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评课稿【精选3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评课稿【精选3篇】一
听完张老师上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真是有很大的收获!自己以前学过的平平常常的一篇课文,竟然还能以如此鲜活生动的形象出现,让我赞叹张老师教学艺术的同时,身不由己地又做了一回“小学生”,融入课堂去思考、去朗读。
在听课过程中,张老师有几点让我印象深刻。
1、课堂具有完整性。导入课文时,从解释课题开始,到最后结束时,仍能回归课题,在进一步理解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让学生们读,让学生对整篇课文又有了新的认识。整堂课能从课题始,从课题终,十分具有完整性;
2、切入点巧妙。以“中华不振”为切入点,以此展开对课文内容的鉴赏,寻找文中能够体现“中华不振”的词句,从字里行间去发掘主人公当时心情,从而对文章的各个场景进行梳理,很巧妙;
3、朗读贯穿这个课堂,具有浓厚语文味儿。让我印象深刻的正是张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无时无刻都在出现的朗读。我们都知道,语文是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学科,但平时教学中很容易就会忽略了朗读,而只是看书,但张老师在上课中却能变着花样去读,比如学生示范朗读、学生有感情朗读、全班齐读、创设情境再读,花样非常多,这太值得学习了;
4、注重方法的迁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的学习也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是方法的学习,张老师在上课过程不断在向学生潜移默化着学习字词要用字典、读文章要注意圈点勾画、抓关键词等,这样能让学生在这堂课上学到知识,以后在没有老师或者独自读书时也能够自己完成,完成方法的迁移。
同时对教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也有自己几点不成熟的。
1、可以以周恩来心理变化为线索,从“好奇”到“愤慨”到“坚定”,周恩来的心情是不断强烈上扬的,这样也可以比较清楚明了,板书也能以此为依托;
2、课前准备预习单,让学生在预习时梳理出文中的几个事件,检查预习情况时便能够让学生展示,再请其他同学补充,尽量简洁,从而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归纳能力;
3、在教授中贯穿文章写法。以“妇女租界受辱”为例,在这部分中,文章中出现了侧面描写、对比、反问等各种写法,这样也能够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
4、本文是少年周恩来,写的是周恩来十二岁左右的事情,与学生年龄相差不远,可以联系学生自身实际去想想如果自己生活在周恩来的年代,自己会怎么样,从而深化周恩来少年时即身怀大志的爱国形象。
总的来说,张老师的这堂课很珍贵,珍贵在不仅仅她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出色的教学艺术,也还有大家集中讨论时思维碰撞时火花,都让我受益良多。希望在以后能够多多听张老师和各位老师们的课,多多有这样讨论的机会,让我多多的学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评课稿【精选3篇】二
听了王老师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内涵很深奥,并且时代背景较远,对我们现代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但是,经过王老师的精心设计,巧妙展现、灵活引导,确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王老师一上课就出现了一幅周恩来年青的画相,抓住画相为切入点,如“这是周恩来,今天我们就学习周恩来青年时期的故事。”板课题《这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画相直奔课题。抓住课题中“崛起”“之”的解释,让学生理解了课题,点明了课文内容的中心。接着老师从课题中质疑如:从课题中想知道些什么?这时,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高了,提出了一连窜的问题。“a、周恩来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b、周恩来为什么立下这样的志向?c、周恩来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这样一来,老师趁着这美好的时机,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走进了文本,这一环节的教学,老师善于把握好时机,从问题直奔文本很自然。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
在阅读教学这个环节中,老师不急于教课文,而是把这空间给了学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但从内容上看,课文涉及很多方面,如果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遂个串讲,不仅耽误时间,听起来也是索然无味,老师巧妙地抓住一内存隐线,即“中华不振”,因为中华不振,伯父担心,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妇女惨遭欺凌……这些都是中华不振的最好注解。教学中,老师紧紧抓住“中华不振”让学生寻找反映“中华不振”的词句,“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租界……”老师从句子中抓住中点词,深入解读。学生虽然角度不一,答案多元,感悟也有不同,但对“中华不振”有了较深刻的思考,从中知道中华不振的每个字都立在学生眼前,活在学生心中。
王老师在知识的延伸这一环节,播放了当时租界的录象,增添了对课文的理解,暴露了当时的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周恩来也是亲眼目睹了这件事之后方明白了这一点,并有了让中华崛起志向。这一环节也是让学生体会中华如何不振的重点,从而展开学生想象力,延伸了知识这个环节很有价值。
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方面,老师指导很是到位,因不同的形式帮助学生如:点读、小组读、范读、齐读等,学生朗读课文很流利,很有感情。这是跟老师的平时的锻炼是分不开的。老师的语言生动、简洁明了,富有吸引力,用赞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因此,课堂教学的气氛很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体现了教学的可效性。
以上是自己听了这堂课的一些见解,是否准确,请多指教。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评课稿【精选3篇】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一篇描写周恩来少年时代的文章,尤其是少年周恩来那拳拳爱国之心值得今天的学生好好揣摩与体会,但文章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对于今天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在洪老师的课堂上,洪老师引领孩子们走进文本,紧扣文本,让孩子们的情感在研读中起伏跌宕。
一、紧扣“中华不振”,整体解读文本
从内容上看,课文涉及很多方面,诸如:沈阳的繁华、热闹;街道上灯红酒绿;伯父的担心与提醒;周恩来的不解与困惑;中国妇女的悲惨遭遇;周恩来的思考;课堂上大家关于为什么而读书的讨论和周恩来令魏校长为一振的胸怀和报负等。如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逐个串讲,不仅耽误时间,听起来也是索然无味。洪老师巧妙地抓住一条内在的隐线,即:中华不振。因为中华不振,所以伯父担心,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妇女惨遭欺凌……这一切都是对“中华不振”的最好注解。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中华不振”让学生寻找反映中华不振的词句,深入解读,学生虽角度不一,答案多元,感悟也有不同,但对“中华不振”都有了较深刻的思考,这样就以此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而文章中的每一个文字都因为“中华不振”而立在学生眼前,活在学生心中。
二、紧扣文本语言,落实“三维目标”
本文重点事件是一个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件事充分地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周恩来也是在亲眼目睹了这件事之后方明白这一点,并有了让中华崛起的志向。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体会中华如何不振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点,是潜心会文的关键点。从这段的语言描写来看,作者围绕受害的妇女主要描写了三种典型人物来反映中华不振,一是巡警,他代表的'是当时的XX政府,二是洋人,他反映的是帝国主义的嚣张与霸道,三是围观的人群,他们突出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懦弱。无论是哪种角色都从本质上解释了中华不振的含义。课堂上,教师以“哪些人的行为让你特别想说点什么”为大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语言文字,如“不敢”、“得意扬扬”、“训斥”等词语,在讨论与思考中加深对中华不振的理解,从而从情感上得到升华。
三、立足人物,提升品质
本文描写的是少年周恩来,单元目标也主要是感受名人成长的故事,因此,文章最主要的任务应是感受少年周恩来伟大的志向与开阔的胸怀。尽管课中有相当多的时间在感受“中华不振”,但感受的最终结果是体会周恩来心系祖国的情感,也就是说,不管怎样,体会人物应是本节课最重要的目标。课堂上,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先从自身角度说说你想问什么,当学生提出无数个为什么后,再回到周恩来身上,周恩来是怎样思考的呢?读文章的后几段,结合周恩来在修身课上的表现说说他内心的想法,最后通过几组图片介绍,了解周恩来一生为祖国做出的贡献,这样一来,学生对周恩来的认识也就逐渐丰满起来了。
但课堂总是不完美的艺术,在教学中,本堂课上还存在着以下问题需要完善与改进:
本文的教学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课堂最后让学生提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去中国人的地方?”“洋人为什么抢占我们的地方?”“为什么巡警帮助外国人不帮助中国人?”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当时社会背景还不够了解,如果教师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一些当时的资料,应该对这个教学难点的突破会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