曲》。)

  生:我听出来了,是小号和大号在对话。

  师:对方方阵同意吗?(同意)下面听第二组对话。(小号与长号演奏的《河边对口曲》。)长号与圆号的音色比较接近,这时可能会:

  甲阵:好像是小号和长号吧。

  乙阵:应该是小号和圆号吧。

  师:看来大家对这一组对话中的对话这一时还不敢肯定,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讨论后在回答。

  甲阵:这一组对话应该是小号与长号。

  师:另一方阵?

  乙阵:我们也认为是小号与长号。

  师:说说你们是怎样判断的。

  生甲:因为长号的音色比较庄重。

  生乙:我同意他的意见,另外我觉得长号的声音比圆号听起来更威严一些,圆号听起来较为柔和。

  3、了解演奏方法

  师:同学们回答的有理有据,精彩极了。但是,这么美妙的声音是怎样演奏出来的呢?请大家来看录像。(点击课件,展示小号、长号、圆号、大号演奏画面)

  生:它们都是人来吹奏的。

  师:大家再想想,在庞大的器乐家族中,它们属于民乐还是西洋乐器?生:西洋乐器。

  师:确切的说应该是西洋铜管乐器。(板书:西洋乐器)

  三、赏析《那不勒斯舞曲》

  1、判断主奏乐器

  过渡语:在我们对四位朋友的形状、音色特点及演奏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老师请大家欣赏一首乐曲,大家听听是那位朋友在担任主奏演员。(点击课件,播放《那不勒斯舞曲》)师:从大家的表情和跃跃欲试的样子就看得出,同学们已经听出来了,就一起说吧!生:小号——

  师:(板书:小号)这首以小号为主奏乐器的乐曲,就是今天我们的欣赏曲目《那不勒斯舞曲》。(板书:《那不勒斯舞曲》赏析)

  2、乐曲简介

  师:(点击课件)《那不勒斯舞曲》师巴黎舞剧《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段一小号为主奏乐器的意大利风格的舞曲音乐。作者,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3、熟悉旋律,正确排序。

  熟悉旋律

  师:首先来熟悉乐曲的旋律。(板书:旋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听老师按书上的顺序,用小号为大家吹奏。(第一遍,先分段吹奏;第二遍,三个乐段连起来吹;第三遍,让学生跟着一起哼唱。)

  正确排序

  师:刚才老师是按照书上的顺序吹奏的,请同学们在仔细的听一边乐曲录音,判断一下,书上的顺序是否符合乐曲的演奏顺序?(播放录音)

  生:书上的排列顺序是错误的。

  师:正确的该怎样?

  生:正确的顺序应为(2)、(3)、(1)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篇电子版【精选3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聆听《船歌》、《水上音乐》、《划龙船》,表演《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五首作品,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

  2.欣赏二重唱《船歌》,了解二重唱形式及曲调波浪形进行的走向知识。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聆听《荫中鸟》;竖笛吹奏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荫中鸟》

  1.音响直接导入。

  牐犘郎汀兑裰心瘛分屑洳糠值钠断(各种鸟鸣声的片断),以激发听全曲的欲望。

  牐犐栉剩耗闾到什么动物鸣叫声?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揭题:笛子独奏《荫中鸟》。

  牐犝馐鞘惴⒆髡叨源笞匀坏母杷蹋对生活热爱之情。

  3.聆听《荫中鸟》。要求听完后,说说你的想象及乐曲所描绘的画面。你听到多少种鸟在鸣叫?你能模仿吗?

  4.设问:你回忆一下,还听过哪首乐曲中出现过鸟鸣的形象?

  牐燵三年级(上)《空山鸟语》,三年级(下)《森林中的杜鹃》……]

  牐犘〗幔荷林是大自然的资源,有森林就有各种动物。我们要保护森林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地球,也是为了人类生存、爱护自己。

  三、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