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叙事 >

农村集体土地权属争议【精选3篇】

小编: 北巷以北

农村集体土地权属争议【精选3篇】一

集体土地权属争议处理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而制约该项工作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土地权属争议问题。

一、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权属争议历史问题多,争议时间长,难点集中,焦点突出,调查取证和处理难。经历土地改革、计划经济等历史时期,土地权属争议的主体、内容和形式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土地权属争议多数属于历史遗留、久拖未决的“疑难杂症”,证据收集难度大,特别是原始资料不完整甚至缺失,保存下来的一些证据由于当时条件限制,也难以保证真实性。而且土地权属争议往往涉及利益较大,当事人常常会把调处人员视为对立面,甚至伪造证据使调查取证和处理工作难上加难。

(二)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经费无保障。目前该项工作主要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地籍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兼任,没有专门的工作机构,由于人员流动性较大,工作量大,工作质量难以保证。在办案经费上,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不收费,所有办案开支均由国土部门支付,遇到不服处理决定再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国土部门还要代表政府出庭应诉,必要时还要聘

请专业律师处理涉诉案件,增加了行政成本。

(三)土地确权登记的法律法规层级较低,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缺乏法律依据。目前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在程序上主要依据《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土地确权主要依据《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宅基地使用权登记主要依据《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其没有对宅基地纠纷的解决提出具体措施。上述法律法规难以涵盖实际发生的复杂的土地权属争议情况,致使适用法律困难。

二、土地权属争议产生的原因

(一)农村土地政策变化导致的历史遗留问题引起争议。我国土地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几个时期的变迁,在农村,土地政策经历了以实现“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土地改革时期,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上世纪50年代中期,经过初级社、高级社,形成了农村土地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土地所有制。在合作化时期,由于受“共产风”、“平调风”的影响,人民公社体制调整,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界线被打乱,遗留下来的权属未定,地界无明显标志,权利主体不明确等问题,引起土地权属争议。

(二)法律法规对不同时段的情况区别处理,有关人员掌握困难,工作偏差引起争议。从《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村镇建房用地管理

条例》,以及《土地管理法》的多次修改,到1995年发布《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中央颁布的《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对不同时段的情况区别处理,使有关人员对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因工作偏差引起争议。

(三)土地登记法律规定不统一,部门之间难以协调产生争议。《土地管理法》、《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草原法》、《渔业法》、《海洋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规定了国土、林业、农业、房产等相关部门分别对土地、林地、水面、滩涂、草原等进行登记发证,影响了土地登记制度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四)对以调解为主的原则把握不准,地方保护和本位主义严重,影响调处工作进度。如在进行国有农场土地与农村集体土地争议调处过程中,少数干部缺乏大局意识,只顾地方局部利益,助长了某些违法侵权行为发生,使得国有农场与农村集体之间关系紧张、矛盾激化,旧的权属争议没有得到解决,又引发新的争议。

(五)土地价值逐年显现,由于征地等使土地权属争议显化。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新增建设用地向集体土地不断扩展,土地价值日益显现。集体土地所有者依法维权意识也逐渐增强,纷纷要求用地单位对历史上无偿占用的土地进行经济补偿。对利益的要求直接转化为对权利的要求,

从而引发土地权属争议。

(六)土地登记不规范,地籍信息管理等基础工作薄弱。早期的土地登记,尤其是初始土地登记边办理、边摸索、边总结,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有的比较粗放,存在着不规范、不完善,甚至错漏等问题。土地无偿划拨时期,用地审批多头管理,无偿占用,少征多用现象非常严重。土地开发、五荒拍卖不规范。地籍信息不统

一、不完整,难以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三、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建议

(一)完善土地确权及争议调处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主要以《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为依据,但这两项规定是部门的规范性文件,法律层级较低。《行政许可法》、《物权法》颁布实施后,推进两项规定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显现出来,建议结合近几年土地权属争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出台新的《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办法》,上升为部门规章、甚至国家法规,以提高解决土地纠纷依据的法律效力层级。

针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纠纷频出的现状,制定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专项政策、程序和操作办法,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明确权利人权利。另外,建设全国土地权属争议典型案件数据库,广泛收集各地典型案

例,供网上查阅、交流和借鉴。

(二)健全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构队伍。成立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机构,建立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专业队伍。同时建立责任制,设立专人专项负责。明确土地权属争议的受理范围和管辖责任,在规定的办案期限内完成调解工作、下达处理决定。

研究建立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师制度,提高土地权属争议调处规范化水平。与人事部门一起,研究设立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师职称,组织资格考试,编制教材,培训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人员,规范调处工作行为。

(三)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专业素质。加大业务培训工作力度,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讲解分析案例,交流案件受理和查处经验等;特别是加强新出台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培训。不断加强调处实务学习和实践锻炼,研究调处工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协调能力。同时,实行人才引入机制,充实调处队伍,为建立长效机制打好人才基础。

(四)强化沟通协调,创造良好工作氛围。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是一项跨部门、跨系统、涉及多行业的工作,涉及国土、民政、规划、农业、林业、水产,甚至信访、公安、司法、监察等部门,要加强部门协调和沟通,做好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衔接,保证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结果的权威性。

(五)建立健全规范的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管理体系。

立调处工作激励机制和制定专人负责制度、定期会商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抓好土地权属争议的应急机制建设,把调处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进行部署,抓紧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提高应对和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农村集体土地权属争议【精选3篇】二

集体土地权属争议案例分析

【案情】洋景村、石湖村和富新村是博罗县柏塘镇下属的三个行政村,地理位置相邻接壤。1957-1958年间,在当时大搞兴修水利、增产增收的形势下,石湖村与洋景村协商,并取得了该村的同意,使用了洋景村辖区内的两块土地,面积分别为24.7亩、13.4亩,修筑了两个山塘,面积大的山地叫“直径”山塘。1957年冬建,1958年建成使用。面积小的叫“山猪斗”山塘,1957年冬建成使用。由于两个山塘建成后,计划主要是灌溉石湖村的土地,因而在筑两个山塘时,所需劳动力主要是由石湖村负责,洋景村主要提供所需土地。富新村是1958年新丰江水库移民,移居柏塘时属石湖辖内的几个生产队(1978年从石湖村分出),因迁来时忙于建设家园,故当时地方政府未予分配修筑山塘的任务。但富新村属下有80%土地的用水依赖于“直径”山塘。山塘建成后,三个村的村民一直和睦相处,共同灌溉使用。因山塘所在位置靠近洋景村,石湖村在筑两个山瑭时曾口头表态过,由洋景村负责山塘的管理,并在保证灌溉用水的前提下,同意洋景村放养鲜鱼,所得收益亦归洋景村。1986年三个行政村的上级政府柏塘区公所,为了加强对山塘的管理,以养鱼与蓄水灌溉的矛盾难于解决为由,作出了„直径’、‘山猪斗’两个山塘养鱼、灌溉和其他管理权,从1986年4月15日起归石湖村所有”的决议。1998年间,因两山塘的水面养殖发包权问题引起争议,柏塘镇政府于1998年3月10日和3月13日,作出处理意见,均维持1986年柏塘区公所的决议。洋景村不服,用书面向省政府、博罗县政府投诉,提出要求撤销柏塘区公所1986年4月14日的决议,恢复其对两个山塘的管理权。与此同时,富新村亦向县政府提出,应得到“直径”山塘的使用权,确保农业灌溉。

【处理】直径、山猪斗两个山塘建于1957年,根据1956年6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第二条规定,社员所有的土地作为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故建山塘时其土地已收为洋景高级社集体,不属于当时的自然村集体。两个山塘建成后,灌溉受益一直是洋景、石湖、富新辖下的村民小组水田。1962年“四固定”时,两个山塘有否确权哪个生产队或生产大队,各方均无法提供充分依据加于认定。两个山塘的修建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农田灌溉。三个行政村的村民已共同连续使用了两个山塘几十年。根据1995年3月11日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的《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之规定.撤销柏塘区公所1986年作出的两个山塘的所有权、使用权只归石湖村的决议。重申明确“直径”山塘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为洋景、石湖、富新三个村共同所有;“山猪斗”山塘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为洋景、石湖两村共同所有。博罗县政府作出上述裁决后,石湖村不服,先后向惠州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和博罗县人民法院起诉,市人民政府及博罗县人民法院均维持博罗县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

【评析】本案是一起因土地权属引起的争议案件,涉及到三个行政村,时间长达15年,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处理这类土地权属案件时,应本着尊重历史、承认现实、合理合法的原则,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照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解决。由于历史原因,建国后,我国的土地权属经历了土地改革、互助组、合作化、人民公社等演变过程,在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过程中,加上人们的土地权属意识淡薄,土地权属出现了混乱。所以,中共中央1962年9月颁布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简称《六十条》),其中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这是《六十条》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国家在土地管理方面的一次政策性确权。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就是指生产队当时实际占有、支配、使用,管理收益的土地,固定给生产队所有,长期不变。柏塘镇镇政府在处理该案时没有充分考虑尊重历史,承认现实,合理台法的原则,导致纠纷不断升级。在处理该案问题时,还应从有利满足农田灌溉(即当时修筑山塘主要目的)等角度出发。这样处理既尊重了历史,又照顾了现实,做到了合情合理。

土地权属争议案件调查处理业务办理指南

一、业务事项名称

土地权属争议案件调查处理

二、主办科室

地籍科、各乡(镇)国土资源所

三、办理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17号令)。

四、办理种类

1、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由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2、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由乡级人民政府受理和处理。

五、办理时限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或乡级人民政府收到当事人申请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书面申请书后,在7个工作日内提出是否受理的意见:受理的,在决定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书副本发送对方当事人,在受理之日起6个月内(因情况复杂需延长由主要负责人批准)提出调查处理意见,并在5个工作日内报同级人民政府下达处理决定;不受理的,及时拟定不予受理建议书,报同级人民政府做出不予受理决定。

六、办理程序

申请——审查——受理——调查——调解——处理——审批——送达——立卷归档。

关于印发处理土地权属争议案件文书格式的通知

关于印发处理土地权属争议案件文书格式的通知国家土地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

为了贯彻实施《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规范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现将统一制定的处理土地权属争议案件的文书格式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一:土地权属争议案件申请书及受理表

编号:

--------------------------------------|申|名称(姓名)||地址及邮编||

|请|------|-------|-----|-----------||人|法定代表人||职务||

|---|------|-------|-----|-----------||对当|名称(姓名)||地址及邮编||

|事|------|-------|-----|-----------||方人|法定代表人||职务||

|---|--------------------------------||案来|申请|申请日期||

||----|---------------------------||件源|交办|交办单位及日期||

|---|--------------------------------||请事||||||求项||

|---|--------------------------------|||||事|||||||||实|||||||||及||||||||

|理|附:证据材料份||||

||申请人(签字或盖章)||由||||年月日|

|---|--------------------------------||土门|||地受|||管理|(章)||理意||

|部见|年月日|

|---|--------------------------------||备||||||||||||注||

--------------------------------------

附件二:土地权属争议案件受理通知书

____土受字〔〕第号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一案,我局已受理,特此通知。(土地管理局章)年月日

附件三: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不予受理通知书

____土退字〔〕第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案,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予受理,特此通知。现退回证据材料件。(土地管理局章)年月日

附件四:询问笔录

(首页)共页

询问时间:_______________

询问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被询问人(姓名、年龄、单位、职务、住址、邮政编码、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询问人:________记录人:________询问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笔录交本人阅读或向其宣读,并在每页笔录上由被询问人签名。

附件五:土地权属争议案件调解书

(首页)___土调字〔〕第号

--------------------------------------|申|名称(姓名)||地址及邮编|||请|||||

|人|------|-------|-----|-----------|||法定代表人||职务||

|---|------|-------|-----|-----------||对当|名称(姓名)||地址及邮编|||事|||||

|方人|------|-------|-----|-----------|||法定代表人||职务||

--------------------------------------因__________一案,申请人与对方当事人就土地权属问题主要争议事实及调解协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请人(签字或盖章)对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承办人(签字)(土地管理局章)年月日

附件六:土地权属争议案件行政决定审批表

____行审字〔〕第号

--------------------------------------|申|名称(姓名)||地址及邮编|||请||||||人|------|-------|-----|-----------|||法定代表人||职务||

|---|------|-------|-----|-----------||对当|名称(姓名)||地址及邮编|||事|||||

|方人|------|-------|-----|-----------|||法定代表人||职务||

|------------------------------------||争议事由||

|------------------------------------||承办意见及依据:|||||||||||

|承办人(签字)土地管理局主管(签字)|||

|(土地管理局章)|||

|年月日|

|------------------------------------||决定意见:|||||||

|(人民政府章)|||

|年月日|

--------------------------------------

附件七:签收土地权属争议案件行政决定书回证

____行决字〔〕第号

--------------------------------------|签收人||签收日期||

--------------------------------------„„„„„„„„„„„„„„„„„„„„„„„„„„„„„„„„„„„„„„土地权属争议案件行政决定书____行决字〔〕第号

--------------------------------------|申|名称(姓名)||地址及邮编|||请|||||

|人|------|-------|-----|-----------|||法定代表人||职务||

|---|------|-------|-----|-----------||对当|名称(姓名)||地址及邮编|||事|||||

|方人|------|-------|-----|-----------|||法定代表人||职务||

|------------------------------------||争议事由||

|------------------------------------||经查|||||||||||

|根据的规定,现决定|||||||||

|如不服本决定,可在接到本决定之日起日内||向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政府章)|||

|年月日|

--------------------------------------

附件八:土地权属争议案件授权委托书

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甲方)因与____________________土地权属争议一案,委托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乙方)代理。甲方委托乙方的代理事项和权限:委托人(签字或盖章)年月日

1996年2月9日

农村集体土地权属争议【精选3篇】三

集体土地权属争议处理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而制约该项工作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土地权属争议问题。

一、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权属争议历史问题多,争议时间长,难点集中,焦点突出,调查取证和处理难。经历土地改革、计划经济等历史时期,土地权属争议的主体、内容和形式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土地权属争议多数属于历史遗留、久拖未决的“疑难杂症”,证据收集难度大,特别是原始资料不完整甚至缺失,保存下来的一些证据由于当时条件限制,也难以保证真实性。而且土地权属争议往往涉及利益较大,当事人常常会把调处人员视为对立面,甚至伪造证据使调查取证和处理工作难上加难。

(二)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经费无保障。目前该项工作主要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地籍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兼任,没有专门的工作机构,由于人员流动性较大,工作量大,工作质量难以保证。在办案经费上,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不收费,所有办案开支均由国土部门支付,遇到不服处理决定再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国土部门还要代表政府出庭应诉,必要时还要聘请专业律师处理涉诉案件,增加了行政成本。

(三)土地确权登记的法律法规层级较低,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缺乏法律依据。目前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在程序上主要依据《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土地确权主要依据《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宅基地使用权登记主要依据《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其没有对宅基地纠纷的解决提出具体措施。上述法律法规难以涵盖实际发生的复杂的土地权属争议情况,致使适用法律困难。

二、土地权属争议产生的原因

(一)农村土地政策变化导致的历史遗留问题引起争议。我国土地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几个时期的变迁,在农村,土地政策经历了以实现“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土地改革时期,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上世纪50年代中期,经过初级社、高级社,形成了农村土地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土地所有制。在合作化时期,由于受“共产风”、“平调风”的影响,人民公社体制调整,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界线被打乱,遗留下来的权属未定,地界无明显标志,权利主体不明确等问题,引起土地权属争议。

(二)法律法规对不同时段的情况区别处理,有关人员掌握困难,工作偏差引起争议。从《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以及《土地管理法》的多次修改,到1995年发布《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中央颁布的《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对不同时段的情况区别处理,使有关人员对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因工作偏差引起争议。

(三)土地登记法律规定不统一,部门之间难以协调产生争议。《土地管理法》、《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草原法》、《渔业法》、《海洋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规定了国土、林业、农业、房产等相关部门分别对土地、林地、水面、滩涂、草原等进行登记发证,影响了土地登记制度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四)对以调解为主的原则把握不准,地方保护和本位主义严重,影响调处工作进度。如在进行国有农场土地与农村集体土地争议调处过程中,少数干部缺乏大局意识,只顾地方局部利益,助长了某些违法侵权行为发生,使得国有农场与农村集体之间关系紧张、矛盾激化,旧的权属争议没有得到解决,又引发新的争议。

(五)土地价值逐年显现,由于征地等使土地权属争议显化。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新增建设用地向集体土地不断扩展,土地价值日益显现。集体土地所有者依法维权意识也逐渐增强,纷纷要求用地单位对历史上无偿占用的土地进行经济补偿。对利益的要求直接转化为对权利的要求,从而引发土地权属争议。

(六)土地登记不规范,地籍信息管理等基础工作薄弱。早期的土地登记,尤其是初始土地登记边办理、边摸索、边总结,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有的比较粗放,存在着不规范、不完善,甚至错漏等问题。土地无偿划拨时期,用地审批多头管理,无偿占用,少征多用现象非常严重。土地开发、五荒拍卖不规范。地籍信息不统一、不完整,难以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三、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建议

(一)完善土地确权及争议调处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主要以《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为依据,但这两项规定是部门的规范性文件,法律层级较低。《行政许可法》、《物权法》颁布实施后,推进两项规定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显现出来,建议结合近几年土地权属争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出台新的《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办法》,上升为部门规章、甚至国家法规,以提高解决土地纠纷依据的法律效力层级。

针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纠纷频出的现状,制定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专项政策、程序和操作办法,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明确权利人权利。另外,建设全国土地权属争议典型案件数据库,广泛收集各地典型案例,供网上查阅、交流和借鉴。

(二)健全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构队伍。成立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机构,建立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专业队伍。同时建立责任制,设立专人专项负责。明确土地权属争议的受理范围和管辖责任,在规定的办案期限内完成调解工作、下达处理决定。

研究建立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师制度,提高土地权属争议调处规范化水平。与人事部门一起,研究设立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师职称,组织资格考试,编制教材,培训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人员,规范调处工作行为。

(三)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专业素质。加大业务培训工作力度,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讲解分析案例,交流案件受理和查处经验等;特别是加强新出台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培训。不断加强调处实务学习和实践锻炼,研究调处工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协调能力。同时,实行人才引入机制,充实调处队伍,为建立长效机制打好人才基础。

(四)强化沟通协调,创造良好工作氛围。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是一项跨部门、跨系统、涉及多行业的工作,涉及国土、民政、规划、农业、林业、水产,甚至信访、公安、司法、监察等部门,要加强部门协调和沟通,做好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衔接,保证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结果的权威性。

(五)建立健全规范的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管理体系。建立调处工作激励机制和制定专人负责制度、定期会商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抓好土地权属争议的应急机制建设,把调处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进行部署,抓紧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提高应对和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