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神话故事的作文【精选3篇】
中秋神话故事的作文【精选3篇】一
在我国古代神话中,月亮中有广寒宫、嫦娥、玉兔和吴刚,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伽利略的望远镜,“阿波罗”登月计划将诗人和作家的美好想象打破了,美丽的明月是一片空寂,连一样生物都不存在。但我却希望月球上的广寒宫、嫦娥、玉兔和吴刚都存在。美丽的月亮上一片生机,桂花树郁郁葱葱;粉装玉砌的广寒宫中,嫦娥正在奏乐;玉兔拿着捣药杵为她伴奏;外面的吴刚,时而摆动阔斧,砍向桂树,让天空落下一阵桂花雨,时而提着酒壶,畅饮桂花酒……这境界是多么美好!
而眼前所看到的夜空也同样美丽。空中布满了繁星,一连串的闪烁、眨眼。眼望星星渺小,可它的真实表面是如此庞大。在这浩瀚、一望无际的天空中有无数颗在闪闪烁烁的繁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明月时而亮,时而暗,月色朦胧,在它表面上已蒙上了一层飘动着的云雾。月亮不是圆月,它现在呈了弯腰皎洁的月亮。虽然黑夜,云雾散开后,世界变的如同白昼,万物都能清晰看见。沉迷的明月身旁飘荡的是云雾,就像是它的白衣裳。衣裳是轻薄透明的,月亮是洁白的。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
夜色越来越浓,阵阵秋风送来了点点寒意,皎洁的月光中弥漫着节日的气氛。
中秋神话故事的作文【精选3篇】二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道八月十五是个什么节日吗?不知道吧,先给你们绕个弯子吧,到最后再揭晓给你们听吧!
多么美好的一个日子呀!多么美好的一天呀!多么美好的一个月呀!但可惜不是在夏天,如果是在夏天的话就可以穿漂亮的裙子了!哎呀我们先不要说那么多废话了,讲正题吧。
在这一天里,大白天满街的人都在卖红彤彤的苹果、雪白的梨……,对了,还有又大又香的月饼。熙攘熙攘的人在不断的买东西准备过节。黑使者催白使者快点下去,夕阳渐渐向西山飞去,太阳快落山了,金色的阳光照在我们可爱的脸荚上,看那美丽的霞光,多美丽呀,多灿烂呀!到了晚上,可热闹了整条街像是办喜事一样红红火火的,大家把买来的饮料放在桌上,当然了少不了那香喷喷的月饼了,大家一起把月饼放好,我来切这个月饼。然后我就把它分成了十二份,拿起一块月饼咬一口,抬起头看那美丽的月亮,皎洁的月光洒在脸上,圆圆的月亮上好像有3个小黑点,猜想一定是嫦娥和后羿在相会,另一个又是谁呢?哦,原来是玉兔在观看人间美妙的事呀!但我们这一玩就是天亮了。
到了天亮,我们就准备好东西去外婆家,出发了,我们一路上欢声笑语不一会我们就到了外婆家,我们来到这虽然人不多,但有很多小孩在这玩耍,我觉得无聊就跑过去和他们一起玩,我刚走出一步,老妈就拽住我说:“站住!不准去,你人都这么大个了,还去和这些小孩玩回来,不准去。”我听了说:“哎呀!老妈我人虽然大个,但我在你眼里还不是未懂事的小孩吗?”妈妈听了正要反抗,外婆突然说:“女儿呀!快过来一下。”啊!外婆你真是我的及时雨呀!老妈奈何不了我就走了。我跑过去就跟他们玩了一会,就去吃饭了。
吃完饭,就坐在这儿一会,欣赏这美丽的竹林。多美呀!这时,风姐姐掠过,吹着我的脸蛋,吹过每一片竹叶,吹过每一根竹子,霎时,我似乎听到了竹子的交谈:“你看呀!那个小妹妹多可爱呀!”“是呀!但我们怎么觉得她好面生呀?可能是外地来的吧?”它们的交谈真有趣。
朋友们,你们听了我以上的介绍知道这是个什么节吗?哈哈,你答对了,就是中秋节。
中秋神话故事的作文【精选3篇】三
“月!”一个“月”字脱口而出。孤寂、凄凉却上心头。好一个冰凉寒心的月字,好一个孤寂凄清的夜晚。中秋节的夜晚,举头望明月,突如其来的孤单阵阵袭来。
我轻声询问:孤独的嫦娥啊,此刻你在孤冷的月宫做些什么?在想后羿吗?在开启承封的记忆吗?想当初你们的生活过得是何等的幸福美满,而如今却落到了各居一方的地步,彼此都承受着孤独和相思的煎熬。都是灵药惹的祸,你后悔过吗?这么多年你在月宫闭门思过得怎么样了?
孤独的气氛总是给人压抑的感觉。看着那轮在高空悬挂的月亮,我忽然发现它似乎也不如平常的活泼爱动。缓缓的,漫无目的的在夜空徘徊。因为今天是中秋节。所以它也孤单吗?也许吧。月孤单了就以徘徊的方式来消磨时间,那我孤单的时间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打发呢?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间啊,就像流水一去不返,但时间仿佛就停留在了这中秋节一刻。世间高兴与快乐都被冻结了么?我几乎找不到热闹遗留的半点痕迹,留下的只有孤单与落寞。整个夜空、整个世界只有孤单。
“孤”从何来?是因为月的孤独?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月要孤独的时间是很丰富的。可为什么偏偏就选择这一夜呢?是嫦娥她激发孤独感的降临?还是她看不惯别人因为团聚而兴奋,不甘心自己独守月宫的孤独。因此,将月调得更大、更圆?还是她……也罢,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月之孤独却赋予了诗人的无限灵感。
自古诗人多孤傲,孤傲必孤独。于是,李白呤出了千古名篇《月下独酌》。你看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很想排谴一下胸中积郁,可是“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知音难觅,怎不感到孤寂,怎能不醉。
苏东坡的人生失意,也就借酒发挥,对月倾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高处不胜寒”。每读苏公此词,我总会不免的一笑:在月下即使是发一通牢骚,竟也能发出如此美妙的诗意来。试想,如果没有了这些与月色相关的千古文章,中国的古文化将枯燥成何等模样?至今,中国老百姓历来都钟情着月亮,每年八月十五月最圆,这一天是名副其实的月亮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人人看月亮、吃月饼。
拿着一个难以哽咽的月饼,终于我走进了那间连月也不愿光顾的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