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续写改写 >

《马说》的教案【精选3篇】

小编: 七号同学

《马说》的教案【精选3篇】一

  设置依据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马说》教案。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古今异义词。

  3.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教学准备:学生借助工具书和页下注释,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收集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二度备课:介绍作者 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三、解题 “说”这种文体我们以前有接触过吗?回忆《爱莲说》介绍“说”这种文体。“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课后反思:《马说》一文是作者韩愈借千里马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幸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因此有关于文章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尤为重要:《马说》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因此郁郁不乐。鉴于此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中,我布置了一项内容:结合历史知识,借助手中的资料,搜集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感知文章内容

  二、诵读感知:1.听课文录音,正音正字,注意停顿节奏和重音。

  2.领读,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的读,体会文中11个“不”字的语气。

  3.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体会句中关键字词表达的感情。

  4.细读第三段,体会“天下无马”、“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的语气。让学生理解有才之人怀才不遇的痛苦,从而更深刻的感受到文中洋溢的强烈不平和悲愤之情,体会到明君对人才的重要性。

  三、积累提升:

  1.译读积累:分小组合作串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独立圈点总结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教师提示学生研究“策、其、食”的不同用法。

  2. 交流探究:每组派出代表,或翻译全文,或交流重点词句,或提出质疑。解词练习,教师提出:故、或、虽。以前在何处学习过?

  3、背诵积累:个人二度备课:提问: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明确: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所以作者劈头就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连词“然后”,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后事续前事而起,没有前事就没有后事。世上先要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第二句从反面承接上文,转入论述。本来千里马是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是经常有的。表明千里马多伯乐少。第三句的“奴隶人”并非奴隶,指地位低下不识好马的养马人。因为没有人识得好马,即使有了好马,也只是交到他们手中一般地对待,教案《《马说》教案》。“称”,著名、著称、出名。句末“也”字表示陈述语气。全句说:因此即使有了好马,也只能在无识的养马人手里遭受屈辱,直到相继死在马厩里,可见由于没有伯乐,千里马只落得个平庸地默默无闻地死去的不幸遭遇。课后反思:《马说》一文是作者韩愈借千里马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幸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因此有关于文章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尤为重要:《马说》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因此郁郁不乐。鉴于此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中,我布置了一项内容:结合历史知识,借助手中的资料,搜集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感知文章内容。

  四、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五、作业1、 将全文译成现代汉语,完成练习二。

  2、 继续背诵课文。教后整体反思: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体现了诵读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古诗词教学,必须首先让学生在学生初步理解字意的基础上,把握了作品的情感基调,反复地朗读,再理解,再朗读,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去体味作者与作品,最终实现对作品深刻的感悟。因此在《马说》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朗读、背诵和理解。要让学生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二、补充背景材料进行感悟《马说》一文是作者韩愈借千里马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幸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因此有关于文章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尤为重要:《马说》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鉴于此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中,我布置了一项内容:结合历史知识,借助手中的资料,搜集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感知文章内容。

  设置依据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掌握古今异义词。3.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借助工具书和页下注释,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收集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情况。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包括字词积累、课文翻译和朗读背诵。

  二、整体感知教师导学: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提升重用,未能如愿,心中郁闷不平。

  思考题:a、 结合标题,谈谈本文的体裁特点。b、结合创作背景,谈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c、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显著特点?说说我们还学过哪些类似的文章?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二度备课:这一节课我们再来谈谈韩愈这一匹千里马的故事。轻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里的千里马有何特征。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概括:这里的千里马跑得快吃得多。千里马是如此神骏,而且又食量惊人,让我们非常神往,很想见见千里马。但这篇文章却给我们讲述了千里马的种种遭遇。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能不能用文中的话讲一讲,千里马有怎样的不幸遭遇?学生回答,教师概括总结。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②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环节反思:这一环节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我在这里略去了翻译课文,其实在这一步中我就会穿插着让学生来翻译课文。而且这些学生找出来的句子都是重点句,在翻译上面学生更能掌握。事实上效果也比以往的直接翻译课文要好。

  三、重点研读 探究文章的思想内容教师导学:本文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露,也是作者本人不幸遭遇的真实写照。请同学们阅读思考,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a、千里马的处境是怎样的?(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b、千里马都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c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哪些方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真不知马也)

  二度备课;千里马有千里之能却不能被人发现,即“千里马”没能遇上“伯乐”,这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PPT介绍作者情况。韩愈唐代人,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首享“文起八代之衰”美誉有《昌黎先生集》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因韩氏是昌黎(河北昌黎)望族,又称“韩昌黎”。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 自幼勤奋苦读。唐德宗贞元八年(792),二十五岁考中进士。贞元十九年(803)任监察御史时,因关中大旱,上书“请宽免民徭而免田租”,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令。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随宰相裴度平淮西有功,升刑部侍郎。因上表谏迎佛骨,得罪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唐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 在文学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反对汉魏六朝的绮靡文风,主张继承先秦两汉古文传统,为文明白通畅,语言新颖,说理透辟,对后代的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学生回答,教师概括总结:寄托的思想感情:怀才不遇

《马说》的教案【精选3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⑵ 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⑶ 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2、过程与方法:

  指导朗读,领会虚词,品味情感,逐层分析语调变化,当堂成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客观正确把握本文提出的怀才不遇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古今异义词。

  如:“然后有千里马”“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⑴ 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⑵ 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⑶ 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⑴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⑵ 思考讨论。

  ① 概括本段内容。

  ② 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⑶ 要点提示:

  ① 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② 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⑷ 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⑴ 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⑵ 思考讨论。

  ① 概括本段内容。

  ② 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⑶ 要点提示:

  ① 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② 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⑷ 齐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⑴ 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⑵ 思考讨论:

  ① 概括本段内容。

  ② “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③ 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④ 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⑶ 要点提示:

  ① 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②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③ 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④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⑷ 齐读第三自然段。

  4、归纳课文:

  ⑴ 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 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⑶ 要点提示:

  ① 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② 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五、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六、学生当堂熟读成诵

  七、布置作业

  1、完成“拓展探究”中的三项作业。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3、马说

  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有常有。

  食之不能尽其材 表达:怀才不遇;

  事例进行论证:鸣之不能通其意 埋没人才 控诉:埋没人才

  天下无马 希望:重用人才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理解短文所阐明的道理;基本能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对“怀才不遇”的观念赞同度过高,此点须加强引导。

《马说》的教案【精选3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3整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4.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整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整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一定听说过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投影显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呼唤人才,呼唤健全的人才制度。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谈到了作者的'人才观,它是唐代大作家韩愈的《马说》。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1.关于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曾任吏部侍郎,所以又有“韩吏部”之称。谥号“文”,所以又世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

  韩愈三岁而孤,由嫂抚养,刻苦好学。及长,尽通六经百家之学。贞元八年进士,曾任汴州观察推官、四门博士、监察御史等官。因关中大旱,上疏奏请减免徭役租赋,得罪权贵,被贬为阳山令。后又因上书谏阻迎佛骨,触怒宪宗,几乎被杀,乃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卒年五十七。

  在文学上,他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浮艳华美的骈文,恢复散句单行、自由朴实的秦汉散文艺术,掀起了散文的新高潮,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无论说理、叙事、言情,均写得生气流动、雄奇奔放,被誉称为“文起八代之衰”。

  2.关于文体: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

  本文是《杂说》第四篇,“马说”是后人加的标题,“说”比“论”随便,是一篇托物寓意的散文。

  3.关于背景: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难以找到出路。通不过科举考试就潦倒终身,即使考上了还要受到种种限制,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韩愈自身就经历过这种遭遇,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

  4.关于伯乐: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伤心流泪,并且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低下头吐气,仰头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在感激伯乐体贴它啊。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

  教师抽查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生字、通假字。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提醒学生注意句中停顿。

  (3)学生大声读课文,注意语调的变化。

  (4)学生齐读课文。

  2.翻译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翻译课文。

  (2)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资料内容如下:

  ①积累重点词语。

  相、骈、枥、策、粟、邪

  ②掌握一词多义。

  ③难句翻译。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适时给予指导点拨。

  四、合作研讨,深层探究: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设计相关问题,供学生研讨。

  (1)提问:伯乐和千里马各指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伯乐?

  学生明确:“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识别人才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人。

  按常理来说,应是先有马,然后才有对马的认识。然而对于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世上先要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是常有的,可伯乐不常有,表明千里马多伯乐少。因为没有人识得好马,即使有了好马,也只是被当作一般马对待。所以,对千里马来说,贵在发现有“马”,贵在伯乐。

  (2)品读文章三个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也”字,看看它们所表达的语气是否相同?

  学生讨论后明确:“也”字所表达的语气是由各段的内容决定的。第一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即“伯乐不常有”,而写得有声有色的却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即“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流露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意;最后用“不以千里称”作结,“也”字流露出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从千里马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揭示它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把责任归于“食马者”的无知,然后步步紧逼,到段末再用反问句“安求其能千里也”,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强烈地表现出来。“也”字凝聚着作者愤慨的情感。第三段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有作者的痛切之感,也有对“食马者”的嘲讽之意。

  (3)作者借伯乐和千里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从这一见解出发,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情感的把握,体会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

  学生推选一位同学读课文,力求读得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五、体验与反思:

  1.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学习课文的感受。

  2.组织学生讨论: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此次讨论意在引导学生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即使有些看法偏激,也不必动辄评判,相信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多数学生是能够明辨是非的。

  六、课堂小结:

  《马说》是韩愈的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显著特点是文辞形象简练,蕴藉含蓄,读起来迴环跌宕、格调铿锵,好像游历小巧的园林,有咫尺万里之势。特别是作者的思想如雷震耳,催人深思。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要学会珍惜一切,努力磨练自己,打造自己,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七、布置作业:

  运用以物喻人或托物寓意的手法,写一个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