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联网 > 体裁作文 > 想像 >

残疾人自强模范先进事迹文化墙【精选3篇】

小编: 七号同学

残疾人自强模范先进事迹文化墙【精选3篇】一

村民几十年的梦想由他来实现

XXX县XXXXXX公司XXXXXX

(XXX年XXX月)

在XXX县XXX乡XXX自然村流行着这样的顺口溜:“XXX日子好过路难走,家家有车路不通”,残疾人村民小组长XXX上任就改变了这一状况。这位曾连续两届当选县政协委员的创业能人垫资上百万元,带领乡亲们建造了一个全新的XXX村。

一、村民几十年的梦想实现

XXX村位于XXX乡南部XXX公路线上方,是一个民风淳朴,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自然村,有XXX户人家,XXX多人。XXX寨子住户密集、人口多,寨子里的几条通道弯曲狭窄,坡坎较大。村民建盖房子,所有建材都是用肩膀硬挑,用鸡公车运送。村民XXX家建盖平房,请挑工运建材,运费就花了XXX多元。

XXX村人盼望着有一条能通到家门口的道路已经几十年了。2007年4月,XXX村民小组长改选的时候,群众异口同声一致推选XXX担任村民小组长。大家只有一个愿望和要求,就是要让大小车辆能够畅行寨子,作为县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XXX生产企业——XXX县XXXXXX有限公司XXX的XXX

想到了自己的责任,他毅然挑起了村民小组长的担子,带领乡亲们艰苦创业脱贫致富。他说,“是XXX山水养育了我,是XXX乡亲们成就了我,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的责任。”

社里修路,据初步核算,最节省的投资也要XXX万元左右。XXX和党小组长XXX发昌多次召开群众会,讨论决定筹资问题。通过全体村民一事一议,最后一致决定村民每人集资XXX元,每户投劳XXX个,每工折资XXX元。XXX首期捐助XXX万元,并承诺预先垫付道路建设资金,在路修好后,等群众筹集资金全部落实后再逐步归还,这样,乡亲们建设幸福家园积极性空前高涨,一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攻坚战在村民组长XXX带领下于2007年12月中旬全面打响。

二、让村民让地让院他先让

要修路,修好路,成为XXX村人的共识。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却碰到了不少困难,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XXX寨子道路弯曲狭窄,坡坎较大。村民一家挨着一家,房屋随意建盖。为了修建一条高标准、高质量的村庄道路,XXX和其他干部一起每天深入到涉及迁让的群众家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对扩路需占用的耕地、园边、地坎、核桃树的群众,协商一个合理的补偿额度。

XXX的家就在寨子中心,也是XXX寨子四方枢纽部分,他家院场脚是最窄的一处,如果那里过不去,整个寨子都无法

通行。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XXX二话不说,先从自家让地开始,需要扩路多少就让多少。到路修好,他家院场已被占了一半,园子地让出了2分多,补偿一分不要。群众看到XXX组长带头割舍XXX家风水宝地,对让地、让房,纷纷表态,为了修自己的路,为了让儿孙世代走上幸福路,该让地就让地,该拆园边就拆园边。于是,征地、拆迁、补偿、修路稳步协调推进,没有发生一起因工作不到位引发的纠纷。

三、修路比企业更重要

人心齐,泰山移。大家有人出人,有车出车,村庄道路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看到XXX村人干劲冲天,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同一个XXX自然村的XXX村民组的群众也坐不住了,纷纷找到XXX村民组长XXX,要求和XXX一样,让宽敞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面对群众强烈愿望,XXX找到了XXX,请求他帮帮XXX人,带着XXX人一起修路,一起实现那个梦想。XXX一口应承了下来。他说,“只要XXX人有决心、有信心、有干劲、肯吃苦,资金由我来垫。”原本就是一个寨子的两个村民组全体村民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建设新农村。

XXX担起了两个村民组修路这个家,修路成了比企业更重要的大事。他把企业委托别人管理,每天忙忙碌碌奔走在建设工地,了解工程进度,监督检查工种质量,现场研究解决施工

中遇到的难题,确保工程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常常是施工队还未到,他就已经在现场看了半天,琢磨工程质量,破解一道道难题。半年下来,人晒黑了,身体累瘦了。

经过XXX两个村民组全体村民的奋战,共投入劳动力XXX个多个,折资XXX万元,完成村庄道路路基工程建设XXX米,完成XXX米宽的水泥路面铺筑XXX多米,支砌各类挡墙XXX多立方米,支砌涵洞XXX个,埋设XXX厘米地下渡水管道XXX处,XXX全部支垫建设资金XXX多万元。群众盼望几十年的路终于在XXX组长的带领建设下通了。

瑞虎创办了XXX县XXX有限公司,通过十几年的发展,成为县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带动作用大的领军企业,主要从事青茶、红茶及XXX的精加工,目前已拥有固定资产XXX多万元,职工XXX人,其中安置残疾人XXX人,帮助残疾人找到了自食其力的路子,减轻了家庭和社会负担。他热心公益事业,以一颗炽热的心回报乡亲、回报社会。目前,XXX又有了新的想法,要把XXX完小师生们每天经过的那条时常摔伤学生的羊肠小道彻底变样,要把水泥路一直延伸到每一丘水田旱地,延伸到所有的茶园、核桃园,瑞虎正在朝这个目标迈进。

残疾人自强模范先进事迹文化墙【精选3篇】二

残疾人自强模范事迹

——xx镇xx村委会xx村小组

xx

在涌入集镇生活的农民中,靠诚实劳动,取的人们的信任,立下足,生存下来,发展起来的人很多,我就认识其中的一个,他叫xx,男,汉族,1969年6月生,初中文化,出生于xx县xx,现居住于xx镇xx村委会街头村。他一个人来到集镇,一无技术,二无资金,三无人缘背景,靠的是一双手,从事的是人们不屑一顾的废品收购,多年来,靠着自己的勤劳与诚实,创下一份产业,叙写了身残志坚、质朴平凡的人生路。

3岁时,他不幸因摔倒,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因家境贫穷,没有及时医治,落下终身残疾。幼年折翼的雏鹰并没有因此断掉翱翔的念头,15岁初中毕业,他踏入社会这个大熔炉,与命运顽强抗争,怀揣20元出门创业,一路摸爬滚打,一路风雨泥泞……在党和政府惠残政策及身边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他在集镇购买了自己的房子,组建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开了一个废品收购站,白手起家创造了40多万元的资产。

——身残志坚,走完坎坷上学路。1969年,xx出生在xx县xx镇xx村委会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3岁那年,因为—1—

一场事故,限于当时的家庭经济条件和医疗卫生水平,落下了终生残疾。幼小的他还没有懂得生命的骄傲,便开始领略逊人一筹的自卑。但是,性格倔犟、身残志坚的他,把怯懦的自卑转换成高傲的自强,事事爱琢磨、勤思考。干农活,他总比一般健全的孩子干得快而好。由于对学习文化知识的无比渴望,他以顽强的毅力,经过许多个春夏秋冬,一瘸一拐坚强地走完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习路。小小年纪的他,把超越别人特别是健全人,当作一种挑战,他坚信,只要他愿意,他一定能比别人做的好。

——历经艰辛,赚得人生第一桶金。15岁初中毕业,他就开始为自己的将来思索了。身体的残疾,让他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出门打工,他寻思着做点别的事。xx属于战区,战后群众家中收集的废铁比较多。偶然听说收购废铁的价格好,他便向亲友借了20元钱作为本钱,走村入户收购废铁破烂,当时全镇各村的路况很差,他常常要凌晨

四、五点钟起床,带上一把杆秤,步行到各村各寨,挨家挨户的收购废铁,几乎每天都是七八点钟才回到家,辛苦劳累自不待说。一个星期下来,他将受到的废铁卖给废品收购站,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赚到了战胜生活的一份自信。据他回忆,那个时候,经常一个人出门在外,饱一顿饿一顿,早一顿晚一顿,生活特别没规律,经常是碰到路边有干净水的凑合吃一些随身携带的干粮,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将他压倒,确越发坚定了—2—

他战胜生活的信心。

——诚信经营,走上勤劳致富路。今后的日子,他看准了废品收购的巨大商机,坚持一走就是20多年。由于他枰足守信,在镇上口碑很好,各单位及商户有东西要卖,只要呼他,很快就会来到,他的诚信与勤劳使他业务不断发展壮大,随着资金的积累,他购买了三轮车,后来又换成了三轮摩托,收购的废品种类也越来越多,生意红红火火。

如今的xx,靠收购废品,办起了一个废品收购站,保守透露年收入在6万元左右,在xx这个边境小镇,收入算得上丰厚的了。他有一个同他一样勤劳质朴的妻子,有2个乖巧的小女儿,一家人和和美美。靠着勤劳的双手,他实现了人生自尊、自强、自立的理想。他的自强,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了残疾人自强创业的模范。

他的平凡经历,再次告诉我们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改革开放后的大好环境,人人都可以干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人人都可以勤劳致富,诚信致富,知识致富!

—3—

残疾人自强模范先进事迹文化墙【精选3篇】三

自强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自强模范先进事迹材料(一)身残志更坚

每个人的生活道路都不平坦,尤其是残疾人,在创业之路上就更是艰难倍至。但有一个残疾人,他却身残心不残,身残志更坚,服务老百姓,幸福千万人。

朱东红,男,汉族,1969年11月29日生于平凉市白水镇史家沟村。三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导致左下肢瘫痪,无法行走,爬行地上两年多,后在父母亲千方百计四处求医后,方能拄双拐行走。其间中西医药、针灸、理疗等方法用尽,苦头吃了无数。五岁时,为练习拄双拐行走,常常碰得鼻青脸肿,胳膊腿子到处青伤红印。为练习站立,常常跌倒在墙壁前,然后又爬起来再练。不知经过了多少次跌倒、爬起,爬起又跌倒的艰难过程后,才终于能拄着拐杖走路了。

眼看着儿时的小伙伴一个个走进了学校,他急得直掉眼泪。直到九岁那年,他才靠拄着双拐走进了令人神往的学校。在小学期间,他发奋努力,深知求学来之不易,对自己严格要求,门门功课成绩优异,年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四年级时,有一天下雨路滑,右下肢被摔成了骨折。一月后,在妹妹、弟弟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坐在架子车上来往在学校的路上,完成了小学的所有课程。当时,张海迪的故事激励着他,坚决要做一个身残志不残,自力自强的人。初中三年,他更是发愤图强,毫不懈怠,最终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平凉市重点中学平凉二中。在二中文课班期间,由于酷爱文学,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发动组织了《万木春》文学社,办起了小报,发表同学们的习作,出版了二十多期,受到广大师生好评,且多次受到学校表彰。

高中毕业后,由于身体的缘故,他选择了医学做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身为病患者,他深知患者的痛苦,学习期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平凉皇甫谧中医大专班学习期间,报考了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专业,取得了甘肃中医学院颁发的大专毕业证书,并被甘肃省自考办评为自学成才先进个人。

学成后,他回到家乡史家沟村开办个体诊所,开始为当地老百姓服务。十二年期间,他经常拄着双拐走进老百姓家中,疗疾治病,不分白天黑夜,谁家有病人,只要有家属来叫,立马就走,每次从来不收出诊费,而只收药费。他觉得自己对父老乡亲无以为报,只有这样,才觉得心安。原二组有个胃癌晚期患者人称\"老队长\",住在半山腰,经常半夜一两点疼痛发作,其儿子一叫,他二话不说,带上止痛针,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到家里去给打针,回到诊所时往往需要两个多小时。这个打针的工作一直坚持了一个半月之久,后来病人去世了,家属非常感激,说是老人临终前幸亏有他这样尽职尽责的好大夫,才没有被疼痛折磨。他听到后感到非常欣慰。还有一位叫朱玉琴的老患者,因儿女都不在身边,有一年冬天下大雪,他为了给老人扎针,怕中断耽误了治疗,硬是一步一步从雪窝子里爬上老人门前的那道坡,后来落下了病根,一到冬天气温下降,脚腕部就疼痛不止。那时候,农村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患病的老百姓就更是雪上加霜,为此,在行医的过程当中,他减免了许多患者的药费,在进城之前,他烧掉了所有欠帐簿。

在回家乡行医的第二年,他的父亲在上班途中不幸罹临车祸,丢下了他们娘四个。他忍着巨大的悲痛,陪伴母亲走过了最为伤痛和孤独无助的五年,后又协助母亲先后给自己和妹妹、弟弟分别成了家,进了城,使大家都过上了幸福安康的好日子。2019年,在区残联和政府的支助和鼓励下,他到市医院又进修了半年。2019年他把诊所开到了平凉新民花园,扩大了诊疗范围,更加热情的为患者服务。从此他更忙了,闲余时间,他不停的刻苦钻研《伤寒论》等古典医籍,创办了微信平台,为广大患者答疑解难,引导老百姓走养生健康之路。这一路走来,还撷取了很多小故事。青龙乡一位大娘第二次领着孙女前来找他看病时,手里拎着一篮子鸡蛋,非要给他留下,说是孙女的病好多了,要感谢他。这一篮子鸡蛋是她东家收两个,西家收三个买来的上好的土鸡蛋。执拗不过,只好收下这点心意,给钱大娘又不要,最后悄悄在药费里把鸡蛋钱减掉了。