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一级响应纪录片观后感 一级响应的观后感
2021一级响应纪录片观后感,《一级响应》是2021年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指导的抗疫纪录片,记录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全过程。以空间为叙事纵线,有机连结武汉与全国、全球以及人类和自然的关系,那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几篇关于2021一级响应纪录片观后感的优秀范文,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接下来就让小编带着大家去具体看看2021一级响应纪录片观后感吧!
2021一级响应纪录片观后感一
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和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纪录片《一级响应》,全景呈现了中国尤其是武汉抗击新冠疫情的全过程。全片共5集,每集50分钟左右,用观察型纪录片特有的拍摄方式,捕捉到了不同人物面对疫情时的真情实感。
孙尧是《一级响应》第二集的导演之一,他在导演手记里写道:“很多人经历了失去亲人的伤痛,不愿面对镜头,获取他们的信任,接受我们的拍摄,成为了我们工作中最大的挑战。”
3月13日,我们到达武汉,当时武汉疫情的整体态势虽基本稳定,但仍然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物资短缺,食宿交通等条件很不理想。这些对我们来说都可以克服,但对于创作而言,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形势稳定以后,我们无法拍到疫情初期的画面。
很多当时在第一时间拍摄到的素材,对我们非常重要和珍贵,需要用尽一切方法去获取这些素材。还有就是面对多方的信息来源,需要一一核实,进行选择和取舍。想在最快的时间内梳理出人物故事脉络和制定拍摄计划,需要通过采访,回述,结合当事人手机里的视频和照片,和记录现在进行的事件去丰满故事结构。
很多人经历了失去亲人的伤痛,不愿面对镜头,获取他们的信任,接受我们的拍摄,成为了我们工作中最大的挑战。比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因公殉职,妻子蔡丽萍强忍悲痛仍坚守在抗疫最前线,她一度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和拍摄,我们用一次次真诚和真心的沟通,最终使她面对镜头,和我们讲述她的故事。
比较惊险的场景,是我们有一次去医院拍摄外景,没有穿隔离服,只佩戴了普通口罩,突然看到很多康复的病人在办理出院手续,想都没想就冲上去采访,问他们出院的感受,可谓是零距离的接触,等采访拍摄结束才发现,周围所有的人都穿着防护服,当时是一点意识都没有,后来想想还是觉得有点害怕。
另外,在医院“红区”的拍摄,也是我们拍摄工作中最困难的部分,我们接受了严格的院感培训,克服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尽快调整和恢复,随时进入“战时状态”,厚重的防护服让我们行动变得迟缓,泪水与汗水让我们的视线变得模糊,持续数小时的拍摄,是对我们极大的考验,我们的体力和意志力都达到了极限的程度。
对我个人而言,能够有幸参加《一级响应》的拍摄和制作,是我一生中宝贵的经历和财富,我收获了来自团队的温暖和我们纪录片里拍摄到的所有的人给我的力量!我们记录下了所有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救治生命的动人时刻,所有为这场战疫拼过命的每一人的鲜活画面,都将会永远留在共和国的影像史册之中。伟大的抗疫精神也将会指引我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永远怀有克服和战胜所有困难的勇气,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去感受温暖,感恩生命!
2021一级响应纪录片观后感二
疫情中涌现出的“护村情”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了神州大地,同时一场守护家园的“抗疫战”也随即打响了。1月23日上午,浙江省政府紧急召开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会议决定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袁家军省长强调,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接到一级响应的指示后,各级党委政府迅速动员全社会,严格排查近一个月去过或接触过武汉及周边地区的人员,果断采取隔离或封闭措施,坚决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在抗击疫情的工作中,涌现出一批有责任有担当的可爱的“护村人”。爱村护村守村,是这些“护村人”对村庄的情谊。
全面摸排,“抗疫工作”抓实抓细。接到摸排任务的时间正是大年三十的早上,天空还下着雨,驻村干部随即和村干部一起带领人员对村庄进行了分网格的地毯式摸排。一户一户上门询问是否有去过武汉及周围地区,并告知村民不要外出。对有到过湖北的人员,告知他们需居家隔离14天。经过细致的摸排,做到底数清。这些摸排人员,不管是干部还是村民都没有太多的防护工具,只有一只简简单单的口罩。支撑他们摸排的动力,可能更多的是对村民的责任感。
出人出力,防控和宣传两手抓。为了防止外来人员输入到村里,保护村庄的安全,村庄里自发地涌现出一批志愿者在村口设卡点,对入村人员进行出个排查登记,劝返外来人员,对村庄“24小时”值班守护。也有人开着车,载着扩音喇叭在村里巡回播放防控疫情的知识点,告知村民少出门,不聚集,注意戴口罩、勤洗手。待在家里就是对抗击疫情的最大贡献。这些涌现出来的志愿者,他们没有酬劳,没有专业的防护,有的也只是一个口罩,有的是村民身体健康的关心,有的是对生他养他的村庄的浓浓情意。
捐资捐物,后勤保障很充足。在得知村庄抗击疫情工作需要消耗大量口罩的情况后,不少村民通过自身的渠道,千方百计的筹措口罩捐献给村里。50个口罩,200个口罩,350个口罩,这些紧缺物资的捐献真的是雪中送炭啊!有些人没有办法筹集到口罩,就直接捐款给村里,用于抗击疫情的支出。有些村民得知卡点的防控志愿者还是露天执勤的情况,主动捐献了帐篷、执勤服、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改善志愿者的防控条件。有些心灵手巧的村妇们每天制作精美的点心,有馒头、饺子、汤面、面包等等,在寒冷的日子里,给志愿者送去温暖。这是村民互帮互助的情谊,是同舟共济的乡谊。
病毒“无情”,人间有“情”。小小的村庄里,折射出了中国农民保护家园的“护村情”。在中国,这样的村庄有千千万万个。相信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全国人民会坚定信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凝聚力量,打赢疫情防控的攻坚战。
2021一级响应纪录片观后感三
从疫情发生看农村治理
这是一片沃土,生我养我的地方,还没待到它春花烂漫与你一起漫步,便匆匆踏入了这疫情防控的战场,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来得那么猛烈。
2020年的春节,一切来得毫无征兆,而我如往年一样回到期盼已久的家乡,准备与亲人度过新一年的春节假期,也是这一年中难得的相聚机会。然而就在我到家的第二天,电视上、网络上、报纸上,各种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全部被疫情笼罩。没过去多久,村长就跑到我们家,询问我的情况及身体状况,在确定一切正常良好的情况下才离开我家,走时多次叮嘱,一定不要出门,做好居家隔离。自己、家人和身边的朋友都陷入了恐慌,同时也觉得村长尽到了他的职责,能不顾危险第一时间跑到我们家,了解情况和叮嘱。其实我从外地回来,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还是有被感染的风险,好在已经过去快一个月,我的风险基本排除。
大年三十了,村里的大喇叭,一直循环播放:“从今天起不准拜年、串门、聚餐,出门戴口罩,大家在家好好待着,特别是从外地回来的乡亲们,不要到处乱跑。”我从已有的渠道了解到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及传播速度之快,叮嘱家里人不要出去,然而家里人并没有理会,说到:“过年你怎么可以不给长辈去拜年呢,哪有这个道理……”最后不知道自己怎么劝住他不出门不拜年不聚餐。
其实,村里的措施还是采取得很到位。首先是村干部和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分小组网格化管理全村,及时掌握动态,调整作战状态。第二是对村里人员进行摸底排查,外来人口登记在册,特别武汉返乡人员及时上报。第三是对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为全村印发了致广大村民的一封信,普及疫情及防护知识,希望能得到大家的重视和正确的认识。第四,定期到村民家中喷洒消毒,同时工作人员也自己做好防护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第五,随着疫情的紧张程度,交通停运,村里的所有出口都封闭,只留一个出口,24小时值勤守岗,全村也进入了一级响应状态,但是我们村没有做到一刀切绝不允许进出,大家做好登记,量好体温并消毒便可进出的,与此同时村民的自觉性也提高了,胡乱外出到处串门的现象基本消除,都在家里为全村做贡献。第六,我们村是以草莓产业为生,很多农户家的草莓等待销售,村两委干部积极主动联系经销商、批发商,在保证安全检查消毒的情况下使农户的草莓卖出去,很好保障大家的利益,没让大家一年的辛苦付之东流。
以上六点是我了解以及亲身经历的,我的家乡,我的小村庄,能在疫情爆发时主动出击,稳定局面,采取多方措施,稳定村民情绪,保障大家的利益安全。村干部和党员干部做到尽职尽责,冲到一线为大家服务。我以一个小小农村的视角,呈现疫情发生时我所在农村的景象,就像我的家乡稳定了我的情绪和保障我的安全一样,我们的国家一定会稳定和保障大家的生活和安全。
等到下一个春天,与大家一起在乡间田野里奔跑。
2021一级响应纪录片观后感四
战“疫”中炼就“硬骨头”精神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硬骨头”精神是中华民族革命史上共产党人革命风貌的高度概括。做好中户民族的伟大事业关键在党,在广大党员。面对肆意妄为的新冠病毒,我们党员干部应该塑造和发扬新时代“硬骨头”精神,克难攻坚,矢志不渝,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而英勇奋进。
“硬骨头”就要支撑“硬肩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疫敌终不还。自新冠肺炎发生以来,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领导工作小组、发起“一级响应”、各级财政下达补助资金到位,一个个敢于逆行的白衣天使、人民子弟兵除夕驰援武汉,各大企业加班连夜赶制医疗防护物资,基层干部日夜奋战阻挡疫情蔓延,明星群众自发捐款捐物……我们党员干部在这之中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自觉担负起“啃硬骨头”的担当和使命,他们凡事亲力亲为,在一线战场上身先士卒,扛起“党员先锋”旗帜,攻克一个个坚实的堡垒,他们有着召必回、战必胜的党性。党员干部把为人民服务始终放在首位,始终把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在心理上克服层层艰险和阻碍,不找借口,不推脱扯皮,自觉承担践行“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高尚理念。在抗击“病毒”的自我革命中拧紧“拳头”,用实际行动捍卫着人民的健康幸福,捍卫着祖国的国泰民安。
“硬骨头”就需下足“硬功夫”。在抗击疫情中,拥有“硬骨头”精神的同时还需要下足“硬功夫”,如此才有攻坚克难的战斗力。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不论是疫情一线战场还是战“疫”后方,共产党人始终是历经无数挫折困难而依旧挺立、不断壮大,靠的是过硬的政治素养和执政本领。在抗击疫情中,我们看到组多党员夫妻,党员父子兵,还有许许多多自愿加入队伍的党员先锋志愿者,他们不计生死,不畏艰难,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下足“硬功夫”,锤炼科学有效防控“大本事”,彰显为民服务解难题的“大智慧”。此次战“疫”中 我们国家的“硬派”作风积极落实到行动中,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共同打赢这场防疫战,回归健康祥和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不断努力。相信在全体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在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战“疫”下,我们一定能把肺炎病毒祛除出我们的神州大地,一定能让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重新绽放新貌。
2021一级响应纪录片观后感五
共情”你我 众志成城共同战“疫”
这个春节在不平凡中度过。疫情防控,没有谁是“局外人”,没有事是“份外事”,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领导工作小组、发起“一级响应”、各级财政下达补助资金112.1亿元(截至1月26日0时),一批批“逆行”医疗队、人民子弟兵驰援武汉,政府工作人员“网格化”包保、“地毯式”摸排,企业加班连夜赶制医疗防护物资,群众自发捐款捐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份“同袍”之情,蕴含着 14亿中华儿女同心同向同行的初心和使命;这场共同战“疫”,践行着民心才是最大的“刚性需求”,你我共情、偕作、偕行。
尤其是党员,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初心。面对新型肺炎的肆虐,广大党员干部那早已融入血脉灵魂深处的“一切为了人民”的烙印重新活跃起来,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广大党员干部在听到人民群众的呼声时,将共产党人的初心化为身体力行。
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打赢鼠年首场战“疫”。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经受住任何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打铁需当自身硬,新型肺炎面前,84岁的钟南山院士能够第一时间赶赴疫情前线,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示范作用;也有党员医务人员发出“我是党员,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请战书……正是因为党员干部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锤炼实干本领,在危难之际,能勇往直前、不怕牺牲,不断密切和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深情,真正让人民群众在真满意、真高兴中自发向党靠拢,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坚定的决心、必胜的信念,齐心协力打赢鼠年首场战“疫”。
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涵养为民的初心、决心和恒心,打赢鼠年首场战“疫”。面对风险挑战,党员干部首先要想到党和人民的利益,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幸福当成是自己的终身事业、奋斗目标,坚持党的原则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一以贯之地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忧,以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尽职尽责的担当,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敢闯敢拼。向扶贫之花黄文秀、吃亏书记李连成、深潜三十年黄旭华、一辈子不忘初心张富清、抗洪英雄赵家富等人学习,始终将群众幸福和健康视作奋斗目标,在这场看不见敌人的战“疫”中,默默奉献,笃定意志做到疫情防疫阻击战“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共情”你我,众志成城共同战“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实时动态追踪的“疫情地图”紧紧揪着亿万群众的心,各部门多措并举遏制疫情蔓延,除夕夜多个地区医疗团队支援武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同你们站在一起,都是你们的坚强后盾”,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鼓舞斗志、坚定信心。经过连续几天的摸排,在包保村里与同事交谈中,“入户你紧张吗?”“紧张呀,但这是我的工作”“比起战斗在一线的人,这算啥呦。”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辞藻不必华丽、文采也不必飞扬;这就是亿万同胞的“同袍”共情,在灾难面前,在时光雕刻下,践行着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誓言。一线人员严防死守的决心,政府的拳拳为民情与深深为民心,14亿“护旗手”保卫家园、共克时坚的信心,汇聚成为抵御“病毒”侵害的同“心”桥,铜墙铁壁、坚不可摧。这场战“疫”,我们,与你同在。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2021一级响应纪录片观后感的相关资料信息,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