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后反思【精选3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后反思【精选3篇】一
现象:董校长在听课,我比平时课堂更投入,语言描述更加得体而富有创造力,渲染力,师生对话气氛融洽。(老师)
学生:倾心倾听,从眼神与姿态中看出他们真的很关注,心无旁骛,但仅仅是在听,想(有获取声音信息的欲望),听,绝大部分是在静听,却不参与交流,当我提出思考问题,主要是富有个性化的问题时,只有几个学生响应的,如李星宇、郑思佳、常毕扬、宋子明、李金哲等,他们反应敏捷,参与意识强,口语流畅,回答中富有感情色彩,而近有几个学生也参与意识较强,但站起来吞吞吐吐,言不达意。
分析:善于乐于、会表达者,他们都是班级干部,常在大家面前讲话,胆子大,老师对他的表扬及给予他们机会多,而大部分学生的情况是,没信心,没胆量去说,不敢练,一旦站起来便手足失措,不知做什么。
结论:平时练习,有目的练习,从朗读练起,训练语感,练习口头表达,多给予大家机会,让每一个发言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其说一遍后再说一遍。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后反思【精选3篇】二
新颗标十分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朗读有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声解义,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它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道理却非常深刻,正所谓“言简意深”。朗读到位,就能帮助学生领略作品隐含的道理。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通过第一自然段和结尾段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动手画小村庄,再把画擦掉,感受到美的事物被毁的痛苦心情,从而激发其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感情。
一、画一画小村庄,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课文第一自然段讲的是山谷中曾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这里用了十分优美的语句来描写小村庄周围的环境,“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首先,我让学生自己读第一自然段,接着提出:“小村庄是如此美丽,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画一画,结合文中的描写,再加上你的想象,把小村庄画得漂漂亮亮!”学生大都喜欢动手,他们拿起笔兴高采烈地画起来。画的画不尽相同,但都是美丽的小村庄,有山、有水、有树木、有可爱的小动物。
学生把美丽的小村庄画好了,我建议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学生的热情高涨。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请学生再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同时提出朗读的要求,要把小村庄的美读出来,读出喜爱的年感情。此时,学生纷纷举手,他们声情并茂地朗读,把小村庄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把画擦掉,读一读结尾段
第五自然段(结尾段)讲到美丽的小村庄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被咆哮的洪水卷走,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先让学生自由小声读第五自然段,接着问:“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锋利的斧头不见了,美丽的小村庄不见了,人们的家园不见了……然后我让学生把自己亲手绘制的画擦掉,学生显得十分惋惜,十分伤心,那可是自己用心画的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呀!在一片叹息中,学生伤心又无奈地把画擦掉了。我再引导他们感受实际生活中小村庄的消失多么令人通心。这样,在朗读时,学生惋惜的感情自然流露,人人情真意切,同时也为下面的学习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三、寻找原因,培养环保意识
通过以上让学生画美丽的小村庄——亲手毁掉它,学生对文本产生了共鸣。这是我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提出:“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呢?”我让学生自由读二、三、四自然段,自己去寻找答案。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一些重点词句进行品析,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如:“谁家……谁家……”、“柃起”、“一棵一棵”、“不断扩大”、“各式各样、应有尽有”这些重点词句,很好地表现小村庄的人们没有约束和节制,上山砍树非常随便,强烈体现了人们对森林的破坏。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触摸到课文灵魂深处的东西,深刻体会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带着这种感悟、情感去读书,能读不好吗?因此,语文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情流淌,就必须牢牢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词,读读、议以、品品,让学生在品中感悟,与作者产生共鸣。
这节课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读中画,画中读,做到个个开口,人人动手,使每一位学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同时,创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受感染、受教育。随着活动的慢慢推进,感情的培养水到渠成,朗读自然到位。没有过多的生硬的朗读技巧的指导,真正是“润物无声”。不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反思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便是对学生的朗读评价语不够丰富,这也是我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后反思【精选3篇】三
教学要求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等17个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生词卡片、资料收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出示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2.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村庄呢?小村庄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教师可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山谷、森林、郁(yù)郁葱葱、湛(zhàn)蓝、甜润、盖房、裸(luǒ)露、扩(kuò)大、一栋(dòng)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工具、家具、锋利、喘气儿、黎明、洪水、清澈(chè)、造犁(lí)、咆(páo)哮(xiào)
4.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加一加:口+包→咆牛+利→犁木+东→栋
比一比:广──扩有──郁甚──湛果──裸
三、检查预习
1.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适当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
2.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质疑,第二节课进行回答。
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
3.完整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找一找哪些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
“森、葱、犁、喘、黎”在田字格中的比例应该协调。
“葱”的中间是“匆”不是“勿”。
“裸”的左边部分是“衣补”不是“示补”。
“黎”的上部右边的不能写成多衣撇的“勿”。
3.各自抄写一遍。
第二课时
一、设置悬念,引导质疑
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自主阅读,感悟交流
1.出示阅读要求,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从中得到的感悟。
三、引导探究,理解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然后理解“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①两个“谁”是表“认指”,没有例外,表明这里的人们上山砍树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
②“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随意的心态。
③“一棵一棵”表示数目不确定,突出了人们没有将砍树当作一回事。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齐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②分四人小组交流提问。
③读完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能不能把它用读书的方式表达出来?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①“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把句子的“还”去掉,意思会变吗?
②“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以前,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及感受?
四、总结升华,领悟道理
1.读读泡泡里的话“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想法。如:可以谴责任命那的错误行为,可以表达自己的同情之心,可以对人们今后的生活提出建议等。
2.如果你是小村庄的一员,请你说说该如何保住小村庄。
五、作业设计
1.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自主抄写、体会、积累词句。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保护环境的行动方案。
板书设计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郁郁葱葱的森林
美丽的{清澈见底的河水}斧头→什么都没有了?
小村庄清新甜润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