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作文三年级【精选3篇】
元宵节作文三年级【精选3篇】一
“元宵节最重要的事,并不是吃汤圆。”农历正月十五,我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包汤圆。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会回到老家聚一聚,包括常年出差,工作繁忙的叔叔和小姨。大家清晨就驱车回到六合老家,上午就开始包汤圆了。奶奶有个特殊的习惯,元宵节的汤圆必须现包现吃,她说这样吉利,一年都崭新的。一般是由爷爷包汤圆,奶奶负责准备豆沙和下汤圆。但每年我和表弟都会跟着包,看着那一只只圆润可爱,白白胖胖的汤圆,心里总是胀胀的,充盈着一股甜味和不可名状的幸福感。
奈何我和表弟总是心急,没等面团合拢就揪掉了多余的面,结果就是汤圆一下锅就“笑开了花”。爷爷总是眼疾手快拣出开了小口的汤圆,再蘸了水细细地重包。但他从不嫌我们烦。“元宵节最重要的事,并不是吃汤圆呀!”有时候看着表弟和我包汤圆包得很起劲,爷爷总会淡淡地说一句。
那么什么才是重要的呢?在爷爷眼里,元宵节的灯火才是最重要的。
也许是老一辈的执着,爷爷每年元宵节都要做一盏灯。不是那种花花绿绿的塑料灯,而是用柚子皮做的灯。他每年都会提前几天就准备好一只硕大金黄的柚子,将中间的肉完整地削下来,只留完好无损的皮,然后用裁纸刀在皮上一刀一刀、很精细地刻出镂空,然后找出一根削得十分圆滑的细木棍,钻孔,拴上红绳,红绳和柚子皮的边缘缝在一起,再在柚子皮底部拴上一条红穗子,最后将小蜡烛粘在里面,一点燃,镂空中便莹莹地亮起来,烛光朦胧而梦幻。柚子灯在黑夜中亮闪闪的,像极了一只金色的小灯笼。
爷爷乐呵呵地拎着柚子灯,和街坊领居笑着打招呼。老家平日里并不繁华的老街道,在元宵节这天晚上总显得灯火通明,热闹程度一点不亚于。小时候元宵节上老街,我总是紧紧拽着爷爷的手,因为爷爷曾经讲过英莲的故事,“正月十五元宵灯会,甄府的仆人霍启抱着小姐英莲去看社火花灯,但不小心弄丢了英莲,在此之后,甄府破落,一场红楼大梦就这样开始了……”而现在,眼前各式各样的花灯,龙灯,玻璃灯,会放音乐的玩具灯……阑珊的灯火让人恍然有种在梦里的错觉。“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后来读到这首《青玉案·元夕》时,我总会忆起那灯火通明的街市。盛大而热闹的灯火,可以为新的岁月提供一个完美的入口呢。想到这,我回头看看爷爷烛光映照下的笑脸。
远处一大群小朋友笑着闹着,隐隐中有爆竹的响声。按照老家的习俗,元宵节也会放爆竹,为的是驱邪避祸,迎接新的一年。每次听到爆竹声,我总要一边捂住耳朵,一边又兴奋地大喊大叫。爆竹结束后,才回家去吃热腾腾的汤圆。小时候总惦记着香甜的豆沙汤圆,于是老是期望着爆竹声快快响起。
“元宵节最重要的事不是吃汤圆。”满城明亮热闹的花火和爆竹声声,似乎冥冥中预示着什么。我一度以为爷爷做柚子灯只是为了迎合元宵热闹气氛,但当那一幅幅节日的画面闪过脑海时,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奶奶坚持每次吃新包的汤圆,终于明白为什么元宵这天人们要团聚一堂。灯火会如昼的华灯下,记忆中一切的一切,都退回到爷爷手提柚子灯的画面。
那个金色的时刻,一晃一晃的灯火似乎在说:你看,漫长的冬季结束了。
温暖和希望,还会远吗?
元宵节作文三年级【精选3篇】二
农历一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一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一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一月十五日,此后每年一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一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一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一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一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元宵节作文三年级【精选3篇】三
春节的味道还意犹未尽,新年的鞭炮硝烟尚未散尽,元宵节便宛如俏丽娉婷的村妇,满面春风地款款走来。
在家乡人眼里,乡村最美不过元宵节,大年是春节的序幕,元宵节才是春节高潮,就像压轴戏放在最后演一样。乡村小镇元宵节虽没有县城阵容庞大,但也别具一格,融合了灿烂而悠久的乡土文化精髓,踩高跷,舞狮子,耍龙灯,划旱船,顶花桥,传递着一种古老而传统佳节的韵味。
在我的记忆中,演出者都是村里爱好文艺的叔叔伯伯婶婶们组成的,每天酒足饭饱之后,踱到村委大院里,边胡吹海聊边舞动起来。表演大都以戏剧化装人物出现,演出的故事情节均源于当地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整个表演既惊险刺激,又诙谐逗趣。于是震耳的锣鼓声,鞭炮声,人们的笑声汇聚在一起,把整个村子渲染得既喜庆又详和。因好的文艺节目还要到镇上去汇演,各村的叔叔伯伯婶婶们都暗地使劲儿,整个村庄都会因为元宵节的即将来临而沸腾。
到了元宵节这一天,大家伙儿倾门阖户,扶老携幼,穿红挂绿,欢天喜地到镇上看演出,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有镇上组织的,也有来自各村庄的,从清晨一直耍到深夜。踩高跷的踏着高低不平的街道路面,摇晃舞步,动作惊险,围观的人群中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呼声。舞狮子的从街一头舞到街另一头,活灵活现,锣鼓喧天。尤其是划旱船最有情趣,漂亮的船姑娘坐在船舱,恰似一朵流动的花儿在小镇上飘荡,船儿搁浅了,老艄公用桨撬、肩扛、手抬,动作诙谐夸张、惟妙惟肖,引起阵阵喝彩声。元宵节时就连平时不怎么出门的老头老太太也要在儿孙搀扶下颤微微地出门观看。此时劳碌了一年的乡亲们身体放肆地扭一扭,憋屈了一年的嗓子吼一吼,喊出一年的舒心如意。因元宵节是乡村的狂欢节,于是,嘻闹声、欢笑声、锣鼓声,声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乡村元宵夜晚的交响曲,回旋地飘荡在上空。
元宵节吃元宵,也是乡村一道靓丽风景。乡下各家各户的主妇们都善做饮食,元宵做得最拿手,用家乡的山楂、芝麻、核桃仁、枣泥为主,加上白糖,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吃起来齿颊留香。不知是哪家最先点燃了元宵夜,噼里啪啦地鞭炮声引爆了整个乡村,不绝于耳的炮竹声此起彼伏,飘荡夜空,打破了乡间的宁静,一道道光束银花划破夜色,形成一支震耳欲聋的交响曲。吃罢元宵节的汤圆,小孩子们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吆喝着同伴满街巷里钻出钻进。大人们乘兴走出家门,聚在一起闲聊,或去小镇上看看文艺演出。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的红红灯笼摇曳在夜风中忽明忽暗,每一盏灯有每一盏灯的心思,是乡亲们在里面点燃的对这新的一年的盼望与祝福。
年年岁岁过元宵,岁岁年年俗不同。如今,每到元宵佳节,乡村里各家各户门头上悬挂红灯笼的风俗早已湮没无闻。而是夜幕降临,家家户户吃完元宵,打点行囊,辞别家乡,出门打工或准备春耕。元宵节在庄稼人心中渐渐淡化而去,原本村庄元宵节的热闹,只能在梦里久久地回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