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话题 >

2021百炼成钢100周年第一集观后感

小编: HYH何

2021百炼成钢100周年第一集观后感,《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献礼2021年建党100周年的重大主题创作,用100个历史故事反映出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几篇关于2021百炼成钢100周年第一集观后感的优秀范文,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接下来就让小编带着大家去具体看看2021百炼成钢100周年第一集观后感吧!

2021百炼成钢100周年第一集观后感一

当年的北京大学日刊,上面登载了这样一则消息:《发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启事》,这则消息公开宣布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存在。

《启事》里说,“该组织是以研究关于马克思学派的著述为目的。”

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起于1920年3月,它的发起人就是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触动了黑暗中国的一批警醒者,李大钊就是其中之一。历史将记住这个喜欢留两撇黑胡子,戴一副圆框眼镜的中年人,他宛如一位撞钟人,撞响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黎明的晨钟。而成立这个研究会,就是要唤醒更多的年轻人。

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非常支持这个研究会,他专门辟出北大西斋宿舍的两间房给研究会使用。

最早的成员共有19人,其中不乏我们熟悉的名字,比如李大钊、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他们用英文共产主义的译音,给两间房取名“亢慕义斋”。

这,就是“亢慕义斋”的由来。

今天北京市沙滩后街55号院,就是一百多年前“亢慕义斋”的所在地。室内是根据原样重新修复的,正中悬挂的是马克思像,像的两边贴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出研究室入监狱”,写的正是陈独秀的经历,下联是“南方兼有北方强”,这一句则出自李大钊。这小小的两间房其实就是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办公室和图书馆。

从“亢慕义斋”向东就是建成于1918年的北大红楼,北大红楼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李大钊从红楼落成后就在这里工作,他的办公室在一楼的最东侧。

一楼还是图书馆阅览室的所在地,1918年毛泽东就是在阅览室担任助理员的工作。

紧邻北大红楼的箭杆胡同20号院,住着李大钊的北大同事、好友陈独秀。另外,这个院子还是陈独秀和李大钊、胡适等人编辑《新青年》的地方。

就在《新青年》杂志的第六卷第五号和第六号上,李大钊连续发表了他的重要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学说做了相当完整的介绍和比较确切的阐释。

在各种思潮涌动的1919年,马克思主义之火终于被点燃。

这一年年底,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期间,读到了“亢慕义斋”翻译的节选版《共产党宣言》。这一版本的《共产党宣言》虽然不完整,却给了毛泽东很大的影响。他后来这样回忆李大钊:“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列主义者。”

1920年春节前夕,李大钊掩护被北洋政府通缉的陈独秀秘密离开北京,两人相约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建立党的组织,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1920年8月,陈独秀等人率先在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关于党的名称,陈独秀曾经写信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完全同意。

10月下旬,李大钊等人在北大红楼李大钊办公室也秘密成立了北京共产党小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最初的19位成员中,有16位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

1918年,李大钊曾经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也许他也不会想到,仅仅两年后,一个浸润过“亢慕义斋”油墨香的政党即将开始血与火淬炼的伟大征程。

2021百炼成钢100周年第一集观后感二

《 百炼成钢》的大背景发生在国企改革时期,就改革的方式而言,破产重组减员增效,还是转变方向力争存活,是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更是关系到几千人切身利益的问题,是按照个别具备私心杂念的小人的意图变卖资产,还是顾及广大职工的利益率领大家在市场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剧中的季节和马腾远针锋相对,各不相让,庆幸的是,险中求胜的那方胜了。

冯恩鹤扮演的季节身处风口浪尖之上,有魄力有方法有胆识,更勇于承担,力主加大研发力量,通过研发新产品,求得整个企业的生存,从而最大程度的保障广大员工利益,言辞行动极具煽动性,真男人也!而背后支持他的家庭、老朋友,也更难能可贵,一句“老钢渣”,既是他多年的职业烙印,更是他性格里不屈不挠认准了绝不服输具有比钢铁还坚硬的意志的体现。

当他说“没有群众的眼前利益,就谈不上群众的长远利益!”的时候,你不得不佩服他的睿智与犀利;当全厂职工集体募资搞科研的时候,他拿出家中存款率先垂范,你不得不敬佩他;当全厂职工包括退休老人拿出送终费用也来捐款,他的动情落泪,你知道这是个真性情的男人;当他沉重的将倒计时的日历撕下,发给科研小组的员工,你能感受到他们的团队力量;当他带着书记到小院喝酒,动情讲述寡妇女工如何培养清华的儿子,你明天他为什么冒险救厂,可能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此中断---他有一颗真正慈悲的仁爱的心,而通常,只有穷人才更理解穷人的痛苦与幸福,老钢渣能身居高位不忘根本,难得!!!

当然他也狡猾,懂得如何平衡利用各种关系达到自己的目的,正如周星星戏中所言---做贪官要狡诈,做清官要更狡诈!

一部男人戏,没有儿女情长,没有柔肠千结,那一曲浑厚的《国际歌》的旋律,至今,还能让几人热血沸腾?!那些曾经宣誓过的,曾经怀揣过的“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凌云壮志,那些曾经坚定地原则和立场,还有几人能够坚持?

有人写《蜗居》的感触,最终说了一句,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了信仰,将是可悲的。而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理想,没有了能够为止坚持,为之梦想乃至痴狂的东西,也将是可悲的。

所以,不要怪生活让我们奔波,让我们卑微,让我们忙碌,让我们屈服,只能说,你,还不够坚持,还不够坚定。

2021百炼成钢100周年第一集观后感三

今天中午看了央视电影频道的一部电影《百炼成钢》,被剧情中的“真诚”二字所吸引,甚是感慨。

——人活着,不为别的,只为了追求一个信念,为着自己的信念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为威逼利诱所动摇,不为艰难困苦所折服。这或许是我在《百炼成钢》这部电影中的一点感悟。《百炼成钢》这部电影没有大片的风格,也没有当今电影的特技表演,它是用一种简单的方式诠释着一种执著。主人公季节为了能让海钢继续走下去,解决让海钢人生存的K91研发,用了一句简单的话:“酒更值钱!”来诠释着心中的信念——为了K91的研发成功,为了海钢人的生存,四碗酒一定要喝下去。一杯酒一千万,这是季节用生命做赌注。其实,生活中,我们也喝着这样的酒,只是我们喝的酒没有季节喝的有意义罢了。一个人的真诚会让无数人变得诚挚,为了K91的研发目标,季节正是用自己的真诚感动着海钢人。有良知的人在看到别人的真诚后也会抛弃一切,为了实现海钢人的愿望,他们追随季节,用简单而又感人的捐款方式帮助海钢度过了资金的困难时刻,在捐款的那一刻,他们已经将季节对他们说过的承诺:“研发是你们的事,资金是我的事!”因为在那一刻,他们已经将海钢看作是自己的家,为了家的不破灭,他们肯定要付出一切的。当一个领导能让自己的职工把单位当成自己的家时,承诺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团结来自于领导的觉悟,来自于领导的真诚,来自于处处为人着想的领导艺术,当然那必须是真实的而非虚伪的,虚伪的东西无论你这样伪装,它终究是虚伪的。或许《百炼成钢》诠释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2021百炼成钢100周年第一集观后感四

周日观看央视电影频道播出的影片《百炼成钢》。故事讲述的在经济改革的背景下,一家濒临破产的钢铁企业山钢,在被兼并、重组之后,顶住重重压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最终获得新生。同为国有企业的职工,联想到公司改革发展之路,我感慨良多。

负债累累、包袱沉重的山钢,重组后何去何从?这是摆在山钢新任老总季节面前的一个问题,也是摆在山钢全体职工面前的一个问题。季节发誓带领山钢职工杀出一条血路,走出泥沼,浴火重生。他毅然决然启动了被搁置了两年的核电钢的开发计划,决心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开发出型号K91的核电钢,赶上国庆节前国家核电站的招标。当时这种核电钢全部依赖进口,一旦研制成功,市场前景自不待言。企业要想摆脱困境,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季节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住了这一点。

搞科研,是要“烧”钱的。其时的山钢,拖欠职工工资和“三金”,拖欠电力公司2000万电费,可以说在资金上是“千疮百孔”。听说山钢搞科研,认为企业有钱了,一时间困难职工、下岗职工、电力公司纷纷前往山钢要钱。季节以他一往无前的决心和气魄,排除各种困难和阻力,全力支持科研人员的开发。为了筹集科研开发的资金,季节放下“一把手”的身份,低三下四地追讨欠款,“死缠烂打”地向集团公司寻求资金支持……职工们也被这种执着精神感召,纷纷拿出家中微薄的积蓄,支持企业走科研开发之路。

科研团队迎着怀疑、嘲讽的目光,没日没夜地奋战,一次次地摸索,一次次试验。在历经多次失败之后,终于赶在国庆节前成功研究出K91钢。经检测,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接下来可想而之,企业订单雪片般飞来。山钢像一只浴火的凤凰,振翅高飞。

不管是深陷危机的企业要摆脱困境、求得新生,还是风头正盛的企业要在激烈竞争中保持基业长青、“东方不败”,必须要有自己的看家本领,也就是要有企业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公司五年来的跨越式发展,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也验证了公司领导者的先见之明。正是因为大力实施技术先导战略和“四高”战略,推出了一项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端技术、高端产品,我们才赢取了一个个高端客户,占领了一方方高端市场,才有了源源不断的订单,才保证了公司在即使金融危机这样的风暴中也能逆势增长、逆风飞扬。

我们常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如可才能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呢?科技人员如何才能发挥技术先导的威力呢?在季节看来,科技人员要有要有第一的事业,第一的地位,要有第一的待遇。惟其如此,广大科研人员才能真正受到尊重,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创造活力。可以说,公司在这方面也做出了榜样。公司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和人才工程,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浓厚氛围,努力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所以,公司近年吸引了清华博士后和外籍专家等一批高端人才的加盟。正是因为有了一大批在各个专业、各个领域的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公司的自主创新成果才能百花齐放、竞相斗艳。

电影《百炼成钢》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让人热血沸腾,让人励精图治。在被感动之余,我想,历经八年艰难困境的重工人,必将备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昂扬奋进在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现代化企业的大道上。让我们咬定目标,排除万难,一往无前,百炼成钢。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2021百炼成钢100周年第一集观后感的相关资料信息,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