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的读后感600字【精选3篇】
狼图腾的读后感600字【精选3篇】一
狼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个凶狠而可怕的形象,“狼外婆”、“狼来了”,众多的狼故事,传送给我们的观念就是可怕、凶狠,不招人喜欢,理当诛之。然而,读了《狼图腾》,观念却为之一新。
《狼图腾》通过一位“知青”的讲述,展示知青在蒙古草原的生活图画。书中,陈阵从小喜欢观察狼,到处掏小狼,直到把小狼的狼牙磨掉流血,最终小狼得病死去。书的最后,知青回到额伦草原祭拜草原之神腾格里,祭拜小狼的洞穴,整个过程伴随着额伦草原生态的日益破坏,那种破坏是渐进的。本书不仅是故事精彩,它写出了人类无意识中对大自然的侵略。人类的本意是想改造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让自然为自己所用,但又不知不觉中毁了美丽的大草原。
蒙古的草原狼——草原民族的图腾,狂傲不羁。它是草原之神——腾格里在草原上的使者。今天看来,陈阵不该养小狼。狼是自由的,是傲视草原的,不应该被我们圈养起来。书中,毕利格大叔说:“养了小狼触犯了神灵。”对无神论者来说,我们触犯的就是大自然。更何况小狼也许是白狼王的后代,人类更应该敬畏它。
读到最后,原本以为陈阵会把小狼放回草原,让其回归草原幽灵的本色,可是陈阵没有。可见我们人类的贪婪,明明知道有些东西得到了并不会有好的结果,却要归为已有,最后就是毁灭。小狼最终死了!到后来,额伦草原变成了圈起来的草丛圈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没有了,狼群追逐马群时笑傲江湖的风情没有了。留下的是一片生态破坏后的怅然.
姜戎通过《狼图腾》中描述的蒙古草原狼的故事,讲述出他多年来所忧虑的环境与生态问题,以及他对中国国民性格的反思。可以这样说,这是一个社会学家对自我精神的一种洗礼。它写出了一幅画,更写出了一种精神!
作品得到“亚洲文学奖”评委们的关注,摘取了首届曼氏亚洲文学大奖。郑渊洁说,姜戎先生写了一部旷世奇书《狼图腾》!姜戎感到非常欣慰的同时也表示:“我始终希望自己不仅能写出好看的故事,而且能够超越原有的中国文学模式,使作品具有更广泛的世界视角和普世价值。”
《狼图腾》是作者的自我忏悔,是人们对草原所作所为的反思,也是对人与自然这一命题的深刻思考。对自然的利用并不是要改造它,而是要在遵从其规律的前提下适度地利用它。
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这是这本书的主旨,也是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的内容。
狼图腾的读后感600字【精选3篇】二
小时候我们受的教育,认为狼是凶狠的动物,在所有的教科书漫画书里都把狼描述成不可同情的敌人,只有羊羔、兔子等弱小的动物才是善良的象征。长大后慢慢体会和思考,才发觉这样的比喻可笑之极——这世界只有弱肉强食,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态平衡,没有对错之分,更没有敌我之分。虽然更正了思维,为狼正了名声,也理解我们之所以受那样的教育只是特定时代的政治偏见而已。可自从看了电影《狼图腾》后,忽然开始觉得人是可恶的!
忘不了电影里的那些狼,望着人们肆意抢劫它们辛辛苦苦攒下的来年过冬的食物,它们自知不是人的对手,只能站在高高的岩石上,用哀怨的眼神看着这一切而无能为力!这双眼睛,虽然也是绿色的,可丝毫没有凶狠的内容,忽然觉得它们在人类的面前是那么弱小和无助!它们自身也要生存,也要养家糊口,不到万不得已它们是不会侵犯人的!直到生存受到威胁时,才拼死一搏。本来,人与动物可以和睦相处,但总有失去平衡的时候,到那时候,吃亏的总是那些到处流浪的狼……
动物应该是最本真的,按照自身的求生本能而行。躲避比自己强大的,“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如果说它们也有狡猾的时候,那也是生存所迫,每种动物都要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才能得以生存。而人呢!才是最狡猾的动物。他们为了一己之利,一时之快,肆意践踏自然界的规则,打破自然界的平衡。既然人有思想,为什么不顾及“众生”,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纳入“我”的范畴,做一个地球上合格的“主人”?
人是有思想,可没有信仰,没有悲悯之心,不把动物看做一条生命。人是杂食动物,什么都可以吃。我国有的地方吃动物的方法很残忍——把猴子活生生的挖开脑袋生吃它的脑浆;有把蜥蜴生吞的,也有把动物放在水里温火慢慢加热的,把鱼“凌迟处死”的……总之,五花八门,怎么痛快怎么来。这样的人,还配做人吗?说他连禽兽不如那也是对禽兽的不尊!
《狼图腾》反映的是几十年前的事情。相信人们在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渐渐觉醒的今天,不会再那么粗野蛮横地对待与我们在地球上共同生存的所有生物,而是学会与它们平等相处,尊重每一个生命。因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狼图腾的读后感600字【精选3篇】三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虽然不记得这句话是谁说的,但那次读完了《狼图腾》我确实感到读书能让我学会很多、收获很多……
姜戎的《狼图腾》,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包括狼!德高望重的毕力格老人,敬畏狼,向往腾格里;英勇善战的马倌巴图,是典型的蒙古勇士;还有北京知青陈阵、杨克,汉人马倌张继元……而书中那一幕幕狼与人类周旋的场面,更让我不得不相信狼是华夏民族的祖先!
在《狼图腾》这本书中,狼永远是主角!书中有这么一个场面:那天,或许是腾格里有心要帮助狼吧。白灾与黑灾双管齐下,突然,巴图耳边传来了一阵阵狼嚎,糟了!马群受惊了!巴图开了手电,希望这刺眼的灯光能镇住狼群,可根本没用。接下来,便是整本书中最血腥的场面:巴图的整个马群垮了。当夜,狼群将马群围在一个大圈子里,仿佛在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
读到这里,我惊住了。狼是野兽。我印象中的狼,只会单独生活,只会捕到猎物独自享受。没想到,书中的狼是如此团结一致!还有狼的倔强!都说虎、狮是百兽之王,而在马戏团中,老虎和狮子不也都被人类驯服了吗?可人类怎么偏偏就没有驯服狼呢?这说明狼是倔强的动物,宁可死,也不会屈服于另类。这不正是士可杀、不可辱的精神吗?
生活中,“鬼哭狼嚎”、“狼心狗肺”、“白眼狼”“中山狼”……这便是狼留给我们的印象。《狼图腾》告诉我,这是我们对狼的偏见,事实并不是这样。在草原这个战场上,狼是最有纪律的动物。它们生活在群体中,为这个群体做出贡献。它们会照顾老幼病残,而不是无情地对待它们,这一点似乎比我们人类社会中一些不和谐的画面更温情。听说,狼群甚至收养过人类的遗孤!这和“白眼狼”哪里像呢?为何人类就这么痛恨狼,还在喊着“不打尽豺狼,绝不下战场”呢?狼到底犯了什么错?
书中说:“一个名族如果没有狼的野性,狼的倔强,那它就会被别的民族消灭。”这也正是成吉思汗能打遍东亚的原因,他有像狼一样勇猛、团结的将士!
读完《狼图腾》,我真想去那一望无际的蒙古草原,去看看草原狼的倔强、勇猛、团结!狼,已成为了我心中真正的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