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叙事 >

第1篇:《拣麦穗》教案设计6成长博客博客教育博客教师博客【精选3篇】

小编: 七号同学

第1篇:《拣麦穗》教案设计6成长博客博客教育博客教师博客【精选3篇】一

博客散文背景音乐集锦

paionfly

2003/1/22回家的路

——FrankSinatra/燕尾蝶插曲:《myway》

2003/1/29冬季校园爱情物语(小说)

——宇多田光:FristLove

——FREDERICCHOPIN(肖邦):离别(ETUDEEOP.10NO.3)

2003/5/15雕刻时光

——THEBEATLES:Yesterday

**********************

12005/3/26那些花儿·一塌糊涂

——范玮琪:那些花儿

22005/8/10什刹海那一刹·荷花深处·后海之后

——NorahJones:ComeAwayWithMe

32005/11/1我和她的梦

——小野丽莎:LAVIEENROSE

42006/4/24渔村小孩的歌声(小说)

——萤火虫之墓插曲:HomeSweetHome

52006/5/9天启Apocalypse

——Mojave3:Tomorrow'staken

62006/9/21你看见死亡的颜色吗?(小说)——Eagles:HotelCalifornia

72007/1/24木乃伊

——K.tOslin:Walloftears

82007/5/31一个人去远方

——LouisArmstrong/藤田惠美:WhataWonderfulWorld

92007/6/19EveryStepYouTake

——Sting/藤田惠美:EveryBreathYouTake

102007/7/9再见,昆玉河

——SecretGarden:Poem

112007/7/23鹭岛人家

——EUROPA:Orlando

122007/8/7纯情年代

——东京爱情故事插曲:Tenderly-Rica'sTheme

132007/8/31自由落体

——Daydream:Tears

142007/9/27踏月访古近长安

——射雕英雄传插曲:铁血丹心

152007/11/25MyTime

——YvonneBoyer/NanaMouskouri:PlaisirD'amour

162007/12/8三十岁

——Sting:ShapeOfMyHeart

172008/1/24孔明灯——Club8:LoveinDecember

182008/2/20我的梦(小说)

——MiaJohnouchi城之内美莎:Kataribe语

192008/3/30FromSilence

——Notatall:FromSilence

202008/4/17SecretTear

——CafeDelMar:SecretTear

212008/5/14PlayingGame

——安德烈·波切利/张靓颖:拥抱爱的梦想

222008/5/30天空之城

——久石让/井上杏美/上松美香:天空之城插曲/君をのせこ

232008/7/4薰衣草

——Joanna王若琳:Let'sstartfromhere

——EltonJohn:TinyDancer

242008/10/11RETURN(小说)

——GlenHansard/MarketaIrglova:IfYouWantMe/FallingSlowly

252008/11/6阳光

——ElizabethMitchell:YouAreMySunshine

262008/11/10HeartofCity

——BenKing/AARONNeville:StandbyMe

272008/12/13往昔

——MairiCampbell/DaveFrancis:AuldLangSyne282009/1/28Carnival

——NorahJones:CarnivalTown

292009/2/3旋若号

——久石让/情癫大圣插曲:无限的爱AJourneyWest

302009/4/25Soulmate

——肖邦/天国的阶梯插曲:钢琴协奏曲1章Op11E小调2乐章“浪漫”

312009/5/20SlowSpace

——加藤登紀子/红猪插曲:時には昔の話を/聊叙往事

322009/7/4风行者

——布衣乐队:风

332009/8/13美丽心灵

——郁可唯:IMiYou

342009/8/19岭上,再见!

——黄英:映山红

——SophieZelmani:TheOceanAndMe

352009/10/4各自远扬

——中孝介:それぞれに

362009/11/10Desperado

——TheEagles/藤田惠美/Carpenters:Desperado

362009/11/14一个人的狂欢

——MichaelJackson:Youarenotalone

372009/12/7梦田——ChansonDesChats/科学睡眠插曲:IfYouRescueMe

382009/12/28Power

——韩真真:我又想你了392010/1/29孩子

——JohnnyMathis:Whenachildisborn——动力火车:摇篮曲——张悬:宝贝

402010/2/12心态与姿态

——EvaCaidy:TimeAftertime412010/2/28凭海望月忆旧游——马晓慕/馨予:往事只能回味

422010/3/18《在云端》大萧条中的纠结生活

——DanAuerbach/SadBradSmith/upintheair插曲:Goin'Home/HelpYourself432010/3/21《含泪活着》最感人的励志纪录片——DonMcLean:AndILoveYouSo432010/4/6浪费的艺术:从“剩男剩女”到“非诚勿扰”——梁静茹:可惜不是你

442010/4/12《疯狂的心》:晚风扣动心弦,余温寄于天涯

——JeffBridges/CrazyHeart插曲:BrandNewAngel/TheWearyKind452010/6/1海上传奇——周璇:天涯歌女

462010/6/5梦回江城:十年·烟火·记忆

第1篇:《拣麦穗》教案设计6成长博客博客教育博客教师博客【精选3篇】二

《庄暴见孟子》教案

福州十五中

语文组

郑晓清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疏通文意。

2、领悟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内涵,进一步感悟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说理、正反对比说理的手法,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论辩艺术。情感与态度目标

1、

学习孟子关注民生疾苦的火热情怀,培养学生仁政爱民思想。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领悟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内涵,理解比喻说理、正反对比说理的手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启发式、讨论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位士大夫的“仁人之心”与高尚情怀,让我们的目光沿着历史之河上溯,我们发现,这种“仁人之心”有一个闪耀不息的源头,那就是心怀天下苍生的亚圣孟子。

二、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结合注释疏通选文《庄暴见孟子》文字。

三、归纳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1、字形字音

①王语暴(yù)

②庶几(shù)(jī)③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yuè)(lè)

④直好世俗之乐(yuè)⑤举疾首蹙頞(cù)(è)

⑥羽旄之美(máo)⑦管蘥之音(yuè)

2、通假字

①直好世俗之乐耳。(“直”通“只”,只是。)②今之乐由古之乐。(“由”通“犹”,如同。)③可得闻与?(“与”通“欤”,语气词“吗”。)④王田猎于此。(“田”通“畋”,狩猎。)

3、词类活用

①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乐:名词活用为动词,娱乐。)②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少、众: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少数人、多数人)③今王鼓乐于此。(鼓:演奏。)④吾王庶几无疾病与?(疾病:名词活用为动词,患病、得疾病。)⑤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4、古今异义

①兄弟妻子离散。(古义:妻子和子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5、一词多义

以:①王语暴以好乐。(介词,把)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介词,把)

②暴未有以对也。(介词,用来。)③何以能鼓乐也?(介词,凭)④以其无礼于晋国。(连词,因为)

⑤斧斤以时入山林。(介词,按照)⑥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介词,用)⑦杀身以成仁。(连词,表目的,来)

⑧以啮人,无愈之者(连词,表假设,如果)⑨无以,则王乎(同“已”,动词,停止)举:①举疾首蹙頞而相告。(副词,全、都)

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

②举直错诸枉。(动词,选拔)

③举大计亦死。(动词,发动)④戍卒叫,函谷举。(动词,攻下、占领)⑤举头望明月。(动词,抬起)

6、文言句式。①判断句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②宾语前置句:

好乐何如?

何以能鼓乐也?

何以能田猎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状语后置句:王语暴以好乐王尝语庄子以好乐今王鼓乐于此今王田猎于此④被动句:

暴见于王

他日,见于王曰

四、合作探究研习课文。

1、课文开头为什么要先写庄暴与孟子的对话?庄暴与孟子的对话是一个引子(略写),作用是:①提出论题——齐宣王好乐与治理齐国的关系。②以庄暴无言以对齐宣王,体现此论题的难度,制造议论的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③反衬孟子辩论艺术的高超。

2、孟子与齐宣王的谈话是在怎样的气氛中开始的?

孟子与齐王谈话是从齐宣王好乐开始的,可是一开始,齐宣王就变了脸色(变乎色),说“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齐王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谈话气氛非常僵硬。

3、齐宣王听到孟子谈好乐之事,为什么就变了脸色(变乎色)?

儒家认为“先王之乐”(古乐、雅乐),有助于克己复礼、修身养性或协调社会关系,是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世俗之乐”,使听者放荡无节,流于淫滥。齐宣王知道孟子大力推行的是雅乐,可是自己对俗乐情有独钟,有悖于儒家追求的政教伦理目的。齐宣王认为孟子故意谈好乐之事是为了指责自己,所以心生愠怒。

4、孟子是如何调控与齐宣王谈话的气氛的?孟子说“今之乐由古之乐也”,这话是承接齐王的“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而言的,如果孟子勉强硬谈“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的是非,谈话气氛可能更加紧张。孟子提出“今之乐”、“古之乐”是一样的,肯定了好乐有助于治国,拉近了与齐王的心理距离,齐王忍不住主动地说“可得闻与?”这样缓和了谈话气氛,孟子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

5、孟子的两次提问有什么作用?

孟子故意不直接阐述自己的道理而是提出两个问题,其目的很明确,一是蓄势,另一方面也是为诱导齐宣王在思想上趋向自己的观点做铺垫。

6、孟子“为王言乐”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分别是怎样的情景?画面一:王在这里奏乐、狩猎,老百姓“疾首蹙頞”,互相告诉说:“为什么我们这么痛苦,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悲惨图景)

画面二:王在这里奏乐、狩猎,老百姓人人都“欣欣然有喜色”,祝福国君身体健康。(太平景象)

两种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7、同样是王在这里奏乐、狩猎,老百姓的反应为什么截然不同?

孟子简洁有力地指出原因在于:君王是否与民同乐。君王不与民同乐,只顾自己挥霍享乐,导致百姓生活痛苦,必然招致怨恨。君王与民同乐,关心民生,让百姓生活富足,必然得到拥护。

8、这一正一反的对比说理,有什么作用?

鲜明的对比手法,使说理充分有力,孟子揭明了自己施仁政的政治主张:“今王与民同乐,则王矣。”这就避免了直接的、枯燥的说教,用形象生动的对比强烈的画面,很自然地引导齐宣王接受“与民同乐”的政治主张。

五、小结

1、孟子的论辩艺术。

①借题发挥。②善于抓住对方的心理,循循善诱。③通过对比来说理。

2、主旨:人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才能成就王业。

六、拓展延伸

1、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对于当今社会有没有现实意义?各抒己见。(国家领导、政府官员要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真正做人民的公仆,政府才能有威信,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让中国农民过上滋润而有尊严的生活,体面、被人尊重,这是我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也应该是我们社会的共同理想。——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

七、布置作业

1、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对于当今社会有那些现实意义?(写200字的小短文。

2、预习《孟子见梁惠王》

教学反思:

«庄暴见孟子»是体现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的重要选文之一。我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作业,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熟悉这篇文章内容并能疏通文意。在整体感知阶段,听录音范读和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创设了情境。通过课堂练习归纳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接着展开对话,让学生合作探究问题,深刻体会孟子善于借题发挥、循循善诱、通过对比来说理的论辩艺术,明确把握选文主旨,让学生明白执政者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才能成就王业。在拓展延伸阶段,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关注分析社会现象,学习孟子关注民生疾苦的火热情怀,培养学生仁政爱民思想。然而,提高学生的阅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阅读能力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教师长期的培养训练,指导学生阅读«孟子»的更多选文,积累文言文知识、把握的孟子的思想主张,在教学设计上应更精炼一些,让学生在更多的课内外实践中不断总结归纳,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第1篇:《拣麦穗》教案设计6成长博客博客教育博客教师博客【精选3篇】三

《拣麦穗》教案设计

作者:许淑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散文的文体特征。

2.理解作者对人间纯真的感情的赞美。

(二)能力目标

探究文章的写作技巧及深层意蕴,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德育目标

学习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真情以待。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语言中所蕴含的感情。

2.品味文章语言,学习运用技巧。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人间真情感的赞美。

2、体会散文的思想性和文学性。

四、教学方法

1.讨论点拨法。教读本文,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展开第一轮“泛读式”讨论,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意;接着展开第二轮“探究式”讨论,品味含意丰富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赞美的人间纯真的感情;最后是“交锋式”讨论,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感情基调,学习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的真情付出。

2.探究拓展法。以学生自行探究研讨为主,力求从课文写作技巧出发向纵横拓展,力求从学习理解向迁移运用转化,从而达到提高思维层次,增强学习能力,完善学习素养的目标。

五、课前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文字资料、图象资料等;让学生预习并解决字词。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家作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对人间纯真的感情的赞美;师生共同研习课文,分析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最纯真的时光。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童年有什么样的回忆呢?是不是有很多开心的事情发生呢?(请学生作答)好,大家的童年都是多姿多彩的。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作家张洁的童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大家翻开课本68页,《拣麦穗》(板书)

二、导读

(一)回顾散文文体特征,复习旧知识。

(二)作者简介。(请学生作答,老师予以补充。)

提示:张洁(1937-),当代作家。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只有一个太阳》,散文集《在那绿革地上》以及《张洁集》等。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三、初读文章,“泛读式”讨论,学生初步感知文意

1.快速阅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醒学生积累一下词语:

(1)死乞百赖:纠缠个没完。

(2)戏谑:开玩笑。(3)步履:步行,步伐。

(4)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艰难的样子。(5)约莫:揣测、估计

(6)企望:期盼,盼望。

2.四人一组,组内交流阅读感受。

四、再读文章,“探究式”讨论,整体把握文意,深层探究,理解作者的感情

1.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细读文章。

问题:①课文开头部分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为什么要写她们呢?删掉可不可以?(解决课后习题第一题)②“我”拣麦穗时的梦是什么?

③卖灶糖的老汉真的是要娶“我”吗?为什么要如此疼爱“我”?

④“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老汉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2.组内讨论交流。请个别学生发言,持有不同意见的课自由发言。提示:①文章先讲述了村姑们幻灭的梦作为下文的铺垫和映衬,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更哀叹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连自己都不自觉地就放弃了,就像那些农村姑娘一样。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令人伤心、惆怅)与后面写到的小姑娘的拣麦穗是的梦以及最后梦的破灭形成对比描述。我们不难发现,两种美梦实际上有着巨大的反差。一种是幻灭的梦,一种是失落的梦。因此不可以删掉。

②“我”在刚刚能够歪歪趔趔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就跟在大姐姐的身后拣麦穗了。别人戏谑地问她为什么拣麦穗,她“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别人又问她要嫁给谁,答曰:“我要嫁给那个卖灶糖的老汉。”不谙世事、憨态可掬的话充满了童趣。

③卖灶糖的老汉并非真的要娶“我”,只是“我”童真的感情慰藉了那个孤苦老汉,他珍惜这份童真的情感。他以实际行动回报了小女孩纯真的感情,每逢经过村子,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她。因为卖灶糖老汉对“我”的疼爱不仅是带一些小礼物给“我”如此,还表现在尊重“我”的内心上,他保护“我”的感情,在“我”懂事知道害臊后,不再称“我”是他的小媳妇。他的爱至真,至善,至美,是作者讴歌的爱。

④“我”是一个天真烂漫,幼稚纯真.天真无邪的小女孩;老汉是十分慈祥和善的人,以卖灶糖为生,勤劳而乐观,对“我”很好,并非是真的想要娶“我”,“他那样朴素地疼爱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

板书:

村姑们——幻灭的梦

拣麦穗

小女孩——失落的梦

3.总结:作者通过村姑们“拣麦穗”的梦的幻灭表现对扭曲的人生形式的否定;通过小姑娘与老汉的故事表达了她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美。

五、学生朗读文章,进一步深刻领会文意。

六、理解作者感情,“交锋式”讨论,合作研讨,开放探究。

提问:1.“烟荷包”在文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作者常常要想找到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解决课后习题第三题)

提示:①“烟荷包”寄托了作者对老汉的思念与感恩之情。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

②“烟荷包”虽然粗糙、丑陋,但它饱含了作者对老汉所给予的那份朴素的疼爱的回忆,作者想找到它,就是想找到生活中朴素的温爱,这种温爱是作者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2.提供反例:报纸曾经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马路上一位老婆婆被一辆出租车所撞,肇事司机迅速逃逸。一位男子自告奋勇要送老婆婆去医院,想请路人留下个联络方式证明事情经过,谁知路人无人肯签。后来男子与另一不留姓名的货车司机送老婆婆到医院之后被老婆婆家属反咬一口,认定他就是肇事司机。提问:你怎么看待这件事?你心目中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并相互交流。提示:真爱的失落,路人与老婆婆的家人均不信任男子,人与人之间失去信任。3.那你是否能讲出现实生活中体现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故事呢?(学生自由发言)

提示:长途汽车上,陌生的邻座为晕车呕吐的你递上一张纸巾。纵然只是举手之劳,纵然是陌生人,这个举动也足以证明人与人之间可以存在着纯真的感情。总结:现实生活中,也许我们也遭遇爱的幻灭,就如课文中村姑们梦的幻灭一般,但是我们对于真爱的追求从来没有中止过,我们也应该相信真爱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真诚相待,彼此相爱的。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深刻理解作者的感情。

2.思考写作上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形成怎样的感情基调的。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在熟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探究文章的感情基调形成,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一、品读文章,感受作品的感情基调,赏析文章中表现作者情感的细节。

1、问题: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作者的感情是如何的?提示:文章的感情基调是微带感伤的感情基调,令人伤心,惆怅。

2、品味文中语言,体会细节情感。

(1).等到田野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她方才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自家那孔破窑的时候,她想的又是什么呢?

唉,她能想什么呢!

学生读,然后四个同学一组思考讨论问题:

去掉加点的部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①月亮升起仿佛是隐秘的,羞涩的,犹如少女拣麦穗时的心情。

②突出“能”,她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想嫁个好人。)

(2).觉得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实在是多么傻啊!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有着多么大的不同,又有着多么大的距离。但是,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心情了。学生读,四个同学一组思考讨论问题:

第一处加点部分与前文“拣呀、缝呀、绣呀”似乎有些重复,换成“当初”,不是更简洁吗?“依依顺顺”去掉之后,表情达意有什么不同?作者在这里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①强调她们为准备嫁妆做了许多,而这一切在她们出嫁时全都成为一场虚空,更显出惆怅和伤感。

②“依依顺顺”有这样的意味:梦幻破灭就破灭吧,认命吧。这里有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屈服和认同。作者对她们依依顺顺的出嫁有否定,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

(3).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学生读,思考讨论问题:

把“常常”换成“很”,好吗?“皱皱巴巴的,烟肚子一样的”用词既不美,又与前文重复,删掉也不影响句子表达,那么可否删掉?最后一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①“很”表明感情的程度深,刻骨铭心,“常常”指从那时到现在思念频率之高,过去的经历,和老汉之间纯真的情意从未忘怀,表达“我”对逝去的美好事物仍抱有不灭的怀念与追求。

②多次提到“皱皱巴巴的,烟肚子一样的”烟荷包,是因为它会让人想到纯真的童年时代,寄托了“我”儿时纯真的梦想和对美好感情的憧憬。最后一句传达出作者对美好感情和美好事物逝去的惆怅与感伤,与作品开头营造的淡淡的哀愁这种感情基调相一致。)

(4)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

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课后习题第二题)

①、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象征)

提示: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运用了反衬手法。用“红得透亮的色泽”、“喜盈盈的感觉”反衬“我”听到卖灶糖老人离开人世时极度悲哀的心境,这里以乐景写哀景,使悲哀的感受更透彻肺腑。②.“小火柿子”在这里有什么象征意义?

“小火柿子”在这里象征了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它们历经风雨,不改本色。

③、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寄托了对卖灶糖老汉的依恋和喜爱以及对老汉离世的悲伤、痛苦、怀念之情。寄托了作者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歌,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执着追求。

3、四人一组,找出你们喜欢的句子,说明原因。

提问学生:让每个小组谈一谈所找的喜欢句子,谈谈他们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多鼓励,一个成员发言,其它成员可以补充。看哪一个小组说得好。

总结:《拣麦穗》以一种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笔调描述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追逐美好的人和事的故事,是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颂。今天我们通过诵读,品味语言分享了张洁的一段令人伤感的儿时经历,感受到她对至真至纯的美好感情的渴求,向往。也愿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份美好如风霜不倒的火柿子永远鲜红透亮。

二、布置作业

1.写作一篇有特定的感情基调的记事散文,五百字左右。

2.课余通过各种途径选读张洁的其他散文,并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