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后感受【精选3篇】
大学读后感受【精选3篇】一
通过读《大学》我了解到儒家追求三纲八目,这是什么意思呢?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和信仰准则,就是做臣子的必须绝对遵从君王,做子女的必须绝对遵从父亲的意思,做妻子的必须完全服从自己丈夫.
至于"八目",应该是指。《大学章句》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条目”,是理学之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
在这里我想说说“父为子纲”这个认识,古代的文学中讲到身体上的毛发受之于父母,不可随意的伤害它。从这一点说明了古代的人是多么的重视父母,这里有儒家的孝悌之意,而“父为子纲”也有这么一点味道吧。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不必绝对的遵从父母的意思,但是,做子女的必须尊重父母,理解父母,而且我认为应该尽量听取父母的意见或建议,有一句俗语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大家千万不要因不听父母言而吃亏,不要因曾经对父母不孝而后悔。
汤王曾在自己的洗脸盆上刻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能每天更新,就天天更新,每天不间断地更新。据称“创新”一词即滥觞于此。创新是需要勇气的。所谓不破不立,没有打破旧的框架、旧的体系的勇气,就难有理论上和实践中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进步.
我认为在学习中运用这个道理再好不过了。现在所有的学习都是硬式教育,所以在市场上买的所有参考书几乎都是一样的,有的甚至是照搬,很少有几道创新题。这就是没有打破旧的框架、旧的体系的勇气。在做题中,不要仅限于用一种方法做,再想想,再想想????这样你才会有很大的收获,并且遇到类似问题能举一反三,迎刃而解啦!
在生活中,要让自己试着不断去触碰新的事物,刺激自己的大脑,让你的脑子变得越来越灵活,知识面越来越广;反之,一味的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反而使自己越来越落后,头脑越来越简单。甚至,你会像栔訶夫中《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样,就会被人冷落。
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自欺欺人。在班级中,你要看班级名次,在学校里要看校名次,在社会中要找到自己的层次。这时有的人知道自己不行了,于是就想出了一个自欺欺人的办法:在考场上作弊,结果被记处分;在职场上,挪用公款,贪污受贿。最后,进监狱。所以说:自欺欺人往往使自己掉入深渊。
治国先齐家,想治理天下,先把家里的事管好。也就是说,做事情不要急功近利,而要脚踏实地的管好自己的事。在学习中,你可能遇到比你强的人,这是很自然的事。这时千万不要心急,找出自己的学习方法,按部就班的做就好,并与他找差距,功到自然成,一定不比他差。
大学读后感受【精选3篇】二
何谓大学之道?根据老师,及老师引用的观点,大学乃大人之学,集大成之学,或者,是说对事物整体的领悟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对于驾驶员来说,做到人车合一,既是开车之道;对于老师来说,能把自己的东西传授出去,并且孩子们也快快乐乐的接受了我们所要传授的东西,也就是做到教学之道;那么,我想,作为父母,能很好的修身正己,对孩子慈爱有加,养育出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孩子,那么,对于他/她来说,也就是掌握了育儿之道。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文化课老师,面对一群整天抱着手机、已经没有任何任务要求与压力就可以直接去社会上就业的孩子,我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如我孩子般大小,却失去了这个年龄应有的朝气,而我也只有隐隐的痛心与无奈。如何做到,我和学生合一,路还有点长!
为什么要知止?这也可能与年龄有关。早前,读到这里,感慨万千,因为当时的我非常迷茫。孩子尚小,工作没有突破,家庭也危机重重。当时,读到此处,深有感触。如果,我能做到定→静→安,该有多好?如今,一路过来,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方向,心也开始慢慢的沉淀下来。如果,想说点什么?那么,我想,“知止”就是我们的梦想,是远方的田野与诗,是我们每个平凡人生活中的一点点小盼头;有了“止”,我们的生活,即使平淡,即使磕磕绊绊,即使变化无常,那么,她都足以陪伴我们能够度过那晦暗冗长的岁月。
不管是对于自己,对于他人,或者是作为一个社会人,修身正己都是一个人一辈子要做的事。生活的各种压力与诱惑,需要我们去平衡自我;为人父母,首先自己要是一个良好而稳定的榜样;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也都需要我们不断的自我觉察,同时调适好自我的距离与方式。
总之,我想,人生应该就是要在不断的自我觉察,自我修正,不断的自我成长之后,方可达到最终的随心所欲而不越距吧!
大学读后感受【精选3篇】三
大学读后心得感想锦集
《大学》教我们为人做事记得以前中学时代自己也接触过《四书五经》这一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但那仅限于了解其文化背景、组成结构和大致内容,所以也就无异于管中窥豹、知其皮毛罢了。有幸在这次假期里比较深入地研读了它里面的《大学》篇,方才领略到它里面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深刻哲理,并且更为清晰地看到,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该以怎样的方式前行,才能切实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让自己的一生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从小便志存高远,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光辉梦想和远大抱负,寻得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而耗尽一生。《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里所展示的,即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三纲八目是《大学》的纲领旨趣和主要条目,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大学》的开篇也是其为人做事的大道与精髓所在。
“在明明德”说明加强道德的自我完善、发掘自己本性中的善根、摒弃邪恶的诱惑、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对人自身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而博学的宗旨莫过于此。就此意义上说,西方的“忏悔”、东方佛教的“修行”、列夫·托尔斯秦式的“道德的自我完善”、毛泽东式的“狠斗私字一闪念”,乃至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培养四有新人”、“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等,都是“在明明德”,以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为目的。
“在亲民”,和下文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相结合,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了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之重要。引申出来,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使人想到的每日忏悔,使人联想到女作家杨绛把她那本写“gan校”生活的书起名为“洗澡”。精神上的洗澡就是《庄子·知北游》所说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所说的“澡身而浴德”。
话说回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展示的即是一种革新的姿态,它驱动人们去弃旧图新。“在止于至善”即是说博学的目的还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无数先哲们的人生历程便印证了这一点。
人奋斗一生,是因为他“知其所止”,即知道自己所奋斗的目标是什么,知道自己应该“止”在什么地方,知道属于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鸟儿尚且知道找一个栖息的林子,人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呢?所以“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及其郊区古来就是人们向往而聚居的地方,但这还只是身体的“知其所止”,不是经义的所在。
经义的所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于至善”。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多少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当今时代,生活的诱惑太多,可供的机会太多,更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比如说,在过去的时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人心态平衡,或许还“知其所止”,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所谓“下海”的机会与诱惑重重地叩击着人们的心扉,读书人被推到了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不少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精神的流浪儿无家可归,以至于出现了教授卖大饼之类的畸形社会现象。
其实,《大学》本身说得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
这才是最最重要的。这样一来,教授当然也就不会去卖大饼了!而“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告诉我们,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了,它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抓住其根本,即着重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