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精选3篇】
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精选3篇】一
职业病危害防治规章制度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办法。
1.公司应当采用先进技术或有效治理措施,改善劳动条件,确保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要求。
2.公司应加强设备和工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职业安全卫生管理。
3.公司在改革工艺和技术革新时,应采用低毒物质替代高毒物质,加强通风排毒、排尘,实现机械化、密闭化和自动化。
4.公司必须对有毒有害作业职工进行上岗前和定期的职业卫生和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教育职工严格遵守安全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器材。
5.公司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必须配备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安排专人管理,定期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
6.对易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及其它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应设警示牌,配备有效的紧急防范设施和医疗急救用品,并有应急救援的组织措施。
7.公司必须为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指导和监督其正确使用。
8.易发生急性中毒事故的作业,公司必须加强安全卫生管理,
在作业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保证贯彻执行。
9.公司必须配合公司对其进行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和作业场所有毒有害因素的定期检测。
10.公司必须配合公司及地方卫生监督人员进行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和职业卫生调查,如实反映职业卫生的现状和实际情况。
11.涉及有毒有害作业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其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使用,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12.涉及有害作业建设项目立项,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该建设项目验收时,必须提交由专业机构出具的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13.生产、使用和引进新化学品,必须具备毒性鉴定资料、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否则严禁出厂、使用和引进该化学品。
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精选3篇】二
职业病危害防治规章制度
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精选3篇】三
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
一、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
公司所属各部门和个人在从事接触粉尘、焊接、噪声等有害作业时均应执行本规定。三、防治方针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公司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四、职业病危害种类
根据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为三大类:
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模具制作过程中,模具的机械加工、模具的工具研磨、手动研磨。均可产生大量的金属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尘肺病。
2、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危害:在模具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时使用锰焊条,除可以产生锰尘外,还可以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长期吸入可导致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
3、生产性噪声和局部震动危害:模具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数控加工中心、钻床、铣床、油压机、冲压机及一些手动打磨工具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五、防护措施
(一)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1、公司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识别、确定本公司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警示标志。
3、现场在进行模具加工、模具研磨等有大量粉尘作业时,应配备行之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加工地点和加工机械进行降尘。
(二)个人防护措施:
1、加强对员工的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方法。
2、接触粉尘作业的员工,在工作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经常打扫周围卫生降低扬尘。并正确佩带防尘口罩。
3、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作业环境的通风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带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
4、进行噪声较大的作业时,员工要正确佩带防护耳罩、耳塞,并减少噪声作业的时间。5、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员工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公司应将检查结果告之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